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

1. 諸風統論

論曰:易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夫以吹噓鼓舞。巽而易入,枯者榮,甲者坼,成物之功,實在於是。然而分四時,位八方,適應其時,則為正。弗循其方,則為邪。人惟萬物之靈,能察諸此,觀冬至之日,有從南方來,必曰賊風,其他可以類推矣,感之淺者,留於肌膚,感之深者,達於骨髓,而況倉卒頃刻之間,大可畏懼。

白話文:

古文:

論曰:易經中說:能使萬物改變的,沒有比風更快的了。風能吹拂鼓動萬物,巽順而容易進入,使枯萎的草木重新榮盛,使堅硬的甲殼破裂。萬物生長的功勞,實在是風的功勞。然而,風分四時,位八方,按照適當的時空,風就是正常的。不遵循適當的時空,風就是邪惡的。人作為萬物之靈,能夠觀察到這些情況。比如,在冬至那天,如果有風從南方吹來,必然是邪風,其他的情況可以類推。風邪侵襲,淺的停留在皮膚肌肉,深的到達骨髓,況且在倉促之間,風邪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風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可以讓萬物生長,也可以讓萬物死亡。風有四種,分別是春風、夏風、秋風和冬風。春風是溫暖的,它可以讓萬物生長。夏風是炎熱的,它可以讓人們感到炎熱。秋風是涼爽的,它可以讓人們感到舒適。冬風是寒冷的,它可以讓人們感到寒冷。風有八種方位,分別是東風、南風、西風、北風、東北風、東南風、西南風和西北風。東風是從東方吹來的,南風是從南方吹來的,西風是從西方吹來的,北風是從北方吹來的,東北風是從東北方吹來的,東南風是從東南方吹來的,西南風是從西南方吹來的,西北風是從西北方吹來的。風有正邪之分,正風是有益於人體的,邪風是有害於人體的。正風可以讓人們身體健康,邪風可以讓人們生病。

固有治療所不迨者,蓋禍患之機,藏於細微,非常人所豫見,及其著也,雖智者不能善其後,是以上古聖人之教下,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乃向福威極之意也,不然何以言風者百病之始,風者百病之長,風者善行而數變。

白話文:

在固定的治療方法所不及的地方,那便是禍患的根源,隱藏在微小的地方,不是一般人可以預見的,等到禍患發生了,即使是聰明的人也不能很好地彌補後果,因此上古聖人的教導,都把禍患稱為虛邪賊風,把躲避禍患稱為趨利避害,否則怎麼說風是百病的開始,風是百病的發展,風是變化多端而經常變化的呢?

2. 中風

論曰風邪中人,以春甲乙得之,為肝風。以夏丙丁得之,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得之,為脾風。以秋庚辛得之,為肺風。以冬壬癸得之,為腎風。若中其五臟六腑之俞,則各隨其證而治之。

白話文:

古書中說,風邪侵犯人體,在春天甲乙日得之,就是肝風。在夏天丙丁日得之,就是心風。在季夏戊己日得之,就是脾風。在秋天庚辛日得之,就是肺風。在冬天壬癸日得之,就是腎風。如果風邪侵犯了五臟六腑的背俞穴,則應根據不同的證狀來治療。

治諸中風靈寶丹方,人生自幼稚至於老耄,率多因風而致疾,或嗜食傷飽,或不食失飢,或渴而失飲,或飲而過量,或因五味之傷,或冒熱衝風,或大寒近火,或暴露寒濕,或刺損肌膚,撲傷肢體,或失節宣,或多嗜欲,緣此風趨諸竅,或留一偏,遂使手足不遂,言語謇澀,或痛連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如蟲行,𤸷痹如鐵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血脈不行,肉色乾瘦,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浮,精神困耗,皆其證也。

白話文:

治療各種中風病的靈丹妙藥。人從幼小到老,大多因風而致病,或飲食過飽,或不食忍飢,或渴而失飲,或飲酒過量,或因五味之傷,或冒熱頂風,或大寒近火,或暴露寒濕之中,或刺傷肌膚,撲傷肢體,或不注意節制,或多嗜慾,因此,風邪侵襲諸竅,或停留一邊,遂使手足不遂,言語謇澀,或痛徹骨髓,或肢體麻痹皮膚瘙癢如蟲行,僵硬如鐵石,或多痰喜睡,或健忘多嗔,血脈不通暢,肌肉乾瘦,長期臥牀不起,行動需人攙扶,語音不清,面色浮腫,精神委靡,這些都是中風病的徵狀。

若積歲不愈,肢節不能運動者,但如法服十數粒即效,亦有中風卒斃者,但心頭未冷,取藥五粒,以醋調摩臍中一千餘遍,當從臍四面漸暖,待眼開後,以熱醋研下十丸。入口即活,凡病不問輕重,年月深淺,先以紅雪通中散三錢茶調下,須臾更以熱茶投,令宣瀉一兩行,便依法煎姜豆湯下三粒,當以他人熱手更摩所患處。

白話文:

如果積聚成疾病年復一年,以致於手腳不方便,照著這個方法吃十幾粒藥丸就會見效,也有人中風突然死亡,但如果他心臟還沒冷,就可以取五粒藥用醋調勻塗抹在肚臍眼,然後按摩肚臍周圍一千次以上,患者會漸漸四肢發熱,等到他一睜開眼,趕快將十丸藥用熱醋化開,含在嘴裡,病患就會活過來,不管什麼病輕重不分、時間多長,都先用紅雪通中散三錢加茶一起吃,過一會再喝熱茶幫助一兩次排便,之後就照著方式煎姜豆湯吃三粒,再請別人用熱手按摩患部。

須臾熱徹,當覺肉內有物如火至病所,一二百日內、及一年內風疾,不能下床者,一服三粒,十服後,便可行步,如患至重者,每利一度後,隔日服五粒,又住三五日,即更利,不過三十粒,平復如故,若打撲傷損,多年,每遇天陰疼痛,舉動不能者,可五七服,服此藥多者,疾去後藥力常在,具方如後。

白話文:

不久就熱透了,會感覺到肉裡面有東西,像是火一樣到病竈了。患有數月至一年的風疾,以致無法下牀的人,只需服用一劑三粒藥丸,服用十劑之後就可以正常走路了。患病嚴重的,每次通便之後,隔一天服用五粒藥丸,再過三五天,就會再次通便,最多服用三十粒藥丸,就會恢復如故。如果有跌打損傷多年,每次遇到陰天下雨就疼痛、行動不便的人,可以服用五六次此藥。服用此藥,即使疾病治癒之後,藥力依然存在。具體的藥方如下。

丹砂(一兩半研如皂子大絹袋盛以蕎麥灰下汁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自然銅(一兩先搗碎更研如粉),硫黃(一兩研碎如皂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雄黃(一兩碎如皂子大絹袋盛以米醋煮三複時取出研如粉)

白話文:

丹砂 ( 一兩半,研磨成皁子大小,裝入絹袋中,以蕎麥灰汁煮沸三次,取出研磨成粉);

自然銅 ( 一兩,先搗碎,再研磨成粉);

硫黃 ( 一兩,研碎成皁子大小,裝入絹袋中,以無灰酒煮沸三次,取出研磨成粉);

雄黃 ( 一兩,搗碎成皁子大小,裝入絹袋中,以米醋煮沸三次,取出研磨成粉)。

四味用有蓋瓶子,先以金薄三片,鋪瓶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薄兩片蓋之,次入雄黃,又以金薄兩片蓋之,次入丹砂,又以金薄兩片蓋之。次入自然銅,又以金薄三片蓋之,以瓶蓋合卻,不用固濟,於灰內坐瓶子令穩,以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去瓶子三寸。

白話文:

將四種藥物放入有蓋子的瓶子中,先以三片金箔鋪在瓶子底部,然後加入硫黃。再以兩片金箔蓋上,之後加入雄黃,再以兩片金箔蓋上,接著加入丹砂,再以兩片金箔蓋上。最後加入天然銅,再以三片金箔蓋上,並蓋上瓶蓋,不必固濟。將瓶子穩穩地放在灰燼中,用火養護三天三夜。第一天,用半斤熟炭火圍繞著瓶子,距離瓶子三寸。

第二日,用熟火十兩,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火一斤,去瓶子二寸,以火盡為度,候冷取藥出,以紙三重裹藥,於淨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

白話文:

第二天,用溫火加熱藥材十兩,使與瓶子之間的距離為二寸半。第三天,用火加熱一斤藥材,使與瓶子之間的距離為二寸。加熱至火完全熄滅為止。等藥材冷卻後取出,用三層紙包好,埋在乾淨潮濕的土中,放置到第二天早上。取出藥材,再次研磨至細膩。

磁石(煅醋淬一七遍搗研如粉),陽起石(研如粉),理石(研如粉),紫石英(研如粉)

白話文:

磁石(用醋煅燒淬火十七次,搗碎研磨成粉末)

陽起石(研磨成粉末)

理石(研磨成粉末)

紫石英(研磨成粉末)

四味各三分,用有蓋瓷瓶子,先入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薄,一依前法,以蓋合之,不用固濟,用火養三日三夜。第一日,用熟火一斤,去瓶子三寸,第二日,用火三斤,去瓶子二寸半,第三日,用火半秤,去瓶子二寸。一日至夜,任火自銷,候冷取出藥,用紙裹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

白話文:

將四種藥物各取三分,放入有蓋瓷瓶中。先放入磁石,然後放入陽起石、礦石、紫水晶。與金箔混合,按照前面的方法,蓋上蓋子。不使用固濟,用火烘三天三夜。第一天,使用一斤熟火,距離瓶子三寸;第二天,使用三斤火,距離瓶子二寸半;第三天,使用半秤火,距離瓶子二寸。從白天到夜晚,讓火自然熄滅。等冷卻後取出藥物,用紙包好,放入濕土中。培育到第二天早上,取出研磨成細末。

牛黃,龍腦,麝香膃肭臍(酒刷炙),龍齒,虎腦骨(酒塗炙)

白話文:

牛黃:牛的膽結石,具有清熱解毒、鎭驚安神的作用。

龍腦:一種從龍涎香樹中提取的天然樟腦,具有清熱解毒、鎭驚安神的作用。

麝香:一種從麝香鹿的香囊中提取的天然香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作用。

膃[kuì]肭[qǔ]臍:豬的胰臟,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作用。

酒刷炙:將豬的胰臟用酒刷洗後,再用火炙烤。

龍齒:恐龍的牙齒,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作用。

虎腦骨:老虎的腦骨,具有補腦益智、強筋壯骨的作用。

酒塗炙:將老虎的腦骨用酒塗抹後,再用火炙烤。

六味各一兩,搗羅為末,更研如粉。

石鐘乳(十兩,以絹袋盛,先以長流水,煮半日後棄水,別用水五斗,煎取一斗,留煮後草藥外,更留鍾乳水三合,磨生犀角三分),苦參遠志(去心),巴戟天(去心),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仙靈脾,天麻(各一兩、一分)

白話文:

  • 石鐘乳(10兩,用絹袋盛裝,先用長流水煮半日後棄水,再換水5鬥煎取1鬥,除了留著煮後草藥外,另留石鐘乳水3合,研磨生犀角3分)

  • 苦參

  • 遠志(去心)

  • 巴戟天(去心)

  • 烏蛇(用酒浸泡去除皮骨後炙烤)

  • 仙靈脾

  • 天麻(各1兩,1分)

六味搗羅為末,以前鍾乳水一斗,煎至七升,用生絹濾去滓澄清。

木香,肉豆蔻(去殼),鹿茸(去毛塗酥炙),桂(去粗皮、各一兩半),延胡索胡桐淚(各三分)

白話文:

木香、肉豆蔻(去殼)、鹿茸(去毛塗酥炙)、桂(去粗皮),各一兩半。

延胡索、胡桐淚,各三分。

六味搗羅為末,以前鍾乳汁七升,煎至四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當歸(切焙、各一兩)

二味搗羅為末,以前鍾乳汁四升,煎至二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

皂子仁(一兩半,搗羅為末),芒硝(一兩細研),生地黃汁(一升),無灰酒(一升),童子小便(一升)

白話文:

  1. 皁子仁(半斤研成細末)。

  2. 芒硝(半斤細研)。

  3. 生地黃汁(一升)。

  4. 無灰酒(一升)。

  5. 童子小便(一升)。

上三十四味,以地黃汁等,通前三升計六升貯鍋中,於靜室內,以文火養至一升,下金石藥末在內,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稀稠得所去火,然後入牛黃等六味,攪令極勻,即下皂子仁末,及磨下犀角水,以綿濾過,入在藥內研於缽內,以乳椎研三五千轉,此藥黏如膠,須用力研之。研訖分為三分,納一分,入上件芒硝,別更研令勻,並丸如梧桐子大。

白話文:

以上三十四味藥,用地黃汁等,先將前三生按比例混合,共六升,倒入鍋中,在安靜的室內,用文火熬煮,一直熬到只剩一升,加入金石藥末,用柳木篦攪拌,千萬不能停手,攪拌得沾稠適中,然後加入牛黃等六味藥,攪拌均勻。接著下入皁子仁末和磨好的犀角水,過濾後加入藥膏,在缽內研磨,用乳杵研磨三千到五千轉,此時藥膏會變得黏稠如膠狀,需要用力研磨。研磨完成之後,將藥膏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加入芒硝,再研磨均勻,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此藥三名,一名歸命丹,一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如有中一切風,牙關緊急,及屍厥暴亡者,以熱醋研三兩丸,灌在口中,下得咽喉即活,如要常服,空心溫酒下二丸。

白話文:

這個藥有三個名字,一個叫「歸命丹」,一個叫「返魂丹」,加了芒硝的,叫做「破棺丹」,如果有得了一切風病,牙關緊閉,或者暴亡的人,用熱醋研磨三兩丸,灌進嘴裡,嚥下去就能活,如果要長期服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二丸。

大青(別研一兩),硝石(五斤煎藥後下),丹砂(別研半兩),桑根白皮(一兩),羚羊角(鎊半兩),蘇枋木(二兩),梔子仁(一十五枚),槐花(一兩),升麻(一兩半),竹葉(一握),訶黎勒(一十五枚去核),大腹,檳榔(各五枚銼)

白話文:

  • 大青(研磨成粉,一兩)

  • 硝石(煎藥後加入,五斤)

  • 丹砂(研磨成粉,半兩)

  • 桑根白皮(一兩)

  • 羚羊角(研磨成粉,半兩)

  • 蘇枋木(二兩)

  • 梔子仁(十五枚)

  • 槐花(一兩)

  • 升麻(一又四分之一兩)

  • 竹葉(一把)

  • 訶黎勒(十五枚,去核)

  • 大腹子(五枚,切片)

  • 檳榔(五枚,切碎)

上一十三味,別研丹砂大青外,余並粗搗篩,用水一斗浸一宿,煎至五升去滓,入銀石鍋,即下硝石丹砂大青,不住手攪,候減盡水,即成紅雪,置瓷器中,三日取出,搗羅為末,卻用瓷瓶子盛,不得泄氣,有患風疾,及一切滯悶不通。臨臥用溫水調下二錢匕,小兒半錢匕,亦治傷寒。

白話文:

除了丹砂和大青,將上述十三味藥材都搗碎篩過,用水一斗浸泡一晚,煎熬到只剩下五升,去除渣滓,倒入銀石鍋,加入硝石、丹砂和大青,不停攪拌,直到水熬乾,就成了紅雪,把它放置在瓷器中,三天後取出,研磨成粉末,再用瓷瓶盛裝,不能讓藥粉接觸空氣。患有風疾、身體滯悶不通的人,睡覺前用溫水服用二錢匕,小兒用半錢匕,也可用於治療傷寒。

雄黃(研),硇砂(研),丹砂(研),硫黃研,水銀(先以慢火生鐵銚內熔硫黃銷,始傾入水銀,急以火箸攪恐焰起,即離火以濕布搭滅,候冷刮取,與上三件同搗研)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粉),硃砂(研磨成粉),丹砂(研磨成粉),硫磺(研磨成粉),水銀(先用文火在鐵銚內融化硫黃,然後倒入水銀,用火筷子快速攪拌,防止火焰升起,立即離開火,用濕布蓋住滅火,等冷卻後刮取,與以上三種成分一起研磨)。

此五味各一兩,取一湖南燒藥罐子,先用六一泥固濟待乾,入上件研者末,都入罐子中。實按令平,連蓋子泥四縫,只留一寸縫不泥,合慢火勻養一復時,加火近罐子燒令通赤。縫中有煙焰出。急抽火令人按蓋子急泥合縫周遍。用淨篩土窨定藥罐子。不得令露透。出藥氣。上以大盆合之。

白話文:

這五味藥材各一兩,拿一個湖南燒製的藥罐子,先用六一泥封固好,等待藥罐子乾燥後,把研磨好的藥材末全部放入罐子中。將藥材壓實並弄平,用泥巴把蓋子和縫隙都封好,只留下一寸的縫隙不封泥,用文火均勻加熱一個時辰,然後把火靠近罐子燒,直到罐子通紅。縫隙中如果有煙霧冒出,就立刻把火撤掉,讓人在蓋子上覆蓋泥巴,並把縫隙周圍都封好。用乾淨的篩土把藥罐子埋好,不能讓藥氣透出。最後,用大盆把藥罐子蓋住。

次日取出藥搗羅。用濕重帛包裹。以淨濕土內窨盆合。出火毒。三日三夜。逐日起盆微灑水。日滿取藥。再研如粉。入後藥末。

白話文:

第二天,取出藥物搗碎成泥狀。用濕布包裹。將藥泥放入乾淨的濕泥土中,並用盆子蓋起來。這樣可以去除藥物的毒性。三天三夜後,每天都要打開盆子,稍微灑一點水。滿了三天後,取出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後面的藥末中。

犀角(鎊),鹿茸(酥炙去毛各一兩),牛黃(研半兩),天竺黃(研),升麻,天麻,乾蠍(酒炒各一兩),木香(半兩),阿膠(慢火炙燥二兩),天南星牛膽煮一復時曝乾一兩)

白話文:

犀角(研磨成粉),鹿茸(用酥油炙烤,去除毛髮,取一兩),牛黃(研磨成粉,取半兩),天竺黃(研磨成粉),升麻(取一兩),天麻(取一兩),乾蠍(用酒炒過,取一兩),木香(取半兩),阿膠(用慢火炙烤至乾燥,取二兩),天南星(用牛膽汁煮過,曬乾,取一兩)。

上一十五味。將後十味除研外。搗羅為末。次入牛黃天竺黃。並前研五味。再同研勻。用青州大棗蒸熟。去皮核。研如膏、和藥。搗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中風急風牙關急口噤不開。用豆淋酒生薑汁去滓。研二丸至三丸。斡開口灌下。如人行五里、更一服。連三服汗出解。

白話文:

前面的十五味藥材,將後面的十味藥材除了研磨之外,搗碎成末。然後加入牛黃、天竺黃,以及前面研磨的五味藥材。再一起研磨均勻。用青州的大棗蒸熟,去皮去核,研磨成膏狀,與藥物混合。搗一千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中風、急風、牙關緊閉、口不能張開的患者,用豆汁、米酒、生薑汁去渣,研磨二到三丸藥丸,強行打開病患的嘴巴灌下去。如果病患還能行走五里路,再吃一劑藥。連續服用三劑,出汗後即可痊癒。

宜食生薑酒粟米粥。合此藥宜三月三日、五月五日、或臘日。於淨室中焚香齋沐修合。切忌禽獸並婦人等見。

白話文:

你可以吃生薑、酒煮粟米粥。要合成這些藥,應該在三月的農曆初三、五月的農曆初五,或冬至的這一天。在整潔的房間裡焚香、齋戒沐浴,誠心調配服食這些藥。一定要注意,禽獸以及婦人等不能看到你,也不要讓他們知道。

治中風大通水銀丸

水銀,鉛丹(研),丹砂(研),胡粉(研),鉛霜(別研候藥成入),雄黃(研),硫黃(先以銚子銷熔熟。帛捩入水銀、柳杖子急攪、結沙子、搗研),硇砂(以水銀硫黃雄黃丹砂同研),曾青(各一兩別研、次以曾青鉛丹胡粉同研。)

白話文:

水銀,鉛丹(磨成粉末),丹砂(磨成粉末),胡粉(磨成粉末),鉛霜(另外研磨,等藥物製成後再加入),雄黃(研磨成粉末),硫磺(先用容器熔化成液態,以布過濾加入水銀,用柳枝快速攪拌,結塊後搗碎研磨),硇砂(將水銀、硫磺、雄黃、丹砂一起研磨),曾青(各一兩研磨成粉末,再將曾青、鉛丹、胡粉一起研磨)。

上九味。先將水銀沙子雄黃丹砂硇砂研。入湖南瓶子中實築。次下曾青鉛丹胡粉實築。用蓋子蓋訖。用六一泥固濟。留縫一寸不泥。合火炙令乾。先用文火養一日夜。後用武火從午時燒至申時通赤。縫中有煙焰藥氣起。即抽火向後。急泥合縫。用篩了淨灰蓋窨瓶子。候至來日。

白話文:

上九味:

  1. 首先將水銀、雄黃、丹砂、硇砂研磨成粉末。

  2. 將研磨好的粉末放入湖南瓶子中,並壓實。

  3. 然後加入曾青、鉛丹、胡粉,並繼續壓實。

  4. 用蓋子蓋好瓶子。

  5. 用六一泥將瓶口密封,留出一寸不泥的縫隙。

  6. 把瓶子放在火上,用文火加熱一天一夜,然後用武火從中午燒到下午六點,直到瓶子通紅。

  7. 當瓶子縫隙中有煙霧和藥氣冒出時,立即撤掉火,並迅速用泥封住縫隙。

  8. 用篩子篩出乾淨的灰燼,並蓋在瓶子上。

  9. 等到第二天,即可取出藥品。

冷即開取藥出、搗羅。下用篩入濕淨沙土攤開。上以重抄紙三重襯。置藥在上。上更以三重抄紙蓋。細勻灑濕土。以盆合蓋。經三日夜。每日微灑水。日滿取藥。再入缽與鉛霜一味同研細。用爛蒸青州大棗。取肉研如膏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兩丸。用豆淋酒下。空心午時夜臥服。

白話文:

一旦藥物冷卻就拿出藥物,搗碎研磨。在藥物下用篩子篩入潮濕潔淨的沙土攤平。上面用三層厚棉紙墊著。將藥物放在上面。再在上面蓋三層棉紙。細緻均勻地灑上潮濕的泥土。用盆蓋上。經過三晝夜。每天微微灑點水。時間滿了再取出藥物。再放入缽中與鉛霜一同研磨至細膩。用上好的青州大棗蒸爛,取出果肉研磨成膏狀拌和。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至兩丸。用豆淋酒送服。空腹午時或晚上睡覺前服用。

得出慎外風。未汗用熱生薑稀粥投之。汗出即瘥。

治中風大通青金丹

曾青(三分螺髻者為上研),金薄(四十九片),丹砂(別研),硫黃(研),胡粉(研),紫石英(研各一兩),水銀(三分與硫黃結沙子研),鉛霜(研),鉛丹(與曾青末紫石英末定粉鉛霜再同研),雄黃(各三分與沙子丹砂同研)

白話文:

曾青(將三分之一個發髻大小的曾青研磨成粉末,以三分之一個螺髻大小的曾青為上品),金箔(四十九片),丹砂(研磨成粉末),硫磺(研磨成粉末),胡粉(研磨成粉末),紫水晶(研磨成粉末,各一兩),水銀(取三分之一的水銀與硫磺混合,研磨成沙狀),鉛霜(研磨成粉末),鉛丹(與研磨成粉末的曾青、紫水晶、鉛霜一起研磨),雄黃(取三分之一的雄黃與沙子及丹砂一起研磨)

上一十味。取一湖南燒藥瓶子並蓋。用六一泥固濟。火熁令乾。先下金薄二十片。次下沙子同研四味末實按平。又下金薄二十片。次下曾青同研五味末。又實按令平。次又下金薄九片。始用蓋子。六一泥泥合蓋子。只留縫一寸不泥合。用火法並再搗羅出火毒。及再研法。並與前方大通水銀丸同。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物,取一個湖南燒制的藥瓶和蓋子,用六一泥(一種黏土)將瓶子和蓋子封合,並用火烘乾。先放入金箔二十片,然後放入沙子,將四種藥末研磨成粉末,並將其鋪平。再放入金箔二十片,然後放入曾青,將五味藥末研磨成粉末,並將其鋪平。然後再放入金箔九片。最後,用蓋子蓋上瓶子,並用六一泥將瓶子和蓋子封合,只留下一條一寸寬的縫隙。然後,用火法和搗羅的方法去除藥物的毒性,並再次研磨藥物。最後,將藥物與前方的大通水銀丸混合在一起。

槐膠濃煮湯。去滓停令溫。入白麵煮作稠糊。丸如梧桐子大。凡中風癱瘓風。手足攣急風。口面喎斜風。癲癇風狂風邪風。並用溫酒下五丸至七丸。空心日午夜臥各一服。

白話文:

用槐膠濃縮煮成湯汁,去掉渣滓放涼後,再加入麵粉煮成黏稠的糊狀。把麵糊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不論是中風癱瘓、手腳抽搐、嘴巴歪斜、癲癇症發作還是風寒感冒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溫酒送服五至七顆藥丸。每天空腹時服用一次,分別在正午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

治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形神如醉。驚悸狂言。夜臥不安。或周身麻痹皮膚不知痛癢。四肢不舉。身重如石。腰膝強硬。或筋脈拘攣瘛瘲。不能行步。百關壅閼。痰涎痞滯。或卒急中惡、客忤、屍注、鬼氣、邪魘、屍厥、暴亡不省人事等疾。至聖太一散

白話文:

治療中風偏癱、半身不遂的疾病。患者嘴眼歪斜、言語不清、看起來就像喝醉了。還有容易受到驚嚇或說著狂言亂語,睡覺時無法安眠。或者全身麻木,感覺不到疼痛或癢,四肢無法舉起,身體沉重如石,腰膝僵硬。或者筋脈攣縮,無法行走,全身關節阻塞,痰涎阻塞。或者突然發作的邪惡、客忤、屍注、鬼氣、邪魘、屍厥、暴死等疾病。至聖太一散方可以治療。

犀角(鎊),仙靈脾,真珠末,滑石(研),胡黃連,惡實(炒),人參地丁草(去根),白茯苓(去皮),蠶砂(炒),甜硝(研),板藍根鬱金(各一兩),大黃(銼),牛黃(研),血竭(研)木通(銼),梔子仁,馬牙硝(研),蒼朮(削去黑皮),荊芥穗,芍藥,延胡索,玳瑁(鎊),琥珀(研各半兩),甘草(炙二兩半)

白話文:

犀牛角(研成細末),仙靈脾,珍珠末,滑石(研成粉末),黃連,炒惡實,人蔘地丁草(去除根部),去除外皮的白茯苓,炒蠶砂,研磨過的甘硝,板藍根,鬱金(各一兩),切碎的大黃,研磨牛黃,研磨的血竭,切碎木通,梔子仁,研磨馬牙硝,削去黑皮的蒼朮,荊芥穗,芍藥,延胡索,研成粉末的玳瑁,研磨成粉末的琥珀,(每種各半兩),炙甘草(二兩半)。

上二十六味。並搗研為末。如中風不語。用新水調下一錢匕。如口噤即灌下。若能咳嗽。夜半當省人事。灌藥四服後不咳嗽者。必不可救。卒中惡風涎不止。用白礬末半錢匕。太一散一錢匕和勻。以新水調下。慢慢灌之即活。

白話文:

上述共有二十六種藥材。將藥材研磨成藥粉。如果中風不說話,使用新水調和一錢匙藥粉,如果病人嘴巴閉得很緊,就灌下去。如果病人能咳嗽,半夜時應該會恢復意識。服用四次藥後,還是無法咳嗽的,必定沒有救了。如果突然中風而流口水不斷,使用白礬末半錢匙和太一散一錢匙一起混合均勻,加入新水調和後慢慢灌下去,就能救活。

治中急慢風硫黃大黑神丸

硫黃(研),丹砂(研),水銀(各一兩),雄黃(研半兩)

此四味各細研。用銚子先下硫黃。銷後下丹砂水銀雄黃。文武火結成沙子。待冷刮取。搗羅為末。先取一瓷瓶上磨瓦一小片作蓋。鑽一竅可度得菜豆。用六一泥固濟瓶子。火熁令乾。卻入沙子末在瓶內。按令平實。然後下蓋子泥合縫。留竅子候乾。用火半秤四面約四寸許。候燒至一食頃。

白話文:

將這四種藥物分別研磨成細末。使用瓷製銚子,先放入硫磺,硫磺熔化後放入丹砂、水銀、雄黃。使用文火武火的方法加熱,將它們結成沙狀物。等到它們冷卻後,將它們刮取下來,研磨成細末。先取一個瓷瓶,在瓶口上磨一片小瓦片當作蓋子。在蓋子中間鑽一個孔,孔的大小要能讓豌豆通過。使用六一泥將瓶子的接縫處封固,並用火烘烤直到乾燥。將研磨成末的沙狀物放入瓶子內,並壓平。然後蓋上蓋子,用泥封合瓶子的接縫,並留下小孔讓空氣流通,等待泥封處乾燥。使用火半秤在瓶子四面約四寸的範圍內加熱,加熱時間約為一頓飯的工夫。

更加火漸近瓶子。待黑氣出盡後。取濕紙搭瓶竅上。如紙才幹。便易之。至三十易為止。待冷取出細研。以酒浸潤一宿。再焙為末。入後藥。

白話文:

繼續用火烤瓶子,直到黑氣全部冒出後,用濕紙封住瓶口。等紙乾了,再換一張新的濕紙,重複30次。待瓶子冷卻後取出藥物,研磨成細粉,用酒浸泡一晚上,再焙乾研末,然後加入其他藥材。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乾二兩),天麻(一兩半),白附子(炮),烏蛇(酒浸去皮骨炙),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白殭蠶(炒),桂(去粗皮),天南星(炮各半兩),乾漆(炒令煙出)乾蠍(酒炒),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莖,先煎煮去沫,烘焙乾燥,二兩),天麻(一兩半),白附子(炮製),烏蛇(浸泡於酒中,去除皮和骨,烘烤),白花蛇(浸泡於酒中,去除皮和骨,烘烤),白殭蠶(炒),桂(去除粗皮),天南星(炮製,各半兩),乾漆(炒製冒煙),乾蠍(以酒炒製),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各一分)

