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八 (1)
卷第一百三十八 (1)
1. 諸丹毒
論曰熱毒之氣,暴發於皮膚間,不得外泄,則蓄熱為丹毒。以其色如塗丹之赤,又復陽氣伏於皮中,故謂之丹也。熱氣剽悍,其發無常處,大則如掌,甚則周流四體,不急治,或至壞爛出膿血,若發於骨節之間,則肢斷如截,毒氣入腹,則能殺人,治法用鐮割,明不可緩故也。
治丹毒遊走,及魚臍瘡。硇砂丸方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說,熱毒之氣突然出現在皮膚之間,無法外散,就會積聚熱量形成丹毒。這種病症的顏色像塗了丹藥一樣紅,又因陽氣伏在皮膚裡面而形成,所以稱為丹毒。熱氣非常猛烈,發病時並沒有固定位置,嚴重的甚至會蔓延全身。若延遲治療,丹毒可能會潰爛並排出膿血,如果發於骨節之間,可能導致肢體截斷。如果毒氣進入腹部,更會危及生命。因此,治療丹毒要及時,不然病情發展就不可挽回了。
硇砂(研),雄雀屎,桂(去粗皮),獺膽(去膜),砒黃,丹砂(研細各一分),麝香(研一錢),白蠟(一兩半),天南星(三分),鵜鶘觜(半兩)
白話文:
硇砂(研碎),雄雀屎,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獺膽(去除膜),砒黃,丹砂(研磨成細粉,各取一分),麝香(研磨成粉,一錢),白蠟(一兩半),天南星(三分),鵜鶘觜(半兩)。
上一十味,除蠟外,搗研為末,先將蠟於瓷器內,慢火上熔,下藥調為丸,如梧桐子大,先用針撥破瘡口,入一丸,醋調面塗故帛,貼兩宿,痛止即揭去,收藥丸可再用。
治丹毒遊走,拓洗後服此。漏蘆湯方
白話文:
把除了蜂蠟以外的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先把蜂蠟放在瓷器中,用小火融化,然後加入藥物攪拌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先用針挑破瘡口,放入一粒藥丸,用醋和麵粉調成的藥膏塗在布上,貼兩天,疼痛停止後就揭掉,收起藥丸還可以再用。
漏蘆(去蘆頭),白蘞,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黃芩(去黑心),升麻,白薇,芍藥,大黃(銼),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漏蘆(去除蘆頭),白蘞,麻黃(去掉根節,用湯煮過,去除泡沫),黃芩(去掉黑色心),升麻,白薇,芍藥,大黃(切碎),甘草(炙,各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至晚再服,以瘥為度。
治丹毒流移不定方
生羊肉(牛肉亦得)
上一味,薄切作片,貼丹上頻易。
治丹毒發背諸腫方
馬齒莧
上一味,熟搗敷之,頻易不止者,得藍澱和之更佳。
治丹熱癰疽,始發焮熱,浸淫長大。黃芩湯拓方
白話文:
上九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的水煎煮,煮至八分,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至晚上再服用一次,以病癒為度。
治療丹毒流移不定:
新鮮羊肉(牛肉也可以),取適量,切成薄片,貼在丹毒患處,頻繁更換。
治療丹毒發背諸腫:
