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六十五 (1)
卷第一百六十五 (1)
1. 產後下痢
論曰冷熱不調,則水穀之精不化,不化則腸胃虛弱,冷熱之氣,乘虛入客,故為痢也。婦人產後,血氣不足,腸胃俱虛,冷熱之氣,易為傷動,故冷則色白,熱則色赤,二者兼之,則赤白俱下。
治產後赤白痢,臍腹撮痛。當歸湯方
白話文:
古文:「論曰冷熱不調,則水穀之精不化,不化則腸胃虛弱,冷熱之氣,乘虛入客,故為痢也。婦人產後,血氣不足,腸胃俱虛,冷熱之氣,易為傷動,故冷則色白,熱則色赤,二者兼之,則赤白俱下。」
「如果一個人體溫調節不當,就會導致水穀精微無法轉化,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冷熱之氣就會乘虛而入,引起痢疾。產後婦女,血氣不足,腸胃虛弱,容易受到冷熱之氣的侵襲,因此,如果受涼,就會出現大便發白、怕冷等症狀;如果受熱,就會出現大便發紅、發熱等症狀;如果冷熱兼受,則大便可能呈現赤白相兼的狀態。」
當歸(切炒),犀角屑,黃芩(去黑心各一兩),黃連(去須二兩)
白話文:
當歸(切碎並炒過),犀角屑,黃芩(去掉黑心,各一兩),黃連(去掉須,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產後冷熱痢腹痛。駐車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四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煎至剩七分滿,去掉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用於治療產後冷熱痢疾及腹痛。此為駐車丸的處方。
乾薑(二兩微炮),黃連(去須六兩),阿膠(炒別為末),當歸(銼各三兩)
白話文:
乾薑(二兩,稍微烘烤一下),黃連(去掉鬚,六兩),阿膠(炒好並研磨成粉末),當歸(切碎,各三兩)
上四味,除膠外,搗羅為末,用多年陳醋,消膠令熔,和為丸,並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陳米飲下,日再服,甚者加丸數。
治產後赤白痢,久不止,臍腹娼痛。地榆飲方
白話文:
除了膠之外的其他四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多年的陳醋,使膠熔化,將所有材料和均勻,用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陳米水送服,每天服用兩次,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增加丸劑的數量。
地榆(銼焙乾),酸石榴皮(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兩),當歸(銼炒二兩)
白話文:
地榆(切碎並烘培至乾燥),酸石榴皮(各一兩),黃連(去除鬚根三兩),當歸(切碎並炒過二兩)
上四味,搗為粗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產後脾胃虛冷,水穀不化脹滿,或時寒極及下痢。溫脾丸方
白話文:
取上方四種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去渣,飯前溫服。
用於治療產後脾胃虛寒,食物不易消化而脹滿,或時常感到寒冷極度及腹瀉。此為溫脾丸的處方。
乾薑(炮),人參,桔梗(炒),甘草(炙銼各三兩),法曲(五合炒),桂(去粗皮五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各二兩),枳實(三枚去瓤炙),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大麥糵(炒各五兩)
白話文:
乾薑(炮製過後的乾薑)、人參、炒過的桔梗,炙過的甘草(各三兩),炒過的法曲(五合),去粗皮的桂皮(五兩)、炮裂去皮臍的附子、去莖葉的細辛(各二兩),去瓤烘烤過的枳實、湯洗後焙乾再炒過的吳茱萸、炒過的大麥粥(各五兩)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加至三十丸,日三。
治產後下痢赤白,腹痛煩熱。當歸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合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用溫酒送服,可逐步增加到三十粒,一日三次。
治療產後出現的赤白下痢、腹痛及煩熱症狀。此為當歸湯的處方。
當歸(銼炒),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令香),黃連(去須各一兩半),肉豆蔻(去殼五枚炮),甘草(炙銼一兩)
白話文:
當歸(切碎並炒過),厚朴(去除粗糙的樹皮,用生薑汁浸泡並烘烤至香味四溢),黃連(去掉須子,各一兩半),肉豆蔻(去除外殼,五枚炮製),甘草(烘烤並切碎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治產後下痢赤白,心煩腹痛。芍藥飲方
