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六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六十一 (4)

1. 產後中風

論曰產後血氣未完,風邪中之,入於經絡,則發為藭。其候口噤不開,筋脈攣急。面目喎僻。至於五臟六腑,則隨所中而證候出焉,甚者瘛瘲直視。角弓反張,神志昏塞,便溺遺失。喑不能言。

白話文:

產後血氣尚未恢復,風邪侵襲中之,進入經絡,則發為產褥熱病。其症狀為:口不能開,筋脈抽搐,面目歪斜。至於五臟六腑,則隨所侵犯而出現相應的證候,嚴重的會出現瘛瘲直視、角弓反張、神志昏塞、大小便失禁、不能言語等症狀。

治婦人產後中風,猝然喑啞,及治偏枯賊風,大續命湯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八兩),石膏(四兩),桂(去粗皮),乾薑(炮),芎藭(各二兩),當歸(切焙),黃芩(去黑心各一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雙仁炒)

白話文:

  • 麻黃(除去根部,切成小段,油煎後撈去浮沫,烘烤至八兩)

  • 石膏(四兩)

  •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

  • 乾薑(炮製)

  • 芎藭(各二兩)

  • 當歸(切片後烘烤)

  • 黃芩(去除黑色的芯,各一兩)

  • 杏仁(三十枚,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

上八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取七分,去滓入荊瀝半合。再煎數沸溫服,能言未瘥,服後小續命湯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研末,如麻豆般大小,每次取五錢的分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至七分之,除去藥渣,加入半合的荊瀝。再次煎煮數次,趁溫熱時服用。如果服用之後,說話的狀況仍未好轉,可以繼續服用小續命湯。

治婦人產後失血中風,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四肢緩急遺失便利。小續命湯

白話文:

治療產後失血中風,神志昏迷,疼痛難忍,身體僵硬無法轉動,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小續命湯的配方:

  • 人參:3錢
  • 黃芪:3錢
  • 白朮:3錢
  • 防風:3錢
  • 川芎:3錢
  • 當歸:3錢
  • 熟地黃:3錢
  • 山茱萸:3錢
  • 茯苓:3錢
  • 白芍:3錢
  • 甘草:3錢
  • 生薑:3錢
  • 大棗: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次。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二兩),人參,芎藭,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防己,芍藥,黃芩(去黑心各一兩),防風(去叉一兩半)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部和節,煎煮後撇除浮沫),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甘草(炙烤至微黃,各二兩),人參,芎藭,白朮,附子(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部),防己,芍藥,黃芩(去掉黑心,各一兩),防風(去掉分枝,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切,同煎取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把上述十一種藥物切成麻豆般大小,每次服五錢一匙,用一杯半的水,加入切成棗子般大小的生薑,一起煎煮,取七分藥液,去掉藥渣,溫熱服用。

治婦人產後中風困篤,或背強口噤,或但煩熱,或頭身皆重,或身癢,劇者嘔逆直視,此皆因風濕所致,大豆酒

白話文:

治療產後中風症狀嚴重,或背部僵硬、嘴巴緊閉,或只是煩躁、發熱,或頭部和身體都感覺沈重,或身體發癢,嚴重的還會嘔吐、頭無法轉動,這些症狀都是由風濕引起的,可以使用大豆酒方來治療。

大豆(三升)

上一味炒令聲斷,取器盛,清酒五升,沃熱豆中訖,漉出豆,得余汁,每溫服一盞,日五七服,溫復取微汗,身才潤則愈。一則去風,二則消血。

白話文:

以上一種藥炒到沒有聲音,拿容器盛裝,倒入五升的清酒,將熱的豆子浸泡,然後過濾掉豆子,得到剩下的汁液,每溫和服食一杯,每天喝五到七次,溫和再服用一點汗,身體潤澤了就痊癒了。一是去除風,二是消散淤血。

治產後中風,發熱,面赤氣喘,頭目昏痛,竹葉湯

淡竹葉葛根(銼),人參,防風(去叉各一兩),桔梗(炒二兩),甘草(炙半兩),附子(大者一枚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淡竹葉、葛根(切碎)、人參、防風(去掉枝叉,各一兩)、桔梗(炒熟二兩)、甘草(烤焦半兩)、附子(較大的,一個,切開去除皮肉和肚臍)、桂皮(去除粗糙的皮,半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產後虛弱受風,欲得補氣除風,羊肉當歸湯

羊肉(去脂膜切半斤),當歸(切焙二兩半),黃耆(銼二兩),芎藭(二兩)

白話文:

肥羊肉(去除脂肪膜,切半斤),當歸(切片並烘烤二兩半),黃耆(切碎二兩),芎藭(二兩)

上四味,除羊肉外,銼如麻豆大,每先以水二升,微火煮羊肉,取汁一升,澄清去肉。入藥十錢匕,煎取二盞,去滓分溫三服。一日令盡。

白話文:

除了羊肉以外的四種藥材,將其切成綠豆大小。先將羊肉放入兩升的水中,用小火煮,取一升的湯汁,澄清後去除肉渣。將十錢匕的藥材放入湯汁中,煎煮至取到兩盞湯,去除渣滓,分三次溫熱服用。一天內服完。

治產後中風,煩悶發熱,渴躁頭痛,知母湯

知母獨活(去蘆頭),葛根(銼),白朮(各三兩),甘草(炙),石膏(碎),桂(去粗皮),芍藥,防風(去叉各二兩),半夏(生薑汁製半兩)

白話文:

  • 知母:三兩

  • 獨活(去除蘆頭):三兩

  • 葛根(切碎):三兩

  • 白朮:三兩

  • 甘草(炙烤過的):二兩

  • 石膏(碎成粉末):二兩

  •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二兩

  • 芍藥:二兩

  • 防風(去除叉狀的部分):二兩

  • 半夏(用生薑汁炮製,用量為半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酒少許,入生薑半分切,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產後中風,裡急氣短,頭目昏痛體熱。人參湯

人參,當歸(切焙各二兩),芍藥,干桑耳,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葛根(銼),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當歸(切、焙,各二兩),芍藥,幹桑耳,防風(去掉根鬚),獨活(去掉根莖),葛根(切成碎塊),甘草(炙,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產後中風煩熱,身體拘急。頭目昏痛,石膏湯

石膏(碎),知母(焙),芍藥,半夏(生薑汁製),獨活(去蘆頭),桂(去粗皮),白朮,防風(去叉),甘草(炙)

白話文:

石膏(搗碎),知母(烘焙),芍藥,半夏(用生薑汁製成),獨活(去除蘆頭),桂皮(去除粗皮),白朮,防風(去除叉枝),甘草(炒製)

上九味等分,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酒少許,生薑二片,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產後中風,或虛汗多困乏,體熱頭痛。獨活湯

獨活(去蘆頭一兩半),白蘚皮(半兩),羌活(去蘆頭),人參(各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產後中風,言語不爽,惚恍多忘,體熱倦怠,芍藥湯

芍藥,當歸(切焙),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芎藭,人參(各二兩),桂(去粗皮),玄參(各半兩)

白話文:

芍藥、當歸(切片和焙乾)、獨活(去除蘆頭)、防風(去除叉子)、芎藭、人參(各二兩)、桂皮(去除粗皮)、玄參(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產後中風,舌強不知人,芎藭湯方

芎藭(一兩半),防風(去叉),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芍藥,當歸(切焙),鬼箭羽(銼),虎杖(銼),甘草(炙),生乾地黃(切焙),檳榔(各半兩),牛黃(別研一分)

白話文:

  • 芎藭(15公克),防風(去掉叉枝),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芍藥,當歸(切焙),鬼箭羽(銼),虎杖(銼),甘草(炙),生乾地黃(切焙),檳榔(各7.5公克),牛黃(別研1.5公克)

上一十二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產後中風,偏風失音不利,或只發熱,昏冒,筋脈攣急,蠶蛾散

原蠶蛾(炒),陳曲(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分),麝香(別研),肉蓯蓉(酒浸切焙),防風(去叉),巴戟天(去心),白芍藥(各二兩),丹砂(別研),生乾地黃(焙),白芋,白芷(各半兩)

白話文:

  • 原蠶蛾(炒):將原蠶蛾炒熟。

  • 陳曲(一兩):使用一兩陳曲。

  • 桂(去粗皮一分):將桂皮去粗皮,取一分。

  • 麝香(別研):將麝香研磨成粉。

  • 肉蓯蓉(酒浸切焙):將肉蓯蓉浸泡在酒中,切片後焙乾。

  • 防風(去叉):將防風的叉子去除。

  • 巴戟天(去心):將巴戟天的心去除。

  • 白芍藥(二兩):使用二兩白芍藥。

  • 丹砂(別研):將丹砂研磨成粉。

  • 生乾地黃(焙):將生乾地黃焙乾。

  • 白芋(半兩):使用半兩白芋。

  • 白芷(半兩):使用半兩白芷。

上一十二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生薑薄荷酒調下,不拘時服。

治產後中風,身背拘攣,芎藭湯方

芎藭,芍藥,羌活(去蘆頭),羚羊角(鎊屑),酸棗仁(微炒各一分),防風(去叉),桑根白皮(銼炒各一分半)

白話文:

  • 芎藭: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常與其他的中藥材一起使用。

  • 芍藥:也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緩解疼痛、安神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頭痛、月經痛等。

  • 羌活(去蘆頭):是羌活的根莖,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通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等。

  • 羚羊角(鎊屑):是羚羊的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發燒、出血性疾病等。

  • 酸棗仁(微炒各一分):是一種草本植物的種子,具有安神、鎮靜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失眠、心悸等。

  • 防風(去叉):是防風的根莖,具有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等。

  • 桑根白皮(銼炒各一分半):是桑樹的根皮,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出血性疾病等。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大,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滓空腹分溫二服。

