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十八 (4)

1. 唇生核

論曰唇生核之候,大概與唇瘡緊唇相類,然其腫至於生核者,蓋足陽明與太陰為表裡,臟腑俱有風熱,風熱之氣,沖發二經,與血氣相搏而為唇腫,外復為風冷所乘,血氣凝結,聚而不散,故生核也。

白話文:

論語中提到脣上長核的症狀,通常與脣瘡和緊脣類似。但是,腫脹到長出核的情況是因為足陽明與太陰是表裡關係。臟腑同時存在風熱,風熱之氣往上衝發二經,與血氣相爭搏鬥,導致脣部腫脹。外加又受到風冷的侵襲,使得血氣凝結,聚而不散,所以形成了核。

治脾胃蘊積熱氣,復為風冷相搏,唇邊生核,結硬疼痛,防風湯

防風(去叉半兩),菊花(一兩),升麻獨活(去蘆頭),知母(焙),黃芩(去黑心),玄參藁本(去苗土),大黃(銼炒),梔子(去皮),前胡(去蘆頭),桔梗(銼炒),甘草(炙銼),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焙各半兩)

白話文:

防風(去掉叉枝,半兩),菊花(一兩),升麻,獨活(去掉蘆頭),知母(焙過),黃芩(去掉黑心),玄參、藁本(去掉苗和土),大黃(切碎,炒過),梔子(去皮),前胡(去掉蘆頭),桔梗(切碎,炒過),甘草(炙過,切碎),麥門冬(去掉心,焙過),生乾地黃(焙過,各半兩)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用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服、日三。

治脾胃風熱,唇生核。地黃煎

生地黃(汁一升),生麥門冬(去心),生天門冬(去心),葳蕤(各四兩),細辛(去苗葉),甘草(炙),芎藭白朮(各二兩),黃耆,升麻(各三兩)

白話文:

生地黃(汁一升):搗碎生地黃,取其汁液一升。

生麥門冬(去心):將生麥門冬的根莖洗淨,去除心部。

生天門冬(去心):將生天門冬的根莖洗淨,去除心部。

葳蕤(各四兩):將葳蕤洗淨,取四兩。

細辛(去苗葉):將細辛的根莖洗淨,去除葉子和幼苗。

甘草(炙):將甘草的根莖洗淨,炙烤至蜜色。

芎藭白朮(各二兩):將芎藭和白朮洗淨,取二兩。

黃耆:將黃耆洗淨,取三兩。

升麻:將升麻洗淨,取三兩。

上一十味,除地黃汁外,並銼細,以綿裹,苦酒浸一宿,取出更用豬膏三升煎,濾過下地黃汁,並綿裹者藥同煎,以膏鳴水脈盡為度,去滓盛貯,每以少許,細細含化,緩咽之。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物,除了生地黃汁外,其餘皆研成細末,用棉布包裹,浸泡於濃酒中一晚,取出後再用豬油三升煎煮,濾過後加入生地黃汁,連同棉布包裹的藥物一起煎煮,直到油脂消失,水份乾涸為止,除去渣滓,盛裝貯藏,每次取少量細細含化,慢慢嚥下。

治脾胃有熱,風冷相乘,唇腫生核疼痛。升麻飲

升麻,前胡(去蘆頭),犀角(鎊各半兩),龍膽,青竹皮,葛根(銼各一分),薏苡仁,甘草(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升麻、前胡(去蘆頭)、犀角(鎊各半兩)、龍膽、青竹皮、葛根(銼各一分)、薏苡仁、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服。

治脾胃積熱,風冷乘之,唇腫結核。黃連散

黃連(去須),升麻,龍膽(各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綿裹如彈子大,臨臥以新汲水浸過,含化咽津。

治唇腫生核。惡實散

惡實(炒),烏梅(去核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分)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童子小便一盞,煎至三五沸,和滓乘熱含漱冷吐,日三。

治唇生核,腫痛如彈方

牛膝(燒灰存性研)

上一味,先以針刺出惡血,次用藥少許,以新汲水,調塗核上。

治唇黑腫生核,痛癢不可忍方

古銅錢(青者四文)

