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0)

1. 五傷湯

治勞傷營衛吐血下血諸虛不足

白話文:

治勞傷營衛吐血下血諸虛不足

材料:

  • 天門冬二兩 *麥門冬一兩半 *久蒸生地黃二兩 *阿膠一兩 *西洋參二兩 *當歸尾一兩 *川貝母一兩 *羚羊角二錢半 *酸棗仁一兩 *五味子半兩 *蓮子半兩 *炙甘草半兩

製法: 將以上材料洗淨曬乾後,研成細粉,以蜜丸成丸,每丸約重五分。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20丸,以溫黃酒或開水送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 滋陰養血,補氣益神。適用於勞傷營衛導致的吐血、下血、諸虛不足等症狀。

當歸 白芍藥(各三分) 人參 川芎(各二分) 甘草 桂(各一兩) 阿膠(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當歸、白芍藥各三錢;人參、川芎各二錢;甘草、桂皮各一錢;阿膠一錢。

粗末(藥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一起煎煮至六分之一,過濾藥渣,在飯前溫服。

2. 開胃阿膠散

治吐血

阿膠(三十片) 木香(三錢) 糯米(三合)

白話文:

  • 阿膠(三十片):是一種由驢皮製成的中藥材,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的功效。
  • 木香(三錢):是一種辛溫的中藥材,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 糯米(三合):是一種穀物,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食後臨臥。

白話文:

  • 木香(三錢):具溫暖辛辣特性的中草藥,可活血化瘀止痛,溫熱腸胃緩解腹瀉。

  • 糯米(三合):一種穀物,具補益氣血、健脾胃的功效。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取三錢,用白開水調服,於飯後睡前服用。

3. 紫金丸

治嗽血、衄血

紫金粉(十分露蜂窠頂上實者) 貝母(四分) 蘆薈(二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指頭大,一丸,以水七分煎至五分溫服。衄血,以酒半盞化一丸服之。

白話文:

紫金膏(十分):露蜂窩頂上的實塊 貝母(四分) 蘆薈(二分)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用蜜煉製成如手指頭般大小的丸子,一次服一丸,用七分的水煎至五分,溫熱服用。若是鼻血,則用半盞酒溶解一粒服下。

4. 治鼻衄

上以羊糞乾者一枚紮在血出鼻中。

白話文:

取羊糞乾者一枚,紮在流鼻血的鼻中。

5. 石葦飲子

治氣淋小遺澀痛

石葦(湯浸刷皮) 瞿麥 木通(各一兩) 陳橘皮 茯苓 芍藥 桑白皮 人參 黃芩(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一分,煎至七分(溫服)。

白話文:

  • 石葦:將石葦用湯水浸泡後,刷洗掉表皮。

  • 瞿麥:使用瞿麥。

  • 木通:使用木通。

  • 陳橘皮:使用陳年的橘子皮。

  • 茯苓:使用茯苓。

  • 芍藥:使用芍藥。

  • 桑白皮:使用桑樹的樹皮。

  • 人參:使用人參。

  • 黃芩:使用黃芩。

以上各味藥材的用量皆為一兩,陳橘皮、茯苓、芍藥、桑白皮、人參、黃芩的用量皆為三分。

每劑藥量二錢,以一大碗水加生薑一分,煎煮至剩七分,溫熱服用。

6. 榆白皮散

治久挾風冷入脬,小便肥濁如膏,或如稠泔成塊者

白話文:

治久挾風冷入膀胱,小便肥濁如膏,或如稠泔成塊者

長期受風寒侵襲膀胱,導致小便渾濁濃稠如脂肪,或如稀粥般凝結成塊。

榆白皮、韭子、滑石(各一兩)、沉香、黃耆、黃橘皮、黃芩、甘草(各二分)、瞿麥(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 榆白皮:一兩

  • 韭子:一兩

  • 滑石:一兩

  • 沉香:二分

  • 黃耆:二分

  • 黃橘皮:二分

  • 黃芩:二分

  • 甘草:二分

  • 瞿麥:二兩

服用的份量很小,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

7. 七寶散

若砂石自小便出,出輒欲死,此由故熱伏留腸間,與水液相搏結而成石。診其脈散澀而無常度,謂之石淋,宜琥珀散(方在後)。

白話文:

如果砂石狀物自小便排出,每次排出就想死,這是因為過去的熱毒潛伏在腸胃之間,與水分體液交搏凝結而成的結石。診脈散亂澀滯,並且沒有規律,叫做石淋,應該使用琥珀散來治療。(藥方在後面)

琥珀、沒藥、乳香、蒲黃、百部末、桃膠、郁李仁(湯浸去皮,研入面少許,研勻令乾,入溫水和作餅子,焙為末)。

白話文:

將琥珀、沒藥、乳香、蒲黃、百部研成細末,再加入桃膠,以及用水浸泡去皮研磨成粉末的郁李仁,和少許麵粉拌勻乾燥後,壓成餅狀,烘烤成粉末。

上各等分,研勻,溫酒調下一錢,腹空服。仍先用引藥:好胡桃一個,燒存性。

上細研,酒一盞調服,移時服七寶散。

白話文:

先用引藥:上好的核桃一個,燒成性狀。

將核桃研成細末,用一杯酒調服。稍等片刻後,再服用七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