馬齒莧,取適量,煮熟後搗碎敷在患處,如果反覆不止,可以用藍澱混合一起效果更佳。
治療丹熱癰疽,初期發熱腫痛,蔓延擴大:
黃芩湯,用藥液浸濕布條,敷在患處。
黃芩(去黑心),升麻(各一兩半),黃連(去須),芎藭,大黃(各一兩),甘草(炙銼),當歸(切焙),羚羊角(鎊各半兩)
白話文:
黃芩(去掉黑色的果核),升麻(各一兩半),黃連(去掉須),芎藭,大黃(各一兩),甘草(切片並炙烤),當歸(切片並烘烤),羚羊角(研成粉,各半兩)
上八味,細銼,每用一兩,以水五盞,煎至三盞,去滓下芒硝半兩攪勻,以故帛三兩重浸藥汁,溫拓患處,數十遍,早晚用之,以瘥為度。
治丹毒。吳藍湯拓方
白話文:
將上列八種藥物搗碎成細末,每次取一兩藥末,加水五杯,煎煮至三杯藥液,去渣後,加入芒硝半兩,攪拌均勻。
取三兩重的舊布浸泡在藥液中,趁溫熱敷貼患處,每天早晚各敷數十次,直到痊癒為止。
吳藍(一兩),生地黃(三分),升麻,石膏,黃芩(去黑心),犀角(鎊),白蘞,梔子仁,大黃(各半兩)
白話文:
吳藍(60 克),生地黃(15 克),升麻,石膏,黃芩(去黑心),犀角(研磨),白蘞,梔子仁,大黃(各 30 克)
上九味細銼,每用半兩,以竹瀝一盞,水七盞,同煎至四盞,去滓以故帛浸拓患處,日五七次。
白話文:
將上等的九味藥材全部細細研磨,每種藥材每次用半兩,加上一盞竹瀝、七盞水,一起煎煮直到藥汁剩下四盞,用過濾後的藥汁浸泡布塊,然後把布塊敷在患處,每天重複五到七次。
治丹毒。升麻湯拓方
升麻(二兩),漏蘆,黃芩(去黑心各三兩),梔子(去皮一兩)
白話文:
治療丹毒的升麻湯配方如下:
升麻(6克),漏蘆,黃芩(去掉黑色部分,各9克),梔子(去掉外皮,3克)
上四味細銼,每用半兩,以水五盞,煎至三盞,去滓下芒硝二錢匕攪勻,以故帛三兩重浸湯中,溫拓患處數十遍,日兩次。
治風丹。胡粉塗敷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細細切碎,每次用半兩,加五碗水,煎至三碗,去渣後加入二錢匕首的芒硝攪拌均勻,用三兩重的舊絲帛浸入藥湯中,趁溫熱時敷在患處數十次,每天兩次。
胡粉,赤小豆,糯米,山茱萸,黃連(去須各一兩),水銀(半兩)
白話文:
滑石粉、赤小豆、糯米、山茱萸、黃連(去除根須,各一兩),水銀(半兩)
上六味,除水銀外,搗羅為散,生油調如糊,後取水銀於掌中,以津唾研如泥,入藥內研勻,先以椒湯洗丹上拭乾,用藥塗敷,日三兩遍。
白話文:
除了水銀以外,把其他六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生油調和成糊狀。然後取水銀在掌心中,用唾液研磨到水銀變成泥狀,加入藥物中均勻研磨。用花椒湯清洗患處,擦拭後塗抹藥物。每天早晚各塗藥一次。
治赤黑丹。羚羊角散塗敷方
羚羊角(燒灰三兩)
上一味,研為散,以雞子白調如糊,塗敷患處,日三兩次。
治丹毒如手掌大,身體赤發,痛癢微腫。赤小豆塗敷方
赤小豆
上一味,搗羅為末,以雞子白調如糊,塗丹上,干即易。
治赤黑丹。鹿角散塗敷方
鹿角(燒灰五兩)
上一味,細研為散,煉豬脂調和,塗患處,日三次。
又方
豬屎(燒灰)
上一味,細研為散,以雞子白旋調如糊,塗敷丹上,日三五次。
又方
豉(一兩),香薷,蓼葉(各半兩)
上三味,合和入酒少許,細研成膏,塗患處,干即易。
治丹毒遍身赤腫。生蘿摩汁塗敷方
生蘿摩
上一味,搗絞取汁,塗丹上,日三五次。
又方
茺蔚草,蛇銜草,慎火草(各一兩)
上三味,銼搗令熟,水調敷患處,日數次。
