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10)
卷四 (10)
1. 痘疹易知
初出有細痘,匝於大痘之旁,成塊而密,看其表裡,或汗或下後,惟大者起綻,細者俱退,藥性大寒則滯血,太熱則助血,故補後宜解,解後宜補,應變而施可也。
放標三日逆證
一出如蠶子,或一齊湧出,初出不起,如蚊咬針刺之點,與肉色一片,紅紫不退,白與肉色一片,久不轉,有青黑紫癍如痣,或肌肉成塊甚青,又有紅癍如錦紋,或紅丹如雲頭,治之不效者俱凶。
起脹三日順證
放標以後,漸次起脹,有不起者,或因元氣本弱,不能送毒,不急圖之,後難為矣。倘形長大而色枯燥,氣至而血不榮也,宜補血;色紅潤而形平塌,血至而氣不充也,宜補氣;平塌色枯,氣血俱不正,大補氣血。
起脹三日險證
痘至起脹時,但根漸開闊,頂漸平塌,形如痘殼,急服升麻解毒湯、補氣血之藥,有泄瀉者止之。正宗云:痘半起,忽一日平塌色白者,急用內托散、補中益氣湯。頭面漸腫,覺痘漸平塌,急用升麻湯,外加皂角刺、殭蠶,加炒山甲三錢,汗後隨症調治。灰白頂陷不起者,氣血不足之症也,宜服內托散,或紫草湯加乳汁。
紅紫頂陷不起,或有黑痘如疔者,皆血熱太盛,宜當歸活血散,化毒湯倍加川芎、當歸、紅花、升麻、紫草,或無價散,挑破去其血毒,點胭脂膏以通之,亦外治之法也。
起脹三日逆證
痘色灰白不起倒陷慘暗,膨脹不食,神氣昏亂,紫黑干殼如蛇皮,肉起瘡不起,頭面如瓜匏,點如茱萸,形如赤豆俱不治,大抵痘脹一分,則毒出一分至六七日不盡脹,又黑色者不治。六日亦前逆症,猶或可救,雖強治之可也。此後血氣已壞,再難為治矣。
灌膿三日順證
膿者,血之變也。有血則有膿,無血則無膿矣。痘至灌膿,大勢將成。有不灌膿者,必先失治,急看痘色紅白,大抵仍以治血助氣為主。自初出至七日灌膿,入八日肥滿光潤,皮厚成蒼蠟色,根窩紅和,飲食二便如常大吉。
灌膿三日險證
痘未起,但根腳潤,至八九日乾燥,瘡皮皺起,誤認結痂收斂者,非也,此宜辨明。早治庶可回生,宜用助血解毒之藥。色灰白,漿不滿,則成倒陷,皮易破者,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芍藥、升麻乳制。色紅紫,漿不足,成乾枯黑陷者,四物湯,用生地合解湯加紫草、紅花、乾葛、石膏、升麻乳制。
即脹滿摸過軟而皮皺,中雖有膿不滿,後必不能收斂,或有灌膿,中間尚有不能灌者,終變虛寒之症,用保元湯加補血排膿之藥,有內症者去之。凡痘陷無膿,雖服內托散,而暫起不久又陷者,灌膿不足故也,宜保元湯加川芎、當歸、升麻乳制。痘症灌膿之時,多用補氣血之藥,寒藥宜緩,如有雜症,則寒涼亦不宜避,痘色起脹灌膿,至七八日大便若久閉者,急用歸尾、枳殼、生地、黃芩之類。
白話文:
痘疹易知
初期長出細小的痘疹,密集地圍繞在較大的痘疹周圍,成片狀。觀察痘疹的表裡變化,可能伴隨出汗或腹瀉。只有較大的痘疹會潰爛,細小的痘疹則會自行消退。藥物過寒會導致血瘀,藥物過熱則會助長血熱,因此在補益之後應當解毒,解毒之後應當補益,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施治。
三日後逆證
