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二 (3)

1. 腎肝虛眼黑暗

論曰天一生水,在臟為腎,天三生木,在臟為肝,腎藏精,肝藏血,人之精血充和,則腎肝氣實。上榮耳目,故耳目聰明,視聽不衰,若精血虧耗,二臟虛損,則神水不清,瞻視乏力,故令目黑暗。

白話文:

天一生水,在人體內臟中對應的是腎臟;天三生木,在人體內臟中對應的是肝臟;腎臟藏精,肝臟藏血,當一個人的精血充盈和諧,則腎臟和肝臟的功能就充沛。往上滋潤耳目,因此耳聰目明,視力和聽力都不會衰退。如果精血虧耗,兩個臟器虛弱受損,那麼腎水就不會清澈,看東西沒有力氣,所以眼睛就會昏暗不清。

治肝腎氣虛,風毒上攻,兩眼赤癢腫痛昏澀,迎風多淚,及有胬肉,或頭風內外障,青盲攀睛翳膜悉治。填睛育嬰丸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肝腎氣虛,風毒上攻,導致雙眼發紅、發癢、腫脹、疼痛、視物不清,迎風流淚,以及眼瞼內外有肉贅,或頭風內外障,青盲、眼翳、膜翳等眼部疾病的藥方。

填睛育嬰丸配方:

  • 枸杞子(去核):一兩
  • 菊花:一兩
  • 桑葉:一兩
  • 生地黃:二兩
  • 熟地黃:二兩
  • 山藥:二兩
  • 澤瀉:二兩
  • 茯苓:二兩
  • 丹皮:一兩
  • 赤芍藥:一兩
  • 川芎:一兩
  • 當歸:一兩
  • 白芍藥:一兩
  • 柴胡:一兩
  • 黃芩:一兩
  • 梔子:一兩
  • 黃連:一兩
  • 炙甘草:一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蜜丸,如梧桐子大。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15丸,溫黃酒送服。

石決明(一枚洗刷),陽起石(飯上炊五度),白芷,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防風(去叉),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陳橘皮(浸去白焙),梔子花,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焙),生薑(切焙),甘草(炙銼),厚朴(去粗皮拌生薑炒令煙盡),磁石毛(飯上炊五度),人參(各二兩)青葙子,蕤仁(水浸各三兩),升麻(銼),熟乾地黃(焙各八兩),龍腦(一分),車前子,黃柏(去黑皮),槐子,麥門冬(去心焙),黃連(去須),乳香(各四兩),烏賊魚骨(去甲),黃芩(去黑心),苦參(各一兩)

白話文:

  • 石決明(一兩,洗淨)

*陽起石(在飯上蒸煮五次) *白芷 *白茯苓(去黑皮)

  • 桂皮(去粗皮)
  • 防風(去叉)
  •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
  • 陳橘皮(浸去白味,焙乾)
  • 梔子花
  • 肉蓯蓉(用酒浸泡,去皺皮,焙乾)
  • 生薑(切片焙乾)
  • 甘草(炙烤後切碎)
  • 厚朴(去粗皮,與生薑一起炒至發煙消失)
  • 磁石毛(在飯上蒸煮五次)
  • 人參(各二兩)
  • 青葙子
  • 蕤仁(各三兩,用水浸泡)
  • 升麻(切碎)
  • 熟乾地黃(焙乾,各八兩)
  • 龍腦(一分)
  • 車前子
  • 黃柏(去黑皮)
  • 槐子
  • 麥門冬(去心,焙乾)
  • 黃連(去須)
  • 乳香(各四兩)
  • 烏賊魚骨(去甲)
  • 黃芩(去黑心)
  • 苦參(各一兩)

上二十九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丸,空心白湯下,食後更服十丸,漸加二十丸。

治肝虛膈熱,眼目昏暗,漸成障蔽,或見黑花,不能遠視。決明丸方

白話文:

總共二十九味藥材。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六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飯後再服用十丸,逐漸增加到二十丸。

