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2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4)

1. 痘疹醫方

獨聖散,九十,治倒斂黑陷,咽乾者不宜。

山甲燒存性為末,紫草湯入酒下一二錢,必調爛服之。

四牙散,九十一

人豬狗貓四牙各等分(火煅),酒、人乳調服。

內托散,九十二,治血勻氣,調胃補虛,易收易斂,瘡毒盡出。

黃耆,人參,當歸(各二錢),川芎,防風,桔梗,厚朴,白芷,甘草(各一錢),木香,肉桂(各三分)

一方,用官桂去肉桂,如紅紫黑陷乾燥屬熱。毒者去桂,加紫草、紅花、黃芩、山甲同服。若淡白灰黑屬虛。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宜升膿而不升膿者,倍加參、耆、當歸,臨服入人乳、好酒,此升膿巧法也。泄瀉加丁香、肉蔻、乾薑。

七真湯,九十三,治痘不起脹升膿。

淫羊霍(三分),人參(八分),山甲(三分),黃耆(錢半),甘草(五分),川芎(五分),當歸(五分),薑棗糯米引

一方,加木香二分。

涼血解毒湯,九十四,治痘出熱不退,或紅不分地,或痘苗乾枯黑陷,急用此方,可起脹升膿。

紫草(一錢),紅花,紫草,木通,防風,荊芥,黃連(各三分),生地,柴胡(各八分),赤芍(三分),天麻,甘草(各二分),牛子(四分),丹皮(七分),燈心,糯米引

大保元湯,九十五,頂陷根窩,雖紅皮軟且薄,血餘氣不足也。

人參(錢半),甘草,川芎(各錢半),黃耆(三錢),官桂(一分),炒術(一錢),薑棗引

人參歸耆湯,九十六,痘頂不起,血不紅和,或成漿而皮軟色白,此氣血俱不足也。

黃耆(三錢),人參,甘草,紅花,川芎,炒術,當歸,赤芍,紫草(各一錢),官桂(一分),姜,棗,糯米引

加減當歸活血湯,九十七,治痘血熱焦紫。

當歸,赤芍,紫草,紅花,血竭(各一錢),木香(二分)

為末,每服一錢酒下。熱極焦紫不紅和,酒煎紫草調下。

解毒托裡散,九十八,治痘稠密。

桔梗,牛子,人中黃,防風,赤芍,芥穗,歸尾,蟬退,升麻,葛根,紅花,連翹

人糞燒灰為末,酒水對煎,溫服。

補脾快癍湯,九十九,治手足痘不起。

人參,黃耆,防風,防己,桂心

水煎服。

四物快癍湯,一百

當歸,川芎,赤芍,生地,芥穗,牛子,升麻,葛根,連翹,紫草,地骨皮(各等分)

水煎,臨服入人糞燒服。

蘇解散,一百一,痘初壯熱毒盛,頭腰腹痛。

紫蘇,甘葛,防風,荊芥,白芷,紫草,蟬退,升麻,牛子,木通,甘草,燈心,蔥引

涼血芍藥湯,一百二,治痘作痛。

白芍,當歸,生地(俱酒洗),紅花,地骨皮(各等分)

解毒方,一百三,治痘先發腫,名為痘母,十發九死。

銀花(五錢),甘草(一錢),牛子,防風,芥穗,連翹,木通(各二錢)

酒煎服。

六味湯,一百四,治腎經虛弱,腰腿疼痛。

白話文:

