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綿淮

《醫方拾錦》~ 十二、足方

回本書目錄

十二、足方

1. 十二、足方

軟足散

白芷(五錢),防風(五錢),細辛(二錢),川芎(二錢),山奈(二錢)

共為細末,撒鞋底,行路腳汗皆出香。

治腳汗

蘿蔔湯洗之,仍用枯礬末摻之。

治腳凍

秋茄根熬湯洗之。如破皮,用螃蟹殼燒灰,研末摻之。

治腳疼,兼治肉刺雞眼。

黃丹,枯礬,朴硝

等分為末,炒蔥白和塗之。

穩步膏,治雞眼。

地骨皮,紅花

等分為末,塗之。

又方

蜈蚣(一錢,焙),硼砂(一錢),白礬

共為細末,香油浸埋土中,十一月取出,點之自落。

理腳散

當歸(一兩),川芎(五錢),桂枝(三錢),牛膝(一錢五分)

水煎溫服,裹腳不疼。

又方

當歸(三錢),牛膝(二錢)

水煎,空心服。外用蕎麥稈煮湯,加枯礬浸洗數次。

束腳散

猴骨(一兩),枯礬(一兩),威靈仙(六錢),皮硝(五錢),川椒(五錢)

熬水洗之,瘦則易裹。

又方

鳳仙科熬水洗腳,軟則易裹。

又方

茄柴(一科),蕎麥稈(一把),礞石(三錢),血竭(三錢),皮硝(三錢),沒藥(三錢),乳香(一錢五分),猴骨(二錢)

熬水洗腳,勿著手,著手手亦小。

治行路腳疼

草烏,細辛,官桂,防風,山奈

等分共為細末,襯鞋底。

白話文:

【軟足散】

所需材料為白芷五錢,防風五錢,細辛二錢,川芎二錢,山奈二錢。將這些材料磨成細粉,撒在鞋底,走路時腳汗會帶有香味。

【治療腳汗】

可用蘿蔔湯清洗,再使用枯礬末撒在腳上。

【治療腳凍】

用秋茄根熬製的湯來洗腳。若皮膚已破,可用燒成灰的螃蟹殼,研成粉末撒在傷處。

【治療腳疼,同時可治療肉刺和雞眼】

黃丹,枯礬,朴硝各取等量,磨成粉末,與炒過的蔥白混合塗抹於患部。

【穩步膏,治療雞眼】

地骨皮,紅花各取等量,磨成粉末後塗抹於患部。

另一個方法:

將蜈蚣一錢(需先烘焙),硼砂一錢,白礬一起磨成細粉,用香油浸泡並埋在土中,待至十一月取出,點在患部,雞眼自然會掉落。

【理腳散】

所需材料為當歸一兩,川芎五錢,桂枝三錢,牛膝一錢五分。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包紮腳部時不會感到疼痛。

另一個方法:

所需材料為當歸三錢,牛膝二錢。用水煎煮,在空腹時服用。另外,可用蕎麥稈煮的湯,加上枯礬浸泡腳部多次。

【束腳散】

所需材料為猴骨一兩,枯礬一兩,威靈仙六錢,皮硝五錢,川椒五錢。熬水洗腳,腳瘦了就容易包紮。

另一個方法:

用鳳仙草熬水洗腳,腳軟了就容易包紮。

另一個方法:

所需材料為茄柴一株,蕎麥稈一把,礞石三錢,血竭三錢,皮硝三錢,沒藥三錢,乳香一錢五分,猴骨二錢。熬水洗腳,洗的時候不要用手觸碰,否則手也會變小。

【治療走路時腳疼】

草烏,細辛,官桂,防風,山奈各取等量,磨成細粉,放在鞋底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