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十七 (2)

1. 口糜

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夫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抵胃,陰陽和平,水穀入胃,小腸受之,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今熱氣厥逆,膀胱移熱於小腸,胃之水穀,不得傳輸於下,則令腸膈塞而不便,上則令口生瘡而糜爛也,大抵心胃壅熱,則必熏蒸於上,不可概以敷藥,當求其本而治之。

治小腸熱脹,口糜生瘡,柴胡澤瀉湯方

白話文:

典籍裡說膀胱的熱氣轉移到小腸,使膈肌和小腸的功能失調,往上跑到口腔而形成口腔潰爛,小腸的脈絡,連接著心而經過咽喉,向下經過膈肌而到達胃,在陰陽調和的情況下,食物和水進入胃部後,被小腸所吸收,使其通過腸道,輸送到膀胱。如今熱氣上升到相反方向,膀胱的熱氣轉移到小腸,使胃裡的食物和水無法向下傳輸,就會導致腸道和膈肌阻塞而功能失調,往上則會使口腔長瘡和潰爛。總而言之,心臟和胃部如有鬱熱,必然會往上蒸發,不可概括地使用外敷藥物,應當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

柴胡(去苗),澤瀉,陳橘皮(浸去白焙),黃芩(去黑心),枳實(麩炒),旋覆花,升麻,芒硝(別研各三兩),生地黃(一升)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部),澤瀉,陳年橘子皮(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黃芩(去除黑色內部),枳實(用麩皮炒過),旋覆花,升麻,芒硝(另外研磨,各三兩),生地黃(一升)

上九味,除芒硝外,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取一盞,去滓下芒硝末半錢匕攪勻,食後溫服。

治口糜生瘡,久不瘥,及心脾中熱,乍發乍退,大青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除了芒硝之外,都切碎到像麻豆那麼大的顆粒。每次使用時取五錢,加入兩盞水煎煮,直到剩下一盞水量,過濾掉藥渣,再加入半錢的芒硝粉末攪拌均勻,飯後溫服。

用於治療口腔潰瘍長瘡,長期不愈,以及心脾部位的熱症,症狀時好時壞,此為大青丸的處方。

大青(去根),甘草(炙銼),枳殼(去瓤麩炒),苦參(銼各三分),黃連(去須),生乾地黃(焙),升麻(各一兩)

白話文:

  • 大青(去根):大青葉,去除根部。

  • 甘草(炙銼):甘草,炙烤後切碎。

  • 枳殼(去瓤麩炒):枳殼,去除果瓤和麩皮,炒熟。

  • 苦參(銼各三分):苦參,切碎,用量各為三分。

  • 黃連(去須):黃連,去除根須。

  • 生乾地黃(焙):生乾地黃,焙乾。

  • 升麻(各一兩):升麻,用量各為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熟水下,日二服。

治口糜生瘡,久不瘥,大黃散方

白話文:

把以上七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和成丸藥,丸藥的大小如同梧桐果。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溫水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大黃(煻灰火煨銼),甘草(炙銼),黃柏(炙銼各一兩),密陀僧(研),滑石(研各一分)

白話文:

大黃(用煻火灰煨過,然後磨碎),甘草(用火烤過,然後磨碎),黃柏(用火烤過,然後磨碎)各一兩,密陀僧(研成粉末),滑石(研成粉末)各一分。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用一錢匕,綿裹含,有涎即吐。

治口糜生瘡,升麻丸方

升麻,黃連(去須),黃柏(炙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一兩)

白話文:

取上述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一分量,用棉布包好含在口中,有唾液就吐掉。

用於治療口腔潰瘍長瘡的升麻丸配方:

升麻,黃連(去除鬚根),黃柏(烤過後切碎),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去尖及雙仁,各一兩)。

上四味,將上三味,搗羅為末,次研杏仁如膏,煉蜜三兩,以藥末並杏仁膏,合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治大人小兒,口糜生瘡,紫金散方

