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二 (4)
卷二 (4)
1. 泄瀉
泄音屑,方書本作泄。泄瀉有濕熱、寒濕、風暑、積滯、驚痰、虛陷等證,治法分暴泄、久泄、虛泄、水泄、滑泄、冷泄、積泄,除濕熱,健脾胃則止。
泄瀉經驗方,治泄瀉飲食少進。(俱詳景岳全書)
用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乾,慢火炒極熟,磨細羅如飛面,加懷山藥一兩,炒研末,和米粉內,每日清晨用半盞,入白糖二匙,川椒末少許滾湯調食,其味甚佳。且不厭人,大有資補,久服之,其有積寒不能成孕者亦孕矣。
四神丸,專治五更腎泄,久不愈者,以此丸補命門相火,即以補脾也。
破故紙(炒,酒浸蒸用,四兩),五味子(炒,三兩),肉蔻(即肉果,糯米粉裹煨,熟用,忌鐵,二兩),吳茱萸(鹽水炒,一兩)
生薑煮棗為丸,臨臥鹽湯下。
伏暑吐瀉
用絲瓜葉一片,白梅一枚並仁,同研爛,水調服,立效。夏暑百病,俱用六一散,紫金錠更妙,萬無一失。
治脾泄方
砂仁(二錢,研細末篩過),白糖(一兩),核桃肉(七個)
搗成糕,印作小餅,每日服即愈。
止久瀉丸,治一切久瀉,諸藥無效,服此一服自愈。
黃丹(一兩,飛過),枯礬(一兩),黃蠟(一兩)
將蠟熔化小銅杓內,再以丹礬二味細末投入,乘熱為丸,如豆大,每服二丸,空心白湯下。
治腹瀉初起用此方神效
細茶(二錢),燒核桃仁(五個),生薑(三錢),紅砂糖(三錢)
水二碗,煎八分,次早溫服。
立止水瀉方
車前子,澤瀉(各一錢),厚朴(一錢二分,薑汁炒)
共為細末,熱水調服即愈。
一方:用白朮土炒一兩,淨車前子五錢,神效。名分水神丹。
治瀉方
夏月吃瓜果太多,以致泄瀉不休。用漳州好橘餅一個,作二次服,切薄片,放茶鍾內潑服。
脾瀉丸,治久瀉,每早溏瀉一二次,此為脾虛脾瀉,用此補脾養胃而瀉即止。
白朮(土炒),白茯苓(各二錢),小茴香(炒),肉蔻(煨,各一兩),故紙(二兩,炒),木香(五錢)
生薑煮紅棗肉丸,桐子大,空心下二三錢。
交感丹,治婦人久瀉。
香附子(一斤,水浸三日,曬乾,炒),白茯神(四兩)
煉蜜丸,彈子大,空心一丸,白湯下。
飲酒成病不能食但飲酒即瀉方
嫩鹿茸(酥炙透,旋炙旋削),肉蓯蓉(酒洗去鱗甲,各一兩),麝(五分)
共為末,陳粟米飯丸桐子大,每次米湯下五十丸,立效。
治飲酒過多泄瀉方
用花粉一味搗爛,袋盛,洗出漿水,曬乾,每用白糖調數錢,和白蜜少許服,兼治止血之症。
治脾虛泄瀉老人五更瀉
黃老米(炒,三合),蓮肉(三兩,去心),豬苓,澤瀉(炒),白朮(土炒,五錢),木香(一錢五分),白沙糖(一兩),乾薑(二錢,用濕紙包煨熟)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其效如神。此方簡便,不費大錢,有老父母者,切宜留心。
治腹脹吐瀉,日夜不止,諸藥不效,此氣脫也。
用益智仁一兩,濃煎湯飲之,立愈。
治老幼脾瀉久不愈神方
用飯鍋粑(四兩,為末),蓮肉(去心四兩,為末),糖(四兩)
共和勻,每服三五匙,一日三次,食遠下。
治水瀉不止
枯礬(一錢),公丁香(五分),共為末,黃酒調服。
白話文:
[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根據中醫古籍記載,腹瀉可由濕熱、寒濕、風暑、食物積滯、驚嚇導致的痰濕、體質虛弱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需根據急瀉、慢性瀉、虛弱型瀉、水瀉、滑瀉、寒性瀉、積滯型瀉等不同類型區別對待,主要原則是去除濕熱,強健脾胃。
這裡有一個古方用於腹瀆導致食慾不振的情況。取一升糯米,用水浸泡一夜後瀝乾,用小火炒至極熟,磨成細粉,像麵粉一樣輕飄。加入一兩的淮山藥,同樣炒研成末,混合到米粉裡。每天清晨,取半盞的粉末,加入兩匙白糖,少量川椒末,用熱水調和食用,味道不錯,且不讓人反感,能滋補身體。長期服用,對於因寒氣積聚無法受孕的人也有助孕的效果。
四神丸,專門用於五更時的腎虛腹瀉,長期不癒的情況。該藥能補充命門相火,同時也有補脾的作用。