又方
惡實根(五兩取時勻令見風及雞犬)
上一味銼搗令熟。水調敷患處,干即易。
治一切丹胗方
白話文:
治療赤黑丹的藥方如下:
- 羚羊角散外用方
- 材料:羚羊角(燒成灰三兩)
- 制法與用法:將羚羊角燒灰後研磨成細散,再用雞蛋清調和至糨糊狀,塗抹在患處,每天使用三次。
- 功效:適用於治療如手掌大小、全身紅色斑塊、疼痛癢感輕微腫脹的丹毒。
- 赤小豆塗敷方
- 材料:赤小豆
- 制法與用法:將赤小豆搗碎成細末,以雞蛋清調和成糨糊狀,塗抹在丹毒患處,待幹後更換。
- 功效:治療赤黑丹。
- 鹿角散外用方
- 材料:鹿角(燒成灰五兩)
- 制法與用法:鹿角燒灰後細研成散,再用煉過的豬脂調和,塗抹於患處,每日三次。
- 另一方:豬屎(燒成灰),同样細研成散,用新鮮雞蛋清調和成糨糊狀,塗抹於患處,每天三到五次更換。
- 再一方:
- 材料:豉一兩、香薷半兩、蓼葉半兩
- 制法與用法:將這三味藥混合,加入少量酒,細研成膏狀,塗抹於患處,乾燥後再次塗抹。
- 功效:治療全身性赤色腫脹的丹毒。
- 生蘿摩汁塗敷方
- 材料:生蘿摩
- 制法與用法:搗碎生蘿摩取其汁液,塗抹於患處,每天三到五次。
- 又一方:
- 材料:茺蔚草、蛇銜草、慎火草各一兩
- 制法與用法:將這三種草藥搗碎拌勻,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處,每天數次。
- 再一方:
- 材料:惡實根五兩(採摘時需讓其均勻接觸風及避免雞犬接近)
- 制法與用法:將惡實根搗碎,用水調和敷在患處,乾燥後更換。
- 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丹毒症狀。
生蛇銜草(銼),生地黃(切),慎火草,五葉草,水萍,豉,大黃(生銼),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芒硝(碎),五葉藤
白話文:
蛇含草(磨碎),生地黃(切碎),慎火草,五葉草,浮萍,豉,大黃(生,磨碎),山梔子仁,黃芩(去除芯),芒硝(研碎),五葉藤
上一十一味。但得一味,不拘多少,搗貼之即瘥,干即入雞子清少許調。
治諸丹毒方
上取蕓薹汁,入大黃末,芒硝生鐵衣,相和塗之佳。
治火丹熱毒之氣,五色無定,宜先宣轉,然後用藥。雞蘇塗方
搗生雞蘇,厚塗之。
又方
搗苧麻根,敷之。
又方
赤小豆一升,羊角一對,同燒存性為末,和蜜敷之。
又方
研豉和屋塵等分,以苦酒調敷之。
又方
水磨羚羊角,服之妙。
又方
取連錢草,以鹽挼敷之。
白話文:
治療丹毒的方法:
-
只需一種材料,無論數量多少,研磨後貼上即可痊癒,乾燥時則加入雞蛋清少量調和。
-
治療各種丹毒方:
- 上選蘿蔔汁,加入大黃粉末、芒硝和生鐵衣混合後塗抹,效果更佳。
- 治療火丹熱毒之氣,五種顏色不定,應先通風轉換,再使用藥物。使用雞蘇塗抹方法:
- 將生雞蘇打碎,厚層塗抹。
- 另一方法:
- 將薴麻根打碎,敷於患處。
- 又一方法:
- 一升赤小豆,兩個羊角,一同燒後保持其性質,研磨為粉末,與蜂蜜混合作為敷料。
- 又一方法:
- 研磨豆豉和屋塵等份,以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 又一方法:
- 將羚羊角磨成水,飲用效果極好。
- 另一方法:
- 使用連錢草,以鹽揉搓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