決明子,青葙子,茺蔚子,車前子,地膚子,五味子(炒),枸杞子(去莖蒂),細辛(去苗葉),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焙),赤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澤瀉,甜葶藶(紙上炒紫色),防風(去叉),芎藭(各一兩)

白話文:

決明子、青葙子、茺蔚子、車前子、地膚子、五味子(炒過)、枸杞子(去莖蒂)、細辛(去苗葉)、麥門冬(去心焙)、生乾地黃(焙過)、赤茯苓(去黑皮)、桂枝(去粗皮)、澤瀉、甜葶藶(紙上炒至紫色)、防風(去叉)、川芎(各一兩)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良久,米飲下日三。

治肝腎久虛,目暗漸生翳障。空青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六種藥材搗碎並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後很久服用,用米湯送服,一天三次。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長期肝腎虛弱導致的眼睛昏暗以及逐漸形成的翳障。這就是空青丸的處方。

空青(研水飛過),真珠末(各一分),犀角屑,防風(去叉),羚羊角屑,升麻(銼),防己(各半兩),人參,麥門冬(去心焙),茺蔚子,陽起石(細研),前胡(去蘆頭各一兩),虎睛(一對)

白話文:

空青(研碎、過篩),真珠末(各一份),犀角屑、防風(去除叉枝),羚羊角屑、升麻(切碎),防己(各半兩),人參、麥門冬(去核後烘烤),茺蔚子、陽起石(研磨成細粉),前胡(去除蘆頭,各一兩),虎睛(一對)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煎麥門冬湯下,溫椒湯亦得。

治眼視物不明,茫茫昏暗。補腎續斷丸方

白話文:

以上共十三味藥材。將藥材搗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丸,逐漸增加到十丸,用煎麥門冬湯送服。也可以用溫椒湯送服。

續斷,杜仲(銼炒),牛膝(切酒浸焙),陳曲(炒熟),山芋,巴戟天(去心),菟絲子(酒浸研碾末),山茱萸(酒浸),人參(切),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一兩半),桑寄生(切焙),熟乾地黃(焙各三兩)

白話文:

續斷、杜仲(切碎後炒過)、牛膝(切片後用酒浸泡焙烤)、陳曲(炒熟)、山藥、巴戟天(去核)、菟絲子(用酒浸泡研磨成粉末)、山茱萸(用酒浸泡)、人參(切片)、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焙烤,各一兩半)、桑寄生(切片焙烤)、熟乾地黃(焙烤,各三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溫酒下、早晚服。

治元臟久虛,明目調氣進食。椒紅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好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可以增加到三十丸,用溫熱的酒送服,早晚各一次。

這種椒紅丸可用來治療長期虛弱的元臟問題,具有明目、調節氣息和促進食慾的作用。

椒紅,附子(炮裂去皮臍),巴戟天(去心),補骨脂(炒),木香,肉蓯蓉(去皴皮酒浸切焙各一兩),青鹽(別研一分),蘹香子(洗焙半兩)

白話文:

  • 椒紅:藥用植物,性辛、溫。

  • 附子(炮裂去皮臍):中醫常用藥,由烏頭加工製成,性辛、熱,有溫腎止痛、回陽救逆等功效。

  • 巴戟天(去心):中藥材,性溫、甘、苦,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等功效。

  • 補骨脂(炒):中醫常用藥,性溫、苦,有補腎強骨、壯陽健腰等功效。

  • 木香:中藥材,性溫、苦、辛,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等功效。

  • 肉蓯蓉(去皴皮酒浸切焙各一兩):中醫常用藥,性溫、甘,有補腎壯陽、益精養血等功效。

  • 青鹽(別研一分):中藥材,性鹹、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等功效。

  • 蘹香子(洗焙半兩):中醫常用藥,性溫、辛,有行氣活血、止痛活絡等功效。

上八味。搗羅為末,又用羊腰子一對,去筋膜,濕紙裹煨,半生半熟切,細研、與青鹽並藥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午溫酒下。

