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伏邪

回本書目錄

伏邪

1. 伏邪

馮(左),寒熱如瘧者旬日,連絡無間者又五日矣。醫者咸謂年老體虧,餘邪留戀,參朮地冬之類,已投七劑。診脈洪數彈指,胸痞氣粗,舌苔灰垢厚濁,脘中按之痛,胸前㾦未透,日晡熱甚,譫語神糊。據是脈證有邪有滯,所聞與所見,殊屬霄壤矣。但邪滯沾補,愈膠愈結,熏蒸於中,內陷最速。

按法冶病猶易,補救誤補實難,此豈醫者之忽,當自悔何以年尊也。事在危急,姑為醫病。擬表裡並疏,必得㾦從汗達,庶有轉機。

柴胡(六分),前胡(一錢),連翹(一錢五分),豆卷(三錢),蔞實(三錢),杏仁(三錢),竹茹(一錢五分),枳實(七分),桔梗(五分,枳桔二味磨沖),先服萊菔汁一盞,攘入白荷花露一兩。

復診,汗泄未暢,㾦點未遍,胸悶依然,舌苔更厚,右脈數大有力,神志時慧時矇,矢氣頻轉,穢濁異常。邪滯尚是膠結不通,內傳之勢,猶是捷徑,補劑之功,蓋亦偉耳。再擬前法,從少陽陽明手太陰透達。

柴胡(五分),前胡(一錢),杏仁(三錢),枳殼(五分,磨),桔梗(五分,磨),葛根(一錢),炒牛蒡(一錢五分,杵),連翹(三錢),野薔薇露(一兩,衝入)

三診,汗暢㾦布,表熱較和,胸悶舒而神志亦清,右脈數而大便未通,表邪既泄,里滯宜行,擬從陽明腑分主治,仍參泄上之法,但舌苔之垢膩灰濁,倍於尋常,病將兼旬,猶未化動,後恐驟然剝落,又多變幻耳。

炒枳實(一錢),麻仁(三錢),黑梔(一錢五分),前胡(一錢),蔞實(三錢),杏仁(三錢,研),連翹(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五分),涼膈散(七錢,包,後下)

四診,大便暢通之後,汗又大泄,㾦布滿腹,表熱微矣,脈數緩矣。痞悶既舒,而漸納糜粥,惟舌苔依然不化,當慎反復。

桑葉(一錢五分),炒枳殼(七分),川石斛(三錢),炒銀花(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橘白(一錢),塊滑石(三錢),雲苓(三錢)

五診,白㾦暢布未回,汗亦津津自泄,熱解已淨,便又續通,反復之慮可免,而舌苔驟剝,即現光紅起裂,脈左細數,心煩少寐,究因邪滯久蘊,又以補劑助之,以致旋見劫陰之險。幸而㾦已透,汗已暢,大腑已通,否則液涸風動,昏陷之虞至易耳。

治病之難,難在揠拔補救,今忽於前者往矣,履險如夷者獨任耳。權擬救陰暫進,蓋老年之陰氣,傷則最難復者。

川連(五分,水炒),生西洋參(一錢),麥冬(一錢五分),炒棗仁(一錢五分),阿膠(蛤粉炒,一錢五分),鮮藿斛(七錢),云神(三錢),生甘草(四分),炒知母(一錢五分),炒丹皮(一錢五分)

白話文:

[潛藏病邪]

患者馮先生,他已經持續發冷發熱,類似瘧疾症狀十天,這種情況毫無間斷地又持續了五天。醫生們都認為他是因為年紀大,身體機能衰退,殘餘病邪纏綿不去,開了人參、黃芪、熟地、麥冬等補藥,已經服用七劑。但是,診察他的脈象顯示洪大而快速,手指輕觸即可感知,胸部感覺悶堵,呼吸粗重,舌苔呈灰厚且混濁,腹部按壓會感到疼痛,胸前疹子尚未完全冒出,傍晚時發熱嚴重,出現囈語和精神混亂。根據這些症狀和脈象,可以判斷他體內存在病邪和滯留,這和原先聽到的病情,差距非常大。如果病邪和滯留遇到補藥,只會越來越糾結,從內部蒸發,病情惡化的速度非常快。

治療病邪比較容易,但要補救錯誤的補藥治療就非常困難,這不是醫生忽視,而是患者年紀已高,自己該反思為何會這樣。現在情況緊急,姑且先治病。我打算同時疏導表裡,必須讓疹子隨著汗液排出,纔可能有轉機。

使用柴胡、前胡、連翹、豆卷、蔞實、杏仁、竹茹、枳實、桔梗等藥物,先服用一杯萊菔汁,再加入荷花露一兩。

再次診察,汗液雖然排出但不順暢,疹子仍未全面爆發,胸悶感仍然存在,舌苔變得更厚,右手脈搏大且有力,神智時而清醒時而模糊,放屁頻繁且異常惡臭。病邪和滯留仍然膠著,無法排解,病情內傳的速度很快,補藥的功效確實強大。我打算再用之前的方法,從少陽、陽明和手太陰進行透達治療。

使用柴胡、前胡、杏仁、枳殼、桔梗、葛根、炒牛蒡、連翹、野薔薇露等藥物。

第三次診察,汗液排泄順暢,疹子已全面爆發,表面熱度已減緩,胸部不再悶堵,神智也恢復清醒,右手脈搏仍然快速,但大便尚未排解。表面的病邪已經排出,體內的滯留應該開始排解,我打算從陽明腑部進行主導治療,仍會採用上方治療方法,但舌苔的污濁程度比平常高出許多,病程已近二十天,仍未有改善,擔心它突然脫落,可能會產生更多變化。

使用炒枳實、麻仁、黑梔、前胡、蔞實、杏仁、連翹、炒竹茹、涼膈散等藥物。

第四次診察,大便排解後,汗液再次大量排出,疹子已遍佈腹部,表面熱度已非常低,脈搏也趨於緩慢。悶堵感消失,逐漸能吃稀飯,但舌苔仍沒有改善,需小心病情反覆。

使用桑葉、炒枳殼、川石斛、炒銀花、丹皮、橘白、滑石、雲苓等藥物。

第五次診察,疹子已全面爆發,汗液仍不斷排出,熱度已完全消退,大便再次排解,病情反覆的風險已消除,但舌苔突然脫落,呈現光亮紅色並出現裂痕,左手脈搏細微且快速,心煩且睡眠品質差,這是因為病邪和滯留長期積累,再加上補藥的輔助,導致出現陰液耗損的危險。幸運的是,疹子已完全透出,汗液已順利排出,大腸已通暢,否則可能導致體液枯竭,風動昏厥的風險非常大。

治療疾病難處,在於如何正確地進行補救,過去的錯誤已無法挽回,只能小心翼翼地繼續治療。我決定暫時採用救陰法,因為老年人的陰氣受傷後,非常難以恢復。

使用川連、生西洋參、麥冬、炒棗仁、阿膠、鮮藿斛、雲神、生甘草、炒知母、炒丹皮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