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二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二十七 (2)

1. 諸瘻

論曰:瘻有九種,曰狼瘻者,由大怒傷陰,氣上而不下所致也。曰鼠瘻者,由飲食之間,有蟲鼠餘毒所致也,曰螻蛄瘻者,因食果蓏並蟲啖之所致也。曰蜂瘻者,因倦飲水,即得蜂毒所致也。曰蚍蜉瘻者,因中寒毒,腹中臚脹所致也。曰蠐螬瘻者,恐懼憂思,哭泣不止所致也。

白話文:

中醫理論提到,瘻瘡有九種:

  1. 狼瘻:由大怒傷陰,氣上而不下所致。

  2. 鼠瘻:因飲食之間,有蟲鼠的餘毒所致。

  3. 螻蛄瘻:因食用果蓏並蟲啖的食物所致。

  4. 蜂瘻:因倦飲水,即得蜂毒所致。

  5. 蚍蜉瘻:因中寒毒,腹中臚脹所致。

  6. 蠐螬瘻:因恐懼憂思,哭泣不止所致。

曰浮疽瘻者,恚結馳思,往返變化所致也。曰轉脈瘻者,大醉驚嘔,轉側失枕所致也。瘰癧瘻,則瘰癧諸證,論之為詳,其名其證,雖則不同,然皆由飲食居處不慎,憂思恚怒,或沖冒寒暑,或勞傷血氣,邪毒蘊結,留滯血脈,久而不去,故為瘻也。巢氏又載三十六種之多,而謂其方不可次第,至其論病源,則與九瘻亦大同小異,故不復類。今有可以一方,兼治諸證者,集之於前,余各隨其病名,附之於後。

白話文:

浮疽瘻:是由於怨恨鬱結、思慮不休、往返奔波、變動不居等因素引起的。轉脈瘻:是由於大醉失態、嘔吐不止、轉動身體不慎、失枕等因素引起的。瘰癧瘻:關於瘰癧諸證,已經有詳細的論述。雖然名稱和症狀不同,但都是由於飲食、居住不慎,憂思恚怒,或冒犯寒暑,或勞傷血氣,邪毒蘊結,留滯血脈,久而不去,所以形成瘻管。巢元方記載了三十六種瘻證,並認為這些方劑不能按順序使用。他對病因的論述與九瘻也大致相同,所以不再重述。現在有一種方劑可以兼治各種瘻證,將它放在前面,其他方劑則按病名附在後面。

治諸瘻。蝟皮散方

蝟皮(炙焦半枚),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當歸(切焙),露蜂房(炙焦),地榆(醋炙各三分),斑蝥(去足翅糯米炒),蛇蛻(銼炒),烏賊魚骨(去甲),葛上亭長(去足翅糯米炒各半兩),鯪鯉甲(炙焦四兩),䕡茹(一兩),細辛(去苗葉半兩),樗雞(四枚炒),蜈蚣(去頭足炙一枚),蜥蜴(去頭足炙一枚),薏苡仁乾漆(炒煙出),蒺藜子(炒去角),桂(去粗皮),漏蘆(去蘆頭),木通(銼),附子(炮裂去皮臍),牡丹皮,龍膽,王瓜根(各三分),鶴骨(酒炙),貍骨(酒炙),雄黃(研),蛇床子(炒),大黃(銼炒),苦參(各一兩半)

白話文:

刺蝟皮(烤焦一半),花椒(去掉籽,炒至出汗),當歸(切片烘乾),蜂巢(烤焦),地榆(用醋烤,各三分),斑蝥(去掉腿和翅膀,用糯米炒),蛇蛻(切碎炒),烏賊魚骨(去掉甲殼),葛上亭長(去掉腿和翅膀,用糯米炒,各半兩),鯪鯉甲(烤焦,四兩),茺茹(一兩),細辛(去掉花葉,半兩),樗雞(四隻炒),蜈蚣(去掉頭和腳烘乾,一隻),蜥蜴(去掉頭和腳烘乾,一隻),薏苡仁,乾漆(炒至冒煙),蒺藜子(炒至去掉角),桂皮(去掉粗皮),漏蘆(去掉蘆頭),木通(切碎),附子(炮裂後去掉皮和肚臍),牡丹皮,龍膽草,王瓜根(各三分),鶴骨(用酒烤),貍骨(用酒烤),雄黃(研磨),蛇牀子(炒),大黃(切碎炒),苦參(各一兩半)