配方如下:破故紙(炒,酒浸蒸用,四兩),五味子(炒,三兩),肉蔻(即肉果,用糯米粉包裹煨熟,使用時避免接觸鐵器,二兩),吳茱萸(鹽水炒,一兩)。用生薑煮棗製成藥丸,睡前用鹽湯送服。
對於夏季暑熱引起的嘔吐腹瀉,可用一片絲瓜葉,一顆白梅(包括梅核),一起研碎,用水調和服用,效果立即顯現。對於夏季各種疾病,六一散和紫金錠也非常有效,幾乎無失敗案例。
針對脾虛導致的腹瀉,可用砂仁(二錢,研細末篩過),白糖(一兩),核桃肉(七個)製成糕點,每日服用即見效。
止瀉丸,用於所有長期腹瀉,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配方為:黃丹(一兩,需飛過),枯礬(一兩),黃蠟(一兩)。將黃蠟在小銅勺中融化,再加入黃丹和枯礬細末,趁熱製成藥丸,大小如豆。每次服用二丸,空腹時用白開水吞服。
對於剛開始的腹瀉,用細茶(二錢),烤核桃仁(五個),生薑(三錢),紅砂糖(三錢)。用兩碗水煎至剩下八分,次日早晨溫熱服用。
車前子,澤瀉(各一錢),厚朴(一錢二分,薑汁炒)組成的細末,用熱水調服,可立即止住水瀉。
另一個配方:白朮(土炒一兩),淨車前子(五錢),效果神妙,被稱為「分水神丹」。
對於夏天因過量食用瓜果導致的持續腹瀉,可用一個好的漳州橘餅,分兩次服用,切成薄片放入杯中沖泡。
脾瀉丸,用於長期晨起一兩次的腹瀉,這是脾虛所致的腹瀉。配方為:白朮(土炒)、白茯苓(各二錢),小茴香(炒)、肉蔻(煨,各一兩),故紙(二兩,炒),木香(五錢)。用生薑煮紅棗肉製成藥丸,大小如桐子,空腹時服用二三錢。
交感丹,用於婦女長期腹瀉。配方為:香附子(一斤,水浸三日,曬乾,炒),白茯神(四兩)。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彈子,空腹時服用一丸,用白開水吞服。
對於因喝酒過度導致無法進食,但一喝酒就腹瀉的情況,配方為:嫩鹿茸(酥油炙透,邊炙邊削),肉蓯蓉(酒洗去鱗甲,各一兩),麝香(五分)。全部磨成細末,用陳年小米飯製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用米湯吞服五十丸,立即見效。
對於過量飲酒導致的腹瀉,單用花粉一昧,搗爛裝袋,洗出漿水,曬乾,每次用白糖調和數錢,加上少量蜂蜜服用,同時也能止血。
對於脾虛導致的老人五更瀉,配方為:黃老米(炒,三合),蓮肉(三兩,去心),豬苓,澤瀉(炒),白朮(土炒,五錢),木香(一錢五分),白沙糖(一兩),乾薑(二錢,用濕紙包煨熟)。全部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白開水吞服,效果神奇。這個配方簡單方便,不用花大錢,家中有老人的,應特別留意。
對於氣脫導致的腹脹嘔吐腹瀉,日夜不停,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用益智仁一兩,濃煎湯飲用,立即見效。
對於老少皆適用的長期脾虛腹瀉,配方為:飯鍋粑(四兩,磨成粉末),蓮肉(去心四兩,磨成粉末),糖(四兩)。全部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五匙,一天三次,在飯後服用。
對於水瀉不止,配方為:枯礬(一錢),公丁香(五分)。全部磨成粉末,用黃酒調服。
2. 痢疾
方書分血痢、氣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虛痢、五色痢、水穀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勞痢、暴痢、久痢。諸證皆濕積滯,暑毒虛滑所致,或言濕熱。傷血則赤,傷氣則白,氣血俱傷則赤白兼。黃者,食積也。黑者,濕勝也。先水瀉,後膿血者,腎傳脾難愈。先血後水者,脾傳腎易愈。行血則便膿自止,調氣則後重自除。
又治氣痢方:牛乳半斤,蓽撥三錢,同煎減半,空心頓服良。唐太宗患此症,金吾長、張寶藏以此方進屢效。李時珍曰:一寒一熱能和陰陽故也。
治血痢方,日久垂危更妙。
用血餘(二錢,壯人發洗淨,炒為末),當歸(五錢,須用一兩重的炒紅置地上,以物蓋之存性),乾薑(五分,炒成炭)