白話文:
取上方五種藥材,稍微搗碎過篩,每次使用三錢,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滿,濾去藥渣後趁溫熱服用,飯前服用。
用於治療產後出現紅白痢疾,心煩及腹部疼痛。此為芍藥飲方。
芍藥(二兩),甘草(炙銼),阿膠(炙令燥),艾葉(炙),當歸(銼炒各一兩),生乾地黃(焙二兩銼)
白話文:
芍藥(90公克),甘草(炙烤過後切碎),阿膠(烤過直到變乾),艾葉(烤過),當歸(切碎後炒過,各45公克),生乾地黃(焙乾後切碎,90公克)。
上六味。搗為粗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產後冷熱痢,久下不止。烏梅丸方
白話文:
取這六種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滿,去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用於治療產後冷熱痢疾,長期不止。這是烏梅丸的處方。
烏梅(三百枚),當歸(四兩銼),乾薑(微炮十兩),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六兩),黃連(去須十六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四兩),細辛(去苗葉),人參,黃柏(各六兩銼)
白話文:
烏梅(三百顆),當歸(四兩切碎),乾薑(輕微炮製,十兩),桂皮(去除粗糙的皮),附子(均以炮製破裂去皮去臍,各六兩),黃連(去須,十六兩),蜀椒(去除種子並閉口炒出汗,四兩),細辛(去除莖葉),人參,黃柏(各六兩切碎)。
上一十味,除烏梅外,各搗羅為末,再合和勻,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搗如泥,盤中與藥搜令相得,煉蜜和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米飲下。加至二十丸,日三。
治產後赤白痢,日久不止腸痛。阿膠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除了烏梅以外,全部搗碎成粉末,然後混合均勻。用苦酒浸泡烏梅一夜,取出後去核蒸熟,搗成泥狀。將烏梅泥放入盤中,與藥粉混合均勻,加入蜂蜜攪拌兩千下,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逐漸增加藥量,直至每次服用二十丸,每天服用三次。
阿膠(炒令燥),黃連(去須),赤茯苓(去黑皮),當歸(銼炒),黃柏(各一兩),乾薑(三分炮)
白話文:
-
阿膠(炒至乾燥)
-
黃連(去掉根鬚)
-
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當歸(切碎並炒過)
-
黃柏(各一兩)
-
乾薑(炮製三分)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前、日再。
治產後赤白痢,腸腹㽲痛。烏梅黃連丸方
烏梅(去核炒),黃連(去須),當歸(銼炒),阿膠(炒令燥各一兩),醋(一兩半)
上五味,除醋外,搗羅為末,煉醋乘熱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日三服。
治產後赤白痢,腸鳴腹痛。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當歸(銼炒),胡粉,阿膠(炒令燥各一兩半),無食子(二枚)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
治產後赤白痢日久,臍腹冷疼。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黑豆汁浸炒乾),黃連(去須一兩半)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飯前服用,一天兩次。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赤白痢,腸腹絞痛。
將烏梅去核炒製,黃連去須,當歸銼碎炒製,阿膠炒至乾燥,各取一兩,醋取一兩半。將以上五味藥材,除醋以外,搗碎成粉末,用煉醋趁熱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一天三次。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赤白痢,腸鳴腹痛。
將黃連去須,當歸銼碎炒製,胡粉,阿膠炒至乾燥,各取一兩半,無食子取兩枚。將以上五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赤白痢日久,臍腹冷痛。
將吳茱萸用黑豆汁浸泡後炒乾,取一兩,黃連去須取一兩半。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芍藥湯下,空心食前服。
治產後赤白痢,膿血相兼㽲痛。黃耆湯方
白話文:
把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然後用蜂蜜和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如同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二十粒,用煎煮芍藥湯送服,在空腹、飯前服用。
黃耆(銼一兩),赤石脂(一兩半),阿膠(炒令燥),黃連(去須各一兩),黃銼(三分)白朮(一兩銼炒),龍骨(一兩半火燒紅)
白話文:
黃耆(切碎一兩),赤石脂(一兩半),阿膠(炒至乾燥),黃連(去鬚各一兩),黃銼(三分)白朮(一兩切碎炒),龍骨(一兩半火燒至紅)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治產後赤白痢,臍腹㽲痛。當歸芍藥湯方
白話文:
這七種藥材,稍微搗碎篩過,每次取兩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去掉藥渣後溫服,每天早晚各一次。
用於治療產後出現的紅白痢疾,以及肚臍周圍和腹部的疼痛。此為當歸芍藥湯的處方。
當歸(銼炒),芍藥,地榆,龍骨(火燒紅),黃連(去須各一兩),艾葉(炙),甘草(炙銼),黃芩(去黑心),乾薑(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三分)
白話文:
當歸(切碎後炒過),芍藥,地榆,龍骨(火燒至紅色),黃連(去掉須子,各取一兩),艾葉(烤過的),甘草(烤過後切碎),黃芩(去掉黑心),乾薑(炮製過),厚朴(去掉粗糙的外皮,用生薑汁烤過,各取三分)。
上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前,日二。
治產後下痢赤白,日久羸瘦。黃連湯方
黃連(去須),甘草(炙銼),熟艾(炙),芍藥,乾薑(炮),當歸(銼炒),人參(各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日三。
治產後血痢,結澀㽲痛。當歸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粗略地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匕,用一盞水煎煮,煮到七分,去掉藥渣,溫熱服用,飯前服用,一天兩次。
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腹瀉,排泄物呈赤白色,時間長了導致身體虛弱消瘦。
將以上七種藥材粗略地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二錢匕,用一盞水煎煮,煮到七分,去掉藥渣,溫熱服用,飯前服用,一天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血痢,排泄物粘稠,伴有澀痛感。
當歸(銼炒),白朮,甘草(炙銼各一兩半),桂(去粗皮),人參(各三分),桑根白皮(銼)乾薑(炮),細辛(去苗葉各一兩)
白話文:
-
當歸(切片炒)
-
白朮,甘草(各三兩)
-
桂皮(去粗皮)
-
人參(各半兩)
-
桑根白皮(切片)
-
乾薑(炮製)
-
細辛(去芽和葉,各兩錢)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治產後痢赤如血,煩熱渴燥腹疼。阿膠散方
白話文:
取上方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樹的種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米湯送服,空腹時於飯前服用,一日三次。
用於治療產後出現的赤色痢疾,症狀如血,伴有煩躁、口渴、乾燥及腹部疼痛。此為阿膠散的處方。
阿膠(炒令燥),黃連(去須),黃柏,芍藥,地榆(銼),甘草(炙銼),虎杖(酒浸炙銼),艾葉(各一兩半)
白話文:
阿膠(炒至乾燥),黃連(去除鬚根),黃柏,芍藥,地榆(切碎),甘草(炙烤並切碎),虎杖(用酒浸泡並炙烤切碎),艾葉(各一兩半)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食前,日再服。
治產後血痢腹痛不止。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炮去核),阿膠(炒令燥),黃柏,地榆,甘草(炙銼)
上五味等分,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食前日三。
治產後血痢不止。牛角䚡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用米湯調服,飯前一天服用兩次,可以治療產後血痢腹痛不止。
訶黎勒散的配方是:訶黎勒(去除核後炮製)、阿膠(炒至乾燥)、黃柏、地榆、甘草(炙烤後切碎),五種藥材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用米湯調服,飯前一天服用三次,可以治療產後血痢不止。
牛角䚡散的配方是: ...