上三十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用溫酒調下,日晚再服,漸加至三錢匕。

治九種瘻。芫青丸

芫青地膽,斑蝥(三味並去頭足翅糯米炒各十枚),蜈蚣(去頭足炙一枚),生犀角屑,牛黃(研各半分),豉心(四十九粒),黑豆黃(十粒)

白話文:

芫青、地膽、斑蝥(將這三味藥材去除掉頭部、腳、翅膀,然後與糯米一起炒製,每種各取十枚),蜈蚣(去除掉頭部和腳,烤製一枚),生犀角粉(研磨成粉末,取半份),牛黃(研磨成粉末,取半份),大豆或黑豆的豆心(取四十九粒),黑豆(取十粒)

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欲服藥,隔宿少食物,明旦空心,酒服三丸,須臾煮醋飯,及漿水薄粥,稍稍飲之,其瘻蟲各有形狀,從小便中出,至日西時,再煮粥食之,若人強盛,隔日一服,怯弱隔二日一服,以瘡瘥蟲出盡為度。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想要服藥時,前一天晚上要少吃東西,第二天早上空腹,用酒送服三顆藥丸。過一會兒煮醋飯,以及漿水薄粥,慢慢喝。瘻管中的蟲子各種各樣,會從小便中排出。直到下午酉時(下午5-7點),再煮粥吃。如果身體強壯,隔天服一次藥;身體虛弱,隔兩天服一次藥,以瘡口癒合、蟲子全部排出為止。

治諸瘻。葛上亭長丸

葛上亭長,地膽,斑蝥(三味並去頭足翅糯米炒各十枚),衣中白魚(四十枚),鼠婦(六十枚炙),雄黃(研一分),真珠(研一分),檳榔(銼二枚)

白話文:

葛上亭長、地膽草、斑蝥(以上三味藥材去除頭、足部、翅膀,再與糯米各炒十顆)、白魚(四十條)、鼠婦(六十隻,烤炙)、雄黃(研磨成粉末,一分)、珍珠(研磨成粉末,一分)、檳榔(切碎成兩片)

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丸,日晚再服,漸加至五丸。

治諸瘻。斑蝥散

斑蝥(去足翅糯米炒七枚),真珠(研),桂(去粗皮),水銀(與眾藥研令星盡各半兩),葛上亭長(去足翅糯米炒七枚)

白話文:

斑蝥(去掉腳和翅膀,用糯米炒七隻),真珠(研成粉末),桂皮(去掉粗皮),水銀(與其他藥物一起研磨,直到水銀消失,各半兩),葛上亭長(去掉腳和翅膀,用糯米炒七隻)。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空心午後服,小便有所出即瘥。

治諸瘻腫。芫青散

芫青,斑蝥,葛上亭長(三味並去足翅糯米炒各十枚),桂(去粗皮)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晚再服,更宜灸陽明絡脈,在肩前甲頭二寸陷中,有青脈是,正向上臥,交兩臂勿令開,乃夾取之,灸隨年壯即瘥。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半錢,用溫熱的酒調勻後,空腹服用,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同時,還要灸陽明經脈,具體位置在肩前,甲狀頭骨外側二寸的凹陷處,那裡有一條青色的經脈,正是需要施灸的地方。施灸時,病人應正臥,兩臂交疊,不要張開,然後用艾灸器夾取穴位,施灸即可。根據病人的年齡和體質,施灸一段時間後,疾病即可痊癒。

治諸瘻久不瘥。烏藥膏

烏藥(末二兩),豬膽(三枚)

上二味,以膽汁和烏藥末令勻,以薄綿裹,納瘡口,日三五度。

治諸瘻。檞皮膏方

檞木白皮(細切五斤)

上一味,以水二斗,煎至三升,絞去滓,重煎令成膏,每日空心服半棗大,漸加至一棗許,日二服,兼敷瘡上,日三兩度。

白話文:

將上一味藥材用二斗水煎煮至剩三升,過濾掉渣滓,再次煎煮直到變成膏狀。每天空腹服用半棗大小,逐漸增加到一棗大小,每天服用兩次,同時將膏敷在瘡口上,每天兩三次。

治久冷瘻瘡瘰癧痔毒疼痛,生肌。丁香膏

丁香(三分),沒藥安息香麝香(研臨了入),當歸,乳香,附子(去皮臍),桂(去粗皮各半兩),雄雀屎(四七粒),蕪荑仁(半兩),鉛丹(三兩),油(八斤)

白話文:

丁香(三分),沒藥,安息香,麝香(研磨得很細,然後加入),當歸,乳香,附子(去除皮和肚臍),桂皮(去除粗皮,各半兩),雄雀屎(四到七粒),蕪荑仁(半兩),鉛丹(三兩),油(八斤)

