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熱入血室
熱入血室
1. 熱入血室
徐(右),夏秋伏邪發熱,汗雖有而不暢,病交八日,神糊夜甚,經事非期先至,脈弦且數,胸悶口苦喜飲。蓋暑濕熱為無形之邪,不耐攻下,且畏燥裂,以致熱逼血分,幸勿見神糊而妄投開藥。症情雖劇,就是脈證,只宜輕清泄化。擬宗熱入血室例,姑宗少陽陽明治,倘能轉瘧,亦是穩機。
柴胡(五分),炒知母(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滑石(三錢),炒淡芩(一錢),青蒿(一錢五分),黑梔(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五分),野薔薇露(一兩,沖)
白話文:
在夏季或秋季,潛伏的病邪導致發燒,雖然會出汗但並不明顯,病情到第八天時,患者精神混亂,尤其夜晚更甚。月經提前來臨,脈搏呈現弦且快的情況,胸部有壓抑感,口苦且渴求飲水。暑濕熱這種無形的病邪,不能用強烈的攻下法治療,而且要避免使其過度乾燥,以免熱邪侵入血液。請勿因見到患者精神混亂就隨意使用開竅的藥物。病情雖嚴重,但根據脈象和症狀,應選擇輕柔清熱的療法。
參考「熱入血室」的治療原則,暫時採用少陽與陽明兩經的治療方式,如果病情能轉為瘧疾,那也是個穩定的轉機。
處方如下:柴胡五分,炒知母一錢五分,牡丹皮一錢五分,滑石三錢,炒淡黃芩一錢,青蒿一錢五分,黑梔子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五分,野薔薇露一兩(需沖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