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五十 (4)
卷第一百五十 (4)
1. 婦人中風
論曰真氣內弱,風邪襲虛,從背俞入而內中五臟,各隨其臟而生病,風之中人,虛微則中微,虛甚則中甚,其候或心中恍惚,神情悶亂,或暴不知人,涎液不收,或口眼喎僻,或言語謇澀。或身體強直,或肢體不利,皆中風之證也。
治婦人中風,言語謇澀,筋脈拘急,肢體緩縱,羌活湯方
白話文:
古人說:因元氣不足,風邪乘虛而襲擊,從背部的俞穴進入,進而入侵五臟,導致各種疾病,風邪侵襲的症狀,是輕微的或嚴重的,症狀是偶爾感到恍惚,神情不定,或者突然昏迷,口水無法控制地流出,或者說話困難,或者身體僵直,或者四肢不利,這些都是中風的證據。
羌活(去蘆頭),赤茯苓(去黑皮),芎藭,防風(去叉),當歸(切焙),烏頭(炮裂去皮臍)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桂(去粗皮各一兩),石膏(碎),細辛(去苗葉各半兩)
白話文:
羌活(去掉蘆葦頭),赤茯苓(去掉黑皮),芎藭,防風(去掉分叉),當歸(切片烘焙),烏頭(炮製後裂開去皮去臍),麻黃(去掉根節,煎煮後撇去浮沫,烘焙),桂皮(去掉粗皮,各取一兩),石膏(搗碎),細辛(去掉幼苗和葉子,各取半兩)
上一十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二枚擘破,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婦人中風,牙關緊急,四肢強直,痰涎不利,天南星散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三片生薑和兩個剖半的紅棗,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每日三次。
天南星,半夏(湯洗去滑七遍),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赤箭(各半兩),蠍梢(炒),烏頭(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各一分),麝香(半分研)
白話文:
天南星、半夏(用沸水洗去滑性,共洗七次),麻黃(去掉節,煎煮後撇去浮沫,再焙乾),赤箭(各半兩),蠍梢(炒熟),烏頭(炮裂後去掉皮和中心),桂皮(去掉粗皮各一分),麝香(半錢研磨)
上八味,除麝香外,搗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半錢匕,豆淋酒調下,不拘時候。
治婦人中風,言語不利,四肢拘急,頭目昏眩,遍體發熱,芎藭湯方
白話文:
上面八味藥物(乳香、沒藥、安息香、白芷、沉香、降香、檀香、丁香),除了麝香之外,都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將麝香研磨成粉末,與其他藥物均勻混合。每次服用半錢的藥物,用豆淋酒(黃豆發酵後得到的酒)調和後服用,沒有服用時間的限制。
芎藭,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升麻,白芷,甘草(炙),石膏(碎各一兩),乾薑(炮),桂(去粗皮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白話文:
芎藭、麻黃(去掉根部和節點,煎煮後撇去浮沫,焙乾)、升麻、白芷、甘草(炙過)、石膏(搗碎,各一兩)、乾薑(炮過)、桂枝(去掉粗皮,各半兩)
治婦人猝中風,身體緩縱,口眼喎斜,舌強不得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小續命湯方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人參,黃芩(去黑心),芍藥,芎藭,甘草(炙),杏仁(去皮尖雙仁炒),桂(去粗皮各一兩),防風(去叉一兩半),附子(一枚大者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用於治療婦女突發中風,身體虛弱鬆弛,口眼歪斜,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精神萎靡,表情混亂,需要使用治療中風的續命湯藥方。
藥方成分包括:
-
麻黃(去除竹節,煎煮後撇去浮沫並烘烤)
-
人參
-
黃芩(去除黑色心)
-
芍藥
-
芎藭
-
甘草(炙烤過)
-
杏仁(去除皮和尖端,炒成雙仁)
-
桂枝(去除粗皮,各取一兩)
-
防風(去除叉狀部分,取一兩半)
-
附子(取一顆較大的,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上一十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同煎取七分,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治婦人中風,身強口噤,四肢不利,精神昏冒,形如醉人,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研碎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加入半分切好的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七分,濾去渣滓後溫服,每日早晚各一次,夜間再加服一次。
