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十六 (2)

1. 鼻塞不聞香臭

論曰鼻有生息肉,不知香臭者,亦有無息肉,不知香臭者,生息肉不知香臭,已列方劑,此姑論鼻塞不聞香臭,蓋鼻之窒塞,或冷風乘肺,或肺經壅熱,冷熱固異,其塞則一,皆肺臟不和,氣不宣通故也,治塞者,當審其冷熱。

白話文:

古人說鼻子長息肉,而不知道香臭,;同樣有的人沒有長息肉,也不知道香臭。生息肉的人不知道香臭,已經列出方劑了,這裡姑且討論鼻塞聞不到香臭的情形。總之鼻子被阻塞,可能是因為冷風侵襲肺臟,或是肺經鬱熱,雖然冷與熱不同,但症狀都是鼻塞,都是因為肺臟不和諧,氣不能宣通造成的。治療鼻塞,要先辨別是屬於冷塞還是熱塞。

治鼻塞不聞香臭,款冬花丸

款冬花檳榔(銼),百合麥門冬(去心焙),桔梗(炒),天門冬(去心焙),地骨皮羚羊角(鎊),貝母(去心),山梔子仁,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防風(去叉),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郁李仁(去皮炒各二兩),人參,山芋,柴胡(去苗各一兩半),百部甘草(炙),苦參(各一兩),桑根白皮(銼),旋覆花(各四兩),牛黃(研),木香(各半兩),蛤蚧(一對全者酥炙)

白話文:

款冬花、檳榔(切碎)、百合、麥門冬(去掉芯,焙製)、桔梗(炒過)、天門冬(去掉芯,焙製)、地骨皮、羚羊角(研成粉末)、貝母(去掉芯)、山梔子仁、大黃(切碎,炒過)、黃芩(去掉黑色,以白芩稱之)、防風(去掉叉)、杏仁(去皮、尖端,雙仁,炒過)、郁李仁(去皮、炒過,各二兩)、人參、山藥、柴胡(去苗,各一兩半)、百部、甘草(炙製)、苦參(各一兩)、桑根白皮(切碎)、旋覆花(各四兩)、牛黃(研磨)、木香(各半兩)、蛤蚧(一對完整,酥炙)

上二十六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後溫漿水下。

白話文:

以上二十六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飯後服用,用溫熱的漿水送服。

治頭旋鼻塞,不知香臭,蓯蓉丸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石鐘乳(研成粉),五味子,菟絲子(酒浸別搗),蛇床子(炒),山芋(各一兩),澤瀉石斛(去根),甘菊花,細辛(去苗葉),續斷鹿茸(去毛酒浸炙),防風(去叉),秦艽(去苗土),黃耆(銼),乾薑(炮),柏子仁(別研各三分)

白話文:

  1. 肉蓯蓉:先泡在酒裡一個晚上,然後切碎並烘乾。

  2. 石鐘乳:研磨成粉末。

  3. 五味子:直接使用。

  4. 菟絲子:先泡在酒裡,然後搗碎。

  5. 蛇牀子:炒熟。

  6. 山芋:取一兩。

  7. 澤瀉:直接使用。

  8. 石斛:去根後使用。

  9. 甘菊花:直接使用。

  10. 細辛:去除根部和葉子。

  11. 續斷:直接使用。

  12. 鹿茸:去除毛髮後,泡在酒裡並烘乾。

  13. 防風:去除叉子後使用。

  14. 秦艽:去除根莖和泥土後使用。

  15. 黃耆:切碎。

  16. 乾薑:炮製後使用。

  17. 柏子仁:分別研磨後使用,每種取三分。

上一十七味,除別研外,搗羅為末同和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日再,不飲酒棗湯下,服藥三日後,灸百會穴三七壯,即貼如神膏

白話文:

在上述十七味藥材中,除了別墅研磨的藥材之外,其餘藥材搗碎成粉末,然後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再用蜂蜜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如果不能飲酒,可以用棗湯送服。服用藥物三天後,灸百會穴三十七壯,然後貼上如神膏。

神膏

蓖麻子(去殼),杏仁(去皮尖),印子鹽,芎藭,防風(去叉),松脂(各一分),蠟(半兩)油(一升)

白話文:

蓖麻子(去除外殼)、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印子鹽、川芎、防風(去除分叉)、松脂(各佔一份重量)、蠟(半兩)、油(一升)。

上八味,先入油於銀器中,次將諸藥作粗散,入油中,微火上煎成膏,濾去滓,瓷器盛,每用約大小貼之,日一換。

白話文:

上述八味藥材,將油先注入銀器中,再將所有藥材粗略搗碎,放入油中,用小火煎煮成膏狀,過濾掉渣滓,用瓷器盛裝,每次使用取適量大小的膏狀物敷貼在患處,每天更換一次。

治鼻塞不聞香臭,天門冬丸

天門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各五兩),人參,枳實(去瓤麩炒),甘草(炙各三兩)檳榔(銼二兩)

白話文:

  • 天門冬(去掉中間的芯,並烘乾):500公克

  • 白茯苓(去掉黑色的外皮):500公克

  • 人參:300公克

  • 枳實(去除果瓤,炒熟):300公克

  • 甘草(烘烤過的甘草):300公克

  • 檳榔(切碎):200公克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漿水下,日再,暑月以牛乳下。

白話文:

將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黃芪這六味藥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粒,飯後用漿水送服,每天兩次。在炎熱的夏季,可以用牛奶送服。

治肺實鼻塞,不聞香臭,百部散

百部(二兩),款冬花,貝母(去心),白薇(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米飲調下。

治鼻塞不聞香臭,防風湯

防風(去叉半兩),梔子(去皮七枚),升麻(一兩),石膏(碎三兩),麻黃(去根節三分),桂(去粗皮半兩),木通(銼一兩一分)

白話文:

防風(去除叉子,半兩),梔子(去皮,七粒),升麻(一兩),石膏(研碎,三兩),麻黃(去除根和節,三分),桂枝(去除粗皮,半兩),木通(銼成小塊,一兩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再。

治鼻塞不通,不聞香臭,或生息肉生瘡,排風散

防風(去叉),秦艽(去苗土),山芋,吳茱萸(湯浸焙炒),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一兩),羌活(去蘆頭半兩)

白話文:

防風(去除叉枝),秦艽(去除根部泥土),山芋,吳茱萸(用熱水浸泡後炒至焦黃),天雄(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肚臍,各一兩),羌活(去除蘆頭,半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治鼻中不利,窒塞不聞香臭,通氣膏方

木通,當歸(切焙),芎藭,蕤仁,桂(去粗皮各半兩),細辛(去苗葉),白芷(各三分)

白話文:

木通、當歸(切片並焙製)、川芎、續斷、桂皮(去粗皮,各半兩)、細辛(去籽和葉子)、白芷(各三分)

上七味細銼,與羊髓三兩,同於銀石器中,微火煎,候白芷黃色,去滓澄凝,每取小豆大,塞鼻中、日再。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末,與三兩羊骨髓一起放入銀石器中,使用小火煎煮,等到白芷變成黃色時,將藥渣過濾去除,留下清澈的藥液,凝結成藥丸後,每次取小豆般大小的藥丸塞入鼻孔中,每天使用兩次。

治鼻塞不聞香臭,甘遂散

甘遂,細辛(去苗葉),附子(炮裂去皮臍),木通(銼各一分)

白話文:

甘遂、細辛(去除苗葉)、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木通(銼碎,各取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以少許,綿裹塞鼻中,當有清水出,病重者,或清水下一二升,臥時安藥,若微痛當忍之,勿觸風冷。

白話文:

把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成散狀,每次取少量,用棉花包好,塞入鼻孔中,這時就會有清水流出,病情嚴重者,或者清水流出一、二升,塞藥時應躺著,如果輕微疼痛應忍耐,不要接觸風寒。

治鼻塞不聞香臭,芎藭散方

芎藭,辛荑(各一兩),細辛(去苗葉三分),木通(銼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以少許,綿裹塞鼻中,濕即易之,五七日瘥。

治鼻塞不聞香臭。通頂散

滑石(研),胡黃連(末各一分),瓜蒂(為末七枚),麝香(研半兩),蟾酥(研一錢)

白話文:

  • 滑石:研磨成粉末

  • 胡黃連:將胡黃連研磨成末,取一分

  • 瓜蒂:將七枚瓜蒂研磨成末

  • 麝香:將麝香研磨成粉末,取半兩

  • 蟾酥:將蟾酥研磨成粉末,取一錢

上五味同研勻,每以少許,吹入鼻中即瘥。

治鼻塞不聞香臭,瓜蒂散

瓜蒂,藜蘆(各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以一錢匕,綿裹塞鼻中,日三易。

治鼻塞不聞香臭,細辛散

細辛(去苗葉),瓜蒂(各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以少許吹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