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三十七 (1)

1. 諸癬

論曰癬之字從鮮,言始發於微鮮,縱而弗治,則浸淫滋蔓,其病得之風濕客於腠理。搏於氣血,氣血痞澀,久則因風濕而變化生蟲,故風多於濕,則為乾癬。但有周郭,皮枯瘙癢,搔之白屑起者是也。濕多於風,則為濕癬,周郭中如蟲行,浸淫赤濕,搔癢汁出是也,風折於氣血,則為風癬,𤸷痹不知痛癢是也。

白話文:

古人說癬這個字,從「鮮」字得來,意思是說癬的開始是微小的紅斑,如果放任不治療,就會逐漸擴散滋長,這種疾病是由風濕侵襲身體的腠理所引起的,與人體的氣血相搏擊,導致氣血凝滯不通。時間一長,就會因風濕而變化生蟲。所以風多於濕,就會變乾癬。症狀是皮疹周圍有紅圈,皮膚乾燥瘙癢,搔抓後會出現白色屑狀物。濕多於風就會變成濕癬。症狀是皮疹周圍像蟲子爬過一樣,逐漸擴散,發紅潮濕,搔抓後會有汁液溢出。如果是風損傷氣血所致,就會變成風癬。

如錢形則為圓癬,如雀目然則為雀目癬,亦皆赤痛而瘙癢,又或牛犬所飲,刀刃磨淬之餘水,取以盥濯,毒氣傳人,亦能生癬,故得於牛毒者,狀似牛皮。於諸癬中,最為𤸷厚邪毒之甚者,俗謂之牛皮癬。狗癬白點而連綴,刀癬縱斜無定形。凡此八者,皆風濕毒氣折於肌中,故痛癢不已,久而不瘥,又俱謂之久癬。

白話文:

像錢幣形狀的叫做圓癬,像麻雀眼睛形狀的叫做麻雀癬,兩種也都是紅腫疼痛而且發癢。也有因為牛犬喝過水、刀刃磨好後以剩餘的水洗滌,毒氣傳染到人身上也可能生癬,所以被牛毒感染的人,皮膚狀況看起來像牛皮。在各種癬中,牛皮癬是最嚴重邪毒最深的,俗話稱之為牛皮癬。狗癬是白色的斑點而且是連在一起的,刀癬是縱向斜向不定形的。凡是這八種癬,都是風濕毒氣累積在皮膚中,所以才會一直疼痛發癢,久了就無法治癒,又都稱之為久癬。

治多年諸癬,醫治不效者。烏蛇丸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天麻(各二兩),槐子(半斤),附子(生去皮臍小便浸一宿),白附子(炮各一兩),乾蠍(炒),白殭蠶(炒),羌活(去蘆頭),乳香(研各一兩半),苦參(十兩)

白話文:

烏蛇(浸在酒中,去皮和骨,烤乾):二兩

天麻:二兩

槐子:半斤

附子(新鮮的,去皮和臍,泡在小便中一宿):一兩

白附子(炮製過的):一兩

乾蠍(炒過的):一兩半

白殭蠶(炒過的):一兩半

羌活(去除蘆頭):一兩半

乳香(研磨過的):一兩半

苦參:十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細末,用生薑自然汁和蜜各一斤,熬成膏,入前藥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夜臥荊芥湯下。

白話文:

上述十味藥材,搗成細末,用生薑自然汁和蜂蜜各一斤,熬煮成膏狀,加入前面的藥粉和搗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溫酒送服,睡覺前荊芥湯送服。

治一切癬。槐芽丸

槐芽(曝乾),皂莢芽(曝乾各一斤),苦參(三兩),使君子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各一兩半),烏蛇(一條酒浸去皮骨炙)

白話文:

  • 槐芽(曬乾),皁莢芽(曬乾,各一斤)

  • 苦參(三兩)

  • 使君子,防風(去掉叉子),羌活(去掉蘆頭,各一兩半)