黃牛角䚡(二兩半燒灰),橡實(一兩炒),側柏葉(半兩銼焙)
白話文:
-
黃牛角:兩(用文火)燒成的灰
-
橡實:一兩,炒過
-
側柏葉:半兩(用文火)烤過並壓碎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空心食前服。
治產後腸胃氣虛,泄痢水穀。燥濕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米湯調服,空腹時在飯前服用。
用於治療產後腸胃氣虛,以及洩瀉痢疾。此為燥濕丸的處方。
黃連(去須三分),烏梅肉(熬二分半),酸石榴皮,當歸(銼焙),赤石脂(各半兩),乾薑(炮一分半)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米飲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治產後下痢赤白。當歸湯方
白話文:
-
黃連(去掉須後,分量為三分)
-
烏梅肉(熬煮至二分半的量)
-
酸石榴皮
-
當歸(切碎並烘烤)
-
赤石脂(分量各為半兩)
-
乾薑(炮製後,分量為一分半)
當歸(切焙),酸石榴皮(炒),地榆(各三兩),大豆黃炒(五合),糯米(炒二合),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
當歸(切成片並焙乾)
-
酸石榴皮(炒過)
-
地榆(各三兩)
-
大豆黃炒(五合)
-
糯米(炒二合)
-
甘草(炙烤過並切碎,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薤白二寸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加入一盞水,再放入切好的薤白兩寸,一起煎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空腹時溫服。
治產後下痢赤白,久不瘥。甘草散方
甘草(半生半炙),黃連(去須炒各二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漿水調,食前服。
治產後痢不止。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訶黎勒皮(酥炒令黃一兩半)
上二味,搗羅為散研勻,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
治產後冷痢疾。桂薑散方
桂(去粗皮以薑汁半合塗炙令薑汁盡),阿膠(炙令燥),當歸(切焙各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空心以陳米飲調下二錢匕,日再服。
治產後痢疾。春蕨散方
上取新生蕨菜,不限多少,陰乾為細散,每日空心,陳米飲調下三錢匕。
治產後冷痢疾。乳薑散方
上以乾薑二兩炮,搗羅為細末,以人乳汁和作餅,以慢火炙令黃熟,研為細散,每服空心。陳米飲調下三錢匕。
治產後下痢,久不止。蕓薹食方
蕓薹(不拘多少淨洗)
上一味爛煮。飽食佳。
治產後血痢不止。樗皮丸方
臭樗根皮(銼炒)
白話文:
產後腹瀉,瀉出赤白,久治不癒,可用甘草散治療。將甘草半生半炙,黃連去須炒製,各取二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溫漿水調服,飯前服用。
產後腹瀉不止,可用木香散治療。取木香三分,訶黎勒皮酥炒至黃色,取一兩半,搗碎過篩研磨均匀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匕,用米湯調服。
產後寒痢,可用桂薑散治療。將桂皮去粗皮,用薑汁半合塗抹炙烤至薑汁完全滲入,阿膠炙至乾燥,當歸切片焙乾,各取半兩,搗碎過篩製成細散,空腹服用,用陳米湯調服,每次二錢匕,一日服用二次。
產後腹瀉,可用春蕨散治療。取新鮮蕨菜,不限多少,陰乾製成細散,每日空腹服用,用陳米湯調服,每次三錢匕。
產後寒痢,可用乳薑散治療。取乾薑二兩,炮製後搗碎過篩製成細末,用人乳汁混合製成餅狀,用慢火炙烤至黃熟,研磨成細散,空腹服用,用陳米湯調服,每次三錢匕。
產後腹瀉,久治不止,可用蕓薹食用。取蕓薹,不拘多少,洗淨後煮爛,飽食佳。
產後血痢不止,可用樗皮丸治療。取臭樗根皮,銼碎炒製。
上一味,搗羅為末,水和丸,如棗核大,以麵裹捏作小餛飩、二七枚,煮熟空腹吞之,日再。
治產後冷痢不止。黃連散方
白話文:
將上一味藥(指某種中藥材)搗碎成粉末,用水和成丸,丸子的大小約如棗核,用麵粉包裹捏成小餛飩,二七枚(大約49枚),煮熟後趁空腹吃下,一天吃兩次。
黃連(去須炒),乾薑(炮),訶黎勒(麵裹煨去核),地榆(炙銼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烏梅肉(炒三分)
白話文:
黃連(去除鬚根並炒制),乾薑(炮製過的),訶黎勒(用麪粉包裹後煨熟去除果核),地榆(炙烤後切成碎末,每種各一兩),甘草(炙烤後切成碎末,半兩),烏梅肉(炒制過的,三分)。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陳米飲調下,食前服。
治產後氣痢不止,腹痛。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訶黎勒(半生半煨並去核一兩一分),當歸(切),白朮,肉豆蔻(去殼各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陳米飲調下。
治產後水瀉不止。厚朴湯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用陳米水調服,飯前服用。此方可治產後氣痢不止、腹痛。
