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痘兼雜症治法

身熱

身熱不退,毒氣太甚故也,始終俱用升麻湯加石膏、黃芩。有內症而不退,看大小便秘澀則利之。

寒熱

寒往熱來,毒欲發而不出,或往或來,表裡俱見之症也。無分始終,用柴胡湯加知母、黃柏,或雙解散,或大柴胡湯下之。

頭痛

蓋熱氣上攻,或因痰壅,用蔥白湯,或小柴胡湯加梔子、石膏、黃芩。

身背痛

蓋熱未發盡,氣血凝滯,故身背痛,用升麻湯加黃芩、川芎、當歸、羌活。有內症者下之,收斂時痛甚,治之不效者凶。

中風

痘症中風,從熱生也。或手足腰項,強急直視,牽引口張,俱宜參蘇飲、消風散。用元明粉起脹後見此,危殆之兆也。

倦怠

神氣本弱,為熱所蔽,而精神不能舒暢也。不可專以虛治,亦宜清熱助氣為主,用保元湯加陳皮、黃芩、麥冬、梔子、黃連、白芍。起脹後倦怠嗜臥而聲啞者,喉舌必有疳蝕,方載後口舌條下。

厥冷

熱毒之氣,郁遏於內,元氣亦不得行,以致上無陽,必厥冷,宜保元湯加桂枝、乾薑、川芎、當歸,或理中湯。

汗由熱氣內蒸,腠理開張,津液隨氣而上出也,少用保元湯加桂枝、茯苓、黃芩、黃連、白芍。盜汗,當歸六黃湯。

寒戰咬牙

他書以此症為不治,屢見亦有生者,蓋熱毒不能盡發,內與正氣相搏,則因而筋脈動搖,氣鬱內熱,則咬牙。有瀉利不渴而戰者,虛也,用保元湯加川芎、白芍、乾薑、黃連、桂枝。有渴,屬熱,不瀉而渴戰者,實也,用利解散。大便秘者下之,用涼膈散。大抵多屬於熱。正宗云:痘有寒戰咬牙,是熱毒盛也。

河澗云:心火熱盛,亢極而戰,乃火兼水化制之,故寒戰也。然寒戰慄者,由火甚似水,實非寒氣也。咬牙熱毒盛於陽明也。又云:胃與大腸熱毒盛,則咬牙。

口舌

臟腑之氣,上通口鼻,故熱毒之發,口舌必先受傷,毒盛則口舌或白或黑或張大,此皆實熱之候也,宜用解毒湯加牛子、石膏、生地、木通、荊芥,或涼膈散,玉鎖匙點之,始終可以通治。

咽喉

喉者,氣之出入戶也。熱毒之氣,至此亦為極地,故痘症喉病毒多,而且暴烈,或痛,或燥,或破,或噎食,或嗆食,或流涎,變症多端。因難定治,俱以退火為急,用甘桔湯合解毒湯加麥冬、杏仁、牛子、玄參、荊芥。燥則加木通、麥冬、薄荷、硼砂、兒茶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時時噙化。

咽骨痛或腫大,以玉鎖匙點之。嗆喉,六月以前,宜急治之。凡喉病,最宜下利,喉痛燥破,不能湯食者,玉鎖匙吹之,咽乾者下之,始終同其治法。

聲啞

聲出於肺,肺清則聲清,肺熱則聲啞,蓋熱能生痰,以塞肺竅故也。凡見聲啞,始終但以涼藥,清肺潤燥為主,用甘桔湯加麥冬、牛子、元參、杏仁、石膏、訶子,或清肺湯仍用噙化丸。

白話文:

身體發熱

身體發熱持續不退,是因為體內毒氣太過旺盛的緣故,從開始到結束,都使用升麻湯,並加入石膏、黃芩。如果合併有其他內在的症狀而熱不退,要觀察大小便是否秘結不通,如果有的話,就要用藥幫助排泄。

忽冷忽熱

一會兒冷一會兒熱,是體內毒氣想要發散出來,卻又無法完全排出,時有時無,是表裡都有病症的表現。不論開始或後來,都使用柴胡湯,並加入知母、黃柏,或是使用雙解散,或大柴胡湯來幫助排泄。

頭痛

頭痛是因為熱氣向上侵襲,或是因為痰液阻塞,可以用蔥白湯,或是小柴胡湯,並加入梔子、石膏、黃芩。

身體背部疼痛

身體背部疼痛,是因為熱毒尚未完全發散出來,氣血凝滯不通所導致,可以使用升麻湯,並加入黃芩、川芎、當歸、羌活。如果合併有其他內在的症狀,要用藥幫助排泄。如果痘疹快要收斂時疼痛加劇,而且治療沒有效果,情況就會很危險。

