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三十九 (5)

1. 金刃腸出

論曰金刃所傷,有腸出者,有腸出已斷者,視其輕重之證,可決死生。腸有一頭見者,不可續也。若腹痛不可忍,短氣不能食,近則一日,遠則三日,治無及已,腸有兩頭見者,可速以桑白皮挼為線,或以麻縷續之,仍取雞血塗隙,勿令氣泄推內之。更以前線縷綴縫瘡口。

白話文:

古人說:金屬利器所傷,有的腸子出來了,有的腸子出來了而且斷了,根據其輕重症狀,可以判斷生死。腸子有一端露出來,是不能接駁的。如果腹痛劇烈難忍,呼吸短促,不能進食,那麼在一天到三天內,就無法施救了。腸子有兩端露出來,可以用桑白皮搓成線,或者用麻線接駁,然後用雞血塗抹縫隙,不要讓氣體泄露出來,把腸子推回體內。再用線頭把傷口縫合上。

亦以雞血塗之,腸有出而不斷者,當以大麥粥取其汁,洗腸而納之,綴縫瘡口,如前法,然後作研米粥飲,二十餘日,稍作強糜,百日後始得飯,食不可飽,飽則腸痛,宜常以湯散助之。

白話文:

也用雞血塗抹,腸子有脫出而不斷的情況的,應當用大麥粥取其汁液,清洗腸子然後納回去,縫合瘡口,方法如前,然後做研米粥喝,二十多天,逐漸做濃粥,一百天後才能吃飯,吃飯不能吃飽,吃飽了腸子就會痛,適宜經常服用湯藥輔助治療。

治一切金刃箭鏃傷中,及打撲傷損,貓犬咬傷,或至死者,急於傷處摻藥,其血化為黃水,再摻藥便活,更不疼痛,如內損血入腑臟,熱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許,調一大錢匕,服之立效,若牛抵腸出不損者,急內入,取桑白皮尖茸,挼為線,縫合腹皮,縫上摻藥,血止立活,如無桑白皮,用生麻縷亦得。

白話文:

治療一切金屬利刃、弓箭傷及跌打損傷、貓犬咬傷,以至傷患死亡的,趕快在傷口上敷上藥,鮮血會變為黃水,再敷藥就會起死回生,而且不疼痛。若內傷出血,血液進入內臟,就用童男童女的尿液煮沸,加少量酒,服用一錢匙,立即見效。若被牛頂出腸子,但沒有損壞,就趕緊將腸子放回腹中,用桑白皮或生麻縷縫合腹壁,縫好後敷上藥,止住血就能救活。如果沒有桑白皮,用生麻縷也可以。

並不得封裹瘡口,恐作膿血,如瘡干以津潤之,然後摻藥,婦人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運,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頭暖,急以童子小便,調一錢匕,取下惡物,如豬肝片。終身不患血風血氣,若膈上有血,化為黃水,即時吐出,或隨小便出,立效。花蕊石散

白話文:

翻譯:

不得封裹傷口,擔心會產生膿血,如果傷口乾燥,就用津液潤濕它,然後再敷藥。婦人生產後敗血不盡,血氣混亂,惡血奔向心臟,胎兒死在腹中,胎衣不下。到死亡的時候,只有心頭溫暖,趕快用童子尿調一錢匕,取出惡物,像豬肝碎片一樣。終身不患血風血氣,如果膈上有血,化為黃水,立即吐出,或隨小便排出,立竿見影。花蕊石散方。

花蕊石(搗為粗末一斤),上色硫黃(搗為粗末四兩)

上二味,拌和令勻,先用紙筋和膠泥,固濟瓦罐子一枚,候泥干,入藥在內,密封口曝乾,安在四方磚上,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籠匝,自巳午時,從下生火,令漸向上,經宿炭消盡,放冷細研羅過,瓷合盛,依法用。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材料混合均勻,先用紙筋和黏土混合,將瓦罐固定牢固,等到黏土乾燥後,將藥物放入罐內,密封口後曬乾,並將罐子放在四方磚上。

在磚上寫上八卦和五行字,用一斤炭籠住罐子,於巳午時開始,從底部點火,讓火勢逐漸向上蔓延,直到隔天炭火燃盡為止。待罐子冷卻後,將藥物研磨成細末,用羅篩過濾,最後將藥粉放入瓷盒中,並按照藥方指示使用。

治金瘡腸出,宜入之。磁石散

磁石(煅研),滑石(研)

上二味,等分,同研極細,每服一錢匕,以溫酒調下,空腹日午晚間各一服,夜臥二服,及以針砂塗腸上,其腸自收入。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等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匙,用溫酒調勻後服下。空腹時,每天中午和傍晚各服用一次,晚上睡覺前服用兩次。另外,還可以取一些針砂塗抹在腸子上,腸子就會自行收縮回去了。

治金瘡腸出。鐵精散

鐵精末(研),磁石(研),滑石(研)

上三味,等分,同研極細,粉腸上,後以溫酒調下一錢匕,空腹日午夜臥,各一服,夜半再一服。

治金瘡腸出不能入。小麥飲噀瘡方

上以小麥三升,用水九升,煮取五升,綿濾過候冷,含噴瘡上漸入,以冷水噴其背,不宜多令人見,亦不欲令傍人語,又不可令病人知,或尚未入,取病人臥席四角,令病人舉身搖,須臾腸自入,十日內食不可飽,頻食而少,勿使病人驚,驚則殺人。

白話文:

上等的小麥三升,加水九升,煮成五升,用棉紗過濾,冷卻後含在口中,慢慢噴灑在瘡口上,同時用冷水噴灑病人的背部,但不可讓太多人看到,也不要讓病人的親友說話,更不可讓病人知道,或還沒有進入,就拿病人睡覺的席子四個角,讓病人全身搖動,不久腸子自己就會進入,十天內不能吃飽,要少吃多餐,不要讓病人受到驚嚇,驚嚇會要了病人的命。

治金瘡腸脫出,令卻入。方

上取人干屎末,不以多少摻腸,干取濃麵漿濕腸上,即入腸,以冷水噀面,令吸氣,即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