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十六 (4)

1. 鼻中生息肉

論曰鼻者肺之竅,鼻和而知香臭,風寒客於肺經,則鼻氣不利,致津液壅遏,血氣搏結,附著鼻間,生若贅疣,有害於息,故名息肉。

白話文:

鼻子是肺的竅道,鼻子通暢才能辨別香臭。當風寒侵襲肺經時,鼻子就會不舒服,津液壅滯,氣血凝結,附著在鼻腔中,像贅肉一樣生長,影響呼吸,因此被稱為息肉。

治鼻中息肉,羊肺散

羊肺(一具薄切去筋膜炙令乾),木通(銼半兩),白朮(米泔浸一宿銼碎炒黃四兩),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乾薑(炮裂),芎藭(各半兩)

白話文:

羊肺(一個,切成薄片後,去除筋膜並烤乾),木通(研磨成粉,半兩),白朮(用米湯浸泡一晚,切碎並炒至金黃,四兩),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切片並焙乾),乾薑(炮裂),芎藭(各半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食後米飲調下,日二。

治鼻中息肉,敷鼻,雄黃散

雄黃(研),細辛(去苗葉),木通(銼),蕤仁(研),皂莢(炙刮去皮並子各一分),白礬(煅過半兩),礜石(黃泥包煅過半兩),藜蘆(炙),地膽,瓜蒂,地榆(洗去泥土),䕡茹(各三分),巴豆(十粒去皮殼炒黃)

白話文:

  • 雄黃(研磨成粉末)

  • 細辛(去掉芽和葉)

  • 木通(切碎)

  • 蕤仁(研磨成粉末)

  • 皁莢(烘烤後刮掉外皮和果核,各取一份)

  • 白礬(煅燒後取半兩)

  • 礜石(用黃泥包裹煅燒後取半兩)

  • 藜蘆(烘烤)

  • 地膽

  • 瓜蒂

  • 地榆(洗淨泥土)

  • 䕡茹(各取三分)

  • 巴豆(十粒,去皮殼後炒至金黃)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散,煎細辛白芷湯和,塗敷息肉上,以膠清和塗之亦得,取瘥為度。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煎煮細辛、白芷的中藥湯汁和在一起,塗敷在息肉上。也可以用膠清和藥粉塗敷,直到息肉痊癒為止。

治鼻中息肉,吹鼻,細辛散

細辛(去苗葉),瓜蒂(等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吹半錢入鼻中,須臾嚏出,頻吹取瘥。

治鼻生息肉,礬石丸

礬石(熬令汁枯四兩),木通(銼),細辛(去苗葉各半兩),丹砂(研一分)

上四味,搗研為末和勻,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用一丸,綿裹內鼻中,一日一易,取下息肉則止。

治鼻中息肉,敷鼻,地膽膏

生地膽,細辛(去苗葉),白芷

上三味等分,先搗羅白芷細辛為散,將地膽壓取汁,和成膏,用少許塗敷息肉上。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物等分成份量。先將白芷、細辛打成粉末。將地膽壓取汁液,與白芷、細辛的粉末混合均勻,成爲膏狀藥物。取少量的藥膏塗敷在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敷鼻,地龍散

地龍(去土炒一分),豬牙皂莢(一挺)

上二味燒灰羅細,先洗鼻內令淨,以蜜塗之,敷藥少許在內,出清水盡,即息肉自除。

白話文:

將上面兩種藥材燒成灰後過篩,先用清水洗鼻腔,使其乾淨。再將蜂蜜塗抹在鼻腔內,並敷上少量的藥粉,鼻涕流盡後,息肉就會自行消失。

治鼻中息肉不通,敷鼻,胡粉膏

胡粉(炒),白礬(燒令汁盡等分)

上二味,搗羅為末,用青羊脂和成膏,以少許塗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敷鼻,瓜蒂膏方

陳瓜蒂(一分)

上一味,搗羅為末,以羊脂和,時以少許,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敷鼻,地膽汁方

生地膽(一枚)

上一味,取汁塗息肉上,一宿當消,無生者,搗乾者為末,酒漬敷之。

治鼻生息肉,不得息,灌鼻,藜蘆散

藜蘆(微炙一分),礬石(燒令汁枯一分),瓜蒂(二十七枚),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白話文:

黎蘆(略微加熱一分),明礬(加熱至水分完全蒸發而變乾一分),瓜蒂(二十七粒),附子(用火烤過,剝掉果皮和果臍,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以酒調半錢,內小竹筒中,灌入鼻孔,以綿塞之,日三易佳。

治鼻中息肉,雄黃散

雄黃(五兩置沙鍋中以醋煮三複時取出薄醋洗過夜露曉收三度細研如粉)

上一味,每服二錢匕,溫水調下、日再,不出半月,息肉自出,神效。

治鼻塞息肉不通方

上以細辛末少許,吹入鼻中自通。

治鼻有息肉,齆鼻氣息不通煩悶,灌鼻,蒺藜苗汁方

蒺藜子苗(一把車輾過者無車輾過者採取令車輾)

上一味,搗碎,以水濃煎,濾去滓,將汁入鼻中,息肉因噴嚏出,如赤蛹子,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