中風

痘疹病發作時出現中風,是從熱邪所引起的。可能會出現手腳、腰背、脖子僵硬、眼睛直視、嘴巴張開等症狀,可以使用參蘇飲、消風散。如果在痘疹開始消退時,使用了元明粉來幫助消腫後才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很危險的徵兆。

倦怠

身體原本就比較虛弱,被熱邪所阻礙,導致精神無法舒暢。不可以只用補虛的藥來治療,應該以清熱幫助氣機運行為主,可以使用保元湯,並加入陳皮、黃芩、麥冬、梔子、黃連、白芍。如果在痘疹開始消退後,出現倦怠、喜歡躺著、聲音沙啞等情況,表示喉嚨、舌頭可能已經有潰爛,相關治療方法記載在後面的口舌條目下。

手腳冰冷

體內熱毒之氣鬱積,導致身體元氣無法正常運行,使得陽氣無法上升,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應該使用保元湯,並加入桂枝、乾薑、川芎、當歸,或是使用理中湯。

出汗

出汗是因為體內熱氣蒸騰,使皮膚毛孔張開,體內津液隨著氣向上排出。可以少量使用保元湯,並加入桂枝、茯苓、黃芩、黃連、白芍。如果是盜汗,則使用當歸六黃湯。

寒戰咬牙

其他醫書認為這個症狀是無法治癒的,但實際上也有治好的案例。這個症狀是因為熱毒無法完全發散出來,在體內與正氣互相搏鬥,導致筋脈顫動,氣鬱化熱,就出現咬牙的情況。如果伴隨腹瀉、但不口渴而寒戰,是屬於虛證,可以使用保元湯,並加入川芎、白芍、乾薑、黃連、桂枝。如果口渴,則屬於熱證,如果沒有腹瀉,只是口渴伴隨寒戰,屬於實證,應該使用利解散來治療。如果大便不通暢,則要用藥幫助排泄,可以使用涼膈散。一般來說,多數情況都屬於熱證。《正宗》說:痘疹出現寒戰咬牙,是因為熱毒太過旺盛。《河間》說:心火熱盛,達到極點而出現寒戰,是因為火太旺盛而反過來抑制了水,所以會出現寒戰。看起來像寒,但實際上並不是寒氣,而是火盛所引起的。咬牙是熱毒侵犯陽明經所導致。又說:胃與大腸的熱毒太旺盛,也會導致咬牙。

口舌

內臟的氣會上通到口鼻,所以熱毒發作時,口舌一定會先受到影響。如果毒性太強,口舌可能會變白、變黑、或是腫大,這些都是實熱的表現,應該使用解毒湯,並加入牛蒡子、石膏、生地、木通、荊芥,或是使用涼膈散,也可以用玉鎖匙來塗抹,從頭到尾都可以用這些方法來治療。

咽喉

咽喉是氣體出入的通道,熱毒之氣到了這裡也算是到了極限,所以痘疹的喉嚨病症很多,而且發作很急,可能出現疼痛、乾燥、潰破、吞嚥困難、嗆食、流口水等各種症狀,難以確定如何治療,都應該以退火為優先,使用甘桔湯合併解毒湯,並加入麥冬、杏仁、牛蒡子、玄參、荊芥。如果喉嚨乾燥,可以加入木通、麥冬、薄荷、硼砂、兒茶等,磨成粉末,用蜂蜜調成丸狀,像豆子一樣大小,隨時含在口中。

如果咽喉骨頭疼痛或腫大,可以用玉鎖匙來塗抹。如果出現嗆食,在六個月以前,應該盡快治療。所有喉嚨的疾病,最適合用瀉下的方式來治療。如果喉嚨疼痛、乾燥、潰破,無法進食湯藥,可以用玉鎖匙來吹藥粉,如果咽喉乾燥,則要用藥幫助排泄,從開始到結束,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治療。

聲音沙啞

聲音是從肺部發出來的,肺部清淨,聲音就清亮;肺部有熱,聲音就會沙啞。是因為熱邪容易產生痰液,阻塞肺部的通道所導致。只要出現聲音沙啞,都要用清涼的藥物,以清肺、潤燥為主,使用甘桔湯,並加入麥冬、牛蒡子、元參、杏仁、石膏、訶子,或是使用清肺湯,也可以使用含服的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