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痘疹易知

耳筋淡白亂如麻,下頭紛紛且橫斜。將來必主肺經痘,形如蠶子七日嗟。

乾金大腸若紫紅,定知便實喜相逢。若還灰白顏色至,泄瀉如流斷是凶。(八九天)

坎水腎經若紫鮮,腰背定如滾油煎。若還灰白無膿血,咬牙寒戰命歸天。(一二天)

艮土胃經宜黃白,紫黑青紅俱不平。牙齦潰爛口出臭,幾見死里能逃生。(八九天)

震木肝經宜帶綠,若還白色金剋木。紫紅一見煩怒多,命門色正藥可服。(八九天)

巽木小腸若帶白,一夜尿流三五歇。如赤梅花品字兼,小便淋瀝果熱結。(五六天)

離屬心火宜鮮紅,一見紫黑水來攻。再如根窠散開去,任是神仙枉用功。(一二天)

坤土秘訣屬命門,死生一見在其中。紫黑慘暗俱不好,口傳心授妙無窮。(八九天)

兌屬金兮色本白,若來紅紫火是賊。此症問君如何說,嗆喉啖喘難畫策。(八九天)

面部總訣二條

乾先初起半重輕,坎宮十分定是凶。艮部位上三分痘,震宮出起喜相逢。巽有九分離十凶,坤宮出起定凶星。兌上一點吉又吉,調治得當自然平。

每按坎宮十分定是凶,此論謂初發熱時,兩三天腎經當令,大忌頭疼,腰腿疼,痛不可忍,兼有譫語等症及見點,又焦枯,又忽隱忽現,一二天即死無效。倘如坎官見點,未在正穴,頭與腰腿微疼,痘亦稀疏,而五善之中,能有一二,亦能平安下場。不可拘此誤症,又坤宮出起定凶星,坤土也。

土屬脾,中央戊己土,鼻土最忌先出、先斂,終難成功。然其症能多延時日倘調治得法,或可百中全一,仁人君子,凡遇此等症者,當於主人說明,寧可死裡求生,不可斷其必死,棄而不治。

大抵乾、艮、兌、震先出為吉,坎、離、坤、巽先出為凶。

辨順逆險症二條

痘有五善:聲音宏亮,飲食如常,大小便如常,精神如故,顏色紅和。但得一二,可保無虞。

痘有七惡:一煩躁悶亂,譫妄恍惚;二嘔吐泄利,不進飲食;三枯焦黑陷,癢塌破爛;四頭面預腫,鼻塞目閉唇裂;五喉舌潰爛,食入即吐,水入即嗆;六寒戰咬牙,聲啞色黯;七腹脹喘促,四肢逆冷;七者若有二三,皆屬險逆。

腎發熱二日(忌大汗大下)。

腹痛作渴微驚(忌迷)。

傳心三日(忌生黃連)。

驚悸譫語妄視,小便通(忌睡發汗,以後忌痰)。

傳肺三日(忌用黃芩)。

咳嗽嚏涕鼻作癢。

傳肝三日(忌用柴胡)。

呵欠頓悶眼淚睡(忌反亂睜眼)。

傳脾三日(忌補藥)。

見黃色疲倦口水(忌痰不睜眼)。

歸腎一日。

腎囊展開(忌搐)。

每按此傳經之說,與諸家醫書傳經不同。而其中各有妙用。在人神而明之,此圖特為險症者言之,順症不必拘此日期。

預防痘差

未過痘症之子,如時值痘差,須要節飲食,避風寒,防跌打損傷。保護得宜,出痘必輕,否則出痘必重。

白話文:

痘疹易知

耳朵附近的皮膚蒼白,像亂麻一樣,痘疹往下蔓延,並且橫向生長。將來必定是肺經出痘,痘疹形狀像蠶子,七天后才會好轉。

大腸(屬金)如果呈現紫紅色,表示便秘,容易遇到這種情況。如果顏色變成灰白色,則表示腹瀉不止,凶多吉少(八九天)。

腎經(屬水)如果呈現紫紅色,腰背部會感覺像滾燙的油在煎一樣。如果顏色變成灰白,沒有膿血,會牙關緊閉,寒顫,最終死亡(一二天)。

胃經(屬土)應該呈現黃白色,紫色、黑色、青色、紅色都不正常。牙齦潰爛,口臭,即使這樣也有可能死裡逃生(八九天)。

肝經(屬木)應該呈現青綠色,如果變成白色,則表示金剋木。如果呈現紫紅色,則表示煩躁易怒,病情較重,但如果命門顏色正常,則可以服用藥物治療(八九天)。

小腸(屬木)如果呈現白色,一夜之間會小便很多次。如果呈現紅色,像梅花一樣排列,則表示小便淋漓不暢,屬於熱結(五六天)。

心經(屬火)應該呈現鮮紅色,如果呈現紫黑色,則表示水邪攻心。如果痘疹像樹根一樣散開,即使是神仙也無能為力(一二天)。

命門(屬土)是身體的關鍵,生死攸關。如果呈現紫黑、暗淡等顏色都不好,口耳相傳的秘訣奧妙無窮(八九天)。

脾經(屬金)顏色本應是白色,如果出現紅紫,則表示火邪入侵。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會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等症狀,難以應對(八九天)。

面部總訣

天位(額頭)先出痘,病情輕重不一;腎宮(印堂)先出痘,病情必定很嚴重;胃部位(鼻樑)三分之一處出痘,情況較好;肝部位(兩眉間)先出痘,預後良好;小腸部位(鼻翼)九分之一處出痘,十分之九都是凶兆;脾宮(人中)先出痘,預示著凶兆;兌位(兩腮)先出痘,十分吉利,只要治療得當,病情就能好轉。

再說腎宮(印堂)先出痘,必定凶多吉少。這指的是剛發熱時,兩三天內腎經當令,最忌諱頭痛、腰腿疼痛難忍,伴隨神志不清等症狀,痘疹焦枯,時隱時現,一二天內就會死亡,無藥可救。如果腎宮出痘,不在正穴,頭和腰腿略微疼痛,痘疹也比較稀疏,並且有五善中的其中一兩樣,也能平安度過。不可拘泥於此,誤判病情。脾宮(人中)先出痘也預示著凶兆,脾土也。

脾土(中央)最忌諱先出痘,先消退,很難痊癒。但是如果病情能延續一些時間,只要治療得法,或許能有一線生機。仁人君子,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向病人說明情況,寧可抱著死裡求生的希望,也不可斷言其必死,而放棄治療。

總的來說,天、胃、兌、肝先出痘為吉,腎、心、脾、小腸先出痘為凶。

辨順逆險症

痘疹有五種好的徵兆:聲音洪亮,飲食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狀態良好,顏色紅潤。只要有一到兩個好的徵兆,就能保證安全無虞。

痘疹有七種惡兆:一、煩躁、悶亂、神志不清;二、嘔吐、腹瀉,飲食不進;三、痘疹枯焦、凹陷、潰爛;四、面部腫脹,鼻子堵塞,眼睛閉合,嘴唇裂開;五、喉嚨和舌頭潰爛,吃東西就吐,喝水就嗆;六、寒顫、牙關緊閉,聲音嘶啞,顏色暗淡;七、腹部脹滿,呼吸急促,四肢冰冷。如果有兩三種惡兆,就屬於險症。

腎經發熱兩天(忌諱大量出汗、腹瀉)。

腹部疼痛、口渴、輕微驚恐(忌諱昏迷)。

傳心三日(忌諱服用生黃連)。

驚悸、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小便通暢(忌諱睡覺、出汗,以後忌諱痰)。

傳肺三日(忌諱服用黃芩)。

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鼻子發癢。

傳肝三日(忌諱服用柴胡)。

打哈欠、胸悶、流眼淚、嗜睡(忌諱反覆睜眼)。

傳脾三日(忌諱服用補藥)。

出現黃色、疲倦、流口水(忌諱痰,不可睜眼)。

歸腎一日。

腎囊腫脹(忌諱抽搐)。

按照這種傳經的說法,與其他醫書上記載的傳經有所不同,但各有妙用。聰明的人就能明白,這張圖是專門針對險症說的,順利的情況不必拘泥於這些天數。

預防痘疹

沒有出過痘疹的孩子,如果遇到痘疹流行,一定要注意飲食節制,避免風寒,防止跌打損傷。如果保護得當,出痘就會輕,否則出痘就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