  • 烏蛇(一條,用酒浸泡,去皮骨,烤焦)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至晚再服。

治一切乾溼癬。三味烏蛇散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一兩),乾荷葉(半兩),枳殼(去瓤麩炒三分)

白話文:

烏蛇(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烤至一兩),乾荷葉(半兩),枳殼(去除瓤,麩炒至三分)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蜜酒調下,日晚再服。

治一切風癬,皮膚瘙癢。苦參丸

苦參水(浸一宿銼焙),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各四兩),菖蒲(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熱水下,不拘時。

治一切癬。三神丸

蒺藜子(炒),海桐皮(銼),草烏頭(鹽炒熟去鹽不用各一兩)

白話文:

  • 蒺藜子:炒熟。

  • 海桐皮:切碎。

  • 草烏頭:用鹽炒熟,去除鹽分,不使用。 (以上材料各一兩)

上三味,同搗為細末,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溫水鹽湯任下。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材,一起搗碎成細粉末,加入麵粉糊和在一起,捏成綠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10到15丸,用溫水或鹽湯送服。

治一切風癬。煮腎散

附子(炮裂去皮臍),椒紅(各半兩)

上二味,同搗為細末,用豬腎一對,竹刀切開,去筋膜,每隻入藥末一錢匕,鹽一捻相合,布線纏縛,以好酒一盞,於瓷器內煮約七八分熟。五更初,不得漱口及語話。去線旋旋嚼,細呷煮藥汁送下,食少白粥投之,當晚微利,次日煮熟吃,須連日服,服盡再作。

白話文:

將上述兩味藥材共研成細末,取豬腎一對,用竹刀切開,去掉筋膜,每隻豬腎放入藥末一錢匕,並加入少許鹽混合均勻,用布條纏繞紮緊,再放入瓷器中,並倒入一杯好酒,煮到豬腎約七八分熟。在五更天剛亮時,不可漱口或交談。將豬腎切成片狀,慢慢咀嚼,並搭配煮藥汁一起食用,少量白粥可以同時食用。當晚可能會有輕微腹瀉,次日即可煮熟食用,必須每天連續服用,直到藥材服用完畢。

治一切癬。防風散

防風(去叉),母豬肉(各二兩)

上二味,同煮數沸,去豬肉取防風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白湯點服,不拘時。

治一切癬。苦參丸方

苦參(用皂莢十梃椎碎同以水煮皂莢爛為度揀出苦參切曝乾將皂莢汁濾去滓再熬成膏),威靈仙(洗澤曝乾各三兩)

白話文:

苦參(將十枝皁莢敲碎,與苦參一起放入水中煮,煮到皁莢腐爛為止,撈出苦參切片曬乾,將皁莢汁過濾掉雜質,再熬成膏狀),威靈仙(清洗、晾乾,各三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以皂莢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至三十丸。

白話文: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皁莢膏和成丸狀,丸子的尺寸大約和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服用量逐漸增加至三十丸。

治一切癬。菖蒲酒

菖蒲(細切五斗)

上一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三斗,去滓,入米二斗,醞如酒法候熟,旋取飲令極醉,即愈。

治乾癬。一抹散

天南星,草烏頭(各一枚生用)

上二味,搗為細散,用羊蹄根搗絞自然汁調塗,不過三兩上瘥。

治一切乾溼諸癬。歲久不瘥。蛇床子湯

蛇床子,白土,羊蹄根,葛根,苦參,菖蒲,莽草(各三分),黃連(去須半兩)

白話文:

蛇牀子、白土、羊蹄根、葛根、苦參、菖蒲、莽草(各三錢),黃連(去鬚半兩)

上八味細銼,以水五斗。煎至三斗。濾去滓,溫暖淋洗癬上,三日後,重暖藥湯更洗之,不過三五度瘥。

治一切癬。漏蘆膏

漏蘆地榆,附子(去皮臍),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一兩),藜蘆(去蘆頭),木通,莽草,白芷吳茱萸細辛(去苗葉各半兩),蜀椒(去目併合口),蠟(各二兩),清油(一斤)

白話文:

漏蘆、地榆、附子(已去皮脫臍)、杏仁(浸泡在水中,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各一兩)、藜蘆(已去蘆頭)、木通、莽草、白芷、吳茱萸、細辛(去除葉莖,各半兩)、蜀椒(去籽、合攏口)、蠟(各二兩)、清油(一斤)

上一十三味,細銼十一味,先熬油令沸,下諸藥,煎候白芷赤黑色,停冷綿絞去滓,拭鐺令淨,再下油並蠟同煎,候蠟熔盡,瓷合盛收,旋塗患處,仍用後丁香散粉之,日三五上差。

白話文:

以上13種藥材,取11種切碎,先將油加熱至沸點,放入所有藥材,煎煮至白芷變為赤黑色,停火冷卻後用棉花擠去渣滓,擦拭鍋子使之乾淨,再加入油和蠟一起煎煮,直到蠟完全融化,用瓷皿盛裝收好,旋即塗抹於患處,再用後丁香散的粉末覆蓋,每天早晚各塗抹3至5次,就會逐漸好轉。

治一切癬,塗漏蘆膏後,宜敷丁香散方

丁香(搗末),蝦蟆灰(各一兩),麝香(研一分),五倍子(搗末),白礬(熬令汁枯冷),膩粉(各半兩)

白話文:

丁香 (搗成末) 一兩

蝦蟆灰 (一兩)

麝香 (研磨成粉) 一分

五倍子 (搗成末) 半兩

白礬 (熬煮成汁,然後冷卻) 半兩

膩粉 (半兩)

上六味,合和為散,敷於癬上,以瘥為度。

治一切癬。抵聖散

草決明(焙搗末半兩),膩粉(一分)

上二味,合和為散,先以布揩癬令赤,次以醋調藥塗之,當汁出痛解即瘥。

治乾溼癬風癬,不拘年月。定粉膏

澱粉,水銀,白蕪荑,胭脂(各一分)

上四味。同研令勻,用陳豬脂一兩,同研成膏,先用湯洗,後以膏子臨臥塗之,一上便瘥。本法豬脂,須用十年以上者,今若無,但陳者亦得,仍用後方淋洗。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再取陳年的豬脂一兩,一起研磨成膏狀。睡前先用熱水清洗患處,然後塗上藥膏。只要塗抹一次就會痊癒。

本方中的豬脂,必須使用十年以上的。如果現在沒有,也可以用陳年的豬脂,但仍需用後方的方法淋洗患處。

治一切新久乾溼癬。楝實洗方

楝實(半升無實用根皮代),楝葉及嫩枝銼,凌霄葉及藤(銼各一升),丹參,枳殼(去瓤),蛇床子,地榆,皂莢(各三兩並細銼),苦參(三兩細銼)

白話文:

  1. 楝實(半升,如果沒有楝實,可以使用楝樹根皮代替)。

  2. 楝樹葉和嫩枝(各一升,切碎)。

  3. 凌霄葉和藤(各一升,切碎)。

  4. 丹參、枳殼(去掉果肉)、蛇牀子、地榆、皁莢(各三兩,切碎)。

  5. 苦參(三兩,切碎)。

上九味。同煎濃汁,熱洗患處。

治一切新久乾溼癬。殭蠶散方

白殭蠶(炒去絲四十枚),斑蝥(二十枚全者生用),膩粉(一錢)

上三味,搗研為細末,乾癬用生油調塗,濕癬只干揩貼之,並候黃水出,及數數癢痛,永除根本,亦無瘢痕。

治一切乾溼癬。如聖散

風化石灰(半兩),鉛丹(二錢),膩粉(一錢),石硫黃(半錢)

白話文:

  • 風化石灰(半兩):取自風化石灰岩或石灰質土壤中的天然碳酸鈣沉積物。

  • 鉛丹(二錢):氧化鉛的一種,通常是深紅色或橙紅色粉末。

  • 膩粉(一錢):一種由滑石粉製成的細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遮蓋力。

  • 石硫黃(半錢):硫磺礦石的粉末或天然硫磺粉。

上四味,同研如粉,用生油調,先以布揩破癬塗之,末塗藥間,煎蔥白甘草湯淋洗,如換時亦依此。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生油調和。先用布擦拭破損皮膚,然後塗抹藥物。在塗藥的間隙,用蔥白和甘草煎湯淋洗患處。如果症狀有變化,也依照這種方法治療。