治產後中風,四肢拘急,筋節掣痛,麻黃

麻黃(去根節),桂(去粗皮各一兩),防風(去叉),芍藥(各三分),芎藭(二分半),白朮(半兩),甜竹瀝(二合)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結),桂皮(去除粗皮,各一兩),防風(去除分叉的部分),芍藥(各三分),芎藭(二分半),白朮(半兩),甜竹瀝(二合)。

上七味,除竹瀝,並細銼,分作兩劑。每劑用水五盞,入生薑一分切,煎至兩盞。去滓下竹瀝,更煎三沸,分溫三服,服了取微汗為度。

白話文:

取上方的七味藥材,除了竹瀝之外,將其餘藥材都切碎,分成兩劑服用。每劑藥材加入五碗水,再放入切碎的生薑煎煮至剩兩碗水。過濾其中的藥渣,加入竹瀝,繼續煎煮三個沸騰,煎好後稍稍溫熱,分三次喝下,喝完後以微出汗為適度。

治產後柔風,獨活防風散

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各二兩),牛膝(去苗一兩半),當歸(切焙),芍藥,秦艽(去苗土),白朮(各一兩)

白話文:

獨活(去除蘆頭),防風(去除叉枝,各二兩),牛膝(去除根苗,一兩半),當歸(切片焙乾),芍藥,秦艽(去除根苗及泥土),白朮(各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心豆淋酒調下,日三服。

治產後中風,獨活煮散

獨活(去蘆頭一兩),當歸(切焙三分),赤芍藥(炒半兩),芎藭,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生乾地黃(焙各三分),黑豆(二合)

白話文:

  • 獨活(將蘆頭去掉,取一兩)

  • 當歸(切片並烘烤,取三分)

  • 赤芍藥(炒過後,取半兩)

  • 芎藭(取適量)

  • 秦艽(去除根部的泥土後,取適量)

  • 桂枝(去除粗糙的外皮後,取適量)

  • 生乾地黃(烘烤後,取各三分)

  • 黑豆(取二合)

上八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二。

治產後腹中堅硬,兩脅滿脹,手足厥冷,心中煩熱,引飲乾嘔,關節勞痙中風等疾。羌活防風湯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產後腹中堅硬,兩側脹滿,手足冰冷,心中煩熱,引飲乾嘔,關節因勞動過度引發的抽搐等疾病。

藥方:羌活、防風、柴胡、川芎、白芍藥、當歸、熟地黃、附子、乾薑、甘草。

羌活(去蘆頭三兩),防風(去叉四兩),桔梗(三兩),柴胡(去苗一兩半),敗醬(三兩),桂(去粗皮一兩半),大黃(銼二兩),羚羊角(鎊屑一兩)

白話文:

羌活(除去蘆頭,三兩),防風(除去叉枝,四兩),桔梗(三兩),柴胡(除去苗,一兩半),敗醬(三兩),桂枝(除去粗皮,一兩半),大黃(切成碎末,二兩),羚羊角(研磨成碎屑,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腹溫服,相次再服之。

治產後中風,腰背反折,筋急口噤,黑豆酒

黑豆(二升小者打碎),酒(四升)

上將黑豆,鐺中慢火炒令香熟,即以酒投之,取出以絹濾去豆,將酒甕器盛,每服一盞,溫服不拘時。

治產後服豆酒已,再服,地黃酒

白話文:

在產後服用豆酒後,再服用地黃酒方。

地黃汁(二升),清酒(三升),生薑汁(二合)

上三味,煮地黃四五沸,入姜酒,更煎三沸,任性細細飲,冷多加桂末二兩熱多加生藕汁二合。

治產後血氣不足,中風口噤,獨活酒

獨活(去蘆頭細銼二兩),大豆(一升)

上二味,用酒五升,浸獨活一宿,次將大豆,炒令青煙出,投酒中封閉,候冷去滓,每溫服一盞許。

治產後柔風。紫葛散

紫葛(去心四兩),甘草(炙半兩),羌活(去蘆頭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心熱酒調下,日再服。

治產後中風腹痛,吳茱萸飲

吳茱萸(湯洗乾炒四兩)

上一味,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產後中風腹痛,羌活酒

羌活(去蘆頭銼)

上一味,以醇酒煎半兩,候濃溫服。

治產後中風,及暗風頭風等疾,烏鴉散

烏鴉(一隻去嘴爪後從脊縫破開不去腹腸用真虎糞實築腹中令滿)

上一味,以合子盛,黃泥固濟,猛火煅通赤取出,掘地坑出火毒,一日後取出,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

白話文:

最後一種藥物,用盒子盛裝,用黃泥封好,用大火燒烤通紅,取出後,挖坑埋起來,讓毒性消散,一天後取出,搗碎成粉末,每次服二錢,用溫酒送服。

治產後風痙,黃土酒方

灶中黃土,乾薑(炮)

上二味等分,搗羅為散,以溫酒調一指撮服。

治產後風痙,白朮酒

白朮

上一味為細散,溫酒調下二錢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