上十二味,除麝香外,並銼碎,先熬油令沸,下諸藥,煎候附子黃赤色,以綿濾去滓,下鉛丹,柳篦攪,候色黑,滴水內成珠子,得所入麝香,攪勻,以瓷合盛,用故帛上攤貼,日再換取瘥。

白話文:

上述十二味藥材,除了麝香之外,全部切碎,先將油加熱至沸騰,倒入藥材,煎煮至附子變成黃赤色,用棉花過濾去除渣滓,加入鉛丹,用柳樹枝攪拌,等顏色變成黑色,滴入水裡能成珠子,加入麝香,攪拌均勻,用瓷器盛裝,攤貼在舊布上,每天更換兩次,直至痊癒。

治諸瘻瘰癧。陰偏腫堅,或發潰膿血不絕。蝟肝膏方

蝟肝(炙令熟二兩),芍藥,芎藭,細辛(去苗葉各半兩),羊膒脂(五兩),當歸(切焙)蠟,黃連(去須),黃芩(去黑心),松脂(各一兩)

白話文:

蝟肝(烤熟,2 兩),芍藥,芎藭,細辛(去掉莖葉,各 0.5 兩),羊膒脂(5 兩),當歸(切片並烘烤),蠟,黃連(去掉鬍鬚),黃芩(去掉黑色心),松脂(各 1 兩)。

上十味,除羊脂蠟松脂外,搗羅為末,先熬脂令沸,下蠟松脂銷熔,即下諸藥末,攪令勻,以瓷合盛,塗瘡上,日三度換。

白話文:

除了羊脂蠟和松脂外,將其他十味藥材搗成細末。

先將羊脂蠟熬煮至沸騰,然後加入松脂融化。

接著,將藥末倒入,攪拌均勻。

最後,將藥膏盛裝在瓷器容器中,並在傷口上塗抹。

每天換藥三次。

治諸瘻浮核不盡,及諸惡瘡癰疽,息肉在肌中。藜蘆塗敷方

藜蘆(以雞子三枚取白塗炙令乾),䕡茹(各一兩),雄黃(研二兩)

上三味,搗研為末,塗敷息肉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瘻瘡腫。地鱉散

乾地鱉(末),麝香(各研少許)

上二味研勻,乾摻或貼,隨乾溼治之。

治一切冷瘻。蛔蟲散敷方

人吐出蛔蟲

上一味,燒灰細研為末,先以甘草湯,洗瘻後,取末敷瘡上,日三五度即瘥。

白話文:

上一個藥方,將灰燒成細末,用甘草湯清洗廔管後,將細末敷在瘡口上,每天三到五次,即可治癒。

治鼠瘻。黃耆散

黃耆(銼),白礬(燒灰),附子(炮裂去臍各半兩),當歸(切焙),防風(去叉),栝蔞根,芎藭黃芩(去黑心),貍骨(酒炙),甘草(炙各二兩),大黃(銼炒),乾薑(炮),細辛(去苗葉),露蜂房(炙各一兩),斑蝥,芫青(二味並去翅足糯米炒各五枚)

白話文:

黃耆(切碎),白礬(燒成灰),附子(炮製裂開,去掉臍部,各半兩),當歸(切片,焙乾),防風(去掉分叉),栝蔞根,芎藭黃芩(去掉黑心),貍骨(用酒炙製),甘草(炙製,各二兩),大黃(切碎,炒乾),乾薑(炮製),細辛(去掉苗葉),露蜂房(炙製,各一兩),斑蝥,芫青(這兩味藥材都去掉翅膀,用糯米炒,各五枚)。

上十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再服。

治鼠瘻瘰癧寒熱。貍骨散方

貍骨(酒炙一兩一分),躑躅炒,龍骨王不留行,當歸(切焙),王瓜根,鼠姑(各半兩)

白話文:

貍骨(用酒炙烤好的一両一分),躑躅(炒過),龍骨,王不留行,當歸(切片後焙乾),王瓜根,鼠姑(各半両分)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食後溫酒調下,日晚再服。

治鼠瘻發起無頭尾,如鼷鼠,使人寒熱脫皮,此得之大鼠毒不去,其根在胃。鯪鯉甲散方

鯪鯉甲(炙焦),龜甲(醋炙),甘草(炙),桂(去粗皮),雄黃(研),乾薑(炮)貍骨(酒炙各半兩)

