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二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二十三 (3)

1. 咽喉卒腫痛

論曰,咽喉卒腫痛者,脾肺暴熱,胸膈壅滯,上攻咽喉,故發腫痛也,亦有服餌丹石過度,毒氣在胃,多嗜五辛酒面,衝於脾肺,皆致斯疾,源雖不同,其為熱則一。

治咽喉卒腫痛。龍腦散方

白話文:

古人認為,喉嚨突然腫痛,是脾肺突然發熱,胸部和隔膜阻塞,熱氣往上攻到喉嚨,所以才會腫痛。也可能是因為過度服用丹藥,毒氣停留在胃裡,或嗜食辛辣酒肉,刺激脾肺,都會造成這種病症。雖然病因不同,但都是因為熱氣所導致。治療咽喉突然腫痛,可以服用龍腦散。

龍腦(研一分),犀角(鎊),丹砂(研),白藥子(各三分),真珠(研),黃耆(銼),甘草(炙各半兩),牙硝(研一兩)

白話文:

龍腦(研磨成粉末,重量為一分)

犀角(切成薄片或磨成粉末)

丹砂(研磨成粉末)

白藥子(各取三分)

真珠(研磨成粉末)

黃耆(切碎)

甘草(烤製後,各取半兩)

牙硝(研磨成粉末,重量為一兩)

上八味,搗研為散,拌勻再羅,每服二錢匕,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治風熱毒氣,攻咽喉卒腫痛,頭面腫。塗敷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兩),雞子(一枚去殼)

上二味,同研勻,敷腫處即消,若濃黃汁出者,醋調伏龍肝塗之。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薤根(一把切)

上一味,炒至焦搗爛,於腫處貼,以帛子系之。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附子(半枚生搗)

上一味,細羅為散,入竹管內,吹入喉中。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生地龍(十四枚)

上一味,爛搗塗喉外,以帛系之,兼治癰發喉中。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雞子(一枚去殼)

上攪令黃白勻服之。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白麵(不計多少)

上一味,以苦酒和,塗喉外腫處。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大豆(一合)

上一味,以水一大盞,煮取七分,去滓含咽,一方用豉。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桂(去粗皮半兩)

上一味,搗羅為散,綿裹一錢,放舌下,咽津即瘥。

治咽喉卒腫痛,不下食方

白礬(少許)

上一味,研碎,以綿裹含,咽津即瘥。

治上焦壅熱,咽喉卒腫疼痛不利。惡實散方

惡實(微炒令香一兩),甘草(炙一分),荊芥(去梗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水五分一盞,煎令沸溫服,沸湯點服亦得。

白話文:

  1. 風熱毒氣引起的咽喉突然腫痛及頭面部腫脹的內服藥粉
  • 藥材包括:杏仁(浸泡去皮尖,半兩)和雞蛋(一枚去殼)。
  • 制法:將這兩種材料一起搗碎均勻,過篩後,每次服用約6克,用新鮮的冷水調和吞服,不限定時間。
  1. 風熱毒氣引起的咽喉腫痛外敷方
  • 使用杏仁(處理方式如上)和雞蛋,一同研磨均勻,敷在腫胀部位即可消腫。如果流出黃色稠液,可用醋調和伏龍肝外敷。
  1. 治療咽喉突然腫痛且無法進食的方法
  • 取薤根一把切碎,炒至焦黑後搗爛,敷在患處並用布條固定。
  1. 另一治療咽喉腫痛無法進食的方
  • 使用生附子半片,搗碎成細末,裝入竹管中吹入喉中。
  1. 利用地龍治療咽喉腫痛
  • 取生地龍14枚,搗爛塗抹在喉部外側,用布條束縛,此法也適用於喉部癰疽。
  1. 雞蛋治療法
  • 取一枚去殼的雞蛋,攪拌使蛋黃與蛋白混合均勻後服用。
  1. 使用白麵的治療方法
  • 不限量的白麵,用醋和成糊狀,塗抹在喉部腫脹處。
  1. 大豆治療法
  • 一合大豆加一大盞水煮至剩七分,去渣含漱後咽下,或可使用豆豉代替。
  1. 桂皮治療法
  • 半兩去皮的桂皮,搗碎成粉,用綿布包裹一錢量放在舌下,咽下唾液即見效。
  1. 白礬治療法
  • 少許白礬研碎,用綿布包裹含在口中,咽下唾液以治療。
  1. 惡實散治療上焦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
  • 惡實(微炒香,一兩)、炙甘草(一分)、去梗荊芥(半兩)。
  • 以上三味藥材共同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約6克,用水五分加至一盞,煎至沸後溫服,或直接用沸水調服也可。

以上各方案皆針對咽喉突然腫痛及相關症狀提供不同治療方法,請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療法。

2. 咽喉生癰

論曰,肺氣上通於喉嚨,胃經外連於咽嗌,其氣和平,則呼吸咽納,無所妨礙,若脾肺壅熱,熏發上焦,攻於咽喉,結聚腫痛,不得消散,熱氣熾盛,致結成癰,妨害吐納,古方論一寸為癤,二寸至五寸為癰,其候使人寒戰咳唾稠濁,善用針者,辨其可刺,宜速破之,仍施以點餌之劑。