用於治療婦女中風,症狀包括身體僵硬、口不能開合、四肢活動不便、精神恍惚、狀態如同醉酒的人。[牛黃散]方
牛黃(研一分),麝香(研一錢),雄黃(研一分),鉛霜(研一分),丹砂(研),天南星(炮裂),天麻(酒浸炙乾),白附子(各半兩),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桂(去粗皮),白殭蠶炒,乾蠍(去土炒),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羌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當歸(切炒各一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細粉,取一分)
麝香(研磨成細粉,取一錢)
雄黃(研磨成細粉,取一分)
鉛霜(研磨成細粉,取一分)
丹砂(研磨成細粉)
天南星(炮裂後研磨成細粉)
天麻(用酒浸泡後烘乾,再研磨成細粉)
白附子(各取半兩,炮裂後研磨成細粉)
麻黃(去掉根和節,煎煮後撇去浮沫,烘乾後研磨成細粉)
桂皮(去掉粗皮,研磨成細粉)
白殭蠶(炒後研磨成細粉)
乾蠍(去掉泥土,炒後研磨成細粉)
防風(去掉叉枝,研磨成細粉)
獨活(去掉蘆頭,研磨成細粉)
羌活(去掉蘆頭,研磨成細粉)
附子(炮裂後去掉皮和臍,研磨成細粉)
當歸(切片後炒,各取一兩)
上一十七味,除研藥外,搗羅為散,入研者藥再研勻,每服一錢匕,生薑薄荷酒調下,不拘時,日三。
治婦人中風,筋脈拘急,肢體疼痛,言語不利,精神冒悶,天雄湯方
白話文:
上述十七種藥材,除了要研磨成藥粉,還要搗碎羅篩成散劑,用藥粉研磨時再研磨均勻。每次服藥一錢匕,用生薑、薄荷、酒調和後服用,不拘時間,每天服用三劑。
天雄(炮裂去皮臍),前胡(去蘆頭),芎藭,枳殼(去瓤麩炒),細辛(去苗葉),黃芩(去黑心),茯神(去木),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桂(去粗皮),甘草(炙),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芍藥(各一兩)
上一十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白話文:
天雄(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前胡(去除蘆頭),芎藭,枳殼(去除果肉,炒至麩色),細辛(去除枝葉),黃芩(去除黑色),茯神(去除木質),羌活(去除蘆頭),獨活(去除蘆頭),防風(去除叉),桂皮(去除粗皮),甘草(炙烤),麻黃(去除根節,煎煮後去除泡沫,烘焙),芍藥(各一兩)
治婦人中風筋脈攣急,肢體疼痛,行履艱難,神思昏冒,語言不利,羚羊角湯方
白話文:
此方治療婦人中風筋脈攣急,肢體疼痛,行走困難,精神意識昏沉,言語不利。
羚羊角湯方:
- 羚羊角:15克
- 全蠍:10克
- 鉤藤:15克
- 川芎:10克
- 天麻:10克
- 牛膝:15克
- 秦艽:10克
- 黃精:15克
- 當歸:10克
- 熟地黃:15克
- 白芍:10克
- 甘草:6克
- 生薑:3片
- 大棗:3枚
製法:
-
將羚羊角、全蠍、鉤藤、川芎、天麻、牛膝、秦艽、黃精、當歸、熟地黃、白芍、甘草、生薑和大棗放入鍋中。
-
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1小時。
-
去渣取汁,每日早晚服用。
功效:
- 疏通經絡
- 活血化瘀
- 鎮靜安神
- 緩解疼痛
羚羊角(鎊一分),芍藥,枳殼(去瓤麩炒),生乾地黃(焙),當歸(切焙),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黃耆(銼),五加皮(銼),牛膝(酒浸切焙),獨活(去蘆頭),羌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防風(去叉各一兩),酸棗仁,白殭蠶(炒),白附子(各半兩)
白話文:
羚羊角(研磨成細末,取一錢)
芍藥
枳殼(去除瓤和麩,炒至焦黃)
生乾地黃(烘焙至乾)
當歸(切片,烘焙至乾)
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
麻黃(去除根和節,煎煮後撇去浮沫,烘焙至乾)
黃耆(切碎)
五加皮(切碎)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烘焙至乾)
獨活(去除蘆頭)
羌活(去除蘆頭)
附子(炮製至破裂,去除皮和臍)
防風(去除分叉,各取一兩)
酸棗仁
白殭蠶(炒至焦黃)
白附子(各取半兩)
上一十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薄荷五葉,煎七分,去滓溫服。
