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0)

1. 痃癖

夫痃癖之病,大同而小異。痃者,近臍左右成條,大者如臂,次者如弦之狀;癖在兩肋之間,有時而痛。此皆由陰陽不和,經絡痞隔,飲食停滯,不得宣流,邪冷之氣搏結而成也。

白話文:

痃癖這種疾病,大致相同,只是細微處有所不同。痃的表現是,靠近肚臍兩側,形成條狀硬塊,嚴重的像手臂一樣粗,輕微的就像琴絃一樣細;癖的表現是,在兩肋之間,有時候會疼痛。這些都是因為陰陽不調和,經絡阻隔不通,飲食停留在體內,不能正常運行,寒冷邪氣聚集凝結而成所致。

2. 癥瘕

癥瘕之狀雖同而不動者名症,其治有法而可推移者名瘕。瘕病輕於癥瘕,不動者必死之候。其發語聲嘶,挹言語而不出,此人食結在腹。其病寒,口中常有水出,四肢洒洒如瘧,飲食不能,鬱鬱而痛,此食瘕也。

白話文:

癥瘕的症狀雖然相同,但不動的叫「癥」,能夠用方法治療而可以移動的叫「瘕」。瘕病比癥瘕輕,不動的就是死亡的前兆。如果發言聲音嘶啞,說話困難,不出聲,這是食物結在肚子裡。得了這種病怕冷,口中經常有水流出,四肢灑灑抖動像瘧疾,飲食不能進,鬱悶疼痛,這是食物瘕。

3. 心痛

心藏神,心者身之主也。其正經為風邪所乘,名真心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有包絡脈,是心之別脈,為風冷所乘,亦令心痛,然乍輕乍甚,不至於死。又手少陰心之經,其氣逆,謂之陽虛陰厥,亦令心痛,其痛引喉是也。其心下急痛,名脾;心痛腹脹而心痛,名胃;心痛下重而苦泄,寒中為腎;心痛又有九種:一蟲,二疰,三風,四悸,五食,六飲,七冷,八熱,九從來。此皆邪氣乘於手少陰之絡,邪氣搏於正氣,邪正相擊,故令心痛。

白話文:

心臟藏神,是人體的主宰。正經遭到風邪侵襲,稱為真心痛,早上發病晚上死亡,晚上發病早上死亡。心臟有包絡脈,是心臟的別脈,遭到風寒侵襲,也會導致心痛,但疼痛時輕時重,不會致命。另外,手少陰心經的氣逆,稱為陽虛陰厥,也會導致心痛,疼痛延伸到喉嚨。心下急痛,稱為脾;心痛腹脹而疼痛,稱為胃;心痛下墜而腹瀉,則是寒中腎。心痛還有九種病因:一種是蟲,二種是疰,三種是風,四種是悸,五種是食,六種是飲,七種是冷,八種是熱,九種是從來。這些都是邪氣侵襲手少陰心經絡脈,邪氣與正氣相搏擊,邪正交爭,導致心痛。

診其心脈急者,為痛引背,食不下,寸口脈沉緊,苦心下寒時痛,關上脈緊,心下苦痛,左手寸脈沉,則為陰陽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毒痛。

白話文:

如果診斷出病人的心脈搏動急促,則會引發背部疼痛,無法進食,寸口脈沉緊,心下寒冷時疼痛加劇,關上脈緊,心下疼痛劇烈,左手寸脈沉細,則為陰陽絕脈,沒有心脈。這種情況會導致心中毒痛。

4. 腰痛

古之論腰痛,有五種,而大抵俱本於腎。蓋腎主腰腳,而三陰三陽十二經、奇經八脈,皆貫於腎,絡於腰脊。或少陰氣衰而自病(《千金方》云: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或風濕搏於腎經;或因勞役而傷腎;或內有積水,腎氣不宣通,皆令腰痛。治法補腎,而隨其風水而處之為得。

白話文:

古時候對腰痛的討論,有五種,但大多都源於腎臟。因為腎臟主管腰部和腳部,而三陰三陽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都貫穿於腎臟,絡於腰椎。腰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1. 少陰氣虛弱而發病。(《千金方》中提到:十月份萬物陽氣都衰弱,所以容易腰痛)。

  2. 風濕侵入腎經。

  3. 由於辛勞勞累而損傷腎臟。

  4. 體內有積水,腎氣不宣通。

治療腰痛的方法是補腎,並根據風、水的因素進行治療。

5. 六淫之疾

孫尚藥曰:夫六淫之氣,天之常行者也。蓋人無撙節,傷其氣候,暴中邪毒,有疏治療,轉著肢體。或寒溫不避暑濕,時傷憂思,喜怒疾恚,便起治療,有瘥攻傳五臟,遂至積𤴷,轉深。醫者苟求目前之捷效,不審丸散之誤投,刻意世財,動邀當貴,企踵權豪,希圖媒進。

白話文:

孫尚藥說:六種自然界的邪氣,是世間恆常存在的事物。由於人們不注意保養,違背季節規律,突然遭遇外邪侵襲,如果治療失當,邪氣會轉移到人體的四肢。或寒或溫,不注意防暑防濕,時時憂思,時時喜怒氣憤,就容易生病;有的人病好後,又會因為治療或保養不當,使病邪攻傳到五臟,漸漸地病根深種,越來越難治。醫師如果急於追求眼前的治療效果,不認真考慮丸散藥劑的誤投,只顧追求財富,動不動就巴結權貴,希望靠這些人引薦獲得更高的職位。

病者又即吝惜資財,不知其身可貴,委憑庸妄,一死無生,可不哀哉!凡六淫疾者,切在細明,治療有中,必得十全之效。陽淫熱疾,則拒熱不前,看虛實以涼之。陰淫寒疾,則怯寒而身拒,須憑溫藥以治之。風淫末疾,必身強直(末四肢也),此乃動性不調,須和冷熱以平之(在陰則寒,在陽則熱)。故寒則筋變骨痛,熱則痿緩不收。

白話文:

病人在生病時,常常會捨不得花錢,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多麼珍貴。他們會將自己的健康委託給庸醫,導致一死無生,真是令人悲哀!凡是受到六淫侵襲而生病的人,一定要徹底瞭解病情,對症下藥,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陽淫熱疾,就要拒絕熱性,看虛實情況來清涼治療。陰淫寒疾,就要怕寒,用溫藥來治療。風淫末疾,病人一定會肢體แข็ง直(末四肢),這是因為動性不調,必須調和寒熱才能平復(在陰則寒,在陽則熱)。所以寒則筋骨疼痛,熱則痿軟不能收斂。

雨淫腹疾,濡泄濕氣,要憑滲燥之方,更看冷熱之候。晦邪所淫,精神熒惑,當平正氣而可痊。明淫心疾,狂邪重盛,譫妄多言,憂愁轉甚。此二氣同一,皆引心胸之虛邪,治療正氣,須用至寶之藥。平生經驗甚多,故集口訣方書,以傳千家。孫尚藥曰:夫風者,天地之號令,物性之動氣。

白話文:

雨水過多,導致腹疾,濕氣瀰漫,需要採用滲濕燥濕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時還要觀察是寒證還是熱證。晦氣侵入體內,精神受到迷惑,需要平復正氣才能痊癒。陽明邪氣侵犯,狂邪之氣盛行,導致患者說胡話、發瘋癲,憂愁的情緒也更加嚴重。這兩種邪氣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會引發心胸虛邪,治療時需要使用珍貴的藥物。我一生行醫,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把口訣和方劑收集成書,以傳播到千家萬戶。孫尚藥說:風是天地間的號令,是萬物生長的動力。

人雖萬物之貴,不能撙節,觸冒四時,乘精氣虛邪,而入於腠里,積之微末,累傷重並,滿而大作。或不慎味欲所傷,又深。虛邪實邪,以干正氣,搏陽經則痿厥而肢體不收,襲陰經則筋攣絡,急中風之名,因茲而起。初得小中之號,漸作癱瘓之疾。故風趣百竅,獨聚一肢,言舌謇澀,形若癡人。