治一切乾溼癬。沉香瀝方

沉香,柏節,杉節松節(各半斤)

上四味。銼如指面大,以布囊盛,置於漚麻水中,浸一食久。漉出瀝乾取。一枚白坩,穿底下作一孔,如雞子大。以松葉一枚,安孔上,以藥囊坐坩內,以鹽一升蓋上,以黃泥固濟坩,令厚三五分,以炭火於坩口燒之,坩下安碗一口,滴藥汁於碗中,候煙盡,即取碗中藥汁,塗敷瘡癬上,日三五次,以瘥為度。白禿疽疥惡瘡並治之。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物研磨成指尖大小,用布袋子裝好,放入泡過的麻水中,浸泡一頓飯的時間,再瀝乾取出。用一口白色坩堝,在底部的中心鑽一個雞蛋大小的孔洞;然後取一片松葉,放在孔洞上;再將裝有藥物的布袋放在坩堝裡;用一升鹽覆蓋在藥物上;用黃泥將坩堝密封好,泥巴厚度約三到五分;在坩堝口上放上炭火燒製,並在坩堝下面放一個碗,讓藥汁滴入碗中;等煙霧消失後,取出碗中的藥汁,塗抹在患處,每天三到五次,直到痊癒為止。這種方法可以治療白禿、疽瘡、疥瘡和惡瘡。

治一切乾溼癬。梅實膏

烏梅(十四枚取肉),大蒜(十四頭去皮切),屋塵(細篩),鹽(各三合)

白話文:

烏梅(十四顆,取果肉)、大蒜(十四瓣,去皮切碎)、屋塵(過細篩)、鹽(各三匙)

上四味。先研烏梅,次下大蒜屋塵鹽等,和研令細,以醋調成膏,取塗癬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一切乾溼癬,癢痛不可忍。龍腦膏

龍腦,石硫黃,斑蝥(去翅足),膩粉(各半兩)

上四味,細研為末,用面油調成膏,發癢痛時,抓破塗之,日三五度即瘥。

治一切乾溼癬。胡粉膏

胡粉(二兩),水銀(一分)

上二味,和研令勻,以醋調成膏塗之,仍以紙貼,日三五上。

又方

蛇床子,駝脂

上二味,先研蛇床子令細,以駝脂調成膏塗之,日三五上,即瘥。

治一切癬不瘥。水銀膏

水銀(半斤),臘月豬脂(二斤半)

上二味,先熬脂令熔,次下水銀,以馬通火熬七日七夜,候冷取出去水銀,只取豬脂,每日三五度摩塗癬上,令熱即瘥。其水銀不妨他用。

白話文:

先將豬脂和狗油加熱熬成油脂,然後加入水銀,用烈火加熱煎熬七天七夜,等冷卻後取出水銀,只剩下豬脂,每天三次到五次塗抹在患有癬的部位上,就能使其迅速痊癒。而水銀還可以留着其他用途。

又方

乳牛尿(一升),羊蹄根(半斤切)

上二味,將羊蹄根先以米泔浸漬一宿、曝乾。次納牛尿中漬一宿曝乾,再漬再曝,尿盡為度,搗羅為末,以豬脂調塗癬上,日三五次。

白話文:

以上兩個藥方,先將羊蹄根浸泡在一晚的大米淘米水中,然後晾乾。之後把羊蹄根浸泡在牛尿中一晚,再晾乾,重複浸泡和晾乾,直到所有的牛尿用完。最後將羊蹄根搗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在癬上,每天塗抹三到五次。

又方

烏頭(十枚)