治喉癰,咽嗌不利。天門冬煎方

白話文:

古書上說,肺氣往上通到喉嚨,胃經的氣往外連於咽喉,這些部位的氣流和平和諧,呼吸和吞嚥沒有任何問題,如果脾肺有熱氣,往上升到上焦,進攻咽喉,積聚腫痛,無法消散,熱氣變得非常旺盛,導致形成癰,妨礙吐納。古方認為一寸的腫塊稱為癤,兩寸到五寸的腫塊稱為癰,其症狀讓人感到寒戰、咳嗽、吐出濃稠的痰液。善於針灸的人,會診斷出可以針刺的位置,應該趕快刺破它,再用藥膏敷在患處。

生天門冬(汁二升),人參(一兩),生麥門冬(汁一升),生薑(汁一升),生地黃(汁一升)桂(去粗皮一兩),赤苓(去黑皮三兩),甘草(炙三分),牛黃(研半兩),半夏(湯洗七遍曝乾一兩)

白話文:

  1. 生天門冬(取汁二升):將天門冬洗淨,搗碎取汁。
  1. 人參(一兩):取一兩的人參。
  2. 生麥門冬(取汁一升):將麥門冬洗淨,搗碎取汁。
  3. 生薑(取汁一升):將生薑洗淨,搗碎取汁。
  4. 生地黃(取汁一升):將生地黃洗淨,搗碎取汁。
  5. 桂(去粗皮一兩):取一兩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
  6. 赤苓(去黑皮三兩):取三兩赤苓,去除黑色的外皮。
  7. 甘草(炙三分):取三分炙甘草。
  8. 牛黃(研半兩):取半兩牛黃,研磨成粉末。
  9. 半夏(湯洗七遍曝乾一兩):將半夏用熱水洗七遍,然後曬乾,取一兩。

白話文:

準備人參一兩、麥門冬一升汁、生薑一升汁、生地黃一升汁、桂皮一兩(去粗皮)、赤苓三兩(去黑皮)、炙甘草三分、牛黃半兩(研磨成粉)、半夏一兩(湯洗七遍曝乾)。

上十味,除四味汁外,餘六味為末,先以天門冬麥門冬汁煎減半,次入生薑汁,又煎減半,次又入地黃汁,並餘六味末,同煎汁欲盡,即入白蜜一斤,酥四兩,同煎成煎,以瓷合盛,不拘時,以溫水調下一匙,以瘥為度。

治喉癰,咽嗌腫塞,及心腫熱極,吐納不利,射干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物,除了四種取其汁液之外,其餘六種研成細末,先用天門冬和麥冬的汁液煎煮至減半,然後加入生薑汁,再煎煮至減半,隨後加入地黃汁,連同其餘六味藥粉一起煎煮,直到藥汁將盡時,加入一斤白蜜和四兩酥油,一起煎煮成膏,用瓷器盛裝,不限時間服用,用溫水調和一匙,以病情痊癒為止。

射干(半兩),升麻,大黃(銼生用),惡實(生用各一兩),馬藺子(炒半兩),木通(銼三分)

白話文:

射干(半兩),升麻,大黃(切碎且生用),惡實(生用各一兩),馬藺子(炒半兩),木通(切碎三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竹葉七片,煎至七分,去滓下馬牙硝半錢匕,攪令勻,不拘時,細細溫服。

治喉癰,及咽喉垂倒等。防風散方

白話文:

將上六味藥粗略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到只剩七分之一,去除藥渣,加入半錢馬牙硝,攪拌均勻。不拘時,溫熱慢慢喝完。

防風(去叉一兩),白附子(三分),地骨皮(半兩),真麝香(研三分),丹砂(研),膩粉(研),白朮,馬牙硝(研),桂(去粗皮各一分),赤茯苓(去黑皮一兩)

白話文:

防風(去除分叉的部分,取一兩),白附子(取三分),地骨皮(取半兩),真麝香(研磨成粉,取三分),丹砂(研磨成粉),膩粉(研磨成粉),白朮、馬牙硝(研磨成粉),桂枝(去除粗糙的皮,各取一分),赤茯苓(去除黑色的皮,取一兩)

上十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

治喉癰,及懸癰等。鹽花散方

鹽花,白礬(燒令汁盡各一兩)

上二味,同研細,以箸頭點在癰上。

治喉癰,及傷寒熱病後,咽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馬牙硝散方

馬牙硝(半兩)

上一味,細研為散,每服一錢匕,綿裹含咽津,以通為度。

白話文:

將十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匕,用溫酒調服。可以治療喉嚨生瘡和懸癰等病症。另外,鹽花和白礬(燒至汁液乾涸,各取一兩)一起研磨成細粉,用筷子蘸取塗抹在瘡口上,可以治療喉嚨生瘡。馬牙硝(半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匕,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以咽喉通暢為度,可以治療喉嚨生瘡以及傷寒熱病後咽喉疼痛、閉塞不通、毒氣上衝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