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八 (1)
卷第一百一十八 (1)
1. 口舌生瘡
論曰口舌生瘡者,心脾經蘊熱所致也,蓋口屬脾,舌屬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積熱,傳之脾土,二臟俱蓄熱毒,不得發散,攻衝上焦,故令口舌之間,生瘡腫痛。
治口舌生瘡。烏犀湯方
白話文:
古人說,口舌生瘡是心與脾的經絡積聚熱毒所引起的。因為口屬於脾,舌屬於心,心是火,脾是土。如果心火過度旺盛,就會傳染脾土,兩個臟器同時積聚熱毒。熱毒無法發散,侵襲上焦,所以會導致口舌之間生瘡、腫痛。
犀角屑(三分),羚羊角屑(三分),丹砂(研三分),黃耆(銼半兩),大黃(銼一分),升麻(半兩),生乾地黃(焙一兩),射干(一分),天門冬(生者去心焙一兩),玄參(三分),甘草(炙銼一兩)
白話文:
犀角粉(三錢),羚羊角粉(三錢),硃砂(磨成粉末三分),黃耆(切片半兩),大黃(切片一分),升麻(半兩),生鮮地黃(烘烤一兩),射干(一分),天門冬(用生鮮天門冬,去掉中心後烘烤一兩),玄參(三分),甘草(烘烤切片一兩)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口舌生瘡。升麻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十二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六分滿,濾去藥渣,飯後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口腔潰瘍。這是升麻湯的處方。
升麻(一兩),大青(去根三分),射干(三分),黃柏(去粗皮一兩),山梔子仁(半兩),玄參(三兩),薔薇根(銼三兩)
白話文:
升麻(60克),大青(去根30克),射干(30克),黃柏(去粗皮60克),山梔子仁(30克),玄參(180克),薔薇根(銼30克)。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一盞,去滓入蜜少許,地黃汁一合,更煎三五沸,徐徐含咽。
治口舌生瘡。麝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後,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兩杯水和七片竹葉,煮到剩下一杯,去掉渣滓,加入少許蜂蜜和一杯地黃汁,再煮三到五次,慢慢含著嚥下去。
麝香(研一分),干蝦蟆(燒灰研一兩),黃柏(去粗皮炙銼一兩),甘草(炙銼三分),母丁香(一分),甜瓜蒂(一分),石膽(研一分)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粉末,一分)
乾燥蟾蜍(燒成灰,研磨成粉末,一兩)
黃柏(去除粗糙的樹皮,烘烤,然後研磨成粉末,一兩)
甘草(烘烤,然後研磨成粉末,三分)
母丁香(一分)
甜瓜籽(一分)
牛黃(研磨成粉末,一分)
上七味,搗研為散,臨臥以一錢匕,滲舌上,有涎吐出。
治口舌生瘡。防風散方
白話文:
取上述七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睡前取一錢的量,放在舌頭上,若有口水則吐出。
用於治療口腔及舌頭長瘡。此為防風散的處方。
防風(去叉一兩),龍膽(一兩),生地黃(切焙二兩),沉香(銼半兩),升麻(半兩)
白話文:
-
防風(除去分叉的根部,一兩)
-
龍膽(一兩)
-
生地黃(切片並烤焙,二兩)
-
沉香(研碎,半兩)
-
升麻(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用二錢匕,入鹽少許,沸湯調勻,揩齒含咽便睡。
治口舌生瘡,齒動。晚蠶蛾散方
白話文:
取這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兩錢,加入少量鹽,用開水調勻,擦牙後含漱,然後入睡。
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牙齒鬆動。這是晚蠶蛾散的配方。
晚蠶蛾末(二錢),乾蟾(半枚燒灰研),益母草(半兩),人中白(半錢),白礬灰(半錢)
白話文:
-
晚蠶蛾末:蛾終老後的幼蟲,可用來止咳、化痰。
-
乾蟾:乾燥的蟾蜍,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
益母草:可以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
人中白:人中部位的白色分泌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
白礬灰:煅燒後的硫酸鋁鉀,具有止血、收斂的功效。
上五味,細研為散,先以綿纏手指,以溫漿水洗去白皮,滲藥於瘡上,日三五次。
白話文:
把五種藥材磨成細粉,先用棉花裹住手指,用溫熱的漿水洗去傷口上的白皮,然後把藥粉撒在傷口上,一天三次或五次。
治口舌生瘡。密陀僧丸方
密陀僧(細研),石膽(細研),白蜜(各一兩),生地黃(一斤搗絞取汁)
白話文:
治療口腔潰瘍。
密陀僧(細研),石膽(細研),白蜜(各一兩),生地黃(一斤搗絞取汁)。
上四味,合和令勻,以竹筒盛,於飯上蒸,候汽干即住,以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含化一丸,有涎即吐出。
白話文:
將上面四味藥合在一起,調和均勻,用竹筒盛裝,放在米飯上蒸,等到蒸氣蒸乾就停止,以飯為丸,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含化一丸,有唾液就吐出來。
治口舌生瘡。杏仁丸方
杏仁(七枚湯去皮尖雙仁),胡粉(一錢)
上二味,先研杏仁爛如膏,次入胡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以綿裹三丸,含化咽津。
治積年口舌瘡,諸方不瘥。茯神丸方
白話文:
治療口舌生瘡。杏仁丸方:杏仁(七枚,用水煮去皮尖,取雙仁),胡粉(一錢)。