上一味,銼碎,以水五升,煮至二升,溫洗癬上,日三度,即瘥。

治一切久癬,積年不瘥。四畔潛浸,復變成瘡,瘡色赤黑,癢不可忍,搔之血出。

黃連膏

黃連(去須為末),黃柏(去粗皮為末),豉(研細),蔓荊子(為末),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各半兩),水銀(一錢)

白話文:

  • 黃連:去除須毛,研磨成粉末。

  • 黃柏:去除粗糙的外皮,研磨成粉末。

  • 豉:研磨成細粉。

  • 蔓荊子:研磨成粉末。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將兩顆杏仁研磨成細粉,各取半兩。

  • 水銀:一錢。

上六味,先以水銀於掌中唾研如泥,次入乳缽內,下生油一合和勻,次入藥末,同研成膏,瓷合盛,日三五度,取塗癬上即瘥。

白話文:

(上六味,先將水銀放在手掌中,吐一口唾沫研磨成泥狀,然後放入乳缽內,倒入一合生油拌勻,再加入藥末,一起研磨成膏狀,用瓷盒子盛裝好,每天塗抹癬患處三次或五次,即可痊癒。)

治一切癬。狼牙膏

狼牙(搗),雄黃(研),丹砂(研),硫黃(研),雷丸(搗),白礬(熬令汁枯研),藜蘆(去蘆頭搗各一分)

白話文:

狼牙(搗碎)、雄黃(研磨成粉)、丹砂(研磨成粉)、硫黃(研磨成粉)、雷丸(搗碎)、白礬(熬煮至汁液乾枯,研磨成粉)、藜蘆(去除蘆頭,搗碎),各取一份。

上七味,細羅為散,蜜調成膏,塗癬上,日三遍,取瘥為度。

治一切癬。雀糞塗敷方

雀糞,醬瓣(水洗令淨各半兩)

上二味,合和細研,塗敷癬上,日三兩次。

治一切癬。水銀膏方

水銀(一分),蕪荑仁(研末),薑黃(搗末各半兩),酥(二兩)

上四味,先煎酥和水銀,以柳椎研攪,候水銀散,即下蕪荑薑黃末攪勻,瓷合盛,旋取塗癬上,日三兩次。

白話文:

把上述四種藥材,先煎成湯,再和水銀一起煮,用柳木槌搗碎並攪拌,等到水銀分散後,再加入蕪荑薑黃末攪拌均勻,用瓷器盛裝,隨時取用塗抹患處,一天塗抹兩到三次。

治一切癬。雄黃膏

雄黃(研末),石硫黃(研末),羊蹄根(濕者),沙糖(色白者),荷葉(新者各一兩)

上五味,先以羊蹄根白糖荷葉,於乳缽內細研如泥,次入雄黃硫黃末,同研成膏,瓷合盛,取塗癬上,日三度,如藥干,旋添少許蜜調之。

白話文:

藥方一:

  1. 首先將羊蹄根、白糖和荷葉放入乳缽中,研磨成泥。

  2. 然後加入雄黃和硫磺末,一起研磨成糊狀。

  3. 將藥膏放入瓷盒中保存。

  4. 每天三次,將藥膏塗抹在癬上。

  5. 如果藥膏變乾了,可以加入少許蜂蜜調勻。

藥方二:

  1. 將羊蹄根、白糖和荷葉放入乳缽中,研磨成泥。

  2. 然後加入雄黃和硫磺末,一起研磨成糊狀。

  3. 將藥膏放入瓷盒中保存。

  4. 每天三次,將藥膏塗抹在癬上。

  5. 如果藥膏變乾了,可以加入少許香油調勻。

治一切癬。附子散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皂莢(一梃去皮子炙),吳茱萸(湯洗焙炒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用新布揩癬令濕,然後塗藥,日三兩上,如干癬以醋調塗。

治一切癬。獨活散

獨活(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以酒調和如糊,先用皂莢水洗癬上,然後塗之,日二度。

治一切癬。大黃散

大黃(如棗大一塊),斑蝥(全者七枚)