上七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晚再服,又法,以蜜為丸,納瘡中,日一度易之。

治鼠瘻。犀角散

犀角(鎊一兩半),斑蝥(去足翅糯米炒十四枚),雄黃(研),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四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空心日晚服。

治鼠瘻。外正膏

死貓兒骨(酒和醋炙一片三寸長),皂莢(去皮子醋炙一梃),木鱉子(去殼生用二七枚),重粉(半錢匕研)

白話文:

  • 死貓兒骨(放在酒中和醋中烤,取一片約三寸長):這是一種藥材的名字,可以增強體質、改善消化。

  • 皁莢(去除外皮後,在醋中烤):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病、風濕等疾病。

  • 木鱉子(去除外殼後直接使用,取27粒):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壯陽、滋陰養顏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虛、腰膝酸軟等疾病。

  • 重粉(研磨成半錢匕的量):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止痛、消炎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關節炎等疾病。

上四味,搗研為末,每用三錢匕,用米醋熬成膏敷之,如一兩日未效,即用溫酒調下二錢匕,服畢衣被蓋,出汗即瘥。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用三錢的量,以米醋熬煮成藥膏敷在患處,若一兩天內沒有效果,就改用溫酒調和二錢的藥粉,喝完藥後蓋好被子,發汗後即會痊癒。

治鼠瘻。仙人杖散

筍黑死者(取一兩燒灰存性),甘草(炙為末三分),麝香(別研半分)

上三味,一處研細,分作六服,每服臨臥時,溫酒調下。

治鼠瘻方

蜣螂(燒存性細研)

上一味,用醋調如糊,先以鹽湯洗瘡,塗敷,日再易。

治諸瘻涓涓出膿血,疼痛日夜不止,漸加羸瘦,宜服此方。

赤小豆白蘞牡蠣(燒赤細研),黃耆(各等分)

白話文:

赤小豆,白扁豆,牡蠣(燒紅研成細末),黃耆(各等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酒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

治諸瘻膿血不止方

新生兒屎(不以多少)

上一味,取置密器中,五六日,取塗瘡孔中,不四五上瘥。

治諸瘻下血不止,肌體黃瘦,四肢無力,宜用。雞子方

雞子(三顆)

上一味,以米下蒸半日,取出用黃,炒令黑色,先拭瘡汁令乾,以藥納瘡孔中,即瘥。

治蟻瘻。鯷𩼓塗敷方

鯷𩼓(燒灰)

上一味研細,以醋調如糊,塗敷瘡上,日三五度即瘥。

又方

蟻蛄

上一味,以酒研細,塗敷瘡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蚍蜉瘻,始發在項,如患傷寒,此因吃食中有蚍蜉,其根在腎。礬石散

白話文:

中醫古文:

治蚍蜉瘻,始發在項,如患傷寒,此因吃食中有蚍蜉,其根在腎。礬石散方。

治療螗蝦引起的癤瘡,一開始發作的時候是在脖子,就像得了傷寒一樣,這是因為吃東西的時候不小心吃進了螗蝦,而螗蝦的根源在於腎臟。方劑:礬石散。

白礬(燒令汁枯半兩),李白皮,桃白皮,獨活(去蘆頭),知母(焙),生乾地黃,雌黃(研各一分),蝟皮(炙焦),白朮(各三分),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一百枚),青黛(研),斑蝥(去足翅糯米炒),白芷,柏枝,芍藥,海苔,當歸(焙各一分)

白話文:

白礬(燒到液汁乾掉,約半兩),李白皮,桃白皮,獨活(去除莖葉),知母(炒過),生乾地黃,雌黃(研磨成粉,各取一分),蝟皮(炙烤至焦黑),白朮(各取三分),蜀椒(去掉果核並闔上口炒出汗一百枚),青黛(研磨成粉),斑蝥(去除足翅,用糯米炒過),白芷,柏枝,芍藥,海苔,當歸(炒過,各取一分)。

上十七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溫水調下,日三。

治五瘻下血,疼痛裡急不可忍。蝟皮丸方

蝟皮(二兩炙令焦黃),槐子仁(二兩微炒),龍骨(二兩),檞葉(一兩微炙),乾薑(半兩炮裂銼),熟乾地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茜根(三分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半兩),檳榔(一兩),黃耆(一兩銼),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 刺蝟皮(二兩,烤至焦黃)

  • 槐子仁(二兩,略微炒過)

  • 龍骨(二兩)

  • 檞葉(一兩,略微烤過)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熟乾地黃(一兩)

  • 當歸(一兩,切碎,略微炒過)

  • 茜根(三分,切碎)

