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十三 (1)

1. 目眵䁾

論曰目者、腑臟之精華,肝之外候,津液之道也,若腑臟挾熱,內熏於肝,沖發於目,使液道熱澀結滯於眥瞼,則成眵䁾。

白話文:

古籍中有記載,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的聚集之處,是肝臟的外在表現在,是體內津液流動的通道路徑。倘若體內腑臟夾雜著熱氣,從內部燻蒸損害肝臟,進而衝擊、影響到眼睛,使眼睛中的津液通道變得又熱又澀,並且停滯阻滯在眼瞼之中,那麼就會形成眼睛紅腫流淚的癥狀。

治臟腑挾熱,沖發於目,津液結滯而成眵䁾,澤瀉丸

澤瀉茺蔚子,菟絲子(酒浸別搗),石斛(去根),地膚子五味子,生乾地黃(焙各一兩),山芋(一兩半),細辛(去苗葉半兩)

白話文:

  • 澤瀉:一種水生植物,具有利尿、清熱、祛濕的作用。

  • 茺蔚子:一種草本植物的果實,具有清熱、利尿、消腫的作用。

  • 菟絲子:一種寄生植物的種子,具有補腎、益精、壯陽的作用。

  • 石斛:一種附生植物,具有益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 地膚子:一種草本植物的果實,具有清熱、利尿、祛風的作用。

  • 五味子: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具有補腎、益精、生津的作用。

  • 生乾地黃:一種草本植物的根莖,具有補血、滋陰、養肝的作用。

  • 山芋:一種草本植物的根莖,具有益氣、補虛、健脾的作用。

  • 細辛:一種草本植物的根莖,具有發汗、散寒、止痛的作用。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熱水下,臨臥再服。

白話文:

將上列九種藥材一起搗碎成粉末後,用蜂蜜和勻搓成藥丸,約每個丸子大小為梧桐子的大小。每次服用 20 丸,空腹時用溫熱水送服,睡覺之前再服一次。

治風熱沖肝,上熏於目,結成眵䁾,羚羊角散

羚羊角(鎊二兩),犀角(鎊一兩),防風(去叉),牛膝(去苗),羌活(去蘆頭),桑根白皮(銼),五味子,生乾地黃(焙),白蒺藜(炒去角),芍藥(各三分)

白話文:

羚羊角(研磨成粉,二兩),犀牛角(研磨成粉,一兩),防風(去除根鬚),牛膝(去除根莖),羌活(去除蘆葦狀的根莖),桑樹根的白色樹皮(銼成粉末),五味子,生曬的熟地黃(焙炒),炒熟並去除刺的白蒺藜,芍藥(各三分)。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不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治目生眵䁾,淋洗秦皮湯

秦皮(去粗皮),柴胡(去苗),黃柏(去粗皮),黃連(去須),蛇銜(各二兩),苦竹葉(二握),細辛(去苗葉一兩)

白話文:

秦皮(剝掉粗糙的外皮),柴胡(去掉幼苗),黃柏(剝掉粗糙的外皮),黃連(去掉須根),蛇銜(各二兩),苦竹葉(二把),細辛(去掉幼苗和葉子,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拌勻,每用二兩,以水六盞,煎取三盞,去滓熱淋,冷即再暖。

治目生眵䁾,曾青散點方

曾青,水精(各一兩),龍腦,真珠(各等分),琥珀(半兩)

上五味,研如粉,以銅器收盛,臨臥用銅箸,點如黍米許。

治目生眵䁾,蕤仁膏點方

蕤仁(研),馬蹄決明(搗末),黃連(去須搗末各一兩),黃柏(去粗皮搗末三分)

白話文:

  • 蕤仁:研磨成粉末

  • 馬蹄決明:搗碎成末

  • 黃連:去鬚,然後搗碎成末,分量為一兩

  • 黃柏:去除粗糙的表皮,然後搗碎成末,分量為三分

上四味,各為細末,用白蜜清者二升和勻,入銅器中,以油單密封,於飯上蒸之,飯熟為度,取出以綿絞去滓後,入輕粉二錢,龍腦末一分攪和,再入銅器中,以蠟封口,旋取如麻子大,點眥頭日再。

白話文:

把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加入二升清澈的白蜜混合均勻,然後將混合物放入銅器中,用油紙單獨密封,再將銅器置於飯鍋上蒸煮,直到飯煮熟為止。取出混合物後,用棉花將渣滓過濾掉,再加入二錢的輕粉和一分龍腦末攪拌均勻。再次將混合物放入銅器中,並用蠟封住開口。然後取大約麻子大小的藥膏,每天兩次點在眼角處。

治風熱沖目,多生眵䁾,黃柏膏點方

黃柏(去粗皮銼一兩),蕤仁(半兩),大棗(青州者三枚劈)

上三味,以水三升,同內瓷器中,慢火煎至一升,去滓取清汁,再以淨瓷瓶子收,每用銅箸點眼,日三五度。

治目多眵䁾,黃連膏點方

黃連(去須為末),蕤仁(研各三分),乾薑(為末),膩粉(各一分)

上四味,除膩粉外,以牛乳三合,漬之一宿,明旦於微火上,煎取一合,去滓取清汁,入膩粉攪和,每用銅箸,點如黍米許,安眥頭,日三。

白話文:

前四味藥,除了膩粉外,加入三杯牛奶,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在小火上煎煮,取一杯藥汁,去除雜質,取清汁,加入膩粉攪拌均勻。每次用銅筷子,沾取如黍米大小的藥液,點在眼角,一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