痘疹初發如同蠶子,或同時大量湧出,初期不隆起,像蚊蟲叮咬或針刺的痕跡,與膚色融為一體,呈現紅紫之色且久久不退,或與膚色一樣,長時間不變化,出現青黑色斑點像痣一樣,或肌肉成塊且呈現青色,或出現紅色斑點像錦紋一樣,或紅色斑點像雲朵一樣,治療無效者大多凶險。
三日後順證(起脹)
放血療法後,痘疹逐漸隆起,有些人不隆起,可能是由於元氣不足,無法將毒素排出,此時不宜急於治療,否則日後難以處理。如果痘疹形狀變大,顏色枯燥,氣機通暢但血液運行不佳,則應補血;如果痘疹顏色紅潤但形狀扁平,血液運行良好但氣機不足,則應補氣;如果痘疹扁平且顏色枯燥,氣血皆不足,則應大力補益氣血。
三日後險證(起脹)
痘疹隆起時,如果痘根逐漸擴大,痘頂逐漸扁平,形似痘殼,應立即服用升麻解毒湯及補益氣血的藥物,如有腹瀉則應止瀉。正宗醫書記載:痘疹一半隆起,突然一天內變平且顏色變白,應立即服用內托散和補中益氣湯。如果頭面腫脹,感覺痘疹逐漸變平,應立即服用升麻湯,並外用皂角刺、殭蠶,加入炒山甲三錢,出汗後再根據症狀調整治療。如果痘疹頂部灰白凹陷不隆起,這是氣血不足的症狀,應服用內托散或紫草湯加乳汁。
如果痘疹顏色紅紫,頂部凹陷不隆起,或有黑色痘疹像疔瘡一樣,都是血熱過盛的表現,應服用當歸活血散或化毒湯,並加倍使用川芎、當歸、紅花、升麻、紫草,或服用無價散,挑破痘疹排出毒血,塗抹胭脂膏使其通暢,這也是一種外治方法。
三日後逆證(起脹)
痘疹顏色灰白,不隆起反而凹陷,顏色暗淡,膨脹但不潰膿,精神萎靡,顏色紫黑,痘殼乾燥像蛇皮一樣,肌肉隆起但痘疹不隆起,頭面腫脹像瓜一樣,痘疹像茱萸或赤豆一樣,這些情況都難以治療。總之,痘疹隆起一分,則毒素排出一分,如果六七天痘疹仍未完全隆起,且顏色發黑,則難以治療。六天以內出現逆證,或許還能搶救,即使強行治療也可以。此後血氣已壞,再難治療。
灌膿三日順證
膿液是血液變化的產物。有血則有膿,無血則無膿。痘疹灌膿,病情將趨於好轉。如果不灌膿,一定是之前治療失誤,應急察痘疹顏色,大多仍以治療血液運行、輔助氣機為主。從初發到七天灌膿,到第八天痘疹飽滿光潤,皮膚增厚呈蠟黃色,痘根紅潤,飲食二便正常,則預後良好。
灌膿三日險證
痘疹未隆起,但痘根潮濕,到八九天乾燥,瘡皮起皺,誤認為結痂癒合,其實不然,這需要仔細辨別。及時治療或許可以挽回生命,應使用助血解毒的藥物。如果顏色灰白,膿液不足,則會形成凹陷,皮膚容易破裂,應服用保元湯,並加入川芎、當歸、芍藥、升麻、乳汁。如果顏色紅紫,膿液不足,形成乾枯黑陷,應服用四物湯,並加入生地、解毒湯、紫草、紅花、乾葛、石膏、升麻、乳汁。
如果痘疹脹滿但摸起來柔軟,瘡皮起皺,雖然有膿液但不足,日後必然不能癒合,或有灌膿,中間卻還有不能灌膿的痘疹,最終會變成虛寒症狀,應服用保元湯,並加入補血排膿的藥物,如有內臟疾病的症狀則應去除。凡是痘疹凹陷無膿,即使服用內托散,但不久又凹陷,這是灌膿不足的原因,應服用保元湯,並加入川芎、當歸、升麻、乳汁。痘疹灌膿時,多用補益氣血的藥物,寒涼藥物宜緩慢使用,如有其他疾病,則寒涼藥物也不宜避免。痘疹隆起、灌膿,到七八天大便不通暢,應立即使用歸尾、枳殼、生地、黃芩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