白話文:

儘管人是最尊貴的生物,但如果不能節制飲食或冒犯四時節氣,就有可能會乘虛邪氣進入肌膚,逐漸積累,最終導致疾病爆發。有的人不注意飲食所傷,導致身體虛弱,虛邪和實邪同時侵犯正氣。如果邪氣侵襲陽經,就會導致痿厥(手腳麻木、收縮)和肢體不收;如果邪氣侵襲陰經,就會導致筋攣絡急,即中風。最初可能會出現小中風的症狀,逐漸發展成癱瘓的疾病。因此,風邪可以遍佈全身各個部位,但只集中在一肢上,導致舌頭謇澀,行為舉止像癡呆的人一樣。

醫者妄令吐瀉,用藥躁煩,十無一痊,致使人手足不任,精神昏亂。殊不知內不能通,外不能泄,致瞀悶形死。又不知通泄之藥,亦不在大吐大下。似此治療,往往五死五生,雖其人稟氣充實,亦為所苦,彌甚,不幸遂至枉死。切觀自古聖賢治療有法,十有九驗。夫療病之法,必先准四時虛實,以詳中病之由。

白話文:

醫生任意使用強烈的瀉藥,十個病人中,沒有一個人能痊癒,反而會造成手腳無力、精神恍惚。其實,內部不通暢,外部也不能宣洩,就會導致眼睛昏花,身體虛弱。另外,通泄的藥物,也不在於大量嘔吐和腹瀉。像這樣的治療方法,往往五個病人中,就有五個死亡,即使病人本身體質強健,也會受盡折磨,病情更加嚴重,最終不幸枉死。仔細觀察自古以來聖賢的治療方法,十有九次都是有效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必須先根據四季的虛實變化,詳細瞭解疾病的原因。

依繩墨拯濟,乃是解死脫厄之路。四時之病:春中時風自東而來,名曰溫風。蓋時令不和而傷人也。浮而輕淺,可汗而解。敗毒散羌活細辛之類,更看發起在陰在陽,隨而得效。若其人自虛羸,從後來名曰虛風。中人煩悶,肢體攣痹不任,便可服續命湯八風湯,成劑頓服,更加灸法,三五日間,勢必減退,漸漸調和,以求生路。

白話文:

依照中醫理論來醫治疾病,這是解救生命、脫離困境的途徑。四時之間的疾病:春季中時風從東方而來,叫做溫風。因為時令不和而傷害了人體。浮而輕淺,可汗而出。敗毒散、羌活、細辛之類的藥物,還要看發作的部位是在陰還是陽,隨機而施治。如果這個人本身虛弱,從其他原因而來的叫做虛風。精神煩悶,肢體攣縮麻痹不能活動,可以服用續命湯、八風湯,成劑頓服,再配合灸法,三五天之內,病情必定減退,逐漸調和,以求得生的路。

如從前來,名曰實風,亦主人瞀悶,脈緊浮,大宜以伏神湯、西州續命湯,求效不用火劫,自使勢慢,須緩緩治之。故千金曰:風者百病之長。又曰:治風不以續命湯治之,則不為治風。所以見聖人之心矣。更有後方經驗頗多,並依四時虛實,治療錄之如下。切在對病詳證用之。

白話文:

從前流傳下來的醫書中,有一種病叫做「實風」,這是一種以昏眩、煩悶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脈象緊而浮。治療這種疾病,最好使用「伏神湯」或「西州續命湯」,不要用火劫之法,以免加重病情,必須慢慢地治療。因此,《千金方》中說:「風,是各種疾病之首。」又說:「治療風疾如果不使用續命湯,那就不能算是治療風疾。」由此可見聖人的用心良苦。此外,還有很多後世的醫家經驗,根據四季虛實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記錄如下。在臨牀上,必須仔細辨證論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