上一味,於石上以臘月豬脂,磨取汁塗之。

2. 緊唇

論曰緊唇之候,其本與唇瘡同,瘡未及瘥,熱積在胃,復為風濕所搏,故令口唇發腫,瘡緊而痛,濕潰出黃水,久而不愈,謂之緊唇,脈經論足陽明之脈所生病,則曰唇緊者,蓋陽明胃之脈俠口環唇,風熱所客,則為緊唇之病,方書謂緊唇,亦為沈唇。

白話文:

中醫古文:「論曰緊脣之候,其本與脣瘡同,瘡未及瘥,熱積在胃,復為風濕所搏,故令口脣發腫,瘡緊而痛,濕潰出黃水,久而不愈,謂之緊脣,脈經論足陽明之脈所生病,則曰脣緊者,蓋陽明胃之脈俠口環脣,風熱所客,則為緊脣之病,方書謂緊脣,亦為沈脣。」

古籍中記載,緊脣症的病根和脣瘡相似,脣瘡沒有痊癒,胃中積熱,又被風濕侵襲,所以導致口脣腫脹,瘡口緊繃疼痛,濕潤潰爛流出黃水,長期不癒,叫做緊脣。脈經一書中提到,足陽明經脈引起的疾病,會出現嘴脣緊繃的症狀。因為陽明胃經的脈絡環繞口脣,如果受到風熱侵襲,就會引發緊脣病。在一些醫書中,緊脣也被稱為沈脣。

治緊唇。順脾養肌散

山芋(一兩),人參(三兩),桂(去粗皮),白芷甘草(炙銼),白朮(各一兩),訶黎勒皮白茯苓(去黑皮),黃耆(銼),木香(各半兩),肉豆蔻(兩枚去皮)

白話文:

山藥(一兩),人參(三兩),肉桂(去除粗皮),白芷,甘草(炙熱切碎),白術(各一兩),訶黎勒皮、白茯苓(去除黑皮),黃耆(切碎),木香(各半兩),肉豆蔻(兩顆,去除外皮)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如茶點熱服。

治緊唇。水銀膏

水銀(研),乳香(研各一兩),綠礬(研半兩),苦參(銼二兩),亂髮(如雞子大),細辛(去苗葉一兩半)

白話文:

水銀(研磨成粉),乳香(研磨成粉各一兩),綠礬(研磨成粉半兩),苦參(切碎二兩),亂髮(像雞蛋般大),細辛(去除莖葉一兩半)

上六味,各搗研為末,先以緋帛一片裹發,麻油一斤,蠟五兩,先煎十餘沸,次下苦參細辛,以緋帛發消盡去滓,又以水銀綠礬乳香,一處細研,投於膏中,攪令勻,慢火煎成膏,每用少許,塗唇上,以瘥為度。

白話文:

把上列六種藥物搗成細末,先用一小塊緋色絲織品包住頭髮,麻油一斤,蠟五兩,先煎煮十幾次,然後加入苦參細辛,用緋色絲織品把頭髮煎化,去除藥渣,再將水銀綠礬乳香放在一起研磨成細末,投入膏中,攪拌均勻,用文火煎熬成膏,每次用少量,塗抹在嘴脣上,治癒即可停止使用。

治緊唇。刺薊汁方

刺薊(一握)

上一味,搗汁日曝之令濃,先揩口唇,令血出,以藥汁塗之,兼療刺風甚驗。

治緊唇。皂莢塗方

皂莢

上一味,每以少許水調塗之。

治緊唇。大黃塗方

大黃(一分)

上一味,搗為末,每用少許,醋調塗。

治緊唇,牛膝灰敷方

牛膝(切一分)

上一味,燒灰細研為末,滲敷之。

治緊唇。豬脂塗方

臘月豬脂

上一味,每用少許塗之。

治緊唇。蛇皮灰塗方

蛇皮(燒灰)

上一味,研令細,生油調塗瘡上。

治緊唇。案垢灰塗方

屠家肉案上垢

上一味,燒作灰塗之,日三兩上瘥。

治緊唇。馬齒莧塗方

馬齒

上一味,搗汁塗之。

治緊唇色黑癢痛方

青銅錢(四文)

上一味,於磨石上,以臘月豬脂磨錢,泥和豬脂如膏,塗之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