治婦人中風,筋脈拘急,肢節痠疼,言語謇澀,頭目不利,羌活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材共十七味,切成如芝麻豆大小的碎塊。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的量,加入一碗水,再放入三片生薑和五片薄荷葉,煎煮至剩七分水量,然後去掉渣滓,溫熱後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婦女因風邪所致的病症,症狀包括筋脈緊繃拘急、四肢關節酸痛、說話不清楚、頭部和眼睛不適等,即使用羌活散來治療。
羌活(去蘆頭),天麻(酒浸焙乾),芎藭,蔓荊實(去皮),羚羊角(鎊),白附子,桂(去粗皮),薏苡仁(柏子仁研如膏),牛膝(酒浸切焙),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炙),當歸(切焙各一兩),蟬蛻(炒一分),麝香(研一錢),酸棗仁(炒半兩)
白話文:
羌活(去掉蘆頭),天麻(用酒浸泡後焙乾),川芎,蔓荊子(去皮),羚羊角(切碎),白附子,桂皮(去掉粗皮),薏苡仁(柏子仁研磨成膏狀),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烏蛇肉(用酒浸泡後去除皮骨再炙烤),當歸(切片焙乾,各一兩),蟬蛻(炒至一分熟),麝香(研磨成一錢),酸棗仁(炒至半兩熟)
上一十五味,除麝香外,搗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一錢匕,豆淋酒調下,日三。
治婦人中風,一切風證。麻黃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五味藥材,除了麝香之外,搗碎並篩成粉末,然後加入麝香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錢匕的量,用豆淋酒調和後服用,一天三次。
用於治療婦女中風以及所有類型的風症。[麻黃方]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乾),防風(去叉),人參,黃芩(去黑心),赤芍藥,杏仁(去皮尖雙仁炒),芎藭,甘草(炙各一兩),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麻黃(去除根、節後煎煮,撈去浮沫,焙乾)。
-
防風(去除枝叉)。
-
人參。
-
黃芩(去除黑色心)。
-
赤芍藥。
-
杏仁(去皮、尖端,分成兩半,炒熟)。
-
芎藭。
-
甘草(炙制,每種各一兩)。
-
附子(一枚,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
上九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取七分,去滓溫服,日三。
治婦人中風,不能語,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當歸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的碎末,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用一盞半的水,加入半分切好的生薑,煎煮到剩下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每天三次。
用於治療婦女中風,無法說話,不知道疼痛部位,身體拘緊不能轉動的情況,這是當歸湯的配方。
當歸(切焙二兩),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六兩),桂(去粗皮二兩),芎藭(一兩),黃芩(去黑心半兩),乾薑(炮一兩),杏仁(去雙仁皮尖炒四十枚),石膏(碎三兩半),甘草(炙銼二兩)
白話文:
當歸(切片並烤焙,一共有二兩),麻黃(去除節,煎煮並去除浮沫後,烤焙,一共有六兩),肉桂(去除粗皮,一共有二兩),川芎(一兩),黃芩(去除黑色心,一共有半兩),乾薑(用炮製火炒,一共有二兩),杏仁(去除外雙層外殼和尾端尖尖的突起後,用炒過,一共有四十顆),石膏(用碎石研磨成粉狀,一共有三兩半),甘草(炙烤後切碎,一共有二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用六錢匕,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滓分溫二服。
治婦人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悶亂,不欲飲食,三黃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材九味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使用六錢的量,加入三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半,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
用來治療婦女因風邪引起的病症,症狀包括手腳抽搐、全身關節疼痛、煩躁發熱、心情紊亂以及不思飲食。這是三黃湯的處方。