上二味,搗研為細散,以釅醋調如糊,先揩破癬瘡,然後塗藥,候乾洗之。

治諸癬。七星散

乾蠍(七節者),白殭蠶(直者各七枚)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字,用好酒一盞,入羊蹄根汁並蜜少許調服,晡時一浴,仍用羊蹄根滓揩浴。

治一切風癬,及諸般癬瘙癢,搔之不已者。備急羊蹄根塗方

羊蹄根,草烏頭

上二味,淨拂多人行磚,上滴好醋,先磨草烏頭約一分,次磨羊蹄根二分,爬令發癢,以指點藥抹之,仍吃煮腎散,相為表裡,煮腎散方,在前第六方。

白話文:

以上兩味藥,乾淨地掃淨很多人踩踏過的磚頭,倒上好醋,先將草烏頭磨成約一分,然後將羊蹄根磨成二分,爬到身上發癢處,用手指沾藥抹上,同時服用煮腎散,互相為表裡。煮腎散的方子,在前第六方。

治一切乾溼癬。白礬塗方

白礬(一兩研為末)

上一味,用醋調如糊,塗摩癬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一切乾溼癬。炙魚塗方

魚(不問色目)

上一味,火上炙皮微焦,乘熱去皮骨,取肉研塗癬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一切癬。半夏散

半夏(二兩)

上一味,搗羅為散,以陳醬汁調和如糊,塗摩癬上,日兩三度即瘥。

治一切癬艾汁塗方

艾(一兩細銼)

上一味,以釅醋半升,煎取濃汁,去滓塗摩癬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一切癬蒿穗敷方

蒿穗(二兩黃燥者)

上一味,搗羅為散,以醋調和,塗摩癬上,日三兩度即瘥。

治一切癬楮汁塗方

楮木白汁(不拘多少)

上一味。先以新布揩癬微破。然後塗藥。日二上即瘥。

治一切癬。桃葉汁塗方

桃葉(一兩日中時採)

上一味,研絞取汁,塗摩癬上,日三度即差。

治久患濕瘡不瘥。蛇床子散

蛇床子,黃連,膩粉

上三味,等分為散,用小油調塗之,膩粉多入不妨。

治濕癬癢,搔之有黃水,殺蟲。蘆薈散

蘆薈(一兩研),甘草(半兩)

上二味,為散和勻,先用淡漿水洗,後用藥,不過三兩度。

治多年濕癬。荊芥散

荊芥穗(不拘多少)

上一味,以瓦罐子盛,鹽泥固濟,只留一竅,用炭火燒,候出清煙,便撥去火,用濕泥塞了竅子,放冷取出,碾為細散,每用末五錢匕,入麝香一錢匕,膩粉五錢匕,同研勻細,先以口含鹽漿水抓洗令破,帛子搵了,生油調藥塗之。

白話文:

把上一味藥物用瓦罐裝盛起來,用鹽泥密封,只留一個小孔洞,用炭火燒,等冒出清煙時,立即撥開火,用濕泥巴塞住孔洞,等冷卻取出,研磨成細末,每次用藥末五錢匙,加入麝香一錢匙,膩粉五錢匙,一起研磨均勻細膩,先用鹽漿水含在口中,抓洗藥物部位使破損,用布擦拭乾淨,塗上生油調製的藥物。

治濕癬。英粉散

英粉(炒黑細研二兩),藜蘆(去蘆頭為末),馬腸根(為末各一分)

上三味,和研令勻,用生油調如粉,塗癬上,日三度。

治濕癬癢不可忍。黃柏散

黃柏(去粗皮),黃連(去須),胡粉(研各一兩),雌黃(研細半兩)

上四味,搗研為散,先以米泔清洗淨拭乾,敷藥日三兩度即瘥。

治乾癬積年痂厚,搔之黃水出,遇陰雨即劇。方

巴豆(一枚)