三味共研末,黑砂糖調開水服,即止。
治痢疾奇效三方
痢為險惡之症,生死所關,不惟時醫治之失宜。而古今治法千家多不得其道,是以不能速收全效。今立方何以為奇,不泥成法故奇也。立論何以為妙,不膠成說故妙也。然其藥品又不外平常用而已,有識者切不可更張勿為庸醫所誤,遵而用之,百試百效也。(山陰倪涵初識)
初起煎方:川黃蓮(去蘆,一錢二分),生白芍(一錢二分),山楂肉(一錢二分),陳枳殼(去穰,八分),紫厚朴(去皮,薑汁拌炒,八分),堅檳榔(八分),厚青皮(去穰,八分),當歸(五分),生甘草(五分),地榆(五分,炒黑),紅花(酒炒,三分),桃仁(去皮尖,一錢研如粉),南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用水二碗,空心服。渣再煎服。
此中或紅,或白,裡急後重,身熱腹痛者,俱可服。如單白者,去地榆、桃仁,加橘紅四分,木香二分;如滯澀甚,加大黃二錢,用酒拌炒,服一二劑仍除之;若用一劑,滯澀已去,不必又用二劑矣。用大黃於年幼之人,又不可拘用二錢也。
上方用之三五日,神效。用之於旬日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則當加減矣。另詳於下:
加減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生用(六分),條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大白芍藥(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肉(一錢),廣橘紅(四分),厚青皮(四分),油厚朴(四分),堅檳榔(四分),炙甘草(三分生二分),當歸(五分),地榆(四分),桃仁粉(六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渣再服。
如延至月餘,覺脾胃弱而虛滑者,法當補理,其法如下:
補理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條黃芩(酒炒,六分),大白芍(酒炒,六分),廣橘紅(四分),紫油厚朴(四分),當歸(五分),人參(五分),白朮(土炒,五分),炙甘草(五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用水煎,空心服。渣再煎。
以上三方,如婦人有胎者,去桃仁、紅花、檳榔。以上三方,隨用輒效。如有不效者,必初時投參朮等補劑大早,補塞邪氣在內,久而正氣已虛,邪氣益盛,纏綿不已,欲補而澀之,則助邪,欲清而疏之,則愈滑,遂至於不可救藥。雖有奇方,無如之何,則初投溫補者,殺之也。
微理妙諭
古今治痢皆曰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初起熱盛則下之,有表症則汗之,小便赤澀則分利之,此五者,舉世信用如規矩準繩,不可易。不知五者,惟清熱一法無忌,余則犯四大忌不可用,今詳於後:
曰忌溫補:痢之為病,由於濕熱蘊積,膠滯於腸,胃中而發也。宜清邪熱導滯氣,行瘀血,其病即去。若用參朮等溫補之藥,則熱愈熱,氣愈滯而血亦凝,久之正氣虛,邪氣盛,不可療矣,此投溫補之禍為最烈也。
曰忌大下:痢因邪熱膠滯腸胃而成,與溝渠壅塞相似,惟用磨利疏通則愈。若用承氣湯大下之,譬如欲清壅塞之渠,而注狂爛之水,壅塞必不可去,無不岸崩堤塌矣。治痢而大下之,膠滯必不可去,徒傷胃氣損元氣而已,正氣傷損,邪氣不可除,壯者猶可,弱者危矣。
曰忌發汗:痢有頭痛目眩,身發寒熱者,此非外感,乃內毒熏蒸,自內達外,雖有表症實非表邪也。若發汗,則正氣既耗,邪氣益肆,且風劑燥熱,愈助熱邪,表虛於外,邪熾於內,鮮不斃矣。
曰忌分利:利小便者,治水瀉之良法也。以之治痢,則大乖矣。痢因邪熱交滯,津液枯澀而成,若用五苓等劑,分利其水。則津液愈枯,而滯澀愈甚。遂至纏綿不已,則分利之為害也。若清熱導滯,則痢自愈,而小便自請,又安用分利為哉。
治久痢大效(月令)
五日取鯉魚枕骨,燒灰服之,良。