治眼目昏暗,補益。豬腎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搗碎成末,再準備一對羊腰子,去除筋膜,用濕紙包起來煨烤,烤到半生半熟後切碎,並且研磨細緻,將研磨細緻的羊腰子和青鹽與藥末混合均勻,並加入蜂蜜製成丸狀,丸子的體積要像梧桐子那樣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在中午時用溫酒送服。

附子(炮裂去皮臍),黃耆(切酒浸焙),牛膝(切酒浸焙各一兩),肉蓯蓉(切酒浸焙),黃蠟(各半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白蒺藜(炒各三分)

白話文:

附子(用火炮裂後去除外皮、臍),黃耆(切片後用酒浸泡)、牛膝(切片後用酒浸泡,各一兩),肉蓯蓉(切片後用酒浸泡),黃蠟(各半兩),蜀椒(去除果柄,並封口炒至出汗),白蒺藜(炒熟,各三分)

上七味。除蠟外,搗羅為末,用豬腎一對,蔥白五莖,各細切,以法酒炒欲熟,入蠟令溶盡,搗爛搜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鹽湯下。

治腎虛眼目昏暗。金髓煎丸方

白話文:

這七味藥材中,除了蜂蠟之外,都要搗碎成粉末。另外,準備一對豬腎和五根蔥白,切碎後,用酒炒到快熟,然後加入蜂蠟,使其融化。接著,將豬腎和蔥白搗爛,與藥末混合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在空腹時,用鹽水送服。

生地黃(二斤一斤生曝乾一斤於甑中蒸一飯時取出曝乾),杏仁(半斤去皮尖炒令黃黑搗為末用紙三兩重裹壓去油又換紙油盡令如粉白),石斛(去根銼),牛膝(切酒浸焙),防風(去叉),枳殼(去瓤麩炒各四兩)

白話文:

生地黃(兩斤,其中一斤生曬乾,一斤在蒸籠裡蒸一頓飯的時間後取出曬乾);

杏仁(半斤,去皮尖炒至黃黑色,搗成末,用三兩重的紙包起來,壓去油,再換紙,至油盡,使其如粉末般白);

石斛(去除根部,切成小段);

牛膝(切片,用酒浸泡後烘烤);

防風(去除分叉);

枳殼(去除果瓤,用麩炒,各四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豆淋酒下。

治肝腎俱虛,補暖水臟,明目。椒紅丸方

椒紅(四兩),巴戟天(去心),楝實(炒),蘹香子(炒),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別用干山芋三兩為末,酒煮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鹽湯下。

白話文:

將以上六種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豆淋酒送服。

此方可用於治療肝腎兩虛的情況,溫補腎臟,明亮眼睛。這是椒紅丸的配方。

取椒紅四兩,巴戟天去心,楝實炒過,蘹香子炒過,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將上述五種材料研磨成粉末,另外取三兩乾山芋研成粉末,以酒煮糊後與藥粉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前用鹽湯送服。

治肝腎氣虛上攻,眼目昏暗,遠視不明,時見黑花,漸成內障。補腎磁石丸方

白話文:

肝腎氣虛導致氣往上衝,眼睛昏暗、看不清楚遠處,偶爾看到黑點,慢慢發展成白內障。可以用補腎磁石丸來治療。

磁石(燒通赤用醋淬七次),肉蓯蓉(酒浸切焙),菟絲子(酒浸一宿慢火焙乾),甘菊花,石決明(各一兩)

白話文:

  • 磁石(燒至通紅,再用醋淬火七次)

  •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後慢火焙乾)

  • 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整夜,再用慢火焙乾)

  • 甘菊花

  • 石決明(以上各一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用雄雀十五個,去毛嘴足,留腸肚,以青鹽二兩,水三升,同煮令雄雀爛,水欲盡為度,取出先搗如膏,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服。

治元臟虛冷,目黑暗不明。煎椒法

白話文:

將上文中的五種藥物搗碎成粉末,然後用十五隻公雀,去掉毛、嘴、腳,留下腸子和肚子,再加入二兩青鹽和三升水,一起煮到公雀爛熟,水快煮乾的時候就可以了。然後把公雀取出,先搗碎成糊狀,再和藥粉混合製成丸劑,丸劑要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粒,用溫酒送服,在空腹飯前服用。

蜀椒(去合口並目四兩),無灰酒(三升),附子(炮裂去皮臍為末二兩),沉香(一兩為末)

白話文:

  • 蜀椒(去核和瓣目,四兩)

  • 無灰酒(三升)

  • 附子(炮製裂開,去皮和臍,磨成粉末,二兩)

  • 沉香(一兩,磨成粉末)

上四味。先將椒用酒熬至二分,入附子沉香末,以匙攪勻成膏為度,瓷合子盛,每服半匙,空心溫酒化下。

治腎臟虛冷,肝膈浮熱上衝,兩目生翳黑花。青鹽散方

白話文:

這四味藥。先把花椒用酒熬煮到剩二分之一,加入附子、沉香末,用匙子攪拌均勻,成為膏狀即可,用瓷罐盛裝,每次服用半匙,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青鹽(研),蒼朮(米泔浸三日切焙),木賊(童子小便浸三日焙乾各一兩)

白話文:

青鹽(研磨成粉)

蒼朮(用米泔浸泡三天,切片後焙乾,取一兩)

木賊(用童子小便浸泡三天,焙乾後取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空心熟水調下一錢匕,如不見物者,不過十服。

治肝腎虛,風攻眼目黑暗,時見虛花。蜀椒丸方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熟乾地黃(焙各一兩),蒼朮(米泔浸一宿切焙乾五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鹽湯下。

治目黑暗,暖水臟。椒沉丸方

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四兩),沉香(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以無灰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空心食前服。

治虛勞眼暗。徹視散方

蔓荊花(三月採陰乾三兩)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空心井華水,調下二錢匕,久服可夜讀細書。

治腎肝風虛,目昏暗,視物不明。青葙子丸方

白話文:

蜀椒丸方

治療肝腎虚弱,風邪侵襲導致的眼目昏暗、時常看見虛幻影像。所需藥材包括:去掉種子且封閉端口並炒至微汗的蜀椒,烘烤過的熟乾地黃,以及先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後切片烘乾的蒼朮,各藥重量一兩。將這三種藥材一同搗碎成粉末,然後用煉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丸藥,可搭配溫酒或鹽水送服。

椒沉丸方

適用於治療眼睛昏暗,需要溫暖腎水的功能。使用去掉種子且封閉端口並炒至微汗的椒四兩,以及沉香一兩。將這兩種藥材搗碎成細末,再用無灰酒煮成的面糊來搓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以鹽水送服,最好在空腹時,餐前服用。

徹視散方

針對虛弱疲勞引起的視力模糊。選用三月採摘並陰乾的蔓荊花三兩。單獨使用此藥材,搗碎成散狀。每次服用時,在空腹狀態下用井華水(早晨首次汲取的清潔井水)調服二錢匕,長期服用能使夜間閱讀細小字體成為可能。

青葙子丸方

適用於治療腎肝風虛所引致的眼睛昏暗、視物不清。具體藥方和用法未在此提供,但通常涉及青葙子等藥材,通過特定的製備和服用方法以達到療效。

青葙子,桂(去粗皮),葶藶(隔紙炒),熟乾地黃(焙),細辛(去苗葉),茺蔚子,枸杞子決明子,五味子白茯苓(去黑皮),黃芩(去黑心),防風(去叉),地膚子(各一兩),澤瀉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車前子,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為末各半兩),兔肝(慢火炙令乾一具)

白話文:

青葙子,肉桂(去掉粗糙的外皮),葶藶(隔著紙炒),熟乾地黃(烤乾),細辛(去掉幼苗和葉子),茺蔚子,枸杞子決明子,五味子,白茯苓(去掉黑色的外皮),黃芩(去掉黑色的根莖),防風(去掉分叉的莖),地膚子(各一兩),澤瀉麥門冬(去掉心臟烘焙各一兩半),車前子,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另外搗碎成粉末各半兩),兔肝(用慢火烤乾一整顆)

