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五 (4)
卷第一百三十五 (4)
1. 熱腫
論曰內經謂諸病胕腫,皆屬於火,故熱勝則腫,流走無常,若火炙然,亦或謂之流腫也,此得之風熱搏氣血而作,熏爍鼓動四肢而著腹背,大則如盤,小則如手,甚則熠熠然遍於一體之中,令人五心煩熱,唇口乾燥,如注之狀,治宜湯液盪滌於內,膏敷發泄於外,使熱氣得通,則腫自消矣。
治熱腫熱毒。升麻犀角丸方
白話文:
《內經》說,所有的胕腫病,都屬於火症,所以熱盛就會腫脹,行走流佈沒有常規,像被火灼燒一樣,有時候也稱作流腫。這種病是因風熱搏擊氣血而發作,蒸騰鼓動四肢而顯著於腹背,大的像盤子,小的像手,嚴重的遍佈全身閃爍發光,使人五心煩熱,嘴脣口舌乾燥,好像著了火一樣,治療宜用湯藥在內部蕩滌,用膏藥在外部敷發,使熱氣得以疏通,那麼腫脹自然就會消退了。
升麻,黃芩(去黑心),防風(去叉),人參,當歸(切焙),黃耆(銼),干藍,甘草(炙銼)梔子仁,黃連(去須各一分),犀角(鎊屑一兩),大黃(半兩),巴豆(二十四枚去皮膜心炒焦研細)
白話文:
-
升麻
-
黃芩(去除黑色種子)
-
防風(去除叉狀根莖)
-
人參
-
當歸(切片並烘烤)
-
黃耆(切碎)
-
幹藍
-
甘草(炙烤並切碎) *梔子仁
-
黃連(去除根須,每種藥材各一份)
-
犀角(磨成碎屑,一兩)
-
大黃(半兩)
-
巴豆 (24 顆,去除外皮和薄膜,炒焦後研磨成細粉)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溫水下,以利為度,不拘時候。
治臟腑久有積熱,發為毒腫,向夜疼痛。漏蘆湯方
白話文:
把上述十三種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藥丸,用溫水送服,以感到舒服為準,不受時間限制。
漏蘆(去蘆頭),升麻,大黃(銼醋炒),黃芩(去黑心各一兩),藍葉,玄參(黑堅者各半兩)
白話文:
漏蘆(去除蘆頭)、升麻、大黃(切碎,用醋炒過)、黃芩(去除黑心,各一兩)、藍葉、玄參(黑堅者,各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十五錢匕,水六盞,竹葉二十一片,同煮至三盞,去滓下芒硝半錢匕,分溫三服,空心日午夜臥各一,利即減,未利即加服數。
白話文:
先將上面六種中藥粗略搗碎,過篩,每服十五錢,加水六杯、竹葉二十片,一起煮到剩下三杯,去渣後加入芒硝半錢,分三次溫服,空腹時、中午和晚上睡前各服一次。如果已經排便,就減少服用次數;如果沒有排便,就增加服用次數。
治熱腫。三黃丸方
黃連(去須),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各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熟水下,不拘時候。
治熱腫懼向暖處,周身毒熱蒸人者。秦皮湯方
白話文:
治療熱腫可以用三黃丸:將黃連、大黃、黃芩各取二兩,去其鬚、黑心,搗碎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溫水送服,不限時辰。
如果熱腫患者害怕靠近溫暖的地方,全身有毒熱蒸騰的感覺,可以用秦皮湯治療。
秦皮(銼一兩半),防風(去叉三兩),車前子(微炒二兩),黃連(去須三分)
白話文:
秦皮(一兩半,並切成銼狀),防風(三兩,並去除叉子),車前子(二兩,稍微炒一下),黃連(三分,並去除鬚根)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各一。
治熱毒腫。防己丸方
白話文:
取這四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七分,去渣溫服,飯後及睡前各一次。
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腫脹。此為防己丸的處方。
防己,大黃(銼醋炒各三兩),芍藥,檳榔(煨各二兩一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薏苡仁(炒),生乾地黃(焙),枳殼(去瓤麩炒各二兩),麥門冬(去心焙),木香(各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一分),茯神(去木一兩)