痘疹醫方

獨聖散(方劑編號九十):治療痘疹內陷、顏色發黑,咽喉乾燥者不宜使用。將山甲燒成灰,研磨成粉,用紫草湯送服,每次一至二錢,需充分攪拌後服用。

四牙散(方劑編號九十一):將人、豬、狗、貓的牙齒等量(火煅燒),用酒和人乳調服。

內托散(方劑編號九十二):治療血氣調和,調理脾胃,滋補虛損,痘疹容易收斂癒合,毒素能順利排出。組成:黃耆、人參、當歸(各二錢),川芎、防風、桔梗、厚朴、白芷、甘草(各一錢),木香、肉桂(各三分)。另一方劑,用官桂代替肉桂,適用於痘疹紅紫黑陷、乾燥屬熱毒者,需去除桂枝,再加入紫草、紅花、黃芩、山甲同服。若痘疹顏色淡白灰黑,屬虛寒者,需加入丁香溫中,官桂溫表。如果痘疹應該化膿卻未化膿,需加倍人參、黃耆、當歸,服用時加入人乳和好酒,此為促使痘疹化膿的巧妙方法。若伴有腹瀉,需加入丁香、肉蔻、乾薑。

七真湯(方劑編號九十三):治療痘疹不隆起、不化膿。組成:淫羊藿(三分),人參(八分),山甲(三分),黃耆(錢半),甘草(五分),川芎(五分),當歸(五分),以薑棗糯米水引服。另一方劑,加木香二分。

涼血解毒湯(方劑編號九十四):治療痘疹發熱不退,或遍體通紅,或痘疹乾枯黑陷,此方為急救方,可促使痘疹隆起化膿。組成:紫草(一錢),紅花、紫草、木通、防風、荊芥、黃連(各三分),生地、柴胡(各八分),赤芍(三分),天麻、甘草(各二分),牛蒡子(四分),丹皮(七分),燈芯草,糯米水引服。

大保元湯(方劑編號九十五):治療痘疹頂部凹陷,根部發紅,皮薄柔軟,屬血虛氣不足。組成:人參(錢半),甘草、川芎(各錢半),黃耆(三錢),官桂(一分),炒白術(一錢),薑棗水引服。

人參歸耆湯(方劑編號九十六):治療痘疹頂部不隆起,顏色不紅潤,或成膿液,皮膚柔軟顏色發白,屬氣血俱不足。組成:黃耆(三錢),人參、甘草、紅花、川芎、炒白術、當歸、赤芍、紫草(各一錢),官桂(一分),薑、棗、糯米水引服。

加減當歸活血湯(方劑編號九十七):治療痘疹因血熱而顏色焦黑紫暗。組成:當歸、赤芍、紫草、紅花、血竭(各一錢),木香(二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酒送服。若病情嚴重,焦黑紫暗,顏色不紅潤,用酒煎紫草調服。

解毒托裡散(方劑編號九十八):治療痘疹密集。組成:桔梗、牛蒡子、人中黃、防風、赤芍、芥穗、當歸尾、蟬蛻、升麻、葛根、紅花、連翹。將人糞燒成灰,研磨成粉,用酒水煎服,溫服。

補脾快癍湯(方劑編號九十九):治療手足部痘疹不隆起。組成:人參、黃耆、防風、防己、桂枝心,水煎服。

四物快癍湯(方劑編號一百):組成:當歸、川芎、赤芍、生地、芥穗、牛蒡子、升麻、葛根、連翹、紫草、地骨皮(各等分),水煎,臨服加入人糞燒灰服用。

蘇解散(方劑編號一百一):治療痘疹初期,壯熱毒盛,頭、腰、腹疼痛。組成:紫蘇、甘葛根、防風、荊芥、白芷、紫草、蟬蛻、升麻、牛蒡子、木通、甘草、燈芯草,蔥白引服。

涼血芍藥湯(方劑編號一百二):治療痘疹疼痛。組成:白芍、當歸、生地(均用酒洗),紅花、地骨皮(各等分)。

解毒方(方劑編號一百三):治療痘疹初起腫脹,稱為痘母,十發九死。組成:金銀花(五錢),甘草(一錢),牛蒡子、防風、芥穗、連翹、木通(各二錢),酒煎服。

六味湯(方劑編號一百四):治療腎經虛弱,腰腿疼痛。 (方劑組成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