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九 (6)

1. 三蟲

論曰三蟲亦九蟲之數,曰蛔曰赤曰蟯是也,其發動諸病,較之它種為甚,蛔蟲又曰長蟲,長一尺,動則吐清水,心痛貫心則死,赤蟲狀似生肉,動則腸鳴,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居胴腸間,多則為痔,極則為癩,或生諸癰疽癬瘻瘑疥,而其變甚多,三蟲為患如此,古人必析而治之,意亦深矣。

白話文:

在中醫中有「三蟲」的說法,三蟲也是九蟲中的一部分。三蟲分別是蛔蟲、赤蟲和蟯蟲。這些蟲蟲會引發各種疾病,比其他種類的蟲蟲更為嚴重。蛔蟲又稱為長蟲,長度可達一尺,當牠們活躍時會吐出清水,引發心痛,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赤蟲的外觀類似生肉,當牠們活躍時會發出腸鳴聲。蟯蟲非常細小,形狀類似菜蟲,居住在體內的腸胃部位。如果蟯蟲數量過多,就會形成痔瘡,嚴重時甚至會演變成癩痢。此外,蟯蟲亦可能導致各種癰瘡、癬症、瘑瘡和疥瘡等皮膚疾病。三種蟲蟲所帶來的危害可想而知,因此古人會將其區分開來進行治療,這種做法確實有其意義。

治三蟲發動心痛等疾,白蘞丸

白蘞(碎銼),狼牙(去蓮苗處及土銼碎),雚蘆(微炙),桃花貫眾(擇去心須),陳橘皮(湯去白焙乾炒各三分),白蕪荑(微炒半兩)

白話文:

白蘞(切碎或研磨成粉),狼牙(去除蓮苗和泥土,並切碎或研磨成粉),雚蘆(稍微烘烤),桃花,貫眾(選擇去除中心和細須),陳橘皮(用熱水去除白色的果皮,然後烘乾並炒至三分熟),白蕪荑(稍微炒至半兩熟)。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為劑,更於鐵臼內入酥,杵令勻熟,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隔宿勿食,空腹漿水下,至晚再服,漸加至三十丸,妊娠婦人勿服。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混合和成藥丸的劑量,再在鐵臼內加入酥油,用杵搗打均勻,捏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服用,隔天不要吃東西,用漿水送服,晚上再服用一次,逐漸增加到三十丸。孕婦不要服用。

治三蟲發痛,面目黃不下食,鱉甲丸

鱉甲(去裙襴醋炙黃二兩),白朮(一兩半),陳橘皮(湯去白焙一兩),木香狗脊(去毛各一兩半),檳榔(炮四兩),吳茱萸(水浸二宿每日三次換水洗去涎焙乾微炒一兩)

白話文:

  • 鱉甲(去除裙襴,用醋將黃色部分烤至金黃色,二兩)

  • 白朮(一兩半)

  • 陳橘皮(用湯去除白色,再放在火上烤乾,一兩)

  • 木香(一兩半)

  • 狗脊(去除毛髮,一兩半)

  • 檳榔(炮製四兩)

  • 吳茱萸(用水中浸泡兩晚,每天換三次水,去除涎液,烤乾後微炒,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為劑,置臼內入酥,杵令勻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煎青橘皮湯,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白話文:

把以上七種藥材搗碎成細末,用蜂蜜製成膏狀,放入臼中加入酥油,用杵搗勻,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天空腹時,用煎好的青橘皮湯送服三十丸,晚餐前再服用一次。

治三蟲,芎藭散方

芎藭,白芷雷丸(煨),桔梗(炒各一兩)

白話文:

川芎、白芷、雷丸(煨過)、桔梗(炒過)各一兩。

上四味,同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用蜜並醋各少許解勻,調服,或米泔汁調服亦可,每日空腹日午近晚各一,亦可蜜丸服之。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取兩錢,加少許蜂蜜和醋攪勻服用。也可以用米泔汁攪勻服用。每天空腹,早午晚各服用一次。也可以做成蜜丸服用。

治三蟲,雚蘆散方

雚蘆(炙黃四兩),乾漆(炒令煙盡二兩),吳茱萸(水浸兩日每三次換水洗去涎焙乾微炒半兩)

白話文:

丁香(去蒂並花微炒一兩),廣木香(炙微黃二兩),硭硝(另研細一兩),麝香(另研細半錢),將以上各藥研細混勻,每服一錢,分三次服用。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煎粟米稀粥調,空心服。

治三蟲,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小便,及諸暴中偏風濕痹,強骨髓,天門冬煎

白話文:

治療三蟲,保護肺氣,消除寒熱,滋養肌膚,增強體力,利尿,以及各種暴發性中風偏癱、風濕痺痛,增強骨髓。

天門冬煎方

組成

  • 天門冬(去心):500克
  • 阿膠:250克
  • 人參:250克
  • 麥門冬:250克
  • 沙參:125克
  • 天花粉:125克
  • 五味子:125克
  • 甘草:125克
  • 當歸:125克
  • 柴胡:125克
  • 黃芪:125克
  • 升麻:125克
  • 防風:125克
  • 白芷:125克
  • 桂枝:125克
  • 生薑:125克
  • 大棗:125克

製法

  1. 將天門冬、阿膠、人參、麥門冬、沙參、天花粉、五味子、甘草、當歸、柴胡、黃芪、升麻、防風、白芷、桂枝、生薑、大棗等藥材洗淨,切片或研磨成細粉。

  2. 將藥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至沸騰後,再轉小火煎煮1小時。

  3. 將藥汁過濾,去除藥渣,即可服用。

服用方法

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100毫升,溫服。

功效

本方具有補肺益氣、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利水消腫、強筋壯骨、鎮靜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氣虛弱、咳嗽氣喘、痰多、水腫、四肢痠痛、失眠健忘等證。