淳于丸,專治痢疾。
大黃(八兩),白芍(四兩),車前子(四兩),蘿蔔子(八兩)
俱生用為末,水打為丸,每服二錢,滾水送下,虛弱及老人,以人參一分,煎湯送下。
忍冬散,治痢神效。
金銀花入銅鍋內,焙枯,存性,五錢。紅痢,以白蜜水調服。白痢,以砂糖水調服。一服即愈。否則亦必漸出黑糞,次日霍然,真神方也。
太和丸
紅丹(二兩,飛淨),杏仁(一百粒,去皮尖),巴豆仁(四十粒,去衣油),乳香,沒藥(去油,各一錢)
共為細末,黃蠟一兩一錢,化開攪藥末,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
紅痢甘草湯下,白痢薑湯下,紅白痢甘草薑湯下,水瀉米湯下,裡急後重白湯下。如人小或虛弱人,須減少用,孕婦忌服。
熱痢方,治便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
乾絲瓜一枚,連皮煅研,空心酒服一錢。
一方:煨食之。
馬前散,治痢疾。
木鱉、母丁香各五個,麝一分,研末,米湯調作膏,納臍中,以膏藥貼上護住。噤口痢亦效。
點眼膏,赤白痢及噤口痢危篤者,皆神效。
初胎糞(炙乾)一錢,雄黃四分,片腦少許,為極細末,水調點兩眼角良。
封臍丹,治痢疾水瀉,並婦人白帶。
丁香(七個),肉果(一個),牙皂(二個,去筋),大倍子(一個,炒),麝香(五釐)
為末,醋調為丸綠豆大,入臍,外貼膏藥。
藥梅方,治痢神效。
青梅(一斗),砂仁(四兩),甘草(四兩),川木通(八分),紫蘇(四兩),黃芩(八分),防風(八分)
上好燒酒一斗,將藥拌勻,青梅酒浸一月,每用二三枚神效。
治噤口毒痢
用田螺入麝少許,搗餅烘熱,貼臍下引熱下行,自然思飲。
五虎散,專治痢疾驗方。
伏姜,陳芽茶,冰糖,神麯,山楂肉(各三錢)
水煎服。
經驗不犯痢疾方
立秋日,以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以井華水面西服,一秋不犯痢疾。
治痢奇方
生大黃,川黃蓮,陳細茶,茱萸(各等分)
共未為丸,紅用紅糖,白用白糖調服,即愈。
治赤白下痢五六年者
荊瀝每日服五合。
治熱痢不止
車前葉搗汁,入蜜一合煎,溫服。
治血痢不止
麻子仁汁煮綠豆,空心服,極效。
治白痢
炒葛面方匕寸,入粥中食,能療日瀉,百行不救者。
治噤口痢
蕎麥每服二錢,沙糖水調下。
治食蟹患冷痢
用藕節洗淨搗爛,熱湯下數次即愈。
治時疫噤口痢,遍地皆然,胸膈熱煩,水、米不下,食入即吐,用此藥一劑即效。再服香參丸全愈。
柴胡,前胡,羌活,獨活,枳殼(炒),白茯苓,桔梗,川芎(各一錢),生草(五分),白芍(酒炒,一錢五分),川蓮(一錢,酒炒)
加陳倉米三錢煎服,如白痢,加蓮肉三錢不去心,水三鍾,姜一片,煎一鍾服,即愈。
香參丸,治痢極效,百發百中之藥也。
木香(四兩),苦參(酒炒,六兩),甘草(一斤)
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三錢。
白痢薑湯下,紅痢甘草湯下,噤口痢砂仁蓮肉湯下,水瀉豬苓澤瀉湯下。
治痢方
細茶(三錢,同鹽炒黃,去鹽),檳榔(三錢)
水煎服,即愈。
治噤口痢
石蓮子肉(去青心,一兩),木香(三錢)
同研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又方:用蘿蔔搗自然汁調蜜,緩緩引之。
又驗方:鹿角(二兩,煅,存性)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二錢,早晨用酒送下,一時即愈。
治血痢不止
用乾薑燒黑存性,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飲下,神效。
香連丸
生黃連(八兩,用吳茱萸四兩,水浸一宿,炒連熟去茱萸),木香二兩為末,醋糊丸。治赤白痢每一錢,空心米飲下。噤口,加石蓮肉四兩。
又方:大黃(酒煨)四兩,檳榔二兩,治痢初發者,每日二服,有積自行,無積自止。後以半料,加肉豆蔻一兩半,雞子清為丸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