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五 (25)
卷第五 (25)
1. 杏仁茯苓丸
主患黃心下縱橫結堅小便赤色,此是酒疸。
白話文:
得了黃疸病的人,心窩下面會有縱橫交錯的堅硬結塊,小便呈紅色。這是由於過度飲酒導致的。
茯苓 茵陳 乾薑(各一兩) 半夏 杏仁(各三分) 商陸(半兩) 甘遂(一分) 枳實(五分) 蜀椒(二合) 白朮(五分)
白話文:
茯苓、茵陳、乾薑(各60公克)、半夏、杏仁(各18公克)、商陸(30公克)、甘遂(6公克)、枳實(3公克)、蜀椒(12公克)、白朮(3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蠶豆大,每服三丸,以棗湯下之。夫患黃疸常須服此。若渴欲飲水,即服五苓散。若妨滿,宛轉丸治之。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末,並加入蜂蜜煉至丸狀,大小如同蠶豆。每次服用三丸,以紅棗湯送服。患有黃疸的病人時常都需要服用此藥。如果感到口渴想喝水,就服用五苓散。如果腹部脹滿,就服用宛轉丸來治療。
2. 小茵陳丸
治黑疸身體間黑小便赤色
白話文:
患有黑色疸病,皮膚發黑,小便發紅。
茵陳、枳殼、白朮、赤茯苓、甜葶藶(各一分)、半夏、當歸、川椒、大黃(各三分)、甘遂(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白湯下。
白話文:
茵陳、枳殼、白朮、赤茯苓、甜葶藶(各1錢)、半夏、當歸、川椒、大黃(各3錢)、甘遂(1錢)
細細地煉製蜂蜜,並用杵舂搗三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在進食前以白開水送服。
3. 甘露飲子
治胃熱齒齦宣露口臭心中多煩飢不欲食喜睡目臉重及治小兒瘡疹已發者並治血虛黃疸尤效
白話文:
治胃熱齒齦顯露口臭心中煩躁飢餓不想進食喜愛睡覺眼睛臉頰沉重
治療小兒瘡疹已經發作的,以及治療血虛導致的黃疸尤其有效
生乾地黃 熟地黃 天門冬 枇杷葉 黃芩 石斛 枳實 山茵陳 甘草
白話文:
-
生乾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血熱出血、陰虛津虧等症狀。
-
熟地黃:具有補血養陰、益精填髓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血虛證、陰虛證、精血虧虛等症狀。
-
天門冬:具有養陰清肺、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燥咳少痰、腸燥便祕等症狀。
-
枇杷葉: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
-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濕熱痢疾、黃疸、瘡癤腫痛等症狀。
-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胃陰不足、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
-
枳實:具有理氣寬中、消食導滯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胸悶腹脹、食積不化、腹痛吐瀉等症狀。
-
山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濕熱黃疸、暑濕感冒、痢疾等症狀。
-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益氣補脾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氣喘等症狀。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若齒齦宣露,煎藥稍熱嗽之,冷即吐卻,極效。
白話文:
上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到三錢,加一大碗水,煎至七分水量,去除渣滓,在飯後溫熱服用。如果牙齦暴露在外,用煎好的藥汁稍熱一點漱口,再吐掉,效果極佳。
4. 恆山湯
治急黃酒黃心黃勞黃氣喘欲發
白話文:
治療急性的脾胃虛弱導致的面色發黃、心悸、體力不支、氣短喘息的症狀
柴胡(八兩) 恆山 芒硝 大黃(各十二兩) 黃芩 龍膽 茵陳 秦艽(各六兩) 梔子(十四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
柴胡:8 兩
-
恆山:12 兩
-
芒硝:12 兩
-
大黃:12 兩
-
黃芩:6 兩
-
龍膽:6 兩
-
茵陳:6 兩
-
秦艽:6 兩
-
梔子:14 個
每劑用量兩錢,加水一杯,煎煮至剩六分之一,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5. 茵陳梔子丸
治時行病急黃並瘴癘疫氣及瘧疾
白話文:
治療流行性疾病引起的急黃症、瘴氣疫病以及瘧疾。
茵陳、梔子、芒硝、杏仁(各二兩)、巴豆(一兩)、恆山、鱉甲(各二兩)、大黃(五兩)、豉(五合)
白話文:
茵陳、梔子、芒硝、杏仁(各80克)、巴豆(40克)、恆山、鱉甲(各80克)、大黃(200克)、豉(250毫升)
上為細末,煉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米飲下,以吐利為佳。不知加一丸。凡病初覺,體氣有異,急服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糖煉成藥丸,像梧桐籽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以吐瀉作為最佳療效,不解再加一丸。凡是剛感覺到疾病,身體氣息與平常有異時,趕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