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1)

1. 痘疹易知

灌膿三日逆證

痘不灌膿,灰白慘暗,皮薄擦破無膿血者,痘色白薄如水泡,抓破只有青水隨乾者,紫泡刺破出黑血者,黑暗如煤,乾枯成塌者,頭面腫大,抓破臭不可近,又足冷者,瘡爛無膿,吐利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者,二便不通,目閉聲啞者,腹脹滿,肌肉黑,痘中乾枯,全無血水,此名空瘡,俱死不治。

收斂三日順證

痘至收斂,膿不滿足,似斂而非斂者,此時宜辨明。若七八日之間,面目腫覺微退,痘雖似干而瘡薄如紙,內症未除,此正極險時也。急以補血涼解之劑,或可轉移,至十三日膿色已干,如蒼蠟色或如葡萄色,從口鼻兩邊收起,漸收兩腿,頭額合腳一齊盡收,至收斂一齊剝落,內症全無。

身漸輕快,飲食二便如常者吉,或手足心先收者亦吉,當斂而流漿不已者,宜用白朮、茯苓、防風去濕滲水。

收斂三日險證

丹溪云:當成就之時,覺色淡者,宜助血,用當歸、川芎(酒洗)、赤芍,或加紅花。色紫為熱,用涼藥以解毒(升麻、葛根、連翹酒洗、黃芩、黃連),甚者赤小豆水煎。一當斂不斂,泄瀉不渴,寒戰咬牙者,宜參、木、炮姜之類。一斂自頸至腰,數日不斂者,有熱則清利二便,無熱則培補元氣,助脾滲濕。

收斂有臭氣帶腥者佳,全無氣色,尚有餘毒未發。若臭氣不可近,雖已結痂,未為真也,急服清熱活血之劑,緩則誤事。將斂時,痘如豆殼,俗呼為倒斂,宜服實表之劑。如大便秘者,下之。小便赤澀者,利之。當斂不斂,泄瀉不渴,寒戰咬牙,此虛寒也,服異功散。發癢者,外燒乳香薰之,服熱藥以致熱毒猖狂,氣血彌盛,痘爛不斂者,服小柴胡湯,豬尾膏,外用敗草散敷之。痘有臭爛深坎不收者,用生肌散敷之。

斂至頸至腰,而數日不斂者,有熱則清之,二便不利者通之。瘡口膿出不幹者,或不結痂者,利便補血解熱,或潰爛不收,敗草散、黃土散。瘡欲收,唇口乾紫,連結渣滓,頰紅,欲成肺癰,宜解毒湯加麥冬、知母、百合。收斂時身熱不退,或寒熱交作,用升麻湯加柴胡、黃芩、白芍。

失治則為斂後諸症,斂後氣血未足,肌肉柔嫩,最宜忌風寒□飲食。

收斂三日逆證

痘不收斂,氣促痰癰,目閉無神者,遍身臭爛不可近,且發癢,抓破無膿水,皮卷如豆殼乾者,手足戰搖,咬牙禁口,腹脹,足冷過膝者俱不治。

斂後餘證

斂後諸疾,熱毒未盡,以致纏綿無已也。痘後血氣已損,虛火易熾,甚不可以餘症無害,因循不治,立俟危殆。大抵痘後只宜清涼,不宜大補。用熱溫之劑,多致誤人,惟泄瀉虛寒之症,可以溫補。但看痂厚落遲,斑紅者為吉,痂薄落早,斑白如粉者凶,變之兆也。斂後疤白,有雜症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

白話文:

痘疹易知

灌膿三日逆證

痘痘不化膿,顏色灰白暗淡,皮膚薄弱,擦破沒有膿血;痘痘顏色白薄像水泡,抓破只有清水,很快變乾;紫色的痘痘刺破流出黑血;痘痘顏色黑暗如煤炭,乾枯塌陷;頭面腫大,抓破後臭不可聞,腳還冰冷;瘡瘍潰爛卻無膿液,腹瀉不止,或大小便出血,乳食消化不良;大小便不通,眼睛閉合,聲音嘶啞;腹部脹滿,肌肉發黑,痘痘乾枯,完全沒有血水,這種情況稱為“空瘡”,都是不治之症。

