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痘疹易知

須防發熱未出之先,表熱壅盛,非微汗則表邪不解;裡熱壅盛,非微利則里毒不解,此痘家之極論也。發熱未見紅點,急須表發微汗,然後調治,要在身熱盡退為佳。

發熱三日險證

發熱壯盛暴烈,不進飲食,發狂,譫語,煩躁者,必重,急服升葛湯、麻黃湯、敗毒湯。內症甚者,四順飲下之。身頭痛者,麻黃湯。表汗,腰腹痛者,四順飲、大柴胡湯、承氣湯下之。聲遂啞者,清肺飲。嘔吐,瀉利不止,口不渴,身與手俱冷,不食,脈沉細者,理中湯。增寒壯熱,鼻流清涕,咳嗽痰涎,此風寒所致,以參蘇飲調酒洗紫草、煅石膏。

表之甚者,麻黃湯。驚搐不止者,紅錦散合益元散。痰涎壅盛,昏悶不知人事者,薄荷湯下,抱龍丸亦不宜多服。身熱口渴者,四苓散加乳制黃連、淡竹葉。腹痛脹滿者,由毒氣與外邪相搏,欲去而不得也,用參蘇飲加砂仁、陳皮,去參苓服之,甚者下之。凡熱盛吐衄,面黃糞黑及一切失血症,急宜服犀角地黃湯。

發熱三日逆證

發熱頭面一片,如胭脂者,不治。處處有紅塊,不治。腰腹身痛甚者,不治。見紫黑癍唇紫黑破裂者,俱不治。

放標三日順證

標色一見,輕重攸分,屬虛寒者,急宜溫補,屬實熱者,急於涼解,庶幾重者,可變為輕,起死回生之始也。初出時,自有微汗不妨,若自吐瀉者,多吉,亦不可止吐止瀉,蓋毒從吐瀉而出也。初出便服升葛湯加山楂、大力子,必稀疏而易愈。或未發見,宜以絲瓜近蒂三寸,連皮燒灰存性為末,砂糖拌干吃,入硃砂末亦可。

放標三日險證

東垣曰:痘出稠密,身表熱,急於鼠黏子湯,以防黑陷。出不快者,化毒湯。出太多者,犀角地黃湯、敗毒湯。周身勻稱,惟咽喉獨稠,名曰纏喉,急用清肺利喉。一痘白肉紅者,因氣虛不能養血,亦火熱遊行於表,宜涼血以清肌表之熱,切忌川芎、當歸、升麻升散之劑。初出胸前稠密,急宜消毒散加山楂、黃芩、黃連乳制。

出不快,加味四聖散、紫草飲、紫草木通湯、快癍散。初出熱盛發紅癍,如錦紋在肉皮者,用化毒湯加紅花、黃芩、升麻。喉痛,加元參、牛子、磨犀角汁和服,用元參升麻湯亦可。出時有紅丹如雲頭突者,敗毒湯加紫草、黃芩、紅花,或升麻湯亦可。稠密如蠶子者,化毒湯加紅花、黃芩。

痘色慘暗不明者,升麻湯加黃芩、川芎、當歸、紅花、紫草、乳制黃連。初出三日無根窩紅暈,用當歸活血散加黃芩、升麻、葛根、乳制黃連。痘與肉色一色者,用保元湯,加川芎、當歸、紫草、紅花。隱於肉裡,或出,或沒者,蔥白湯、麻黃湯發之。熱未透,或帶熱而出者,升麻湯加石膏、黃芩、麻黃、蔥白。

白話文:

痘疹易知

預防發熱前,必須注意表熱和裡熱的壅盛。表熱壅盛,沒有微微出汗,就無法解表邪;裡熱壅盛,沒有微微通便,就無法解裡毒,這是痘疹治療的根本原則。發熱還沒出現紅點,就要盡快讓病人微微出汗,然後再對症治療,最好是等到體熱完全退去。

發熱三日險證

發熱劇烈,不進食,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煩躁不安,病情一定很重,需立即服用升葛湯、麻黃湯、敗毒湯。內症嚴重者,需服用四順飲。頭痛者,服用麻黃湯。出汗,腰腹疼痛者,服用四順飲、大柴胡湯、承氣湯。聲音嘶啞者,服用清肺飲。嘔吐、腹瀉不止,口不渴,手腳冰冷,不進食,脈象沉細者,服用理中湯。寒熱交加,流清涕,咳嗽痰多,這是風寒引起的,可用參蘇飲調酒洗紫草、煅石膏。

表症嚴重者,服用麻黃湯。驚厥不止者,服用紅錦散合益元散。痰多昏迷者,服用薄荷湯,抱龍丸不宜服用過多。身熱口渴者,服用四苓散,加乳制黃連、淡竹葉。腹部疼痛脹滿者,是毒氣與外邪互相搏鬥,想排出卻排不出來,可用參蘇飲加砂仁、陳皮,去掉參苓再服用,嚴重者需瀉下。凡是熱盛導致吐血、流鼻血、面色發黃、大便黑色以及一切失血症狀,都需立即服用犀角地黃湯。

發熱三日逆證

發熱,頭面一片通紅,像胭脂一樣,此症不治。全身多處出現紅塊,此症不治。腰腹疼痛劇烈,此症不治。出現紫黑色斑點,嘴唇紫黑裂開,這些症狀均不治。

放標三日順證

痘疹出現後,輕重程度有所區分,屬於虛寒體質者,應立即溫補;屬於實熱體質者,應立即清熱解毒。這樣,重症就能轉輕,甚至起死回生。痘疹剛出現時,微微出汗無妨。如果自行嘔吐腹瀉,大多是吉兆,也不可阻止嘔吐腹瀉,因為毒素是通過嘔吐腹瀉排出體外的。痘疹初發時服用升葛湯加山楂、大力子,痘疹就會稀疏易癒。如果痘疹還沒出現,可用絲瓜近蒂三寸連皮燒成灰,研成末,拌砂糖服用,也可加入硃砂末。

放標三日險證

東垣(張仲景)說:痘疹密集,體表發熱,需服用鼠黏子湯預防痘疹變黑凹陷。痘疹出得慢者,服用化毒湯。痘疹出得太多者,服用犀角地黃湯、敗毒湯。全身痘疹均勻,唯獨咽喉處密集,稱為纏喉,需立即服用清肺利喉藥物。痘疹發白,中間帶紅者,是因氣虛不能養血,火熱在體表遊走,需清熱涼血,絕對不能服用川芎、當歸、升麻等升散之劑。痘疹初發,胸前密集,需服用消毒散加山楂、黃芩、乳制黃連。

痘疹出得慢,可加味四聖散、紫草飲、紫草木通湯、快癍散。初發時熱盛,出現紅色斑點,像錦紋一樣,服用化毒湯加紅花、黃芩、升麻。喉嚨痛,加元參、牛子、磨犀角汁服用,或服用元參升麻湯。痘疹出現時,有紅色斑點像雲頭一樣突出,服用敗毒湯加紫草、黃芩、紅花,或升麻湯。痘疹密集像蠶子一樣,服用化毒湯加紅花、黃芩。

痘疹顏色暗淡不明,服用升麻湯加黃芩、川芎、當歸、紅花、紫草、乳制黃連。初發三日沒有紅暈,服用當歸活血散加黃芩、升麻、葛根、乳制黃連。痘疹與皮膚顏色相同,服用保元湯加川芎、當歸、紫草、紅花。痘疹隱於皮肉中,時隱時現,服用蔥白湯、麻黃湯使其透發。熱邪未透,或帶熱而出,服用升麻湯加石膏、黃芩、麻黃、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