白話文:
防己、大黃(切碎後用醋炒,各三兩)、芍藥、檳榔(煨製,各二兩一分)、牛膝(去除苗,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薏苡仁(炒)、生乾地黃(焙)、枳殼(去除瓤,用麩炒,各二兩)、麥門冬(去除心,焙乾)、木香(各一兩半)、桂皮(去除粗皮,一兩一分)、茯苓(去除木心,兩兩)。
上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漸增至三十丸,食後良久,溫酒或生薑湯下,日三。
治熱毒腫,或身生瘭漿。鉛酒方
鉛(五兩),酒(一斗無灰者)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飯後很久服用,用溫酒或生薑湯送服,每天三次。
上二味,將鉛熔成汁,投入酒中,又取鉛熔,再投酒中,如此十度,然後淨濾澄清,時飲三合至五合,不可過醉,醉甚則吐,損正氣。
白話文:
將鉛熔成液體,投入酒中。然後再次將鉛熔化,再投入酒中。如此重複十次,然後過濾澄清。
每次飲用三小杯到五小杯,不要喝醉。如果喝醉了,會嘔吐,損害正氣。
治熱毒腫,或身生瘭漿。甘草湯方
甘草(炙銼二兩)
上一味,粗搗篩,每服六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後良久,及夜臥時各一服。
治熱毒腫。惡實丸方
惡實(炒二兩),山梔子(去皮五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後良久,熟水下十五丸,日再夜一。
治熱毒氣腫。楸葉膏方
楸葉(一秤立秋日採切),馬齒莧(新者半秤切)
白話文:
用甘草湯治療熱毒腫或身上長瘭漿,方法是將甘草炙烤後切成小塊,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六錢,用兩盞水煎煮至一盞,去渣,飯後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針對熱毒腫,可以用惡實丸治療,方法是將惡實炒熟,山梔子去皮,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後服用十五丸,每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
可以用楸葉膏治療熱毒氣腫,方法是將立秋當天採摘的楸葉和新鮮的馬齒莧切碎,混合在一起。
上二味,淨洗控干,沙盆內爛研,取自然汁,重絹濾過,慢火熬成膏,瓷器收之,凡有熱腫,先以漿水洗腫處,次以甘草水洗,然後攤藥於薄紙,或絹上,隨腫大小貼之,日再換。
治熱毒腫。麝粉散方
白話文:
上面兩種藥物,清洗乾淨並控乾水分,在沙鍋中研磨成泥,取出自然汁液,用重絹過濾,小火煮成膏狀,裝入瓷器中保存。凡是有熱腫,先用漿水清洗腫處,然後用甘草水清洗,然後將藥物攤在薄紙或絹布上,隨腫脹大小貼上,每天更換兩次。
麝香(研半錢匕),膩粉(一錢匕),馬兜鈴根(一分),黃柏(半兩)
上四味,搗研為散,用油調塗腫處立消。
治熱腫。犀角膏方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半錢的量匙),滑石粉(一錢的量匙),馬兜鈴根(一分),黃柏(半兩)
犀角(鎊屑),升麻,山梔子(去皮生用),黃芩(去黑心),芍藥,芒硝,連翹,大黃(銼生用)蛇銜草,白蘞(生用各二兩),玄參(黑堅者三兩),蒴藋(切四兩),干藍葉(生用一兩半),生地黃(十兩研絞取汁),漏蘆(去蘆頭生用二兩半),豬脂(四斤不入水者別煎)
白話文:
犀牛角(刮取粉末)、升麻、山梔子(去皮生用)、黃芩(去黑心)、芍藥、芒硝、連翹、大黃(銼碎生用)、蛇銜草、白蘞(生用,各二兩)、玄參(黑堅質地的三兩)、蒴藋(切碎四兩)、幹藍葉(生用一兩半)、生地黃(十兩研磨絞取汁)、漏蘆(去蘆頭生用二兩半)、豬脂(四斤,不加水另外煎煮)
上一十六味,內十四味,銼如麻豆,與地黃汁相和、經宿,別煎豬脂,濾去筋膜停溫,入諸藥,以微火煎半日,去滓膏成,用瓷合盛,以故帛塗膏貼腫處,及瘡上。
治一切熱腫欲結瘡癤焮疼痛。拔毒散方
白話文:
以上十六味藥物,其中十四味要研磨成麻豆大小,加入地黃汁,靜置一晚。另外煎豬脂,將筋膜去除,溫熱後加入研磨好的藥物,用小火煎熬半天,去除雜質即可製成膏狀。最後用瓷器盛裝膏藥,並用乾淨的布塗抹膏藥並敷貼在腫脹處或瘡口上。
草烏頭(去皮臍生搗為細末一兩),蚌粉(半兩)
白話文:
草烏頭(去皮,臍生,搗碎成細末,一兩),蚌粉(半兩)
上二味拌勻,每看多少,臨時用新汲水,調攤紙上貼之。
治熱腫赤痛。白龍散方
蛤粉,白礬(各二兩),青鹽(一兩)
上三味,同研為末,用生油調塗腫處。
治熱毒腫。金花散方
黃柏(二兩),雄黑豆(一兩緊小者是也),大黃(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浸甘草水調如膏,量腫處大小攤貼,以紙蓋之。
治諸熱毒腫痛,欲成瘡癤者。大黃散方
白話文:
將白龍散的蛤粉和白礬各二兩,青鹽一兩,研磨成粉末,用新鮮的水調和成糊狀,塗抹在患處。金花散的黃柏二兩,黑豆一兩(選擇緊小的),大黃半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甘草水調成膏狀,根據患處大小塗抹,用紙覆蓋。大黃散則用於治療熱毒腫痛,可能發展成瘡癤的狀況。
大黃,栝蔞根,黃芩(去黑心),百合,當歸(切焙各半兩),葛根(一兩銼),黃柏根(銼)芒硝,赤小豆(各一分),粳米(一合)
白話文:
大黃:具有瀉熱清腸、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熱結腸道、瘀血阻滯等症。
栝蔞根:具有清熱化痰、潤燥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
黃芩(去黑心):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濕熱痢疾、黃疸尿赤等症。
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熱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燥熱口渴等症。
當歸(切焙各半兩):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主治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葛根(一兩銼):具有發汗解肌、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肌肉痠痛、口渴等症。
黃柏根(銼):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濕熱痢疾、黃疸尿赤等症。
芒硝:具有瀉熱通便、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熱結腸道、便祕、目赤腫痛等症。
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腫、熱毒瘡癤等症。
粳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
上一十味銼焙,搗羅為散,量腫處大小,用新汲水化蜜調藥如膏,攤於腫處,紙蓋之,一日一換。
治一切熱腫毒。五倍子散方
五倍子,大黃,黃柏(各一兩銼)
上三味,搗羅為散,新汲水調如糊,日三五度,塗敷患處。
治兩腿或遍體生熱毒瘡,爬著清水出,腫爛癢痛不可忍。方
上取水楊枝葉,不限多少,水煎減一半,斛內終日浸洗。
又方
豉(炒煙盡),黃連(去須各一兩)
上二味,同搗為末,臘月豬脂和塗之,如濕瘡即干敷。
白話文:
將前十味藥材切碎,焙乾後研磨成粉,根據腫塊大小,用新鮮水調和蜂蜜,將藥粉調成膏狀,敷在腫塊處,用紙蓋住,一天換一次。此方可治療各種熱毒引起的腫毒。
另外,取五倍子、大黃、黃柏各一兩切碎,研磨成粉,用新鮮水調成糊狀,一天塗抹患處三到五次,可治療熱毒瘡。
最後,將水楊枝葉不限量水煎至一半,將患處浸泡在藥水中,終日浸洗,也可治療熱毒瘡。
此外,將豉炒至煙盡,黃連去須各一兩,研磨成粉,與臘月豬脂混合塗抹患處,濕瘡則乾燥後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