白話文:

上面的四種藥材,將上面的三種藥材搗成粉末,然後把杏仁研磨成膏狀,煉製三兩的蜂蜜,把藥粉和杏仁膏混合,製成像彈珠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含化後嚥下藥液。

黃柏(蜜塗慢火炙令紫色半兩),訶黎勒(一枚煨熟去核),麝香(研),膩粉(研各少許)

白話文:

黃柏(用蜂蜜塗抹,慢火烤至呈紫色,半兩),訶黎勒(一顆,烤熟去核),麝香(研磨),膩粉(研磨,各取少量)

上四味,搗研為散,再同研勻,每用半錢許,糝瘡上。

治口糜生瘡,大黃湯方

大黃(銼一兩),芒硝(研),黃連(去須),黃柏(炙各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蜜半匙,酥少許,細呷含咽。

治口糜生瘡,痛不得食,甘草丸方

甘草(一寸炙赤色),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黃連末(一分)

上三味,搗研為末和勻,每服綿裹如杏仁大,含化咽津。

治口糜生瘡,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細含咽之。

治口糜生瘡,黃柏散方

黃柏(蜜塗炙乾去火毒),白殭蠶(直者置新瓦上下以火爆蠶絲絲斷出火毒)

上二味等分,搗為細散,糝瘡及舌上,吐涎。

治口糜生熱瘡,杏仁餅子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十四枚別研細),膩粉(一錢)

白話文:

大黃湯方治療口舌生瘡

取大黃一兩,先搗碎;芒硝,黃連(去除須部),黃柏(炙烤後各取半兩)。這四味藥材,先粗略搗碎後過筛,每次使用約半錢的量,均勻撒在患處的瘡面上。

甘草丸方治療口舌生瘡

取一寸長的甘草,炙烤至紅色,以及杏仁二十粒,先用熱水浸泡去除皮與尖端及雙重種仁後研磨,再加上黃連末一分。將這三味藥材一起搗研成細末並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如杏仁大小的量,用綿布包裹含在口中,讓其慢慢溶解吞咽唾液。

柴胡湯方治療口舌生瘡

取柴胡(去除莖葉部分)與地骨皮各一兩。將這兩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筛,每次服用三錢的量,用水一碗煎煮至六分滿,濾去沉澱物,細細含咽服用。

黃柏散方治療口舌生瘡

取黃柏,涂抹蜂蜜後炙烤至乾燥以去除火毒,以及白僵蠶,需選擇直挺的,置於新瓦上,用火上下烘烤直至蠶絲斷裂以去除火毒。這兩味藥材等分量,搗成細散狀,敷抹在患瘡及舌面上,可促使分泌唾液有助於治療。

杏仁餅子方治療口舌生熱瘡

取十四粒杏仁,先用熱水浸泡去除皮與尖端及雙層種仁後另外研磨成細末,再加入一錢的膩粉。

上二味,和研勻如膏,每餅如錢眼大,鉛丹為衣,先用鹽湯漱口,含一餅,涎出即吐。

白話文:

將以上兩種藥研磨成膏狀,每塊藥膏的大小如同銅錢的孔眼,用鉛丹包覆。首先用鹽水漱口,含住一塊藥膏,唾液分泌後立即吐出。

治口糜生瘡,大黃蜜煎方,

大黃(一兩切如指頭大)

上一味,以蜜煎五七沸,候冷取出,每含一塊咽津。

治口瘡糜爛,生蜜塗方

蜜(生使)

上一味,頻用塗瘡上,三五次即愈。

白話文:

治療口糜生瘡,可以用大黃蜜煎方:將一兩大黃切成指頭大小,用蜜煎煮五到七沸,待冷卻後取出,每次含一塊,慢慢吞咽口水。

治療口瘡糜爛,可以用生蜜塗方:取生蜜,頻繁塗抹在瘡口上,三到五次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