上一十六味。前四味先煅研為末。次將後一十二味搗羅為末。各頓一處。每石藥末一兩。入後藥末二兩。同研取勻。煉蜜丸如雞頭實大。中風者、以豆淋酒研下一丸至二丸。以厚衣復出汗。未汗更服。用熱生薑稀粥投。汗出、慎外風。

白話文:

以上十六味藥,前四味先煅燒研磨成粉末。然後將後十二味搗碎研磨成粉末。每種藥粉分開存放。每石斤重量的藥粉,加入兩石斤的後藥粉末。一起研磨,直到均勻。用煉製的蜂蜜將藥粉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劑。中風患者,用豆淋酒研磨一丸到兩丸,服用後用厚衣服蓋住,讓患者出汗。如果未出汗,可再次服用。用溫熱的生薑稀粥送服。出汗後,要注意不要著涼。

治五臟中風、偏風、賊風、偏枯、手足不遂。八瓊丹

硫黃,水銀(二味同炮作沙子),曾青,丹砂,雄黃,石英,紫石英,鉛丹,玄精石,胡粉(各一兩),硝石(二兩)

白話文:

硫磺、水銀(兩種均炮製成沙狀)、曾青、丹砂、雄黃、石英、紫石英、鉛丹、玄精石、胡粉(各一兩)、硝石(二兩)

以上十一味各細研。入瓷合盛。合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濟畢候乾。以文火養一復時後。閉合眼子。用大火燒令通赤。去火放冷取出。以紙裹藥地內培三日。去火毒取出。研令極細。入後藥。

白話文:

以上11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放入瓷器中密封。密封時留一個小孔。在外面用六一泥封好,等泥土乾透。用文火加熱1個時辰之後,把小孔也封閉好。用大火燒製,直到藥材燒紅。把火熄滅,等藥材冷卻後取出,用紙包起來,埋入地裡培育3天。取出後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與以下藥材混合。

龍腦,麝香,牛黃,琥珀,天竺黃(並細研),烏蛇(酒浸三日去皮骨炙),虎骨(酥炙),甘草(炙),天南星(炮),白附子(炮),天麻,麻黃(去根節),乾蠍(炒),桂(去粗皮),木香檳榔銼,獨活(去蘆頭),細辛(去苗葉),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殭蠶(炒),犀角(鎊),羚羊角(鎊),芎藭,阿膠(打碎炒燥各一兩),蟬蛻(去土),膩粉(研各半兩)

白話文:

  • 龍腦

  • 麝香

  • 牛黃

  • 琥珀

  • 天竺黃(研細)

  • 烏蛇(浸泡在酒裡3天,去掉皮和骨頭,烘乾)

  • 虎骨(用酥油烘烤)

  • 甘草(烘烤)

  • 天南星(炮製)

  • 白附子(炮製)

  • 天麻

  • 麻黃(去掉根和節)

  • 乾蠍(炒)

  • 桂皮(去掉粗皮)

  • 木香、檳榔(切碎)

  • 獨活(去掉蘆頭)

  • 細辛(去掉苗和葉)

  • 白朮

  • 附子(炮製,裂開後去掉皮和肚臍)

  • 白殭蠶(炒)

  • 犀角(磨成粉)

  • 羚羊角(磨成粉)

  • 芎藭

  • 阿膠(打碎後炒至乾燥,各取一兩)

  • 蟬蛻(去掉泥土)

  • 膩粉(研磨至細膩,取半兩)

上三十八味。除前煅研外。余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煉蜜和搗一二千下。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以豆淋酒下。輕病只溫酒嚼下。

白話文:

上述共三十八味中藥。除了前面煅燒、研磨的部分以外,其餘的搗碎成細末。再與前面部分混合並研磨均勻。加入煉製的蜂蜜,並搗一兩千次。將藥丸製成小彈珠的大小。每次服一丸,細細咀嚼,用豆淋酒送服。病情較輕的,只用溫酒送服即可。

治卒中惡風、涎潮昏重、口眼喎斜、四肢嚲曳、口噤不省。延壽丹方

丹砂(研),膩粉(研),鐵粉(研),白附子(各二兩),蛇黃(煅醋淬),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九兩),巴豆(打碎用新水浸七日、逐日換水、日足以紙裹壓出油),生金,生銀(並錯末各一分),麝香(別研),牛黃(別研各一兩一分),羌活(去蘆頭),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蠍梢(炒),天南星(生用各三兩)

白話文:

丹砂(研磨成粉末)、膩粉(研磨成粉末)、鐵粉(研磨成粉末)、白附子(各二兩)、蛇黃(用醋煅燒,再用醋淬)、附子(用火炮裂,去皮、去臍,各九兩)、巴豆(打碎,用新水浸泡七天,每天換水,第七天用紙包好,壓出油)、生金、生銀(都研磨成細末,各一分)、麝香(另研磨)、牛黃(另研磨,各一兩一分)、羌活(去除蘆頭)、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烘乾)、蠍梢(炒)、天南星(生用,各三兩)

上一十五味。搗研為末。煉蜜和粟米飯。丸如雞頭實大。中惡風嚲曳。及諸癇疾。薄荷酒磨下一丸。年老半丸。小兒驚癇。十歲以上。一丸。分四服。四歲以下。一丸分五服。新生兒一丸分七服。並用蜜水磨下。如中風發直。面如桃花色。口眼俱閉。喉中作聲。汗出如油。及汗出不流。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與粟米飯和在一起,搓成如雞頭一般大小的丸子。患有中惡風、嚲曳以及各種抽搐疾病的人,可以用薄荷酒將丸子磨碎,服用一丸。老年人服用半丸,小兒驚癇,十歲以上服用一丸,分四次服用。四歲以下服用一丸,分五次服用。新生兒服用一丸,分七次服用。以上藥丸均用蜜水送服。如果中風發直,臉色如桃花,口眼緊閉,喉中發出聲響,汗出如油,或是汗出而不流。

多要下泄或瀉血者。並是惡候。更不用服。唯口噤眼開者。藥下立瘥。纏喉風壅塞。氣息不通。用生薑薄荷酒。急化一丸。

白話文:

若是出現了大便洩瀉或腸出血的症狀,並且合併有惡候(如發燒、頭痛、腹痛等)。更不能讓患者服用藥物治療。如果患者是口閉牙關而眼睛張開的症狀,在服用藥物後病情會立馬好轉。如果出現了纏頸風導致咽喉阻塞、呼吸困難的症狀,則應當使用生薑、薄荷和酒等藥物,將藥物快速化成藥丸服用。

治中風不計緩急。涎潮昏悶。不知人事。七寶丸

丹砂,牛黃,水銀,龍腦,膩粉,麝香(並細研各一分),金薄(大者二十一片與藥末同研)

上七味再同研。令水銀星盡。用蒸棗肉丸如梧桐子大。病輕者、每服十丸。重者二十丸。溫水化破服。利下涎。須服和氣藥。日後時服慢治風藥。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中藥材再次研磨成粉末,直至水銀完全融入其中。然後使用蒸熟的棗肉丸,將藥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如果病情較輕,每次服用十粒藥丸,如果病情較重,每次服用二十粒藥丸。將藥丸用溫水化開並服用。服用此藥通常會引起腹瀉和流涎的症狀。服用此藥後,應服用和氣藥來調理身體。之後,還應該定期服用慢治風藥以緩解症狀。

治一切風。龍腦雙丸

天南星(湯浸洗切焙),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切焙各半兩),乾蠍(酒拌炒),白殭蠶(酒炒各一分四味同為末),胡粉,膩粉(各一錢匕),麝香,龍腦(各一分四味同研)

白話文:

天南星(用沸水浸泡洗淨,切片,焙乾。)

半夏(用沸水洗七次,去除表面的滑液,切片,焙乾,各取半兩。)

乾蠍(用酒拌勻,炒至焦黃。)

白殭蠶(用酒炒至焦黃,各取一分四味藥研磨成細粉。)

胡粉、膩粉(各取一錢匕。)

麝香、龍腦(各取一分四味藥研磨成細粉。)

上八味。一處研勻。稀糯米糊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嚼破溫酒下。如急風口噤。用青蔥筒子灌於鼻內。口立開、大效。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加入糯米糊,丸成如皁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或二丸,嚼碎後以溫酒送服。如果患者嘴巴緊閉,可用青蔥筒子插入鼻腔,嘴巴就能立即張開,非常有效。

治中風因飲酒過節。不能言語。手足不遂。精神恍惚。得病一兩日服。葛根湯

白話文:

主治因為飲酒無節度而得的中風,以至於言語不清。手腳不靈活。精神恍惚。得病一到兩天即可服用的葛根湯方

葛根(長一尺徑二寸),生薑汁(一合),竹瀝(二升)

白話文:

一尺長、二寸粗的生葛根,生薑汁一合,竹汁二升。

上三味。先取生葛根。洗刮去皮土。搗研壓取汁。葛滓再搗以竹瀝沃復壓取汁盡為度。將生薑汁和勻。同用厚綿濾過。銀石銚內煎三五沸。瓷器盛。不拘時候。食前溫服。如覺腹內氣轉作聲似痛。即食後溫服。如此服七日後。以後九味附子湯補之。

白話文:

上述三個藥方。首先取用生葛根,清洗並颳去表皮上的泥土,然後搗碎研磨並壓榨取汁。葛根渣滓再次搗碎,用竹瀝水潤濕後再次壓榨,直到搾取盡汁為止。然後將生薑汁和均勻,用厚綿布過濾。在銀石銚內煎煮三到五次,直到沸騰。然後將藥汁倒入瓷器盛裝,不拘於服用時間,飯前溫服。如果感覺腹部有氣體移動,並伴有類似疼痛的聲音,則在飯後溫服。這樣服用七天後,再服用九味附子湯進行調理。

治中風服前湯後服附子補湯

附子(炮裂去皮臍),石膏(碎),乾薑(炮各一兩半),桂(去粗皮),犀(鎊各一兩),地骨皮,白朮,獨活(去蘆頭),芎藭(各二兩)

白話文:

  • 附子(炮裂去皮臍):附子經過炮製,裂開後去皮,去除臍部。

  • 石膏(碎):石膏研碎。

  • 乾薑(炮各一兩半):乾薑經過炮製,每味一兩半。

  • 桂(去粗皮):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

  • 犀(鎊各一兩):犀牛角經鎊制,每味一兩。

  • 地骨皮:地骨皮。

  • 白朮:白朮。

  • 獨活(去蘆頭):獨活去除蘆頭。

  • 芎藭(各二兩):芎藭每味二兩。

上九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溫服。三服後。用熱生薑稀粥投之。以厚衣復令汗出。汗不止。以牡蠣粉粉身。覺熱壅即疏服。病勢損。不必盡劑。服此二藥未效。宜服後薏苡仁湯

白話文:

上等九味藥,研碎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放入切成兩半的生薑,煎至八分熟後去除渣滓,空腹時溫服。三副藥之後,用熱生薑稀粥進服,蓋上厚衣讓患者出汗,如果汗不止,可以用牡蠣粉敷身,如果感覺熱氣壅塞,就稀釋服用。病情好轉後,不一定要服完所有的藥。如果服用這兩種藥無效,則應服用後薏苡仁湯。

治中風風勢未退。服前湯數日未效。薏苡仁湯方

薏苡仁(炒一兩半),葳蕤(一兩),麥門冬(去心生用半兩),石膏(碎二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烏梅(去核二十枚),生薑(切焙三兩),犀角(鎊半兩),地骨皮,人參(各一兩)

白話文:

  • 薏苡仁(炒過的一兩半)

  • 葳蕤(一兩)

  • 麥門冬(去除中心並生用半兩)

  • 石膏(碎成二兩半)

  • 杏仁(去除皮尖的雙仁,炒過的一兩半)

  • 烏梅(去除核的二十枚)

  • 生薑(切片並烘烤三兩)

  • 犀角(磨成粉的半兩)

  • 地骨皮(一兩)

  • 人參(一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竹瀝半合。白蜜少許。攪令勻溫服。病若熱多。即食前冷服。若冷多即食後暖服。如服後苦參丸。以此湯嚥下。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要粗略地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半煎煮,至液體減至八分之一時, 去掉藥渣,加入半合竹瀝和少許白蜜,攪拌均勻後溫熱服用。如果患者熱氣較重,要在餐前服用,但要先將藥液冷卻。如果寒氣較重,要在餐後服用,但要先將藥液加熱。如果服用苦參丸後,可以用此湯劑送服。

治中風風熱未退。頻服前湯。力不能攻。更服苦參丸方

苦參(三兩),乾薑(炮二兩),芎藭(三兩),玄參丹參,人參,沙參,升麻,白朮(各二兩半),地骨皮,獨活(去蘆頭各二兩),薏苡仁(炒一升)

白話文:

苦參(三兩),乾薑(炮製二兩),芎藭(三兩),玄參,丹參,人參,沙參,升麻,白朮(各二兩半),地骨皮,獨活(去蘆頭各二兩),薏苡仁(炒製一升)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薏苡仁湯下二十丸。日再服。稍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把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加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將薏苡仁湯煮沸後,服用二十粒藥丸。每天服用兩次,慢慢加量到三十粒。

治中風入臟。四體不自知。口不能語。昏昧不知痛處。或筋脈拘急。中外疼痛。不得轉側。並宜大續命湯

白話文:

治療中風入侵內臟。四肢麻木不仁,失去感覺。口不能言語。昏迷不知疼痛。或筋脈拘急,內外疼痛。不能翻身側臥。都宜用大續命湯方。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六兩),當歸(切焙),桂(去粗皮),甘草(炙銼各二兩),芎藭,黃芩(去黑心),乾薑(炮各一兩),石膏(碎四兩),杏仁(湯退去皮尖雙仁炒四十枚)

白話文:

麻黃(先除去根和節,先煎過,去除泡沫,炒過,六兩)、當歸(切片,炒過)、桂皮(去除粗糙的皮)、甘草(炙過,切碎,各二兩)、芎藭、黃芩(去除黑色的內心)、乾薑(炮製過的,各一兩)、石膏(研碎,四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炒過,四十枚)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並二服。相去如人行五七里。用熱生薑稀粥投。衣復微覺身潤。或汗出。切慎外風。

白話文:

將九種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一湯匙。加水一茶杯半。煎煮至八分滿。去除藥渣後,趁溫熱服用。空腹時服用兩次。服用兩次的時間間隔,類似於人步行五七里路的時間。服用以熱生薑加入稀粥服用。穿上衣服,使身體微感潮濕。或者汗出。切記小心外風。

治風中五臟。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𤸷痹。痛癢不知。獨活湯

獨活(去蘆頭三兩),防風(去叉),芎藭,白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焙),葛根,桂(去粗皮各二兩),麻黃(去根節先洗煎掠去沫焙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獨活(去蘆頭三兩):去除蘆頭,取三兩。

防風(去叉):去除分叉部分,洗淨。

芎藭:整株使用,洗淨。

白茯苓(去黑皮):去除黑皮,洗淨。

當歸(切焙):切片後,焙炒。

葛根:切片,洗淨。

桂(去粗皮各二兩):去除粗皮,取二兩。

麻黃(去根節先洗煎掠去沫焙三兩):去除根節,洗淨後煎煮,去除泡沫,焙乾,取三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炮製裂開後去除外皮和臍部,洗淨。

細辛(去苗葉):去除苗葉,洗淨。

甘草(炙各一兩):炙製後,取一兩。

上一十一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溫服。若初得病自有汗。減麻黃。宿有滯氣。加吳茱萸。湯洗七遍炒二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一兩。乾嘔、加附子炮裂去臍皮一兩。噦、加陳橘皮湯浸去白二兩。若胸中吸吸少氣、加大棗去核十二枚。

白話文:

上述十一味藥材。磨碎成像麻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五錢勺。加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煮到八分熟。去除藥渣空腹服下。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覺前溫服。如果剛開始生病就有汗。減少麻黃的使用量。宿有滯氣。加入吳茱萸。湯洗七遍,炒二兩。厚朴去粗皮,用薑汁炙一兩。乾嘔,加入附子,炮裂後去除臍皮,一兩。噦,加入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二兩。如果胸中吸吸少氣,加入大棗,去核,十二枚。

心下驚悸、加茯苓去黑皮一兩。若熱、去生薑加葛根。初得風不須加減。即依本方服。四五日以後。更視病虛實。或加針灸。

白話文:

如果出現心悸,可以加茯苓一兩,去掉黑皮。如果發熱,去掉生薑,加葛根。如果是剛得風寒,不用加減,直接按照原方服用。服用四五天後,再看病人的虛實情況,或者加用針灸。

治中風昏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或四肢緩縱。遺失便利。小續命湯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二兩),桂(去粗皮三兩),防風(去叉一兩半),人參,芎藭,附子(炮裂去皮臍),防己,甘草(炙),白朮,芍藥,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和節,先煎煮後撈去浮沫,烘乾,二兩),桂皮(去除粗糙的皮,三兩),防風(去掉分叉的莖,一兩半),人參、川芎、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一兩),防己、甘草(炙過的,一兩),白朮、芍藥、黃芩(去除黑色的心,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各溫服。要發汗。空腹並三服。如人行五里。用熱生薑稀粥投之。汗出慎外風。

白話文:

以上十一味藥材,搗碎得如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另外加入半片生薑切片。煎煮到只剩下八分滿,去渣,溫服。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覺前各服用一次。服用後應發汗。空腹服用時,連服三次。如同走路五里路之後,喝熱的薑汁稀飯並蓋上被子。發汗後應小心外界的風寒。

治初得中風。四肢不收。心神昏憒。眼不識人。不能言語。先服荊瀝湯

白話文:

治療中風初期症狀,包括四肢無法活動、意識混亂、視力模糊無法辨識他人、言語不通。首先服用「荊瀝湯」。

荊瀝,竹瀝,生葛汁(各一升),生薑汁(三合)

上四味。和勻去滓。瓷器中煎三五沸。每服一盞。平旦日午晡時夜臥各一服。服訖覺四體有異。以次更服後防風湯

白話文:

把上四種藥物混合均勻,過濾掉渣滓。用瓷器煎煮三到五次沸騰。每次服用一茶杯。早上、中午、傍晚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服用完畢,感覺四肢有異常。依次再服用後防風湯。

次服防風湯方

防風(去叉),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各三分),芎藭,防己,附子(炮裂去皮臍),人參,芍藥,黃芩(去黑心),桂(去粗皮),杏仁(湯退去皮尖並雙仁炒),甘草(炙各半兩),羚羊角(鎊一兩),石膏(碎三兩)

白話文:

防風(去除分叉的枝葉),麻黃(去除根節,先煎煮,撇去浮沫,烘乾,各三錢),芎藭,防己,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外皮和臍,半兩),人參,芍藥,黃芩(去除黑色的心),桂枝(去除粗糙的樹皮,半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熟,各半兩),甘草(炙製,各半兩),羚羊角(研磨成粉,一兩),石膏(搗碎,三兩)。

上一十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更入竹瀝葛汁各少許。再煎三五沸。溫服日二夜一。覺減損。更服後防己竹瀝湯

白話文:

上述十三種藥材,切碎如麻子。每次服用五錢。水一盞半。加入切碎的生薑半分。煎至八分去渣。再加入竹瀝葛汁各少量。再次煎煮三五沸。溫熱服用,每日二次,隔夜一次。感覺效果好轉,再服用後方防己竹瀝湯。

次服防己竹瀝湯

防己(銼一兩),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三兩),防風(去叉),升麻,桂(去粗皮),芎藭,獨活(去蘆頭),羚羊角(鎊各二兩)

白話文:

防己(研成粉末,一兩),麻黃(去除根和節,先煎煮,撇去浮沫,炒乾,三兩),防風(去除分叉的枝條),升麻,桂皮(去除粗皮),川芎,獨活(去除蘆頭),羚羊角(研成粉末,各二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更入竹瀝一合。再煎三五沸。溫服日二夜一。手足逆冷。加生薑三兩。白朮二兩。風若未除。更服後防風獨活湯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五錢重的藥粉。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八分滿時去除藥渣。再加入一杯竹瀝,再次煎煮三到五沸。溫熱後,每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如果手腳冰冷,可以添加三錢的生薑和二錢的白朮。如果風寒症狀還沒有消除,可以繼續服用後防風獨活湯。