上一味,於炭火上燒之,令脂出,即於釜上,以脂研之,如杏仁沫,薄塗之,不過一兩度瘥。

治濕癬方

上於日未出時,取獨行羊蹄根,不得令見風,切搗如泥,著少鹽,於日中暴雨時久塗之。

又方

上用鯽魚一頭,淨拭並全使,將石硫黃一兩粒,如雞頭實大,送入口中,令深入魚腹,然後用淨瓶一口,安於灶下灰火中,翻覆煿,令魚乾焦黃色,碾作末,入膩粉二錢匕,拌令勻,生油調,塗瘡疥。

白話文:

  1. 首先準備一條鯉魚,將其清洗乾淨,保持完整。
  1. 將一到兩粒,如同雞頭大小的石硫黃放入魚腹中。

  2. 將裝有鯉魚的容器放在爐竈下方的灰火中,不停翻動並燒烤,直到鯉魚烤至乾燥變焦黃色。

  3. 將烤好的鯉魚搗碎成粉末,加入兩錢的膩粉,充分攪拌均勻。

  4. 加入生油調製成藥膏,塗抹於患處。

治一切癢瘡方

烏蛇(半斤以酒浸一宿取肉炙乾),羌活(去蘆頭四兩),麝香(一錢研)

上三味,搗羅前二味為散,入麝香同研,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三服。

治疥癬。苦參丸方

苦參(四兩),玄參,山梔子仁,獨活(去蘆頭各二兩),黃連(去須一兩半),黃芩(去黑心),枳殼(去瓤麩炒),大黃(銼炒),防風(去叉),菊花(各一兩)

白話文:

苦參(四兩),玄參、山梔子仁、獨活(去除蘆葦頭,各二兩),黃連(去除鬚根,一兩半),黃芩(去除黑心),枳殼(去除果肉麩炒),大黃(銼碎炒),防風(去除叉枝),菊花(各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暖酒下。

治疥癬。五參散

烏蛇(去皮骨酒炙焦),麻黃(去節),大黃(各二兩),白附子(炮半兩),漏蘆(去蘆頭一兩半),沙參,玄參,五加皮,乾蠍(去土炒),丹參,白殭蠶(炒),羌活(去蘆頭),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烏蛇(去皮骨,用酒炙至焦黑),麻黃(去節),大黃(各二兩),白附子(炮製後,半兩),漏蘆(去蘆頭,一兩半),沙參,玄參,五加皮,乾蠍(炒去泥土),丹參,白殭蠶(炒),羌活(去蘆頭),甘草(炙製,各一兩)。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用薄荷湯調下。

治諸瘡癬疥。防風散方

防風(去叉),天麻,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空心酒調服。

治諸疥癬久不瘥者。徐長卿散塗方

徐長卿,苦參,附子(生去皮臍),吳茱萸(洗焙乾炒),旱蓮子,細辛(去苗葉),石硫黃菖蒲,半夏(生用)

上九味,等分,搗羅為細散,先以油煎蔥白色黃,將油和藥末塗,仍先以湯浴了手腿,並用被複,更將火桶子安被內,蓋令熱,兩上瘥。

白話文:

將上九味中藥等分,搗成細末。先用油將蔥煎至白色發黃,然後將油和藥末混合塗抹在患處。塗抹前先用熱水浸泡手腳,並用被子包裹起來。再將火桶放在被子內,蓋好讓其變熱,即可治癒手腳凍瘡。

治乾溼癬,癢痛不可忍。方

羊蹄根(一兩),黃連(去須二兩),蛇床子(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用臘月豬脂調令稀,塗癬上良。

治諸癬,並面上風刺。方

上取葛勒蔓草頭一把,勿令人知,鹽挼塗瘡,三五上永瘥,面上瘡,取子為末,空心酒調下三錢匕。

治癬疥,並白禿瘡。荷葉湯

裹鹽荷葉,藤瓤等分

上二味。銼碎,水煎濃汁,洗三五度瘥。

治一切癬疥。山梔子散

上搗山梔子仁為細末炒過,以蜜蒸三五度了,五更,酒調下一匙頭許。

治諸瘡癬。黃麻散

大黃(銼炒四兩),天麻,羌活(去蘆頭各二兩)

上三味,為細散,酒煎三錢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