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26)
卷四 (26)
1. 痘疹易知藥性
人參,味甘,性溫。益元氣而生精血,復元神以補五臟。第肺寒宜而熱還傷肺。
黃耆,味甘,性溫。固腠理而補元氣,內托陰症之瘡瘍,外固表虛之盜汗。
甘草,甘,平,無毒。生則寒而炙則溫,生固分身稍而瀉火,炙還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協諸藥而無爭。
當歸,甘、辛,性溫。生血養血之必需,活血止血之莫缺。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寧;稍破血而下流;全活直而不走。虛則補而滯則行,實調血之良品。得川芎以升散,資芍藥而斂附。
生地,甘、苦,性寒。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痘家紅紫所必需,藥中解毒不可缺。
熟地,甘,苦,性溫。活血氣,封鎮骨髓滋養腎火,補益真陰。得升柴則能發散,得桂附則能回陽。得參耆而入氣分,得歸芍而入血分。
南赤芍,苦、酸,微寒。能瀉能散,破血中之滯氣,療毒癰之腹痛,即煩熱而亦解。
白芍,味性同上。能補能收,扶陽氣,除腹痛。收陰氣,健脾經。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
川芎,味辛,性溫。引清氣而行頭角,起頭面之毒。佐參耆以行陽分,解肌表之邪。可為導引通行之使。但性多辛散,火在上而氣虛者宜避。
白朮,味甘,性溫。健脾而利水,燥濕而溫中,能補氣,故能發痘。能固脾,故能止瀉。
麥門冬,甘、平,性寒。清心肺之煩渴,生津補液,非虛熱而弗合。
糯米,味甘,性溫。滋脾胃而益中氣,助血生漿,能制痘毒使之弗攻。
扁豆,甘、平,性溫。健脾而和中,養胃而止嘔。
柴胡,味苦,微寒。發散熱邪,瀉肝膽之毒火,解肌開表,退往來之寒熱。
防風,味辛,性溫。散風邪而引周身之閉,驅風燥濕。
升麻,味苦,微寒。升陽氣,達肌表,散風寒。善走陽明,引蔥白。散手陽明之風邪,引石膏。止足陽明之齒痛,火炎者宜戒。
葛根,味甘,性寒。散肌表之邪,兼能解渴。
檳榔,苦、辛,性溫。豁痰逐水,殺蟲去積。
荊芥穗,味辛、苦,溫。散風熱而清血中之火,徹上徹下,梗主發汗,痘疹戒用。
白芷,味辛,性溫。散風邪而逐寒溫,止頭痛而除搔癢。化癰毒,善走陽明。故能起頭面之痘,亦托肌肉之膿。
麻黃,味苦,性溫。其形中空,散寒邪而發表,其節中閉,止盜汗而固表虛,陰寒沉滯之邪非此不能散。
木通,甘、平,性寒。導赤除煩,毒從溺解。
桔梗,苦、辛,微溫。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牛蒡子,味苦,性寒。清喉解毒,邪從肌泄。痘紅紫,熱盛者可用。
紫草,味苦,性寒。涼血活血。治熱邪而解痘毒,滑利大便。凡用紫草必下糯米五十粒,以制其冷性。庶不損胃氣而致泄瀉,惟大熱便結者,不必用糯米。
白話文:
人參:味道甘甜,藥性溫和。可以增強人體的元氣,產生精血,恢復精神,補養五臟。但要注意,如果是肺部寒冷的人適合使用,但如果肺部有熱,反而會傷害肺。
黃耆:味道甘甜,藥性溫和。可以鞏固皮膚腠理,補充元氣,可以幫助陰性瘡瘍的癒合,也可以改善表虛引起的盜汗。
甘草: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沒有毒性。生的甘草藥性寒涼,炙過的甘草藥性溫和。生的可以分散藥力,瀉火,炙過的可以健脾胃,調和中氣,可以解多種毒素,並且可以協調其他藥物,不會產生衝突。
