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6)
卷四 (6)
1. 痘疹易知
已發熱時,談笑自如,而大便秘結者,不可妄動大腸,即痘出而大便仍秘結者,亦當以車前子固大腸為主,待斂時再動大腸可也。如早動大腸,毒氣下陷,恐難成漿結斂,入於不治。此蓋閉門痘也,不可作尋常痘視。
已發熱時,口臭爛者不治。口吐血,鼻出血者不治。以四物湯養血為主,不效不治。如五竅俱出血者,三四日之內必死。
已發熱時,口吐白沫者,口撮者,此脾熱也,清胃湯主之。吐舌者,弄舌者,舌卷鼻者,此心經絕也,不治。目直視邪視者,此肝經絕也,不治。咽喉不利,痰壅盛者,此肺經毒盛也,甘桔湯加元參、貝母、山豆根之類,一藥不效不治。
已發熱時,驚死者,即一二時勿慮,此毒尋竅出,毒攻七竅而然也,不必藥。如太甚,以升麻湯加減治之。
每驗已發熱時,忽然驚死者,俗名搐花,一名驚痘。形如驚風,頭仰,項直,身反弓,眼直視,牙關緊閉藥難下喉,再用炮一個,將兒放在坑上,取炮在窗外響之,其兒一震即醒,亦不再犯。然後服升發之藥。早晨得者,晚間見點;午間得者,半夜見點。認此症者,必時值痘差,或先發熱、驚搐、咳嗽嚏涕、鼻癢、手指冰涼,有一二者,方可照此治之,否則不可,恐又誤治。再此症驚前無汗,多吉少凶;驚前有汗,九十日死。
見點證治十條
已出痘時,三日內有數顆見膿者,必是黃色,多則三兩顆,此賊痘也,急以銀針刺破,上敷雄黃,內以四物湯、敗毒藥攻之。若待眾痘起脹,治亦不及,八九日必死。其中若有紅癍白癍者,猶可救,如青紫癍必死。
已出痘時,色紅和光亮,飲食如故,大小便如常,聲音宏亮,此順症也,不必藥。若痘色昏暗不明,皮肉亦覺乾燥者,蓋毒滯其氣,氣凝於血,故爾不紅和滋潤也,急以解毒和中為妙。如皮色昏暗,不思飲食,此脾經有毒滯也,當以養血敗毒為主。若色灰白,此氣虛血凝,當以保元湯加四物湯主之。
至於咳嗽噴嚏,大便不行,此順症也,不可妄藥。若眼胞腫,目直視,口唇腫硬,牙齒臭爛者,此肝脾二經絕也,不治。
已出痘時,第三日復熱者,此起脹之機也,不可妄藥,三時而後自止。
已出痘時,色大紅煩渴悶亂者,四物解毒湯主之。小便赤澀者,導赤散主之。大便泄瀉者,枳殼理中湯,外加訶子肉、車前子主之。
已出痘時,色白者,必至癢塌,九十日而死,不得已,以枳殼理中湯加官桂、生薑等藥,黃酒送下,見紅色可救,不然無治。
每驗已出痘時,三日內色白者,此係氣血雙虛。稀疏者,猶可救。稠密者,重用當歸補血湯,佐以升葛加減治之,或百中全一。尚因初發熱時,誤認感冒風寒,錯服發表之藥過度,或因溫暖過甚,致使過汗表虛,因此色白者,此等之症,難保千中救一,重者交肝而死,輕者至脾而亡。蓋肝為心之精血,若早為耗散,則交肝必無血,至脾必無膿。
白話文:
痘疹易知
發熱時,即使談笑自如,但若大便秘結,不可輕易使用瀉下藥物。痘疹已出而大便仍秘結,也應以車前子固護腸胃為主,待痘疹將癒再處理便秘。若過早使用瀉下藥,毒氣下陷,恐難痊癒。這屬於閉門痘,不可與普通痘疹等同視之。
