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風毒伏肺
風毒伏肺
1. 風毒伏肺
孫(右),哮症數年,交秋必發,發則淹延兼旬,需見如膠如飴之痰則平。夢蘭先生調治多年,為斯疾之異也而問道於盲。詢其數載中起居,平昔所畏者熱,所喜者涼,而鮮發未慎,膏肓之俞,平靜之日常冷,發作之時灼熱。
夫肺臟屬金,金旺於秋,伏風層疊蘊絡,延為風毒,清虛之臟,性嬌且潔,奚肯容其盤踞於絡,是以藉旺令必與之爭衡耳。風為陽邪,其性易於化火化熱,是以發病之際,背俞灼熱,而目亦赤焉。預擬一方俟臨發時服之,夏季沐浴,常以百部濃煎,暢熨其胸背,務使津津有汗最佳。管見若此,妥否俟裁。
生麻黃(三分),紫菀(五分),百部(一錢),炒枳殼(五分),射干(三分),鎊羚羊角(一錢),杏仁(三錢),前胡(一錢),橘絡(七分),土貝(三錢),絲瓜絡(一兩),冬瓜子(五錢),二味煎湯代水。
三四劑為則,勿過服。
白話文:
[風毒侵肺]
孫先生,患有哮喘多年,每年到了秋季病情必定加重,一旦發作就會持續十幾天,直到出現像膠一樣黏稠、像糖一樣甜的痰,病情才會緩解。夢蘭先生為他治療多年,對於這種特殊疾病感到困惑,於是向經驗豐富的老醫師請教。詢問孫先生這些年的生活作息,他平日最怕熱,喜歡涼爽,但在初發病時並未特別小心,尤其是背部靠近心肺的部位,在平時總是冰冷的,但當病情發作時卻變得非常熱。
肺臟在五行中屬金,金在秋季最旺,如果風邪潛藏在體內,層層疊疊地纏繞肺部,久而久之便形成風毒。肺是個清虛的臟器,它的性質既嬌貴又愛潔淨,怎麼可能讓風毒長駐不走呢?因此,當肺氣旺盛時,肺臟必然會與風毒作戰。風屬於陽性的邪氣,容易轉化為火和熱,所以當病情發作時,背部靠近心肺的穴位會感到灼熱,眼睛也會變紅。
為了預防病情,我打算開一個藥方,讓他待病情即將發作時服用。夏天洗澡時,可以常用百部這一味藥草濃煎後敷擦胸部和背部,務必要讓身體微微出汗,效果最好。我的想法如此,是否合適還請評定。
藥方如下:生麻黃(三分),紫菀(五分),百部(一錢),炒枳殼(五分),射干(三分),鎊羚羊角(一錢),杏仁(三錢),前胡(一錢),橘絡(七分),土貝(三錢),絲瓜絡(一兩),冬瓜子(五錢)。用這兩種藥材煎湯代替水。
一般來說,服用三四劑即可,切勿過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