收斂三日順證

痘痘進入收斂期,膿液未完全成熟,似收斂而非完全收斂,此時需要仔細辨別。如果七八天內,臉部腫脹略微消退,痘痘看似乾燥但瘡痂薄如紙,內在症狀未除,這是非常危險的時刻。應立即使用補血涼解的藥物,或許可以轉危為安。到第十三天,膿液已乾燥,顏色像蒼白的蠟或葡萄,從口鼻兩側開始收斂,逐漸收斂到兩腿,頭額和腳一起完全收斂,痘痂脫落,內在症狀完全消失,身體漸漸輕鬆,飲食和大小便恢復正常,預後良好;手腳心先收斂也是吉兆。痘痘應該收斂卻仍不斷流出膿液,則應用白朮、茯苓、防風等藥物去濕滲水。

收斂三日險證

丹溪先生說:痘痘將要痊癒時,顏色變淡,應該補血,使用當歸、川芎(酒洗)、赤芍,或加紅花。痘痘顏色發紫是熱證,應用涼藥解毒(升麻、葛根、連翹酒洗、黃芩、黃連),嚴重者用赤小豆水煎服。痘痘該收斂卻不收斂,腹瀉卻不口渴,寒戰、咬牙,應服用人參、黃芪、炮姜等藥物。痘痘從頸部收斂到腰部,幾天都不再收斂,有熱證則清利大小便,無熱證則培補元氣,幫助脾胃滲濕。

收斂期有臭味夾雜腥味是好現象,完全沒有氣味,說明還有餘毒未盡。如果臭味難以靠近,即使已經結痂,也不是真正痊癒,應立即服用清熱活血的藥物,延誤治療則會造成不良後果。將要收斂時,痘痘像豆殼一樣凹陷,俗稱“倒斂”,應服用固表實證的藥物。如果大便秘結,則需通便;小便赤澀,則需利尿。痘痘該收斂卻不收斂,腹瀉卻不口渴,寒戰、咬牙,這是虛寒證,服用異功散。痘痘發癢,可在外部用乳香燻烤,服用溫熱藥物以使熱毒蔓延,氣血充盛,痘痘潰爛不收斂,則服用小柴胡湯,外用豬尾膏及敗草散。痘痘有臭爛深陷不收斂,則用生肌散敷貼。

痘痘收斂到頸部及腰部,但幾天都不再收斂,有熱證則清熱,大小便不利則通利。瘡口膿液流出不幹或不結痂,則應利便補血解熱;或潰爛不收斂,則用敗草散、黃土散。痘痘將要收斂,嘴唇乾燥發紫,連接著渣滓,臉頰發紅,將要形成肺癰,應用解毒湯加麥冬、知母、百合。收斂期發熱不退,或寒熱交替,用升麻湯加柴胡、黃芩、白芍。

治療失誤則會導致收斂後諸多併發症。收斂後氣血不足,肌肉柔嫩,最忌諱風寒及不良飲食。

收斂三日逆證

痘痘不收斂,呼吸急促,痰多,眼睛閉合無神;全身臭爛,臭不可聞,且發癢,抓破沒有膿水,皮膚捲曲像乾枯的豆殼;手腳顫抖,咬牙,不願開口說話;腹部脹滿,腳冷到膝蓋以上,這些都是不治之症。

斂後餘證

收斂後諸多疾病,熱毒未盡,導致病情纏綿不愈。痘後氣血已受損,虛火易盛,不可以輕視餘症,因循不治,很快就會危及生命。痘後大體上只宜清涼,不宜大補。使用溫熱的藥物,大多會誤事,只有泄瀉虛寒的症狀,才可以溫補。痘痂厚而脫落遲,顏色發紅是吉兆;痘痂薄而脫落早,顏色發白如粉是凶兆,是病情變化的徵兆。收斂後留下白色疤痕,伴有其他症狀,則服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