上一十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下,臨臥再服。

治肝虛兩目昏暗,衝風淚下。還睛補肝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八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睡前再服用一次。

此方用於治療肝虛導致的眼睛昏暗、遇風流淚等症狀。[還睛補肝丸]

白朮,細辛(去苗葉),當歸(切焙),決明子(微炒),芎藭,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蘆頭),五味子,人參,菊花,防風(去叉),地骨皮,苦參,玄參,甘草(炙銼),車前子(微炒),桂(去粗皮),黃芩(去黑心),青葙子

白話文:

  1. 白朮: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

  2. 細辛(去苗葉):一種中草藥,具有溫經散寒、止痛化瘀的作用,但由於其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

  3. 當歸(切焙):一種中草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4. 決明子(微炒):一種中草藥,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

  5. 芎藭:一種中草藥,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

  6. 白茯苓(去黑皮):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

  7. 羌活(去蘆頭):一種中草藥,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

  8. 五味子:一種中草藥,具有補腎益精、生津止渴的作用。

  9. 人參:一種名貴中草藥,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作用。

  10. 菊花: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

  11. 防風(去叉):一種中草藥,具有祛風解表、發汗散寒的作用。

  12. 地骨皮: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

  13. 苦參: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

  14. 玄參: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的作用。

  15. 甘草(炙銼):一種中草藥,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

  16. 車前子(微炒):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作用。

  17. 桂(去粗皮):一種中草藥,具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18. 黃芩(去黑心):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肝的作用。

  19. 青葙子:一種中草藥,具有清肝明目、祛風散熱的作用。

上一十九味等分。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加至四十丸,不拘時候。

治肝腎虛目黑暗,或見黑花飛蠅。決明子丸方

白話文:

將這十九味藥材等量配比。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可以增加到四十丸,不受時間限制。

這個方劑可以用來治療因肝腎虛弱導致的眼睛視力模糊或看到黑色斑點、飛蚊症狀。這是決明子丸的配方。

決明子,蕤仁,地膚子,白茯苓(去黑皮),黃芩(去黑心),防風(去叉),麥門冬(去心焙),澤瀉,茺蔚子,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各一兩半),枸杞子,五味子,青葙子,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各一兩),車前子,菟絲子(酒浸別搗),熟乾地黃(焙各二兩)

白話文:

決明子、蕤仁、地膚子、白茯苓(去除黑皮)、黃芩(去除黑心)、防風(去除叉)、麥門冬(去除心蕊及焙乾)、澤瀉、茺蔚子、杏仁(去除皮尖,雙仁各炒至微黃,各一兩半)、枸杞子、五味子、青葙子、桂枝(去除粗皮)、細辛(去除根苗與葉子,各一兩)、車前子、菟絲子(以酒浸泡,至少一夜,再分開搗碎)、熟乾地黃(以文火烘焙,各二兩)。

上一十八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漿水下,日再服。

治腎勞眼目昏暗。磁石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共十八味搗碎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溫漿水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眼睛昏暗。這是磁石丸的處方。

磁石(火煅醋淬一十遍),車前子(各三兩),羚羊角(鎊),茯神(去木),防風(去叉),菟絲子(酒浸一宿),牛膝(酒浸切焙),山芋,山茱萸,白茯苓(去黑皮),覆盆子,檳榔(煨銼)枸杞子,芎藭(各一兩半),熟乾地黃(焙二兩),甘菊花(一兩)

白話文:

  • 磁石(火烤、醋淬 10 次)

  • 車前子(各 3 兩)

  • 羚羊角(研磨成粉)

  • 茯神(去皮)

  • 防風(去掉分叉)

  • 菟絲子(浸泡在酒中過夜)

  • 牛膝(浸泡在酒中,切片後烘烤)