木香散的藥方:木香三分,訶黎勒(半生半煨去核)一兩一分,當歸切片,白朮、肉豆蔻(去殼)各半兩。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用陳米水調服。
此方可治產後水瀉不止。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白茯苓(去黑皮),黃連(去須各半兩),當歸(銼焙一分),枳殼(去瓤麩炒一分半)
白話文:
-
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
-
白茯苓(去除黑皮)
-
黃連(去除須根,各半兩)
-
當歸(切碎,焙炒到一分熟)
-
枳殼(去除果瓤和麩皮,炒到一分半熟)
上五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
治產後下痢赤白。兼下血。赤石脂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五種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滿,去掉藥渣,在空腹時溫服。
用於治療產後出現的赤白痢疾,以及下血症狀。此為赤石脂湯的處方。
赤石脂,黃連(去須),地榆(各三分),甘草(炙一分半),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二分半),乾薑(炮裂一分半),當歸(切焙半兩)
白話文:
赤石脂、黃連(除去根鬚)、地榆(各三分),甘草(炙一·五分),厚朴(將粗皮除去,用生薑汁炙過,再切碎,二·五分),乾薑(炮裂,一·五分),當歸(切碎焙乾,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薤白三寸切,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產後下痢赤白,久不止,身面虛腫。大豆飲方
白話文:
取上述七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三寸長切片的薤白,一同煎煮至七分滿,去掉藥渣,飯前溫服。
用於治療產後下痢赤白,久治不癒,身體和面部虛腫。此為大豆飲方。
大豆(炒一分),小麥(半升),蒲黃(半兩),吳茱萸(炒一兩)
白話文:
-
大豆(炒一分):取用炒製過的黃豆,約一分量。
-
小麥(半升):取用半升的去皮小麥。
-
蒲黃(半兩):取用半兩重的蒲黃。
-
吳茱萸(炒一兩):取用炒製過的吳茱萸,約一兩重量。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產後心腹脹滿,飲食不消,時作水痢。白朮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四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使用五錢的量,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滿,濾去藥渣後趁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產後心腹脹滿、食物消化不良及偶爾出現的水樣瀉痢。此為白朮湯的處方。
白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草豆蔻(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各三分),白茯苓(去黑皮),木香,人參(各半兩)
白話文:
白朮、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炙烤)、草豆蔻(去皮)、枳殼(去瓤,用麩皮炒至三分熟)、白茯苓(去黑皮)、木香、人參(各半兩)
上七味,細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二。
治產後冷痢,臍下痛,羸瘦不能食。白朮散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磨碎至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加入三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剩八分滿,濾去藥渣後溫服,每日兩次。
用於治療產後腹瀉帶冷感,肚臍下方疼痛,身體虛弱消瘦,食慾不振。此為白朮散的配方。
白朮,芍藥(炒各三分),木香(半生半炒),縮砂仁,黃連(去須炒各半兩),陳曲(炒一兩半),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一兩)
白話文:
白朮、芍藥(炒,各三錢),木香(一半生一半炒),縮砂仁,黃連(去鬚炒,各二錢),陳皮(炒,一錢半),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炙,一錢)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煎乾薑米飲調下。
治產後赤白痢,臍下㽲痛。當歸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煎煮過的乾薑米湯調服。
治療產後出現的紅白痢疾,以及肚臍下方的疼痛。此為當歸飲方。
