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7)

1. 傷寒感冒

傷寒頭痛發熱(神仙粥最妙)

連須蔥白(半斤),老薑(二兩)

水煎溫服。

神仙粥方

專治感冒風寒暑濕,頭疼骨痛,並四時疫氣等症,初得病兩三日,服此即解。

用糯米半合,生薑五大片,河水二碗於沙鍋內煮一二滾,次入帶須大蔥白五六個,煮至米熟,再加米醋小半盞入內和勻,乘熱吃粥,或只吃粥湯,即於無風處睡,以出汗為度。此以糯米補養為君,薑蔥發散為臣,一補一散,而又以酸醋斂之,甚有妙理,屢用屢驗。非尋常發表之劑可比也。

午時茶

五月五日午時虔合,專治感冒,積食,寒熱,泄瀉,嘔吐,腹痛,頭暈等證,清滾湯沖服,渣再服。

蘇葉,薄荷,烏藥,厚朴,檳榔,石菖蒲,枳殼,枳實,青皮,陳皮,山楂,麥芽,青蒿,神麯,或加白芷、前胡亦可,各八兩,加茶葉三斤同炒

貯瓶聽用,或共為細末,封貯,用時以淡薑湯調服二三錢。

發散傷寒,不問陰陽二症,倉卒無藥。

用生薑一兩,蔥白十莖,好酒二大碗,煎熱服。蓋被,周身汗透即解。勿令汗太過,忌大葷五七日。春依此方,夏月蔥姜減半,冬月加黑豆二合,炒焦服尤效。如旅次煎藥不便,生薑五片,蔥白四莖,紫蘇葉二錢,如無此以細茶代之,泡湯熱服。

四時感冒風寒

初起用蔥白連須五根生搗,沖熱酒服。

治大熱黃疸,傷寒頭痛,風熱痁瘧。

茵陳細切,煮羹食,生食亦宣。

治偶感風寒

芝麻炒焦,乘熱擂酒飲。暖臥,取微汗,良。

治傷風傷寒咳嗽

荊芥(一錢),薄荷(一錢),紫蘇(一錢),蔥(三根,連須搗),橘餅(二個,切片),生薑(三片)

五味煎透,沖蔥服。避風出汗愈。

治冒暑頭昏,發熱感冒並肚疼霍亂。

用青蒿煎湯飲即愈。

又方:白糖少許,綠豆粉,調水飲之立愈。

白話文:

傷寒感冒

神仙粥:最有效的治療傷寒頭痛發熱的方法。用半斤帶鬚蔥白、二兩老薑水煎溫服。

神仙粥的配方專治感冒風寒暑濕、頭痛骨痛以及各種季節性的疫病。初期發病兩三天內服用即可見效。做法是:用半合糯米、五片生薑、兩碗河水在沙鍋裡煮沸一兩次,然後加入五六個帶鬚蔥白,煮到米熟,再加入半小碗米醋攪勻,趁熱食用,或只喝粥湯,然後在沒風的地方睡覺,直到出汗為止。此方以糯米補養為主要藥物,薑蔥發散為輔助藥物,一補一散,再用酸醋收斂,妙用無窮,屢試不爽,遠勝於一般的發散藥物。

午時茶:五月五日午時製作,專治感冒、積食、寒熱、泄瀉、嘔吐、腹痛、頭暈等症狀。將藥材煎煮成濃湯服用,藥渣也可再服用一次。藥材包括:蘇葉、薄荷、烏藥、厚朴、檳榔、石菖蒲、枳殼、枳實、青皮、陳皮、山楂、麥芽、青蒿、神麴,也可加白芷、前胡,各八兩,再加三斤茶葉一起炒制。儲存起來備用,或研磨成細粉密封保存,使用時用淡薑湯調服二三錢。

發散傷寒:不論陰陽虛實,緊急情況下缺藥可用此方。用一兩生薑、十莖蔥白、兩大碗好酒煎熱服用,蓋好被子,全身出汗即痊癒。注意不要出汗過多,忌食肥膩食物五到七天。春天用此方,夏天蔥薑減半,冬天加二合炒焦的黑豆效果更好。如果外出不便煎藥,可用五片生薑、四莖蔥白、二錢紫蘇葉(沒有紫蘇葉可用細茶代替)泡熱水服用。

四季感冒風寒:初期可用五根帶鬚蔥白搗碎,用熱酒沖服。

治療大熱黃疸、傷寒頭痛、風熱瘧疾:茵陳切碎煮成羹食用,生吃也有效果。

治療偶感風寒:芝麻炒焦,趁熱搗碎用酒送服。暖臥,微微出汗即可。

治療傷風傷寒咳嗽:荊芥、薄荷、紫蘇各一錢,三根帶鬚蔥搗碎,兩個橘餅切片,三片生薑,五味煎煮透,用蔥汁沖服。避風,出汗後即可痊癒。

治療中暑頭昏、發熱感冒及腹痛霍亂:用青蒿煎湯服用即可痊癒。

另一方:少許白糖、綠豆粉,調水服用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