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虛熱
虛熱
1. 虛熱
陸(左),身熱兼旬,杳不思納,脈細而靜,神倦嗜臥,汗已絡續自來,舌已化而質淡。自病迄今,消散之藥未止。先天既薄,奚堪消磨盪滌。夫過表則藩籬疏豁,過消則脾胃告竭,其苦於不學無術,以致虛實莫辨。《金匱》曾有病人向里睡一條,一似為此症而設,幼科諒未見耳。余雖門外漢,進補可許轉機。
人參(一錢),沙參(三錢),川斛(三錢),炙草(三分),於術(一錢),五味(七粒),橘白(一錢),穀芽(一兩)
白話文:
[虛熱]的情況如下:這位先生(左先生)已經發燒十多天了,完全沒有食慾,心跳微弱且平穩,精神疲憊只想躺著,即使流汗後,汗還是持續地流,舌頭已經變得非常淡且無色。從生病至今,他一直都在服用散熱的藥物。他本來體質就比較虛弱,怎麼經得起這樣的消耗呢?如果治療過度,就像防禦系統被削弱;如果消炎藥用得太多,脾胃的功能就會衰竭。最痛苦的是,因為不懂醫學知識,導致虛證和實證分不清楚。
《金匱要略》裡有一條是說病人面向內側睡覺,彷彿就是為了這種病症而寫的,但在兒童科裡可能還沒見過這種情況。雖然我對醫學並不精通,但認為補養的藥物可能會帶來轉機。
藥方如下:人參一錢,沙參三錢,川斛三錢,炙草三分,於術一錢,五味子七粒,橘白一錢,穀芽一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