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誤下傷脾

回本書目錄

誤下傷脾

1. 誤下傷脾

孫(左),新感風寒發熱,本非重症,過散過消之下,脾氣大傷,已見脈微便血,尚謂里滯未楚,清熱行瘀,血如漏卮。醫者自遁,猶有天良?診得脈細如絲,肢冷自汗,聞聲驚惕,奄奄一息,脾臟統血之源告竭矣。危期至速,勉擬峻補,以冀轉機。

人參(一兩),炙草(五錢),五味子(一錢),(煎湯,徐徐灌下。)

復診,神思稍振,下血較稀,脈仍細微,額汗尚多。昨方簡約安中,蓋恐雜以回陽顧陰,反嫌剛猛不受。今既轉機,治當陰陽兩顧。尚宜輕靈取效。

臺人參(一錢五分),製附子(三分),五味子(七粒),生於術(一錢),云神(三錢),熟地炭(五錢),煨肉果(三分),白芍(一錢),懷山藥(一錢五分),炒棗仁(一錢)

再診,下血已止,神思來復,胃納稍勝,腹中未和,脾臟大傷之後,脈細難以驟振,再進補養,冀圖恢復。但經此孟浪攻伐之後,一兩月內,務宜慎寒冷,節飲食,起居之間,加意留神保養。

人參(一錢),炙黃耆(一錢五分),炒杞子(一錢),土炒白芍(一錢五分),懷山藥(三錢),熟地(五錢),於術(一錢五分),肉果(四分),炒棗仁(一錢五分),地榆炭(一錢)

白話文:

一位病人原本只是風寒感冒發熱,並非嚴重的病症,但過度使用散寒解表藥物,導致脾氣受損,出現脈搏微弱、便血等症狀。雖然腹中還有寒滯,但主要問題在於脾氣虛損,導致血虛難以止住,就像漏水的容器一樣。醫師本該謹慎治療,卻不負責任地自行退避,難道真的沒有醫德嗎?

病人如今脈搏細如髮絲,手腳冰冷、自汗不止,聽到聲音就驚恐,生命垂危。脾臟是統血之源,已經衰竭,情況非常危急。必須立即採取補益的措施,希望能挽回他的性命。

第一劑藥方:人參一兩、炙甘草五錢、五味子一錢,煎湯慢慢灌服。

複診時,病人精神稍有好轉,便血也減少,但脈搏仍然微弱,額頭依然冒汗。之前用藥簡潔,目的是為了補中氣,因為擔心加入回陽顧陰的藥物會太過猛烈,病人無法承受。現在病情有所好轉,就需要考慮陰陽兩方面,藥物也要輕靈,才能有效。

第二劑藥方:臺人參一錢五分、製附子三分、五味子七粒、生於術一錢、云神三錢、熟地炭五錢、煨肉果三分、白芍一錢、懷山藥一錢五分、炒棗仁一錢。

再次複診時,病人便血已止,精神也恢復了一些,胃口稍有好轉,但肚子還沒有完全好轉。脾臟受損嚴重,脈搏微弱,很難迅速恢復。需要繼續補養,希望他能完全康復。但因為之前過度使用攻伐之藥,接下來一個月左右,要特別注意避免寒涼,飲食也要節制,在起居方面也要多加注意保養。

第三劑藥方:人參一錢、炙黃耆一錢五分、炒杞子一錢、土炒白芍一錢五分、懷山藥三錢、熟地五錢、於術一錢五分、肉果四分、炒棗仁一錢五分、地榆炭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