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疫症

回本書目錄

疫症

1. 疫症

吳(左),壯熱神糊,陡然而發,脈數大而混糊失序,舌垢膩而層疊厚布,矢氣頻轉,小溲自遺,脘腹按硬,氣粗痰鳴,既非尋常六氣所感,亦非真中,類中之症。觀其濈濈自汗,汗熱而不黏指,轉側自如,四體無強直之態,舌能伸縮,斷不近中,設使外感,何致一發即劇,而安能汗肯自來?倘宗傷寒法,先表后里,下不厭遲之例,待其斃矣。曾讀吳又可先里後表,急下存陰之論否,蓋是症也。

一見藍斑,胃已爛而胞絡已陷,迅速異常。盍早議下,尚可僥倖,諸同學以為然否?

生軍(八錢,後下),制川樸(一錢),淡芩(一錢五分),檳榔(五分),枳實(一錢,磨沖),煨草果(四分),知母(一錢五分),陳皮(一錢)

復診,神志時清,表熱自汗,腹猶拒按,矢氣尚頻,便下黏膩極穢者未暢,小溲點滴如油,脈數略有次序,舌苔層布垢濁,胃中氾濫蒸變之勢,尚是凶勇,必得再下,需俟里滯漸楚,然後退就於表。吳又可治疫之論,蓋亦闡發前人所未備,甚至三下而退走表分者,若作尋常發熱症治之,豈不謬乎!

生軍(五錢,後下),炒枳實(一錢五分),銀花(二錢),炒知母(一錢五分),制川樸(一錢),炒川連(五分),丹皮(一錢五分),滑石(三錢),元明粉(一錢五分,後下)

三診,大腑暢通,悉是如醬如飴,極穢之屎。腹已軟而神已爽,表熱壯而汗反艱,舌苔半化,脈數較緩,渴喜熱飲,小溲稍多,此際腑分之蒸變乍平,病邪退也表分,當以疏達。先里後表之論,信不誣也。

柴胡(五分),炒枳實(一錢),制川樸(七分),通草(一錢),法半夏(一錢五分),藿香(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陳皮(一錢),赤苓(三錢),大腹皮(一錢五分,洗)

四診,表熱隨汗就和,舌苔又化一層,脈轉細矣,神亦倦矣,病去正虛之際,當以和養中氣,佐輕泄以滌餘熱,守糜粥,以俟胃醒,慎勿以虛而早投補劑,補之則反復立至也。

桑葉(一錢五分),川石斛(三錢),炒扁豆(三錢),炒半曲(一錢五分),生甘草(三分),豆卷(三錢),炒橘白(一錢),炒苡仁(三錢),丹皮(一錢五分)

白話文:

[疫情病症]

吳先生,突然高燒且意識不清,病情急遽發生,脈搏快速大且混亂無序,舌苔厚且污垢層疊,頻繁放屁,小便失禁,腹部按壓堅硬,呼吸粗重伴有痰鳴。這既不是普通的六氣感應,也不是真正的中風,而是類似中風的症狀。觀察他汗流不止,汗液熱但不黏手,轉動身體自如,四肢沒有僵硬,舌頭能自由伸縮,肯定不是中風。如果按照感冒治療,先表後裏的療法,等到真正病情加重才施予治療,恐怕為時已晚。你有讀過吳又可的理論嗎?他主張先裏後表,急下保存陰氣。一旦出現藍斑,胃已經受損,病情進展迅速。應該及早進行急下治療,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你們認為如何呢?

經過治療,吳先生神智偶爾清醒,表面熱度自發出汗,腹部仍然拒絕按壓,頻繁放屁,排泄物極為污穢,小便少且稠,脈搏雖快但略有序,舌苔層疊且污濁,胃部依然處在危急狀態,必須再次進行急下治療,等裏部的阻滯漸漸消散,再進一步治療表面病症。吳又可對疫情的治療理論,確實發掘了前人未注意到的部分,甚至可能需要三次急下才能控制病情,如果只把這當作一般的發熱病,那就不對了!

第三次看診,大腸通暢,排出極為污穢的糞便。腹部已經軟化,精神也恢復,表面熱度高,但出汗困難,舌苔已經開始溶解,脈搏相對緩慢,口渴想喝熱水,小便量增多,這表示內臟的危急狀況已經平息,病魔已經開始撤退到表面,現在應該疏導表面病症。先裏後表的理論,確實是正確的。

第四次看診,表面熱度隨著汗水逐漸和緩,舌苔又溶解了一層,脈搏變得細微,精神疲憊,這是病魔離開,正氣虛弱的時候,應該滋養中氣,輔以輕微排泄以清除殘餘熱度,保持粥食,等待胃部恢復,千萬不要因為虛弱而過早補充藥物,否則病情會立即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