將杏仁研磨至爛如膏狀,再加入胡粉混合成丸,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用棉花包裹三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咽下藥汁。
治療多年口舌瘡,其他藥方都不見效。茯神丸方:
茯神(去木一兩),白朮(一兩),旋覆花(半兩),縮砂蜜(去皮三分),大黃(煨銼半兩),芍藥(半兩),桂(去粗皮三分),郁李仁(湯浸去皮一兩),大麻仁(別研二兩),人參(半兩),枳殼(去瓤麩炒三分),訶黎勒(去核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一兩),白檳榔(銼三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白蘚皮(銼半兩),地骨白皮(銼半兩)
白話文:
茯苓(去木質,1兩),白術(1兩),旋覆花(半兩),砂仁(去皮,3分),大黃(煨好,切碎,半兩),芍藥(半兩),桂皮(去粗皮,3分),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1兩),大麻仁(另研成粉,2兩),人參(半兩),枳殼(去心,炒焦,3分),訶子(去核,1兩),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炙一兩),白檳榔(切碎,3分),陳皮(用熱水浸泡,去白焙,1兩),白蘚皮(切碎,半兩),地骨皮(切碎,半兩)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粥飲下,漸加至三十丸。
治口舌生瘡,久不愈,玄參丸方
玄參,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以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口舌生瘡,久不瘥。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空心以豬子肝半具細切,煎酒一盞,投於肝中,蓋定良久,取酒調服三錢匕。
治口舌生瘡,久不瘥。金粉丸方
綠豆粉(半兩),蓽茇(半兩)
白話文:
內容包括十七種藥物,將它們磨碎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丸子,需在空腹時以稀飯送服,可逐漸增加到每次三十粒。
治療口舌生疮,長期未癒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玄參丸]方: 取玄參、去心並烘烤過的天門冬、以及去心烘烤的麦門冬各一兩, 將這三味藥材磨碎成細末,用煉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像彈子,每次用棉布包裹一丸含在口中,讓其慢慢溶解後吞咽津液。
針對口舌生疮,長期未能痊癒的問題,可以使用[秦艽散]方: 取去莖葉及泥土的秦艽和去苗的柴胡各一兩, 將這兩味藥材搗碎成散狀,空腹時用半片豬肝細切,用一碗酒煎煮,再將煎好的酒倒入豬肝中,蓋好放置一段時間,然後取酒調和三錢的藥散服用。
治療口舌生疮,長期未能康復,還有一個[金粉丸]方: 取綠豆粉和蓽茇各半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糯米粥為丸,如綠豆大,先用冷水漱口,後含化一丸,咽津無妨。
白話文:
上面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糯米粥做成丸子,和大綠豆一樣大。先用冷水漱口,然後含化一丸,吞嚥口水即可。
治口舌生瘡,眾藥不瘥。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研),黃柏(銼),甘草(炙銼各一兩),蒲黃,黃藥(各半兩)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用一錢匕,敷於瘡上。
治傷寒後口生瘡,咽喉腫塞。大青飲方
大青(去根一兩),吳藍(去根半兩),石膏(研一兩),芍藥(一兩)
白話文:
治療口舌生瘡,其他藥物都无效的,可以用密陀僧散。配方是:研磨好的密陀僧、锉好的黄柏、炙烤后锉好的甘草各一两,蒲黄和黄药各半两。将这五味药捣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钱匕敷在疮口上。
治疗伤寒后口生疮、咽喉肿塞的,可以用大青饮。配方是:去除根部的大青一两,去除根部的吴蓝半两,研磨好的石膏一两,芍药一两。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蔥白鹽豉各少許,煎至六分,去滓臨臥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服用三錢匕(約4.5克),加入一杯水,放少許蔥白、鹽和豉,煎到六分熟,去除藥渣,在睡前溫服。
治口舌瘡。鬱金散方
鬱金(半兩),白礬(生研一分),鉛霜(研一分),檳榔(銼半兩)
上四味,搗研為散,每用半錢匕,冷熟水調下,食後,日二服。
治口舌生瘡。蘆薈散方
白話文:
治療口舌生瘡,可以用鬱金散或蘆薈散。鬱金散用鬱金、白礬、鉛霜、檳榔等藥材研磨成粉,每次用半錢匕,用冷開水調服,飯後一天服用兩次。蘆薈散則是用蘆薈、黃連、赤小豆等藥材研磨成粉,每次用一錢,用米湯調服,一天服用兩次。
蘆薈(研半兩),丹砂(研一分),丁香(一分),麝香(半分),牛黃(研半分),蟾酥(半兩)角蒿灰(研半兩),瓜蒂(二十枚),羊蹄花(半兩),干蝸牛(研三枚),熊膽(研一錢),細辛(去苗葉一分)馬牙硝(研三分),白礬灰(研半分)
白話文:
蘆薈(研磨半兩),丹砂(研磨一分),丁香(一分),麝香(半分),牛黃(研磨半分),蟾酥(半兩),角蒿灰(研磨半兩),瓜蒂(二十枚),羊蹄花(半兩),幹蝸牛(研磨三枚),熊膽(研磨一錢),細辛(去除苗葉一分),馬牙硝(研磨三分),白礬灰(研磨半分)。
上一十四味,搗研為散,先以頭髮裹指、於溫水內,蘸揩之,軟帛⿱⿳亠口𫩏𧘇卻膿水,取少許藥末滲瘡上,或輕可,即去蟾酥蘆薈,看病大小,以意加減用之。
白話文:
上述十四種藥材研磨成散藥,先用頭髮包裹手指,在溫水中浸泡,然後用軟布擦拭傷口,將膿水擦拭乾淨,取少量藥末撒在傷口上,如果症狀輕微,可以除去蟾酥和蘆薈,根據傷口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