當歸(切焙),赤芍藥,艾葉(炒),地榆,白龍骨,黃耆(銼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黃芩(去黑心),乾薑(炮),甘草(炙各三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產後赤白痢。黃連丸方
白話文:
-
當歸(切片焙乾):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功效。
-
艾葉(炒):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
地榆: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收斂的功效。
-
白龍骨:具有收斂止血、固澀精氣的功效。
-
黃耆(銼各一兩):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固表的功效。
-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具有燥濕行氣、溫中化痰的功效。
-
黃芩(去黑心):具有清熱燥濕、瀉火涼血的功效。
-
乾薑(炮):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
-
甘草(炙各三分):具有補益脾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黃連(去須炒一兩),阿膠(炙燥),當歸(切焙),乾薑(炮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
黃連(去除須子,炒一兩)
-
阿膠(炙烤,烘乾)
-
當歸(切片,焙乾)
-
乾薑(炮製,各三分)
-
赤茯苓(去除黑皮,半兩)
-
甘草(炙烤,切碎,一分)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產後冷痢,臍下痛。不能食。白豆蔻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合成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用於治療產後出現的冷性痢疾,以及肚臍下方疼痛,無法正常進食的情況。此為白豆蔻散的處方。
白豆蔻,白朮,甘草(炙銼),肉豆蔻仁,芍藥,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分),桂(去粗皮)陳橘皮(去白焙各半兩),枳殼(去瓤麩炒一分)
白話文:
白豆蔻、白朮、甘草(炒焦研碎)、肉豆蔻仁、芍藥、白茯苓(去黑皮,各取三分重量)、桂皮(去除粗皮)、陳橘皮(去除白瓤,各取半兩重量)、枳殼(去除瓤、麩炒香,取一份重量)
上九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腹米飲調下。
治產後血痢不止,臍腹㽲痛。地榆湯方
地榆,芍藥(各三分),木香,當歸(切焙),甘草(炙銼),阿膠(炙燥各半兩),乾薑(炮裂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產後赤白痢。芍藥丸方
芍藥(炒),艾葉(各一兩),地榆(炒),當歸(切焙),白朮(各三分),龍骨(碎),乾薑(炮各半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產後痢疾。紫桂丸方
白話文:
將九味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兩錢匕,空腹時用米湯調服。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血痢不止、臍腹絞痛。
地榆、芍藥(各三分)、木香、當歸(切片焙乾)、甘草(炙烤切碎)、阿膠(炙烤燥乾各半兩)、乾薑(炮製裂開一分)。將以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赤白痢。
芍藥(炒)、艾葉(各一兩)、地榆(炒)、當歸(切片焙乾)、白朮(各三分)、龍骨(研碎)、乾薑(炮製各半兩)。將以上七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此方用於治療產後痢疾。
桂(去粗皮),甘遂,丁香,芫花(醋炒焦),木香,巴豆(去心皮勿去油),硇砂(各等分)
白話文: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甘遂、丁香、芫花(用醋炒焦)、木香、巴豆(去除豆心和皮,但不要去除油脂)、硇砂(全部等分)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小綠豆大,每服二丸至三丸,溫水下,加減更量虛實,此丸取積最勝,不以久近,皆能化逐,產後逐積滯尤妙。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搗碎成細末,用醋和麵粉做成小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約為綠豆大小。每次服用2到3粒藥丸,用溫水送服。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可以適當加減藥量。這個藥丸最擅長治療積滯,無論時間長短,都能化解積滯。對於產後治療積滯尤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