次服防風獨活湯方

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秦艽(去苗土),黃耆,芍藥,人參,茯神(去木),白朮(銼炒),芎藭,山茱萸,薯蕷,桂(去粗皮),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羚羊角(鎊),升麻,甘草(炙),丹參,牛膝(去苗酒浸切焙),五加皮石斛(去根),地骨皮,遠志(去心各四兩),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各三兩),甘菊花(半開者微炒),薏苡仁(各一升),石膏(碎),熟乾地黃(焙各六兩)

白話文:

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秦艽(去苗土)、黃耆、芍藥、人參、茯神(去木)、白朮(銼炒)、芎藭、山茱萸、薯蕷、桂枝(去粗皮)、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羚羊角(鎊)、升麻、甘草(炙)、丹參、牛膝(去苗酒浸切焙)、五加皮、石斛(去根)、地骨皮、遠志(去心各四兩)、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各三兩)、甘菊花(半開者微炒)、薏苡仁(各一升)、石膏(碎)、熟乾地黃(焙各六兩)。

上三十一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各溫服。如覺心膈虛煩滿悶。氣喘面赤。即與第一方四味荊瀝湯。相間服佳。又用竹根竹葉細切煮濃汁。去滓代水煎防風湯尤良。

治中風欲死。身體緩急。目不得開。舌強不能語。附子湯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芍藥,甘草(炙),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白朮(各一兩),防風(去叉),防己(各一兩半),人參,黃芩(去黑心),桂(去粗皮),獨活(去蘆頭),芎藭(各一兩),天雄(炮裂去臍皮一枚)

白話文:

附子(將其炮裂後去掉皮臍,取一枚)、芍藥、甘草(先炙過)、麻黃(去除根節後先煎煮,再撇去浮沫焙乾)、白朮(各一兩)、防風(去除叉枝)、防己(各一兩半)、人參、黃芩(去除黑心)、桂枝(去除粗皮)、獨活(去除蘆頭)、芎藭(各一兩)、天雄(炮裂後去除臍皮,取一枚)

上一十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各溫服。如人行五里。以熱生薑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風。

白話文:

以上十三種中藥,搗碎成如麻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一杯半的水,並放入切成半份的生薑,煎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空腹時服用。每天中午和晚上睡前各服用一次,服用後可以喝熱生薑粥,使身體微微出汗,但要注意不要吹風。

治中風手足不遂舉體疼痛或筋脈攣急龜甲湯

龜甲(醋炙),虎骨(酥炙各六兩),海桐皮,羌活(去蘆頭),丹參,獨活(去蘆頭),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萆薢,五加皮,酸棗仁(炒各三兩),附子(炮裂去臍皮),天雄(炮裂去臍皮),天麻(去蒂),防風(去叉),威靈仙(去土),芎藭(各二兩半),當歸(切焙),桂(去粗皮)紫參(各三兩),薄荷(焙乾六兩),檳榔(煨六兩),菖蒲(九節者去須米泔浸後切焙一兩半)

白話文:

龜甲(醋炒),虎骨(酥炒,各六兩),海桐皮、羌活(去掉蘆頭)、丹參、獨活(去掉蘆頭)、牛膝(用米酒浸泡,切片,炒焙)、萆薢、五加皮、酸棗仁(炒,各三兩),附子(炮製後裂開,去掉臍皮)、天雄(炮製後裂開,去掉臍皮)、天麻(去掉根蒂)、防風(去掉分枝)、威靈仙(去掉泥土)、芎藭(各二兩半)、當歸(切片,炒焙)、桂皮(去掉粗皮)、紫參(各三兩)、薄荷(炒焙,六兩)、檳榔(煨,六兩)、菖蒲(九節的,去掉鬚根,用米泔水浸泡後,切片,炒焙,一兩半)

上二十二味。銼如麻豆。每用八錢匕。水一盞。酒一盞。生薑十片。同煎去滓。取一大盞。溫分二服。空心日午夜臥服。要出汗並二服。如人行五里。以熱生薑稀粥投。厚衣復汗出慎外風。

白話文:

以上二十二種藥材,將它們研磨成麻豆般大小。每次取八錢的一匙,加上一杯水和一杯酒,再加入十片生薑一起煎煮,過濾渣滓後取一大碗的藥液。溫服,分兩次服用。空腹時,在白天和晚上睡覺前服用。服用後要出汗,而且要連續服用兩次。在服用後,就像走五里路一樣,喝一些熱生薑稀粥。穿上厚衣服,讓汗水繼續排出,並小心不要著涼。

治中風肢體弛緩。言語謇澀。精神惛憒。麻黃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三兩),桂(去粗皮半兩),獨活(去蘆頭),羚羊角(鎊各三分)葳蕤(切焙一兩),葛根(銼三兩),升麻,防風(去叉各一兩半),石膏(碎六兩),甘草(炙銼三分)

白話文:

麻黃(先把麻黃的根和節去掉,然後煎煮,去掉上面的泡沫,炒焙成三兩),桂皮(去掉粗糙的皮,取半兩),獨活(去掉蘆頭),羚羊角(分別研磨成粉,各取三分),葳蕤(切碎、炒焙成一兩),葛根(切碎成三兩),升麻、防風(去掉分叉的部位,各取一兩半),石膏(搗碎成六兩),炙甘草(切碎、炒焙成三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再服。用熱生薑稀粥投。汗出慎外風。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加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除渣滓,溫熱服用。服用後像人行走五里路那樣散步。再次服用時,用熱生薑稀粥送服。服用後出汗時,注意不要受風。

治中風肢體緩縱。精神恍惚。言語謇澀。薏苡仁湯方

薏苡仁(炒五兩),葳蕤(切焙),茯神(去木各三兩),犀角(鎊二兩),烏梅(去核七枚),麥門冬(去心焙三合)

白話文:

薏苡仁(炒製五兩),葳蕤(切片烤焙),茯神(去掉木質部分,各取三兩),犀角(磨成粉末,二兩),烏梅(去掉核,七枚),麥門冬(去掉心,烤焙後,三合)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入竹瀝白蜜各少許。再煎三五沸。食後日午夜臥各一服。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

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杯半的水。

放入半片生薑,煎到八分滿後,過濾掉藥渣。

加入少量竹瀝和白蜜,再次煎煮三到五次沸騰。

在飯後和午夜睡覺前,各服用一劑。

治中風昏塞。肢體不收。口眼喎僻。神照散

木香,白茯苓(去黑皮),芎藭,人參,獨活(去蘆頭),蒺藜子(炒去角),黃耆(銼各一兩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遠志(去心各三分),萆薢,茵芋(各一兩),梔子仁(二兩)

白話文:

木香、白茯苓(去除黑皮)、芎藭、人參、獨活(去除根莖上方的蘆頭)、蒺藜子(炒熟去除外殼)、黃耆(切碎,各一兩一分)、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遠志(去除內核,各三分)、萆薢、茵芋(各一兩)、梔子仁(二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加至二錢三錢匕。空心日午夜臥服。

治初中風失音不語。昏昧不知人。先宜吐風痰。令省覺。次可服諸湯散。吐痰白礬散

白礬(二兩生用),生薑(一兩連皮搗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

上二味。先細研白礬為末。入濃煎生薑湯研濾。分三服。旋旋灌。須臾吐出痰毒。眼開風退。方可救治。若氣衰力弱。不宜用猛性藥吐之。設吐得痰毒。則增疾勢。

白話文:

以上兩味藥。先將白礬研磨成細末。加入濃煎生薑湯中研磨過濾。分三次服下,服用後立刻灌水。不久就會吐出有毒的痰。眼疾得以緩解。之後纔可以進一步治療。如果氣力衰弱。那就不適合服用猛藥進行催吐。如果催吐出有毒的痰,那麼反而會加重病情。

治中風精神冒悶。語聲不出。桂附湯

桂(去粗皮一兩),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各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赤箭,羚羊角(鎊),酸棗仁(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一兩),羌活(去除蘆葦頭,二兩),防風(去除叉枝,二兩),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肚臍,一兩),赤箭(一兩),羚羊角(研磨成粉,一兩),酸棗仁(炒熟,一兩),甘草(炙烤,半兩)。

上八味。㕮咀如麻豆。每服四錢匕。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入竹瀝一合。再煎一二沸。不計時溫服。

治中風涎潮搐搦。口眼喎斜。手足垂嚲。及破傷風沐風產後中風等。鐵粉散

白話文:

治療中風引起的流涎、抽搐、肌肉痙攣。口眼歪斜。手腳麻痺。以及破傷風、沐風、產後中風等。鐵粉散方:

生鐵粉伍兩(炒鐵屑)

生熟地各伍兩

赤苓伍兩

當歸伍兩

川芎貳兩

白芍伍兩

天麻伍兩

木瓜伍兩

薏仁參以伍兩

遠志貳兩

甘草貳兩

茯苓貳兩

川石斛貳兩

全蠍貳兩(炙)

蜈蚣貳兩(炒)

僵蠶一兩

海螵蛸一兩

麝香伍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鍾,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服。

鐵粉(研四兩),天麻,白殭蠶(直者炒各一兩),蠍梢(炒一分),白附子(炮半兩),烏頭(炮裂去臍皮),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三分),桂(去粗皮半兩),麝香,龍腦(各一分),丹砂(一兩三味同細研)

白話文:

鐵粉(研磨四兩)、天麻、白僵蠶(直的炒各一兩)、蠍梢(炒一分)、白附子(炮製半兩)、烏頭(炮裂去除肚臍皮)、白花蛇(浸泡在酒中去除皮骨,烘烤各三分)、桂皮(去除粗皮半兩)、麝香、龍腦(各一分)、丹砂(一兩,三味藥材一起研磨細膩)。

上一十一味。以前八味搗羅為末。同後三味合研令勻。每服一錢匕。薄荷汁和酒調下。臘茶清亦得。如病勢危急。研龍腦膩粉薄荷水調服。小兒驚風服半錢匕。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先將前八種藥材搗成細末。再與後三種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錢匙。用薄荷汁和酒調和後服用。如果沒有薄荷汁,用淡茶水也可以。如果病情危急,將龍腦、豬油膏、薄荷研磨均勻後服用。小兒驚風服用半錢匙。

治中風積涎在膈下。四肢癱瘓。或不知人事。太一赤丸

丹砂,硼砂,硇砂,鉛白霜,粉霜,硫黃(各半兩細研),金薄,銀薄(各十片與前六味同研),金牙(研),紫石英(研),天麻,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巴豆(去心膜出油盡),乾漆(炒煙出各半兩)