  • 山藥

  • 山茱萸

  • 白茯苓(去黑皮)

  • 覆盆子

  • 檳榔(烘烤後研磨成粉)

  • 枸杞子

  • 芎藭(各 1 兩半)

  • 熟乾地黃(烘烤 2 兩)

  • 甘菊花(1 兩)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煎黃耆湯下四十丸。

治肝腎虛,眼見黑花,或似蠅翅。羚羊羌活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六味藥材。搗碎成末,用蜂蜜和成丸劑,丸劑大小如梧桐子,空腹用煎好的黃耆湯送服四十丸。

羚羊角(屑),羌活(去蘆頭),黃芩(去黑心),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澤瀉,山茱萸秦艽(去苗土),決明子(微炒),車前子,青葙子(各一兩半),甘草(微炙一兩),黃耆(銼二兩),柴胡(去苗二兩半)

白話文:

羚羊角(研成粉末)、羌活(去除蘆頭)、黃芩(去除黑心)、人參、附子(烘烤裂開去除外皮和臍)、澤瀉、山茱萸秦艽(去除根部泥土)、決明子(微炒)、車前子、青葙子(各一兩半)、甘草(微烤一兩)、黃耆(切碎二兩)、柴胡(去除根部二兩半)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日再服。

治肝腎氣虛,風熱上攻,目赤腫痛。決明子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四種藥材粗搗篩過後,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到剩下八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限時間,每天服用兩次。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肝腎氣虛、風熱上攻所導致的眼睛紅腫疼痛。這是決明子丸的配方。

決明子(一兩),地膚子(三分),車前子(一兩半),黃連(去須),人參,玄參,槐子(各一兩),青葙子(三分),地骨皮(二兩),升麻,白茯苓(去黑皮),沙參(各一兩),苦參(三分)

白話文:

決明子(60克),地膚子(18克),車前子(90克),黃連(去鬚),人參,玄參,槐子(各60克),青葙子(18克),地骨皮(120克),升麻,白茯苓(去黑皮),沙參(各60克),苦參(18克)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以米飲下,臨臥再服。

治肝腎氣虛,眼目昏暗,視物不明。蓯蓉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後用米湯送服,臨睡前再服用一次。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肝腎氣虛所導致的眼睛昏暗、視力模糊等症狀。這就是蓯蓉丸的配方。

肉蓯蓉(洗淨切焙),山芋,續斷,人參,獨活(去蘆頭),牛膝(酒浸切焙),山茱萸,陳曲(炒黃),杜仲(去皴皮塗酥炙),巴戟天(去心),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各一兩),熟乾地黃(焙),桑寄生(炒各二兩)

白話文:

肉蓯蓉(清洗乾淨,切片後烘烤),山藥,續斷,人參,獨活(去除蘆頭),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烘烤),山茱萸,陳曲(炒至黃色),杜仲(去除皺皮,塗上酥油烘烤),巴戟天(去除果核),菟絲子(用酒浸泡一夜,烘乾後搗碎,各一兩),熟乾地黃(烘烤),桑寄生(炒製,各二兩)。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鹽酒下,加至三十丸。

治肝腎虛、目黑暗不明,冷淚時出。兔肝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鹽酒送服,逐漸增加到三十丸。

用於治療肝腎虛弱、眼睛昏暗看不清楚,以及經常流冷淚的症狀。這是兔肝丸的配方。

兔肝(慢火炙乾二具),柏子仁,熟乾地黃(焙),防風(去叉各一兩),五味子,車前子,細辛(去苗葉),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為末各半兩),芎藭,枸杞子,山芋(各一兩)

白話文:

兔肝(用小火烤乾兩具),柏子仁,熟乾地黃(焙),防風(去掉叉針,各一兩),五味子,車前子,細辛(去掉根和葉),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然後搗碎成末,各半兩),川芎,枸杞子,山藥(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

治肝腎虛,眼黑暗,視物不明。菟絲子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搗碎並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時以酒送服二十丸,每日服用兩次,逐漸增加至三十丸。

