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十五 (2)

1. 耳內生瘡

論曰足少陰為腎之經,經虛則風熱邪氣乘之,與津液相搏,故耳內生瘡,世俗治耳瘡,多以敷滲塞耳等藥,以謂邪氣出外,專為外醫,殊不知服藥以治腎經之為善也。

白話文:

古醫學中說,足少陰腎經是腎臟的經絡,如果經絡虛弱,風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與體液相結合,因此耳朵內會生瘡。世俗上治療耳朵瘡,多用敷滲塞耳等藥物,認為邪氣從外面進入,所以專門用外治的方法。殊不知,服用藥物以治療腎經纔是好的治療方法。

治耳內生瘡,菖蒲湯

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味子,熟乾地黃,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人參(各半兩),磁石(醋淬七遍一兩一分),木通玄參杜仲(去粗皮銼炒各一分),黃耆(三分)

白話文:

菖蒲(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切碎後烘乾,取三分),附子(炮裂後去掉皮和根臍),五味子,熟乾地黃,白茯苓(去掉黑皮),防風(去掉主根),人參(各半兩),磁石(用醋淬七次,取一兩一分),木通,玄參,杜仲(去掉粗皮,切碎後烘乾炒熟,各取一分),黃耆(取三分)。

上一十二味,㕮咀,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研末,每次取三錢,加水一杯,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切開,一起煎至七分熟,過濾藥渣,溫服。

治耳有惡瘡,塞耳,大黃散

大黃(半兩),黃連(去須),龍骨(各一分)

白話文:

大黃(半兩):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結引起的便祕、痢疾、瘡癤腫痛等症。

黃連(去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痢疾、泄瀉、咽喉腫痛等症。

龍骨(各一分):龍骨具有鎮靜安神、斂汗固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盜汗遺精等症。

上三味,為細散,每用少許綿裹棗核大,塞耳中。

治耳有惡瘡,黃連散

黃連(去須半兩),礬石(三分燒汁盡研)

上二味,搗研為細散,每以少許綿裹內耳中,兼療耳痛有膿。

治耳有瘡方

羊屎(曝乾)

上一味,研為末,每以少許綿裹塞耳中。

治米疽生耳中,連頭腫,疼不可忍,香脂膏

鬱金地骨皮(各一分),礬石(一錢研),龍腦(半錢研)

白話文:

鬱金、地骨皮(各一份),礬石(一錢研磨),龍腦(半錢研磨)。

上四味,搗研為細末,用臘月豬脂油調塗之,若用鼠腦調更佳。

治耳瘡,土馬鬃塗方

馬鬃,井中苔(等分)

上二味,搗研為末,以燈盞內油,調塗之。

2. 耳耵聹

論曰耳者腎之候,心之寄竅,風熱搏於經絡,則耳中津液結聚,如麩片之狀,久則丸結不消,或似蠶蛹,致氣竅不通,耵聹為聾。

白話文:

耳朵是腎臟的表徵,也是心靈寄託的地方。當風熱侵襲經絡時,耳中的津液就會聚集,就像麩皮一樣。時間久了,這些津液就會凝結成丸,無法消散,或像蠶蛹一樣,導致氣孔不通,耳垢積累而導致耳聾。

治耵聹塞耳,礬石膏

礬石(熬令汁盡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菖蒲(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三兩別研),蓖麻仁(二兩半別研),松脂,煙脂(各三分)

白話文:

礬石(熬製至汁液只剩下三分之一),附子(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取一兩),菖蒲(半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取雙仁炒黃至三兩,研磨備用),蓖麻仁(二兩半,研磨備用),松脂和煙脂(各三分)。

上七味,搗研令勻,和如膏,以綿裹棗核大,塞耳中,常令相續,以瘥為度。

治耵聹塞耳聾,強堅不可挑,塞耳,豬脂膏

生豬脂(一合),釜下墨(半兩研)

上二味,調和成膏,捏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

治耵聹塞耳,堅強不可挑,灌耳,蔥液膏

蔥汁(三合),細辛(去苗葉),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分)

白話文:

蔥汁(三合),細辛(去除蘆葉),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分)

上三味,搗羅細辛附子為末,以蔥汁調令稀,灌入耳中。

治耵聹塞耳聾,強堅不得出,黃連散

黃連(去根鬚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以少許滲入耳中。

治耵聹塞耳聾,強堅不可挑,灌耳地龍汁

地龍(濕者五七條)

上一味研,取汁數滴入耳中,挑即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