天門冬(去心生用十斤),白蜜(七兩)

上二味,先取天門冬,細切爛研如泥,用酒一斗,如絞取汁,並蜜攪令勻,銅器中重湯上煎,仍用竹篦攪候如餳,每服如彈丸大,空腹溫湯服之,或用生地黃汁一盞同煎妙。

白話文:

這兩種藥,首先取天門冬,細切,研磨成泥,用一斗酒,絞取汁液,和蜂蜜攪拌均勻,在銅器中用滾燙的中藥汁煎煮,用竹篦攪拌,直到藥物變稠,每次服用如彈珠般大小,空腹時用溫熱的湯服用。也可以用生地黃汁一杯一起煎煮,效果更好。

治三蟲亂髮灰散方

亂髮(淨洗如雞子大燒灰),丹砂(研如面水飛過一兩)

上二味同研極細,每服一錢匕,醋調空腹服之。

治三蟲,雷丸散

雷丸(炮一兩),芎藭(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空腹煎粟飲調下,日午近晚各一服。

治三蟲,鶴蝨散方

鶴蝨(微炒二兩),雚蘆(微炒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用豬羊肉臛汁調服,空腹日午近夜各一服。

白話文: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成細末,每次一錢,用豬肉或羊肉湯調服,空腹時,於中午和晚上各服用一次。

治臟腑內一切蟲,令人偏好食生物,及面黃嘔吐,或時心腹發痛,但是蟲病悉治,白金散

白話文:

此藥方可治療人體內臟的各種蟲病,也治 好人的,喜愛吃生物的人,及面色發黃的嘔 吐,或偶爾心腹疼痛的人,但是這藥方只治療 蟲病。

狼毒(不拘多少)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用餳一皂子大,砂糖少許,以溫水同化下,臨臥後腹空時服之,服藥時,先服微動氣食藥一服,來日早取下蟲為效。

白話文:

把上一味藥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匕,用皁角大小的餳,加上少許砂糖,用溫水一起化開服用。要在睡覺前肚子空的時候服用,服用藥物時,先服用微動氣食藥一劑,第二天早上排出蟲子即為有效。

治大人小兒諸蟲為病,及骨蒸熱勞羸瘦,飛屍遁屍鬼疰,室女經脈不行,五心煩熱,怠惰少力,寸金散

白話文:

治療大人小兒各種蟲類引發的疾病,以及骨蒸熱勞、羸瘦、飛屍、遁屍、鬼疰,室女經脈不通,五心煩熱,怠惰少力。

寸金散方:

【組成】

  • 僵蠶五分(炒)
  • 全蠍一枚(焙)
  • 硃砂五分
  • 雄黃二錢(醋淬)
  • 輕粉少許

【製法】

將僵蠶、全蠍、硃砂、雄黃、輕粉研成細末,混和均勻。

【用法】

口服,每次一錢,每日一次,溫水送服。

【功效】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祛風通絡,補益氣血。

【主治】

  • 大人小兒諸蟲為病:如蛔蟲、蟯蟲、絛蟲等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消瘦等症狀。
  • 骨蒸熱勞:指骨髓蒸熱,勞倦虛弱,表現為發熱、盜汗、午後潮熱、骨痛、腰痠、消瘦等症狀。
  • 羸瘦:形容身體虛弱消瘦。
  • 飛屍遁屍鬼疰:指屍體在夜間飛起或遁走,引起疾病。
  • 室女經脈不行:指未婚女子經脈不通,表現為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症狀。
  • 五心煩熱:指手心、足心、胸中煩熱。
  • 怠惰少力:形容身體疲倦,缺乏力氣。

乾漆(不拘多少炒令煙出)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以生油溫水,攪勻調服,若治小兒,每一斤再入白蕪荑仁三兩,搗羅取細末,更研雄黃半兩,合研勻,量兒大小,亦用生油溫水調服,清米飲亦得,如是室女經脈不行,服之必行,其餘蛔蟲寸白蟲,服無不效者。

白話文:

上一種藥,搗成細末,每次服一錢匕,用生油和溫水,攪勻後服用。如果治療小兒,每使用一斤藥,再加入白蕪荑仁三兩,搗成細末,再研磨雄黃半兩,混合研磨均勻,根據兒的大小,也用生油和溫水調服。清米飲也可以。室女經脈不通, 服用此藥後,一定會通暢,其餘像蛔蟲、寸白蟲等,服用後都有效。

治三蟲,神效,雚蘆散方

雚蘆(微炙二兩)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隔宿勻食,於清旦用羊肉臛汁調服之,蟲自下。

白話文:

最後一樣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隔夜均勻食用,在清晨用羊肉湯汁調服,就能將蟲子排出來。

治三蟲,檳榔湯

檳榔(三枚灰火煨過)

上一味,粗搗篩,用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空腹日午前近夜各一服,其蟲盡下,或和蔥白鹽豉同煮飲之,亦佳。

白話文:

運用第一種方子,將藥材搗碎篩選,加入三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半,去除渣滓,分三次服用。空腹時,在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服用一劑,直到所有的蟲子都排出。或者也可以將藥材與蔥白、鹽和醬油一起煮沸後飲用,效果也很好。

治三蟲,鶴蝨散方

鶴蝨(微炒一兩半)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用豬肉肉臛汁調,空心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