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一 (42)
卷一 (42)
1. 手足
治腳縫搔癢成瘡
以多年尿桶燒灰存性,敷之。
治嗜酒,因醉行房,足脛痛腫,膝上紅腫,不能步履,或發或止。
土茯苓(二錢),白朮,當歸,熟地,丹皮,木瓜,牛膝(各一錢)
水煎服。一連服七劑,再照前分兩增十倍,煮無灰酒十斤,頻飲之。每飲三五杯,不宜太過。
治下部中濕,腳氣疼痛不可忍者。
川牛膝(一錢),蒼朮(二錢),宣木瓜(七分),羌活(一錢),薏米仁(一錢),川黃柏(一錢五分,酒浸炒)
水煎,空心服。渣再煎,晚服。忌甜瓜。
治腳底疼痛
用何首烏為末,以醋調和,敷在腳底,以熨斗烙之。
治流火,兩腳紅腫放亮,其熱如火。
用馬錢子磨水敷之,一日數次,其疼即止。
治腳氣
用補中益氣湯加薏米仁三錢,牛膝二錢,服四五劑即愈。
治腳氣並中寒濕方
老杉木油節煮湯,入水桶內,先熏後洗,即愈。
治腳上生瘡亂孔如蜂窩
用如意草搗爛敷之,或用干如意草為末,雞子清調敷亦可。
治腳面生瘡不收口
枯礬,松香,杉木(燒灰存性,各一錢)
共為末,用真麻油調塗,數次即愈。
治爛腿
白芷,黃蠟,飛丹,片粉,輕粉(各等分)
蔥頭搗豬髓調敷,油紙紮住,七日一換,二次全愈。
治足指癢爛
楊柳葉(一把),杏仁(三個),枯礬(三錢)
共搗爛,夾於指縫中,五日而愈。
治腳上爛成瘡,流黃水,搔癢不止。
地膚草(三四兩,即俗名掃帚綠也),川椒(三錢)
煎水洗之,再用房內倒掛屋龍灰塵敷之,立愈。
鉛粉散,治腳上冷疔,初起紫白泡,疼痛徹骨漸至腐爛,深孔紫黑,血水腥穢,日久不愈,用此大效。
黑鉛四錢,鐵杓內化開,傾水中,取起再化,如此百遍,以鉛盡為度,去水,取澄者三錢,再入松脂一錢,黃丹(水飛炒)五分,輕粉五分,麝香一分
共為細末,先用蔥湯洗淨,方用麻油調藥攪勻,塗瘡口,油紙蓋之。
治兩腳凍塊
以經霜茄干,煎熱湯洗之,數次全愈。如破爛以經霜茄葉、燒灰為末摻之。
白話文:
手足
治腳縫搔癢成瘡:用多年收集的尿桶燒成灰,敷在患處。
治嗜酒後醉酒行房導致足脛腫痛,膝蓋以上紅腫,無法行走,時好時壞:土茯苓二錢、白朮、當歸、熟地、丹皮、木瓜、牛膝各一錢,水煎服。連服七劑後,再將藥量增加十倍,用無灰酒十斤煎煮,頻頻飲用,每次飲三五杯即可,不宜過量。
治下體潮濕,腳氣疼痛難忍:川牛膝一錢、蒼朮二錢、宣木瓜七分、羌活一錢、薏米仁一錢、川黃柏(酒浸炒)一錢五分,水煎,空腹服用。藥渣再煎,晚上服用。忌食甜瓜。
治腳底疼痛:用何首烏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敷在腳底,再用熨斗熨燙。
治流火(丹毒),雙腳紅腫發亮,熱如火燒:用馬錢子磨成水敷在患處,一日數次,疼痛即可止息。 (注意:馬錢子有毒,使用需謹慎)
治腳氣: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薏米仁三錢、牛膝二錢,服用四五劑即可痊癒。
治腳氣兼中寒濕:用老杉木油節煮湯,倒入水桶中,先熏後洗,即可痊癒。
治腳上長瘡,瘡孔多如蜂窩:用如意草搗爛敷在患處,或用乾燥如意草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後敷用。
治腳面長瘡,潰瘍不癒合:枯礬、松香、杉木灰(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數次即可痊癒。
治爛腿:白芷、黃蠟、飛丹、片粉、輕粉(各等分),用蔥頭搗碎和豬髓調和後敷於患處,用油紙包紮,七日換藥一次,兩次即可痊癒。
治腳趾瘙癢潰爛:楊柳葉一把、杏仁三個、枯礬三錢,搗爛後夾在腳趾縫中,五日痊癒。
治腳上潰爛成瘡,流黃水,瘙癢不止:地膚草(三四兩,即掃帚苗)川椒三錢,煎水洗患處,再用屋簷下倒掛的龍骨灰塵敷於患處,即可痊癒。
鉛粉散,治腳上冷疔:初期出現紫白色水泡,疼痛徹骨,漸漸腐爛,形成深孔,呈紫黑色,流出腥臭的血水,久治不愈者,用此方效果顯著。黑鉛四錢,在鐵勺中熔化,倒入水中,再取出熔化,如此反覆一百次,直至鉛完全熔化為止,去除水分,取澄清部分三錢,再加入松脂一錢,黃丹(水飛炒)五分,輕粉五分,麝香一分,共研磨成細末。先用蔥湯清洗患處,再用麻油調和藥粉,攪勻後塗抹於瘡口,用油紙覆蓋。
治雙腳凍瘡:用經霜的茄子曬乾後煎煮成熱湯洗腳,數次即可痊癒。如果凍瘡已經破爛,可用經霜的茄子葉燒成灰末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