發熱時,口臭且潰爛者,難以治癒。口吐血或鼻出血者,也難以治癒。應以四物湯養血為主,若無效則難以治療。若五竅同時出血,三四日內必死。
發熱時,口吐白沫或嘴巴歪斜,這是脾胃積熱,可用清胃湯治療。吐舌、玩弄舌頭、舌頭卷縮至鼻孔者,心經衰竭,難以治癒。眼睛直視或斜視,肝經衰竭,難以治癒。咽喉腫痛,痰液壅盛,肺經毒盛,可用甘桔湯加元參、貝母、山豆根等藥物,若一種藥無效則難以治癒。
發熱時,突然驚厥而死,一兩個時辰內不必過於擔心,這是毒氣尋求出口,毒氣攻七竅所致,不必用藥。若症狀太過嚴重,可用升麻湯加減治療。
經常見到發熱時,突然驚厥而死的情況,俗稱搐花,也叫驚痘。症狀類似驚風,頭仰、頸直、身體反弓、眼睛直視、牙關緊閉,藥物難以下嚥。此時可將小孩放在坑上,在窗外燃放鞭炮,小孩受驚嚇後即會甦醒,且不再發作。之後再服用升發的藥物。早晨發病者,晚上會出痘;中午發病者,半夜會出痘。判斷此症,必須在痘疹將癒,或先有發熱、驚厥、咳嗽、噴嚏、鼻癢、手指冰冷等一兩種症狀時才可如此治療,否則不可輕易嘗試,以免誤治。此症驚厥前無汗者,多吉少凶;驚厥前有汗者,九十日內必死。
見點證治十條
痘疹已出,三日內有幾顆痘痘化膿,膿液呈黃色,通常三到兩顆,這是惡性痘疹,應立即用銀針刺破,外敷雄黃,內服四物湯、敗毒藥攻之。若等到所有痘疹都腫脹起來再治療,就來不及了,八九日內必死。其中若有紅色或白色斑點,尚可救治;若出現青紫色斑點,必死無疑。
痘疹已出,顏色紅潤光亮,飲食如常,大小便正常,聲音洪亮,這是順利的症狀,不必用藥。若痘疹顏色昏暗不明,皮膚乾燥,這是毒邪阻滯氣機,氣血凝滯所致,應急以解毒和中的藥物治療。若皮膚顏色昏暗,不想吃東西,這是脾經有毒邪阻滯,應以養血敗毒為主。若痘疹顏色灰白,這是氣虛血凝,應以保元湯加四物湯治療。
咳嗽、噴嚏、大便秘結,這是順利的症狀,不必亂用藥物。若眼瞼腫脹,眼睛直視,嘴唇腫硬,牙齒腐爛,這是肝脾二經衰竭,難以治癒。
痘疹已出,第三天再次發熱,這是痘疹腫脹的徵兆,不必亂用藥物,三小時後會自行消退。
痘疹已出,顏色鮮紅,煩渴、胸悶、神志不清,可用四物解毒湯治療。小便赤澀,可用導赤散治療。大便洩瀉,可用枳殼理中湯,並外加訶子肉、車前子治療。
痘疹已出,顏色發白,必會奇癢難忍,九十日內必死。無奈之下,可用枳殼理中湯加官桂、生薑等藥物,用黃酒送服,若見到痘疹顏色變紅則可救治,否則無法治療。
經常見到痘疹已出,三日內顏色發白的情況,這是氣血雙虛。痘疹稀疏者,尚可救治。痘疹稠密者,需重用當歸補血湯,佐以升葛加減治療,或可救活百中之一。這也可能是因為初發熱時,誤以為是感冒風寒,服用過多發汗的藥物,或因保暖過度,導致出汗過多,表虛而痘疹顏色發白。這種情況,難以救活千中之一,嚴重者會導致肝臟衰竭而死,輕者會導致脾臟衰竭而死。因為肝臟是心臟的精血,若過早耗散,則肝臟必然無血,脾臟必然無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