此方用於治療肝腎虛弱、眼睛昏暗、視力不佳的情況。[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酒浸別搗),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三兩),五味子,續斷,遠志(去心),山茱萸,澤瀉(各一兩半),防風(去叉二兩),巴戟天(去心一兩)

白話文:

  • 菟絲子(浸泡在酒中,然後搗碎)

  • 肉蓯蓉(浸泡在酒中,切片並烘烤,各三兩)

  • 五味子

  • 續斷

  • 遠志(去除中心)

  • 山茱萸

  • 澤瀉(各一兩半)

  • 防風(去除叉子,二兩)

  • 巴戟天(去除中心,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用山雞子白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溫酒下,家雞子亦可用。

白話文:

上等九味藥。研磨成粉末,用山雞蛋清和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雞蛋清也可以使用。

治肝虛兩脅滿痛,筋脈拘急,不得喘息,眼目昏暗,面多青色。補肝湯方

白話文:

適用於治療肝虛引起的兩側肋痛、筋脈拘急、呼吸困難、眼花昏暗、面色青紫。

補肝湯配方:

生地黃、山藥、當歸、川芎、白芍、麥冬、五味子、枸杞子、雞血藤、杜仲、牛膝、補骨脂。

防風(去叉),細辛(去苗葉),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桂(去粗皮),甘草(微炙銼),山茱萸,蔓荊實(去浮皮)

白話文:

  • 防風:除去叉枝。

  • 細辛:除去苗葉。

  • 白茯苓:除去黑皮。

  • 柏子仁:去殼後的柏樹種子。

  • 桃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再炒雙仁。

  • 桂皮:除去粗糙的外皮。

  • 甘草:微火烘烤後切碎。

  • 山茱萸:使用成熟的茱萸果實。

  • 蔓荊實:除去浮皮。

上九味。等分,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大棗三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日再服。

治腎肝虛,目昏暗不能遠視。菟絲子丸方

白話文:

九種藥材等分,研磨過後篩選,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半,加入三個劈破的大棗,一起煮到剩下八分之一,濾掉渣滓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一天服用兩次。

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末),白茯苓(去黑皮),山芋,人參,防風(去叉),車前子,熟乾地黃(焙),黃耆(銼),石決明(各一兩)

白話文:

*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後搗碎成末)

*白茯苓:(去除黑皮) *山芋:(使用) *人參:(使用) *防風:(去除叉子) *車前子:(使用) *熟乾地黃:(烘焙過) *黃耆:(切碎) *石決明:(各取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臨臥再服。

治腎肝虛,風熱沖目,昏暗多淚。石鐘乳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睡前再服用一次。

此方用於治療腎肝虛弱、風熱上衝眼睛導致視力模糊及多淚的情況。這就是石鐘乳丸的配方。

石鐘乳(研),磁石(煅醋淬七遍搗研為粉水飛),鹿茸(酒浸炙去毛),石斛(去根),細辛(去苗葉),白茯苓(去黑皮),雲母粉(研),遠志(去心各一兩)

白話文:

  • 石鐘乳:將石鐘乳研磨成粉。

  • 磁石:將磁石浸醋煅燒七遍,然後搗碎研磨成粉末,再用水飛。

  • 鹿茸:將鹿茸浸入酒中,然後炙烤去除毛髮。

  • 石斛:去除石斛的根部。

  • 細辛:去除細辛的苗和葉。

  • 白茯苓:去除白茯苓的黑皮。

  • 雲母粉:將雲母研磨成粉末。

  • 遠志:去除遠志的心,各取一兩。

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漸加至三十丸。

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聖明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八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酒送服,逐漸增加到三十丸。

此方用於治療肝腎不足導致的眼睛昏暗。[聖明散]方

羌活(去蘆頭),青鹽(研各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惡實(炒),蒼朮(米泔浸一宿切焙),蔓荊實,木賊(各一分)

白話文:

羌活(剔除蘆頭),青鹽(研磨,各半兩),蜀椒(去掉籽,微火炒到出汗),惡實(炒熟),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切片烘烤),蔓荊實,木賊(各取一份)

上七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茶酒任調下,不拘時,日三服。

治肝虛眼目昏暗,及一切眼病。還睛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可以用茶或酒來調服,不限定時間,每天服用三次。

用於治療肝虛導致的眼睛昏暗及各種眼疾。這是還睛丸的配方。

惡實(炒半升),蜀椒(去目及閉口者一兩半),青鹽(半兩),酸石榴(二個去皮以上四味用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煎酒干取出),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木賊(半兩)

白話文:

惡實(炒至半升量),四川花椒(去除眼和閉口者一兩半),青鹽(半兩),酸石榴(兩個去皮,以上四味藥用好酒一升在銀器皿中用小火煎至酒幹取出),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木賊(半兩)

上六味。以木臼內,搗羅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食後鹽湯下。

治肝氣不足,翳膜昏暗,久不見物者。蘿靈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六種藥材放入木臼中搗碎,然後篩成細末。用醋煮麵糊作為粘合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在空腹或飯後用鹽水送服。

此藥方名為蘿靈丸,適用於治療肝氣不足導致的眼前翳膜昏暗、長期視力模糊的情況。

羊子肝(去皮膜薄批作片線串日中曬七葉),大陰玄精石(研),石決明(洗淨),黃連(去須各一兩),蕤仁(研半兩)

白話文:

羊肝(去除肝膜,切成薄片,用線串起來,在太陽下曬七天),大陰玄精石(研磨成粉末),石決明(清洗乾淨),黃連(去除須根,各取一兩),蕤仁(研磨成粉末,取半兩)

上五味。搗研為末。用陳粟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臨臥好茶下二十丸。

治肝腎風虛眼暗。附子丸方

白話文:

將五味藥搗碎成末,用陳年粟米粥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睡前用茶水送服二十丸。

附子(生去皮臍),乾薑(炮),蜀椒(搗取紅各一兩),硫黃(研一分),豬腎(二對去脂膜切細研為膏)

白話文:

附子(生的,去皮後去掉臍),乾薑(炮製過的),花椒(搗碎後取紅色的部分,各一兩),硫黃(研磨成粉末,一分),豬腎(兩對,去掉脂肪膜並切碎,研磨成膏狀)

上五味。並生用,除豬腎外,搗羅為末,以豬腎膏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鹽湯下,漸加至三十丸。

治肝腎氣虛,眼目昏痛不可忍。酸棗仁丸方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指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熟地黃、山藥)一起研磨成粉末,除了豬腎以外,其他四種藥材都使用生品。將豬腎膏與藥粉混合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鹽水送服,逐漸增加劑量至三十丸。

酸棗仁(生用),菟絲子(酒浸一宿曝乾),葳蕤,槐子(各一兩),車前子(一兩半)

白話文:

酸棗仁(生用,不經炒制),菟絲子(浸泡在酒中一晚上,然後曬乾),葳蕤、槐子(各一兩),車前子(一兩半)

上五味。搗羅為末,以羊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水服,臨臥再服。

白話文:

把五種中藥材搗成細末,用羊膽汁和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溫水送服,睡覺前再服用一次。

治肝腎虛目暗,兼治耳聾。補虛湯方

赤芍藥(一分),木香(半兩),黃連(去須半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肝腎俱虛,精華不能上榮,使目昏暗。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湯浸一宿銼搗末),車前子,熟乾地黃(焙各三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日再服。

白話文:

治療肝腎虛弱導致的眼睛昏暗,同時也能治療耳聾。可以使用補虛湯,藥方為赤芍一錢,木香半兩,黃連(去除鬚根,取半兩)。將三味藥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

若肝腎俱虛,精華無法上達眼部,導致眼睛昏暗,可以使用菟絲子丸,藥方為菟絲子(用溫水浸泡一夜,然後切碎研磨成粉末),車前子,熟乾地黃(焙乾,各取三兩)。將三味藥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一天服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