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三 (1)
卷第三 (1)
1. 木香丸
治血氣及一切積聚敗血為病
人參、木香、茯苓(去皮水煮如面者研)、沒藥、青橘皮、菴䕡子(各一兩)、檳榔、白豆蔻仁(各五個)、水銀(四兩水煮一伏時同棗肉研星盡)、當歸(八兩)、金牙石、麒麟竭(各半兩)、薄荷、荊芥穗(各半兩)、犬膽(十四個)、不蚛皂角(一挺)
上為細末,分一半別入燈上燎者,巴豆杏仁各二十一個,同用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治乾血氣積血氣,有巴豆杏仁者名大藥,無巴豆杏仁者名小藥,治產後及血氣疰悶不下食血暈大效,一半藥末只煉蜜為劑,回面向東杵一千下,吃時旋丸小豆大,每服五七丸,看病大小用之,湯使臨時。
白話文:
木香丸
此方治療血氣不順及一切積聚、敗血所引起的疾病。
藥材包含:人參、木香、茯苓(去皮,用水煮至像麵粉般細膩,再研磨)、沒藥、青橘皮、菴羅子(以上各一兩)、檳榔、白豆蔻仁(以上各五個)、水銀(四兩,用水煮沸一會兒,與棗肉一起研磨至細膩)、當歸(八兩)、金牙石、麒麟竭(以上各半兩)、薄荷、荊芥穗(以上各半兩)、犬膽(十四個)、不蚛皂角(一挺)。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分成兩半。一半藥末加入燈火上烤過的巴豆和杏仁(各二十一個),用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稱為大藥,適用於治療乾血氣、積血氣;另一半藥末則只用蜂蜜做成藥劑,將藥末朝向東方,用力杵一千下,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稱為小藥,適用於治療產後血氣鬱結、胸悶、食慾不振、暈眩等症狀,效果顯著。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藥量,湯藥則需臨時配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