  • 附子(一兩,炮裂後去皮和臍)

  • 川芎(半兩)

  • 檳榔(一兩)

  • 黃耆(一兩,切碎)

  • 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略微炒過)

上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至四十丸,日三。

治五瘻出血疼痛,久不瘥。硫黃散

硫黃(一兩),蛇黃(一兩金星者火燒令赤碎),白礬(研一兩),鰻鱺魚頭(一枚),鯽魚(大者一枚開肚取卻腸入四味藥安腹中以散麻皮纏縛泔泥裹之候乾入炭火上燒令煙盡取出去泥)

白話文:

硫黃(一兩)、蛇黃(一兩,是金黃色的蛇蛻,燒成紅色,搗碎)、白礬(研磨成粉末,一兩)、鰻魚頭(一個)、鯽魚(大的,一個,剖開腹部,取出腸子,放入四種藥物放進肚子裡,用麻布包住,再裹上漿糊,等乾了之後放入炭火上燒,直到冒出煙,然後取出,除去泥巴)。

上五味,細研如粉,每服三錢匕,食前以粥飲調下,日三。

空青散

空青(研),當歸(切焙各半兩),細辛(去苗葉),干蝟肉(一方用皮炙令焦),枸杞根(去黑皮),斑蝥(去足翅糯米炒),白朮,地膽(去足翅糯米炒),白礬(燒令汁盡各一分),干烏腦脂(三大豆許)

白話文:

  1. 空青(磨成粉末),當歸(切片並炙烤,各半兩),細辛(去除莖葉),幹蝟肉(另有一種方法是用皮烤焦),枸杞根(去除黑色表皮),斑蝥(去除足翅,並用糯米炒熟),白朮,地膽(去除足翅,並用糯米炒熟),白礬(燒製 μέχρι όλου του υγρού να εξατμιστεί, κάθε ένα από αυτά ένα μέρος.

  2. 幹烏腦脂(三粒大豆大小)

上十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用漿水調下,日晚再服,病在項,則舒臥,令頭處低,足後高,使藥易行,速效。

白話文:

將上述十味藥材搗碎研磨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匕,空腹時用漿水調和服用,早晚各服用一次。如果疾病在項部,則應保持仰臥休息,使頭部位置偏低,足部位置偏高,以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快速發揮療效。

治蚯蚓瘻。鴨脂膏

鴨脂(三兩),胡粉(二兩),巴豆(去殼細研去油盡半兩)

上三味,先熔脂,入二味末,調如膏,每日三五度塗瘡上,即瘥。

又方

胡粉(不限多少)

上一味,用豬脂和,調塗摩瘡上,日再塗即瘥。

治蛇瘻。蛇蛻膏

蛇蛻(一條燒灰)

上一味細研,用豬脂調塗,日三上即瘥

治浮疽瘻,始發於頸,如兩指,使人寒熱欲臥,得病之由,因思慮憂怒,其根在膽。石中黃子散

白話文:

治療浮腫的瘡癤,最初發生在頸部,像兩個手指頭那麼大,讓人感到寒冷、發熱,想要睡覺。得這個病的原因是,由於思慮過多、憂慮憤怒,其根源在於膽腑。石中黃子散的藥方是:

石中黃子,乾薑(炮),續斷決明子,甘草(炙),地膽(去頭足翅炒一分),龍膽,菴䕡根(各半兩),大黃(半分),細辛(去苗葉半兩)

白話文:

  • 石中黃子:是一種礦物,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 乾薑(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

  • 續斷: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強腰、通絡活血的功效。

  • 決明子: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 甘草(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 地膽(去頭足翅炒一分):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

  • 龍膽: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

  • 菴䕡根: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大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瀉熱通便、清肝退翳的功效。

  • 細辛(去苗葉半兩):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止痛除濕的功效。

上十味,搗羅為散,敷瘡上,日四五度即瘥。

治瘻瘡十餘年不瘥。神助散敷方

檳榔,黃連(去須)

上二味,搗羅為末,先用活鱔魚一條,擲於地,候鱔困盤屈,以竹針五七枚貫之,復瘡良久,取視當有白蟲數十如針,著鱔上,取去複復之,如此五六度即已,用藥量多少復之。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搗碎成粉末。先找一條活鱔魚,把它擲在地上,等鱔魚睏倦盤曲時,用五七根竹針貫穿它,然後把它放回瘡口很長時間,取出時會看到有幾十條像針一樣的白蟲,附著在鱔魚上,把它取下來並放回,這樣反覆五六次即可,每次使用多少藥量也要反覆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