當歸:味道甘甜、辛辣,藥性溫和。是產生血液,滋養血液的必需藥物,也是活血止血的重要藥材。當歸頭部有止血作用,並且藥性向上走;當歸身體部分可以滋養血液,使身體安寧;當歸尾部可以破血,藥性向下走;整根當歸可以活血,並且藥性直走而不停留。虛弱時可以補養,氣血滯留時可以使之運行,是調整氣血的好藥材。搭配川芎可以使藥性上升發散,搭配芍藥可以使藥性收斂依附。
生地:味道甘甜、苦澀,藥性寒涼。可以清瀉心火引起的血熱,可以清瀉脾土的濕熱,可以止住鼻腔出血的熱症,可以消除手心、腳心發熱的煩躁。對於痘瘡呈紅紫色的情況是必需的,也是藥物中不可缺少的解毒藥材。
熟地:味道甘甜、苦澀,藥性溫和。可以活絡血氣,可以封固骨髓,滋養腎火,補益真陰。搭配升麻、柴胡可以使藥性發散,搭配桂枝、附子可以使陽氣恢復,搭配人參、黃耆可以使藥性入氣分,搭配當歸、芍藥可以使藥性入血分。
南赤芍:味道苦澀、酸味,藥性微寒。可以清瀉也可以發散,可以破除血液中的滯氣,治療毒瘡引起的腹痛,也可以解除煩躁發熱。
白芍:味道和藥性與南赤芍相似。可以補養也可以收斂,可以扶助陽氣,消除腹痛。可以收斂陰氣,健壯脾經。可以補虛生新血,退熱效果很好。
川芎:味道辛辣,藥性溫和。可以引導清氣上升至頭部,可以消除頭面的毒邪。輔助人參、黃耆可以使藥性在陽分運行,可以解除肌膚表面的邪氣。可以作為藥物的引導,使其通行。但藥性多為辛散,所以火氣旺盛且氣虛的人應避免使用。
白朮:味道甘甜,藥性溫和。可以健壯脾胃,利水,乾燥濕氣,溫和中焦,可以補氣,所以可以使痘疹發出來。可以固護脾胃,所以可以止瀉。
麥門冬: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性偏寒。可以清除心肺的煩渴,可以生津液,滋補體液,但不是虛熱的情況不適合使用。
糯米:味道甘甜,藥性溫和。可以滋養脾胃,增強中氣,幫助血液產生,可以抑制痘瘡的毒性使其不侵犯身體。
扁豆: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性偏溫。可以健壯脾胃,調和中焦,可以滋養胃部,止住嘔吐。
柴胡:味道苦澀,藥性微寒。可以發散熱邪,清瀉肝膽的毒火,解除肌膚的表邪,退散往來的寒熱。
防風:味道辛辣,藥性溫和。可以驅散風邪,引導全身閉塞的氣機運行,可以驅風燥濕。
升麻:味道苦澀,藥性微寒。可以升發陽氣,使之到達肌膚表面,驅散風寒。擅長走陽明經,可以引導蔥白,驅散手陽明經的風邪,可以引導石膏,可以止住足陽明經的牙痛,但有火氣旺盛的人應避免使用。
葛根:味道甘甜,藥性寒涼。可以驅散肌膚表面的邪氣,並且可以解渴。
檳榔:味道苦澀、辛辣,藥性溫和。可以消除痰液,排泄體內積水,可以殺蟲,去除積食。
荊芥穗:味道辛辣、苦澀,藥性溫和。可以驅散風熱,清除血液中的火氣,使藥性上下通行,荊芥梗主要作用是發汗,痘疹期間要避免使用。
白芷:味道辛辣,藥性溫和。可以驅散風邪,驅散寒氣,可以止頭痛,消除瘙癢。可以化解癰腫的毒性,擅長走陽明經。所以可以使頭面部的痘疹發出來,也可以幫助肌肉中的膿液排出。
麻黃:味道苦澀,藥性溫和。麻黃中間空心,可以驅散寒邪,發散表邪;麻黃節中間閉合,可以止盜汗,固護表虛。對於陰寒沉滯的邪氣,不用麻黃就無法驅散。
木通: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性偏寒。可以導引體內積熱,消除煩躁,使毒素通過小便排出。
桔梗:味道苦澀、辛辣,藥性微溫。可以止咽喉疼痛,消除鼻塞,疏通胸膈氣機,也可以治療肺部癰腫。既是各種藥物的引導,又可引導藥性至肺部。
牛蒡子:味道苦澀,藥性寒涼。可以清喉解毒,使邪氣從肌膚排出。痘疹呈紅紫、熱盛的人可以使用。
紫草:味道苦澀,藥性寒涼。可以涼血活血。治療熱邪引起的痘瘡,可以解痘毒,潤滑大便。凡是用紫草必須同時加入糯米五十粒,以制約其寒涼的藥性。這樣可以避免損傷胃氣,導致腹瀉,只有大熱便秘的人,才可以不用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