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一兩一分),獨活(去蘆頭一兩),細辛(去苗葉一分),黃耆(銼半兩),黃芩(去黑心三分)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上凸起部分,煎煮後去除浮沫,再焙炒一兩一分)
獨活(去除蘆頭,一兩)
細辛(去除苗和葉,一分)
黃耆(切碎,半兩)
黃芩(去除黑色心部,三分)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心躁加大黃半兩銼炒,腹滿加枳實一枚去瓤麩炒,氣虛加人參三分,驚悸加牡蠣粉三分熬,渴加栝蔞根三分銼,先有寒加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搗碎篩出細末,每次取五錢匙的藥末,加水一盞半煎取一盞藥汁,去渣取汁,溫服。如果心煩躁動,可加炒大黃半兩;如果腹部脹滿,可加炒枳實一枚,去瓤後用麩炒;如果氣虛,可加人參三分;如果驚悸,可加牡蠣粉三分熬製;如果口渴,可加栝蔞根三分搗碎;如果有寒症,可加炮附子一枚,炮裂後去皮和肚臍。
治婦人中風,頭目昏疼,失音不語,煩躁喘粗。汗出惡風,口吐涎沫,四肢不隨。麻黃湯方麻黃(去節先煮掠去沫焙二兩),羌活(去蘆頭一兩),防風(去叉一兩半),赤芍藥(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石膏(碎三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甘草(炙銼一兩)
白話文:
治療婦人中風,頭暈眼花,昏迷不語,煩躁不安,呼吸粗重,汗出惡風,口吐白沫,四肢不能動彈。
麻黃湯的配方如下:
- 麻黃(去掉節,先煮去浮沫,焙乾二兩)
- 羌活(去掉蘆頭一兩)
- 防風(去掉叉一兩半)
- 赤芍藥(一兩半)
- 桂皮(去掉外皮一兩)
- 石膏(研成碎末三兩)
- 杏仁(去皮和尖,用雙仁炒過一兩)
- 甘草(炙過,切碎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日二,牙頷冷痹舌強,加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竹瀝五合,若渴加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生犀角一兩鎊同煎。
治婦人中風不語,心悶恍惚,四肢不舉,風熱壅滯,羚羊角湯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八種藥物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匙,以一盞半的水煎煮,煎取一盞藥湯,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每天服用兩次。如果出現牙齒和下巴發冷、麻痺、僵硬和舌頭強硬的症狀,可以加入一枚炮製過的附子,將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再加入五合的竹瀝。如果出現口渴的症狀,可以加入一兩半的麥門冬,去除心部後焙製,再加入一兩的生犀角一起煎煮。
羚羊角(鎊一兩),麻黃(去根節煮掠去沫焙三兩),黃芩(去黑心一兩),赤芍藥(一兩半)羌活(去蘆頭一兩),白鮮皮(一兩),防己(一兩),葛根(銼一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石膏(碎三兩),馬牙硝(研二兩半),甘草(銼炙一兩)
白話文:
-
羚羊角(研粉一兩)
-
麻黃(去掉根和節,煮過後撈去浮沫,炒乾焙熟三兩)
-
黃芩(去掉黑色的芯一兩)
-
赤芍藥(一兩半)
-
羌活(去掉蘆頭一兩)
-
白鮮皮(一兩)
-
防己(一兩)
-
葛根(切碎一兩)
-
杏仁(去皮和尖端,炒熟雙仁一兩半)
-
石膏(搗碎三兩)
-
馬牙硝(研磨二兩半)
-
甘草(切碎並炙烤一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日二。
治婦人中風,口面喎斜,麻黃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十二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每天兩次。
用於治療婦女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這是麻黃湯的配方。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芎藭(各一兩半),升麻,防風(去叉),防己,桂(去粗皮),羚羊角(鎊各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用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入竹瀝半合,再煎三四沸,去滓分溫二服。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節,煎煮後撈去泡沫,烘乾後焙製),川芎、蒼蓯蓉(各一兩半),升麻,防風(去掉分叉的部分),防己,桂枝(去掉粗皮),羚羊角(研成粉末,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