白話文:

丹砂、硼砂、雌黃、鉛粉霜、米粉霜、硫磺(各半兩,研磨細膩),金箔、銀箔(各十片,與前六味一起研磨),黃金丹(研磨),紫水晶(研磨),天麻、羌活(去除蘆頭),獨活(去除蘆頭),巴豆(去除心膜,榨出所有的油),乾漆(炒至冒煙,各半兩)

上一十五味。搗研為末。用黃蠟三兩熔作汁。拌諸藥。乘熱丸如雞頭實大。用丹砂為衣。入瓷合盛。每服一丸。用糯米飲半盞。龍腦膩粉各少許。薄荷自然汁同化下。取下風涎為效。

白話文:

以上十五味藥材,搗碎研成粉末。用三兩黃蠟熔化成汁液,與藥粉混合。趁熱將藥物丸成雞頭般大小的丸劑。以丹砂作為外衣。放入瓷器盒中盛裝。每次服用一丸,用糯米粥送服半盞。加入少量龍腦和膩粉,以及薄荷的天然汁液一同服用。服用後出現下風涎的症狀即為有效。

治卒中風涎潮昏塞。口眼喎斜。手足麻痹。言語謇澀大治風癇。聖餅子

丹砂,鐵粉(各一分),牛黃,甜硝,麝香,龍腦,硼砂(七味並研),天麻,白芷,犀角(鎊),白殭蠶(炒),芎藭,雌黃(別用水銀石腦油各一錢同研如泥),天雄,烏頭,附子,天南星(各一錢四味同銼),狐肝(一具以甘草水洗三遍細切與天雄烏頭附子天南星四味銼了拌勻入罐子內黃泥固濟、勿令透氣候乾以炭火五斤、燒存性放冷取出細研)

白話文:

丹砂、鐵粉各一分,牛黃、甜硝、麝香、龍腦、硼砂七味混合研磨至細粉。

天麻、白芷、犀角(研磨)、白殭蠶(炒)、芎藭、雌黃(另用水銀石腦油各一錢,混合研磨成泥)。

天雄、烏頭、附子、天南星各一錢,四味混合研磨至細粉。

狐肝一具,以甘草水洗三遍,切碎,與天雄、烏頭、附子、天南星四味研磨拌勻,裝入罐子內,用黃泥密封,不要漏氣,等候藥物乾燥後,用五斤炭火燒至藥物性味穩定,待冷卻後取出研磨至細粉。

上一十八味。搗研為末。煉蜜為劑。分作六十餅。每服一餅。薄荷酒化下。小兒驚癇一餅。分作五服。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將以上十八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煉過的蜂蜜製成藥劑,分成六十個藥餅。每次服用一餅,用薄荷酒送服。如果是小兒驚癇,則將一餅藥劑分成五份服用,用薄荷湯送服。

治中風不語。兩目不開。手足抽掣。發歇往來。昏塞涎潮。防風湯方

防風(去叉),羚羊角(鎊),獨活(去蘆頭),赤箭,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當歸(切焙),麻黃(去根節),桂(去粗皮各一兩),前胡(去蘆頭),甘草(炙銼),秦艽(去苗土各半兩)

白話文:

  • 防風(除去雜質)

  • 羚羊角(研磨成粉)

  • 獨活(除去蘆頭)

  • 赤箭

  • 杏仁(在湯中浸泡後去皮尖,雙仁麩炒)

  • 當歸(切片並烘烤)

  • 麻黃(除去根和節)

  • 桂皮(去粗皮,各一兩)

  • 前胡(除去蘆頭)

  • 甘草(炙烤並切碎)

  • 秦艽(除去苗和土,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以水一大盞。生薑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溫服。

治中急風涎潮昏塞。不省人事。口眼喎斜。手足嚲曳。抽掣麻木。筋脈拘急。皮膚不仁。牛黃丸

白話文:

治療中風、急風、涎潮昏塞。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手足牽引。抽搐麻木。筋脈拘急。皮膚不仁。牛黃丸方

牛黃(別研),天南星(搗羅為末納牛膽中陰乾者各一兩),白附子(生用半兩),天雄(炮裂去臍皮一分),躑躅花(醋拌炒半兩),天麻(三分),犀角(鎊),烏頭(炮裂去臍皮各一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細粉),天南星(搗成粉末,放入牛膽汁中陰乾,各一兩),白附子(生用半兩),天雄(炮裂後去除臍皮,一分),躑躅花(用醋拌炒,半兩),天麻(三分),犀角(研磨成粉末),烏頭(炮裂後去除臍皮,各一兩)。

上八味。除研外。搗羅為末。拌勻煉蜜。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溫薄荷自然汁化下。不計時候。

治中風病不語。喉中如拽鋸。口中沫出。取涎丸

天南星(大者一枚、去浮皮、剜中作坑、入醋令八分滿、四面用火逼醋乾黃色、銼),藜蘆(一分)

白話文:

天南星(取較大的,去外皮後,在中央挖一個洞,加入八分滿的醋,用火烤四面,烤到醋乾為止,再研磨成粉末),藜蘆(取一份)

上二味。搗研為末。用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良久吐出涎為效。吐不止。用冷蔥湯呷即止。

治中風涎潮言語謇澀。精神恍惚煩悶。內有熱氣在下。使大腸秘澀。熱氣乘虛上衝。則神志昏昧。宜順三焦化涎。七膏方

白話文:

治療中風所引起的涎水流出口且語言含糊不清。精神渙散及煩悶,體內有熱氣蘊積在下,導致大腸乾燥不通,進而熱氣乘虛向上衝入頭部,造成神志昏昧的症狀。應使用順行三焦經氣化解涎水的方藥「七膏方」來治療。

牛黃,麝香,龍腦,丹砂,雄黃(各一分同研),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天竺黃,白殭蠶(炒),白附子(炮),天麻(各半兩),天南星(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焙半兩),蠍梢(炒一分),膩粉,真珠末(各研一錢),蛇黃(煅醋淬),鐵粉(研),自然銅(煅醋淬七遍),銀礦(煅),乳香(研),蘆薈(研),犀角(鎊),鉛白霜(研各一分),龍膽,芎藭,人參,胡黃連桑螵蛸(炙),原蠶蛾(炒各半兩)

白話文:

牛黃、麝香、龍腦、丹砂、雄黃(各一份研成粉末)

白花蛇(泡酒去皮骨烤乾)

天竺黃、白殭蠶(炒熟)

白附子(炮至熟)

天麻(各半兩)

天南星(泡酒一夜切成片狀烘烤至半兩)

蠍梢(炒熟)

膩粉、真珠末(各研磨成一錢)

蛇黃(煅燒,用醋淬火)

鐵粉(研磨成粉末)

自然銅(煅燒,用醋淬火七次)

銀礦(煅燒成粉末)

乳香(研磨成粉末)

蘆薈(研磨成粉末)

犀角(研磨成粉末)

鉛白霜(研磨成粉末,各一份)

龍膽、芎藭、人參、胡黃連、桑螵蛸(烤乾)、原蠶蛾(炒熟,各半兩)

上二十八味。搗研為末。煉蜜為劑。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食後臨臥服。卒病不拘時服。

治急風卒中半身不遂。腰腳軟弱。歷節疼痛。手足拘攣。口面喎斜。言語謇澀。白癜頑麻。心驚恍惚。肢體戰掉。腲腿癱瘓。及腳氣風腫疼痛等疾。蟬蛻丸

白話文:

用於治療急性的中風,導致半身不遂、腰腳乏力、關節疼痛、手足抽筋、面口歪斜、言語不清、白癜風、麻木、心慌意亂、四肢發抖、小腿癱瘓,以及腳氣、風腫疼痛等疾病的方劑。

蟬蛻,乾蠍(炒去土),附子(生去皮臍),瘛瘲(四味各一兩用酒三升浸三日取出焙乾),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天麻,天南星(炮各二兩),白附子(炮),芎藭,白殭蠶(炒),防風(去叉),蔓荊實(去白皮),乾薑(炮),麻黃(去根節),狗脊(去毛),雄雀糞(炒各一兩),當歸(切焙三分),雄黃(研一分),丹砂,麝香(各三分研)

白話文:

蟬蛻、乾蠍子(炒去泥土)、附子(生去皮臍)、瘛蟲(四種藥物各一兩,用酒三升浸泡三天,取出焙乾)、烏蛇(用酒浸泡,去皮骨,炙烤)、天麻、天南星(炮製,各二兩)、白附子(炮製)、芎藭、白殭蠶(炒製)、防風(去叉)、蔓荊實(去白皮)、乾薑(炮製)、麻黃(去根節)、狗脊(去毛)、雄雀糞(炒製,各一兩)、當歸(切碎焙乾,三分)、雄黃(研磨成細末,一分)、丹砂、麝香(各研磨成細末,三分)。

上二十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半丸。薄荷酒嚼下。急風癱瘓。及攻注筋骨疼痛。薄荷汁化開一丸。以熱酒投下。向患處臥。衣被蓋出汗。睡覺疼痛即定。

白話文:

以上二十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煉製成如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半丸,用薄荷酒送服。適用於急風癱瘓、攻注筋骨疼痛。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將一丸藥化開,用熱酒送服,然後躺在患處,蓋上被子,出汗後睡覺,疼痛就會得到緩解。

治中風昏憒。肢體不收。不以緩急。通神效方

烏蛇(去皮骨酒浸炙),躑躅花(酒浸炒),蟬蛻(生用),天南星(生薑汁浸炒乾),麻黃(去根節),天麻(酒浸炙),牛膝(酒浸切焙),防己(銼),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石斛(去根酒浸炒),地龍(去土生用),桂(去粗皮),皂莢(去皮子酒浸炒),乾蠍(生用),附子(炮裂去皮臍),白附子(半生半炮),烏頭(炮裂去皮臍),丹砂(別研各一兩),麝香(別研半分)

白話文:

  • 烏蛇:去除皮和骨,以酒浸泡和炙烤。
  • 躑躅花:以酒浸泡和炒制。

  • 蟬蛻:生用。

  • 天南星:以生薑汁浸泡和炒乾。

  • 麻黃:去除根節。

  • 天麻:以酒浸泡和炙烤。

  • 牛膝:以酒浸泡、切片和烘焙。

  • 防己:切細。

  • 羌活:去除蘆頭。

  • 獨活:去除蘆頭。

  • 石斛:去除根部,以酒浸泡和炒制。

  • 地龍:去除泥土,生用。

  • 桂皮:去除粗皮。

  • 皁莢:去除果皮,以酒浸泡和炒制。

  • 乾蠍:生用。

  • 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肚臍。

  • 白附子:一半生用,一半炮製。

  • 烏頭:炮製,去除皮和肚臍。

  • 丹砂:研磨,各一兩。

  • 麝香:研磨,半錢。

上二十味。除別研外。搗羅為散。每服一錢至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三服。

治中風精神昏昧。四肢縱緩。言語謇澀。五靈脂丸

五靈脂(別為末),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麻(各五兩),白殭蠶(生用),天南星(生用),烏頭(去皮酒浸),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三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地龍(去土各五兩)牛黃,龍腦,麝香(各二錢並細研),白附子(生用二兩)

白話文:

五靈脂(另研末),附子(炮製後去皮臍),天麻(各五兩),白殭蠶(生用),天南星(生用),烏頭(去皮,用酒浸泡),烏蛇(用酒浸泡,去皮骨,烤炙,各三兩),白花蛇(用酒浸泡,去皮骨,烤炙),地龍(去土,各五兩),牛黃,龍腦,麝香(各二錢,並研磨細膩),白附子(生用,二兩)。

上一十三味。搗研為末。用醇酒五升。以五靈脂末。併入細面一兩。同煎成膏。與眾藥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用蔥白二寸。生薑一寸細銼。酒一盞、煎。臨熟去滓。入薄荷汁少許。放溫磨下。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使用五升醇酒,加入五靈脂粉末,再加入一兩細面。混合煎煮成膏狀,與眾藥杵丸。丸藥的大小如同雞頭實的果實。每次服用一丸,使用二寸蔥白,一寸生薑,切成細末,用一盞酒煎煮,快煮熟時去除渣滓,加入少許薄荷汁,稍稍放涼之後,磨碎服用。

治五臟內虛。中風昏冒。涎潮氣壅。雄黃半夏丸

雄黃(飛過研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三分為末),丹砂(研一兩),膩粉(研一分),天竺黃(研三分),麝香(研一分),牛黃(研一錢)

白話文:

雄黃(飛過研一兩):將雄黃經過「飛過」的提純工序,使其不含雜質,研磨成一兩的粉末。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三分為末):將半夏用熱水清洗七遍,以去除其滑膩感,然後烘乾研磨成三錢的粉末。

丹砂(研一兩):將丹砂研磨成一兩的粉末。

膩粉(研一分):將膩粉研磨成一分(約三公克)的粉末。

天竺黃(研三分):將天竺黃研磨成三分(約九公克)的粉末。

麝香(研一分):將麝香研磨成一分(約三公克)的粉末。

牛黃(研一錢):將牛黃研磨成一錢(約三點八公克)的粉末。

上七味。同研極細。用生薑自然汁。調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粒。食後臨臥生薑湯下。如要行風氣。空心服二粒甚效。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生薑的汁液調和麵糊,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粒,在飯後臨睡前用生薑湯送服。如果想要促進行氣,可以在空腹時服用兩粒,效果很好。

治三十六種風大黃丸

大黃(銼),蔓荊實,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各一兩),羌活(去蘆頭),芎藭(各一兩半),防己,白附子(炮各二兩半),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乾三兩),雄黃(研),空青(研各半兩),膩粉(研),麝香(研各半錢)

白話文:

大黃(切成小片),蔓荊果實,桂皮(去掉粗皮),麻黃(去掉根和節,用湯煮沸,去掉浮沫,各一兩),羌活(去掉蘆頭),川芎、白芷(各一兩半),防己,白附子(用火炮製,各二兩半),白花蛇(用酒浸泡,去掉皮和骨,烘乾,三兩),雄黃(研成粉末),空青(研成粉末,各半兩),滑石粉(研成粉末),麝香(研成粉末,各半錢)。

上一十三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服訖飲酒三兩盞。以衣復出汗如桃膠。後每夜服七丸。四十九日愈。

白話文:

前面的十三個藥材。搗碎研成藥末。用蜂蜜和在一起做成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要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酒送下。服完藥之後,飲用三兩杯酒。穿上衣服後,出汗直至汗水如桃膠一樣。之後,每晚服用七丸藥丸。服用四十九天即可康復。

治中風手足𤸷痹。行履艱難。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桂(去粗皮),白檳榔(煨銼),五加皮(銼),人參,丹參,柏子仁枳殼(去瓤麩炒),附子(炮裂去皮臍),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各一兩半),茯神(去木),防風(去叉),熟乾地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聖餅子,牛膝(酒浸切焙各一兩),薏苡仁(二兩半)

白話文:

羚羊角(研成碎屑),桂皮(去除粗糙外皮),白檳榔(烤過後研成碎屑),五加皮(研成碎屑),人參,丹參,柏子仁,枳殼(去除果肉,炒至微焦),附子(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肚臍),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金黃,每種各一兩半),茯神(去除木質部分),防風(去除枝叉),熟乾地黃(烘烤),麥門冬(去除果核,烘烤,各二兩),聖餅子,牛膝(浸泡於酒中,切片後烘烤,各一兩),薏苡仁(二兩半)。

上一十七味。搗羅極細。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日二。

治中風諸疾。大麻仁丸

大麻仁(研),吳茱萸(湯浸焙炒),麻黃(去根節),枳殼(麩炒去瓤),白芷(各半兩),天雄(炮裂去皮臍),當歸(切焙各一兩一分),茯神(去木三分),烏頭(炮裂去皮臍),秦艽(去土),細辛(去苗葉),白朮(各三分),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天門冬(去心焙),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羚羊角(鎊),桂(去粗皮各一兩),白檳榔(煨一兩半),熟乾地黃(切焙三兩)

白話文:

大麻仁(研磨成粉),吳茱萸(用熱水浸泡,然後烘烤炒熟),麻黃(去除根和節),枳殼(用麩皮炒熟,去除瓤),白芷(每種各半兩),天雄(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臍),當歸(切片,烘烤,每種各一兩一分),茯神(去除木心,三分),烏頭(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臍),秦艽(去除泥土),細辛(去除根和葉),白朮(每種各三分),蜀椒(去除眼睛,並將口部封閉,炒出汗),天門冬(去除心,烘烤),獨活(去除蘆頭),防風(去除叉枝),羚羊角(研磨成粉),桂皮(去除粗皮,每種各一兩),白檳榔(烘烤一兩半),熟乾地黃(切片,烘烤,三兩)

上二十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日三。

治中風身體疼痛。四肢緩弱不遂。羌活湯

羌活(去蘆頭半兩),葛根(三分),熟乾地黃(焙三分),甘草(炙),桂(去粗皮各一分),芍藥(半兩),麻黃(去根節三分),黃耆(半兩)

白話文:

  • 羌活(切掉蘆頭,半兩)

  • 葛根(三分)

  • 熟乾地黃(焙過,三分)

  • 甘草(炙過,一分)

  • 桂枝(去粗皮,一分)

  • 芍藥(半兩)

  • 麻黃(去根和節,三分)

  • 黃耆(半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良久溫服。服訖衣被覆取微汗為度。

治中風汗出不止。秦艽散

秦艽(去苗土),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桂(去粗皮),石斛(去根各一兩)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腹溫酒調下、日再。

治一切虛風等疾。心神迷悶。頭目旋暈。耳內虛鳴。唇面冷麻。口面喎邪。語言謇澀。舌本緊強。神志昏塞。涎液不收。虛風丸

白話文:

治療一切由虛火引起的疾病。心中思想迷亂煩悶,頭部暈眩,耳內虛鳴。嘴脣和臉發冷發麻,說話不暢順,口角歪斜向一側,說話不清楚,舌根僵硬,神志昏沉,口水流個不停。

白附子(炮裂),天南星(炮裂),烏頭(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防風(去叉),天麻,附子(炮裂去皮臍),芎藭,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天蓼木,烏蛇肉(酒浸炙),白蘚皮,白芷,麻黃(去根節),細辛(去苗土),惡實(炒),甘草(炙),雄黃(別研細),牛黃(別研細)丹砂(別研細各一兩),蠍梢(一分炒),龍腦(一分別研細),麝香(半兩別研細)

白話文:

  • 白附子:炮裂後的白附子。

  • 天南星:炮裂後的天南星。

  • 烏頭:炮裂去皮臍的烏頭。

  • 天雄:炮裂去皮臍的天雄。

  • 防風:去叉的防風。

  • 天麻:天麻。

  • 附子:炮裂去皮臍的附子。

  • 芎藭:芎藭。

  • 人參:人參。

  • 白茯苓:去黑皮的白茯苓。

  • 天蓼木:天蓼木。

  • 烏蛇肉:用酒浸泡並炙烤過的烏蛇肉。

  • 白蘚皮:白蘚皮。

  • 白芷:白芷。

  • 麻黃:去根節的麻黃。

  • 細辛:去苗土的細辛。

  • 惡實:炒過的惡實。

  • 甘草:炙烤過的甘草。

  • 雄黃:研磨成細粉的雄黃。

  • 牛黃:研磨成細粉的牛黃。

  • 丹砂:研磨成細粉的丹砂,各取一兩。

  • 蠍梢:炒過的一分蠍梢。

  • 龍腦:研磨成細粉的一分龍腦。

  • 麝香:研磨成細粉的半兩麝香。

上二十四味。同為末。煉蜜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荊芥湯嚼下。或化下亦得。不計時候。

白話文:

上面共列出的總計二十四種藥材磨成粉,將它們和蜂蜜揉成像櫻桃一般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粒,用荊芥湯送服,或者含化服用也可以。服用時不需特別注意時間。

治中風仆地。口眼喎斜。涎潮語澀。手足不遂。及非時胸膈痰涎。水銀丸方

水銀(一兩),青州棗(十枚煮取肉),臘茶末(半兩)

上三味。將棗肉先同水銀。研令星盡。然後入臘茶末。一處研勻。旋滴糯米飲。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溫酒下。不計時候磨下。

白話文:

把上述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先將棗肉與水銀一起研磨,直到水銀完全消失。然後加入臘茶末,一起研磨均勻。再滴入糯米飲,製成皁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酒送服。服用時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