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一 (5)

1. 面齄

論曰面齄者,是粉刺也。面上有齄如米粒,此由膚腠受於風邪,搏於津脈之氣,因虛而作,亦邪入虛肌使之然也。

治婦人面上粉齄赤膏方

白話文:

古書上說面齄就是粉刺。臉上長出像米粒一樣的粉刺,是由於皮膚受到風寒邪氣侵襲,與津脈之氣搏擊,因虛弱而形成,或者是由於邪氣侵入虛弱的肌肉而引起的。

光明砂(四分研),麝香(二分),牛黃(半分),水銀(四分以面脂和研),雄黃(三分)

白話文:

光明砂(研磨成四分之一細粉)、麝香(二分)、牛黃(半分)、水銀(四分,與面脂一起研磨)、雄黃(三分)。

上五味。搗研如粉,面脂一升,內藥中和攪令勻,如敷面脂法,香漿水洗,塗藥避風,經宿粉齄如蔓荊子狀、自落。大效。

治麵粉齄。白蘞膏塗方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一升面脂中,藥物與面脂混和攪拌均勻,塗抹在臉上,像敷面脂一樣,用香漿水清洗,塗抹完藥物後要避風,經過一夜。藥粉會自行脫落,就像蔓荊子的形狀,非常有效。

白蘞,白石脂,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各半兩)

白話文:

  • 白蘞:一種中藥,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 白石脂:一種中藥,性味甘、鹹、寒,具有清熱解毒、止瀉止血等功效。

  • 杏仁:一種中藥,性味甘、苦、溫,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

做法:

  1. 將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然後研磨成粉,重量為半兩。

  2. 將白蘞和白石脂分別研磨成粉,重量均為半兩。

  3. 將三種粉末混合均勻即可。

上三味。搗羅為末,更研極細,以雞子白調和,稀稠得所,瓷合盛,每臨臥塗面上,明旦以井華水洗之,良。

白話文:

這三種藥材要搗碎後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雞蛋清調和,稀稠適當。用瓷盒盛裝,每次臨睡前塗抹於臉上。到第二天早上,用井水沖洗乾淨,效果很好。

治麵粉齄如麻子。丹砂散方

丹砂(研),桃花(陰乾各五兩)

上二味。先將桃花研令如膏,次入丹砂,同研極細,每服一錢匕,空心井華水調下。

治麵粉齄。菟絲汁塗方

菟絲苗(一握)

上一味。搗絞取自然汁,塗面上,不過三五次效。

治麵粉齄㾦癗。萱草膏塗方

萱草花(曝乾七兩),白蜜(三兩)

上二味。搗羅萱草花極細,與蜜調研令勻,入瓷閤中,每旦洗面後,看多少塗面上。

治麵粉齄㾦癗。土瓜膏塗方

土瓜根(二兩)

白話文:

治療面部粉刺如同麻子般的状况,以下是几个古代中医方剂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丹砂散方

材料:

  • 丹砂(研磨細碎)
  • 桃花(陰乾,各五兩)

制法与用法: 首先,將桃花研磨至如同軟膏一般,接著加入研磨得非常細的丹砂,一同研磨至極為細緻。每次服用量為一錢匕,空腹時以早晨第一道汲取的井水(井華水)調和服下。

菟絲汁塗方

材料:

  • 菟絲苗(一把)

制法与用法: 取一把菟絲苗,搗爛並絞出其自然汁液。將此汁直接塗抹於面部,通常不超過三到五次即見療效。

萱草膏塗方

材料:

  • 萱草花(曝晒乾燥,七兩)
  • 白蜜(三兩)

制法与用法: 將萱草花搗爛至極細,然後與白蜜混合均勻調研。將此膏置入瓷罐中保存。每天早上洗臉後,根據需要的量塗抹於面部。

土瓜膏塗方

材料:

  • 土瓜根(二兩)

(注:此處土瓜膏的完整制法与用法未在原始信息中提供,但根据传统应用,土瓜根通常会被捣烂并可能与其他成分混合后外用于面部,以治疗面部粉刺或疙瘩。)

以上方剂均为外用或内服治疗面部粉刺或疙瘩的传统中医方法,具体使用时应考虑个人体质及实际状况,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以漿水和研成膏,入瓷閤中盛,每臨臥以漿水洗面後,塗少許。

白話文:

只使用一種藥材。將藥搗成細粉,加入漿水研磨成膏狀,放入瓷器盒中盛裝。每逢睡覺前,用漿水洗臉後,塗抹少量藥膏。

治麵粉齄㾦癗如麻子。石粟膏塗方

石灰(二兩),粟米(二合)

白話文:

治療臉上的粉刺和小疙瘩,就像麻子一樣。使用石粟膏來塗抹。

配方是:石灰二兩,粟米二合。

上二味。將石灰羅細,同粟米內瓶中,以水浸經三宿,取出研如膏,曝乾重研如粉,以面脂調勻,入瓷閤中盛,每洗面訖,拭面塗之。

白話文:

以上兩種材料。將石灰過濾細篩,與粟米放入瓶中,以水浸泡三晚,取出研磨成糊狀,曬乾後再研磨成粉末,以面油調勻,放入瓷器蓋盒中盛放,每次洗臉後,擦乾塗抹於臉上。

2. 面體疣目

論曰風邪入於經絡,氣血凝滯,肌肉弗澤,發為疣目。或在頭面,或在手足,或布於四體。其狀如豆如結,筋綴連數十,與鼠乳相類,故謂之疣目。

白話文:

說到風邪侵入了經絡,導致氣血凝滯,肌肉沒有得到滋潤,發出了疣目。或在頭面,或在手足,或分佈於四肢。其形狀如豆或似結,筋脈連接數十個,與老鼠的乳房相似,所以稱為疣目。

去疣目方

松脂,柏脂

上等分合和塗之,一宿失矣。

又方

豬脂

上一味。於癢處揩之,令少出血,即瘥。

又方

石灰(二兩)

上一味。以苦酒漬七日,滴汁點疣上,即落。

又方

牛口中涎

上一味,數塗疣上自落。

又方

上一味作炷,於疣目上灸之,三壯即除。

又方

杏仁(二十枚)

上一味燒令黑,研如膏,塗疣目上。

白話文:

去除疣的方法有几种:

  1. 将松脂和柏脂混合,涂抹在疣上,一晚上就能消失。

  2. 用猪油涂抹在疣上,使其轻微出血,疣就会自行消退。

  3. 将石灰用苦酒浸泡七天,然后用滴管将药汁滴在疣上,疣就会脱落。

  4. 用牛口水多次涂抹在疣上,疣就会自行脱落。

  5. 将艾草做成艾灸,在疣上灸三壮,疣就会消失。

  6. 将二十颗杏仁烧至发黑,研磨成膏状,涂抹在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