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三十三 (4)

1. 月蝕瘡

上三味,陰乾並細銼,搗羅為散,每取棗核許大,以綿裹,納穀道中,日二度。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三種藥材,要陰乾後再細細地銼碎,搗磨成粉末。每次取像棗核那麼大的份量,用棉布包好,放入肛門中,每天使用兩次。

論曰月蝕瘡小兒多有之,蓋由嗜甘肥,營衛不清,風濕毒熱之氣,蘊蓄腑臟,其瘡多生於兩耳,及鼻面間,並下部諸孔竅側侵蝕之,甚則潰爛黃赤汁,流達於筋骨,月初則瘡盛,月晦則瘡衰,以其隨月盈虛。故名月蝕,或謂小兒以手指月而生,未必然也。

治月蝕瘡。多在兩耳上,及竅傍,隨月盈虛,水銀膏塗敷方

白話文:

論述說:日蝕和月蝕時生的瘡,小兒常有的,主要由嗜食甘肥之物所致,營衛不淸,風濕毒熱之氣,蘊積在臟腑,這些瘡多生於兩耳,以及鼻面之間,並且向下擴散到諸孔竅,侵蝕肌肉,嚴重時潰爛,黃赤汁流出,達於筋骨,月初時瘡加重,月晦時瘡減輕,隨著月圓月缺而變化,所以稱為月蝕瘡。或者說小兒用手指月亮時而生病,這未必就是這樣。

水銀(一分),胡粉(研),黃連(去須為末),松脂(各半兩),豬脂(四兩)

白話文:

  • 水銀(1 錢)

  • 胡粉(研為粉末)

  • 黃連(去除須根,磨成粉末)

  • 松脂(各半兩)

  • 豬脂(4 兩)

上五味,先熬脂令沸,下松脂諸藥末,水銀攪令勻,瓷合盛,先以鹽湯洗瘡,塗敷日三五度。

又方

虎頭骨(末),豬脂(各二兩)

上二味,和調如糊,先用鹽湯洗瘡,塗敷瘡上,日三五度。

治月蝕瘡,甘草散塗敷方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先用油脂熬煮至沸騰,再加入松脂等藥粉,並用水銀攪拌均勻,盛放在瓷器容器中。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患處,然後塗抹藥膏,每天敷藥三到五次。

另一種藥方:取虎頭骨研磨成粉,與豬油混合成糊狀。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患處,然後將藥膏塗抹在患處,每天敷藥三到五次。

以上兩種藥方均可治療月蝕瘡,另外也可以使用甘草散塗抹患處。

甘草(末),青蛙(自死者燒作灰),母豬蹄甲(燒作灰),救月杖(燒作灰一兩)

白話文:

甘草粉,自死的青蛙燒成灰,母豬的蹄甲燒成灰,救月杖燒成灰一兩。

上四味,搗羅研細拌勻,以蜜調塗敷瘡上,日三五度。

治月蝕瘡入鼻口,及九竅孔,並諸瘡。豉塗敷方

豉,蝦蟆(五月五日取一枚自死者)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研細,混合均勻,用蜂蜜調和後塗抹在瘡面上,每天塗三到五次。

用於治療月蝕引起的瘡進入鼻口以及九個孔竅,還有其他各類瘡症。此為豉塗敷的方子。

豉,使用五月五日自然死亡的蝦蟆一枚。

上二味,將鹽豉不以多少,填滿蝦蟆腹,掛於屋北,令乾燥,以紙泥裹之,埋釜鍋底三炊久燒之,取出去泥,搗細研為末,塗敷瘡上,干即以豬脂和,七月七日修合亦得。日三五度。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加入適量鹽豉,填滿蟾蜍腹部,掛在屋子的北邊,讓它乾燥,再用紙漿裹好,埋進鍋底,用三鍋飯的量長時間燃燒,取出後去除泥土,搗碎研磨成粉末,塗敷在瘡口上,乾燥後用豬油混合,在七夕這天製作也可以。每天塗抹三到五次。

治月蝕瘡。鼓皮醋塗方

鼓皮(如手掌大),醋(二升)

上二味,以醋浸皮經一宿,取汁塗敷瘡上,日三五度。

治月蝕瘡息肉。硫黃塗敷方

石硫黃(細研),䕡茹(末各一兩),斑蝥(去足翅半兩細研)

上三味,搗研和勻,先用鹽湯洗瘡,後塗敷瘡上,如干者以豬脂調和塗敷,日三度。

治月蝕濕蟲瘡䘌。半夏根散方

白話文:

治月蝕瘡

鼓皮醋塗方

材料:

  • 鼓皮(大小如手掌)
  • 醋(二升)

做法:

  1. 將鼓皮浸泡在醋中,放置一晚。
  2. 取出鼓皮,將醋汁塗敷在瘡上,每日三到五次。

治月蝕瘡息肉

材料:

  • 石硫黃(細研磨)
  • 䕡茹(磨成粉末,各取一兩)
  • 斑蝥(去除足翅,取半兩,細研磨)

做法:

  1. 將上述三種材料混合研磨,調勻。
  2. 先用鹽水清洗瘡口,再將藥膏塗敷在瘡上。
  3. 若藥膏乾燥,可用豬油調和後塗敷,每日三到五次。

治月蝕濕蟲瘡

方名:半夏根散

此處僅提供方名,無具體配方和做法,需查閱其他資料。

半夏根(五月五日取一兩),木瓜(根),烏頭(各一兩)

白話文:

  • 半夏根(五月五日取一兩):在五月五日採集一兩重的半夏根。

  • 木瓜(根):木瓜的根部。

  • 烏頭(各一兩):烏頭的根部,取一兩重。

治月蝕瘡。礬石塗敷方

礬石(研),石硫黃(研各半兩),五月五日蝦蟆(自死者一枚燒作灰)

上三味,細研為末,先以鹽湯洗瘡,塗敷日三五度,以瘥為度。

治月蝕瘡,茱萸湯洗方

白話文:

治療月蝕瘡,可以用礬石、石硫黃和五月五日燒成灰的死蝦蟆研成粉末,先用鹽水清洗患處,再塗敷藥粉,一天塗抹三到五次,直到痊癒。也可以用茱萸湯清洗患處。

茱萸根,地榆根,薔薇根(各一兩)

白話文:

茱萸根、地榆根、薔薇根(各50公克)

上三味細銼,以水五升,煎至二升半,去滓溫洗瘡,冷即止,日三兩度洗之,敷以他藥。

治月蝕下部濕䘌。兔頭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細切,用五升水煎煮至剩二升半,去掉藥渣,趁溫熱時洗瘡口,冷了就停止,每天洗兩到三次,然後敷上其他藥物。

用於治療月經期間下部濕疹。這是兔頭散的配方。

臘月兔頭(一枚燒過),五月五日蝦蟆(自死者一枚燒灰),代赭(一兩),地黃葉灰(半兩)虎頭骨(炙令赤黑色二兩),貝子(燒過七枚),小薊灰(半兩)

白話文:

臘月兔頭(一顆燒過的)、五月五日自死蝦蟆(一顆燒成灰)、代赭(一兩)、地黃葉灰(半兩)、虎頭骨(烤至赤黑色的兩兩)、貝子(燒過七顆)、小薊灰(半兩)。

上七味,搗羅為散,以綿裹如棗核大,納下部中,兼每日空心新汲井水,調下半錢匕服,以瘥為度。

治月蝕瘡酥粉塗敷方

酥(二兩),胡粉(一兩細研)

上二味,調和如糊,塗敷瘡上,日三五度。

治卒得月蝕瘡塗敷方

上取羅摩草,研絞取汁塗敷,日三五度。

又方

射干(三兩),甘草(炙一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五合,濾去滓,空心溫服,午時晚間再煎服。

治卒得月蝕瘡塗敷方

蝦蟆(一枚自死者),兔糞(月望夜取)

上二味,破蝦蟆腹,納兔糞滿合定,於炭內燒過,細研為末,塗敷瘡上,日三五度。

又方

地龍糞(燒通赤為末),豬脂(各三兩)

上二味,調塗敷瘡上,日三五次,以瘥為度。

白話文:

藥物配方: 取七種藥材,捣碎後混合成粉末,用棉布包裹成像棗核大小的藥丸,放置在患部,並且每天早晨空腹時用新汲取的井水調和半錢匕的藥量服用,直到病情痊癒為止。

治療月蝕瘡的酥粉塗敷方法:

使用酥油二兩和細研的胡粉一兩,將這兩味藥物調和成糊狀,塗抹在患處,每天三到五次。

突發月蝕瘡的即時塗敷方:

取羅摩草,研磨並絞出汁液,塗抹在患處,也是每天三到五次。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射幹三兩和炙甘草一兩,這兩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五合,去掉沉澱物後,在空腹時溫熱服用,午時和晚上再各煎服一次。

另一種突發月蝕瘡的治療塗敷方是使用自然死亡的蝦蟆一隻和在月圓之夜收集的兔糞,將蝦蟆腹部切開,填充滿一合的兔糞,然後在炭火中燒烤至焦黑,細磨成粉末後塗抹在患處,同样是每天三到五次。

最後一個方法是使用地龍糞(燒至通紅並磨成粉末)和豬脂各三兩,混合後塗抹在患處,每日三到五次,直至病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