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八 (2)

1. 冷淋

論曰腎與膀胱為表裡,下通於胞,宣行水道,腎臟虛弱,冷氣客於下焦,邪正交爭,滿於胞內,水道不宣,故其狀先寒顫,然後便溺成淋,謂之冷淋也。

治冷淋小便澀,榆皮湯方

白話文:

中醫理論中,認為腎與膀胱是表裡關係,膀胱往下通於胞,負責宣通水液的運行。當腎臟功能虛弱時,容易導致寒氣侵犯下焦,正氣與邪氣交爭,充斥在胞內,水道運轉不暢,因此一開始會出現畏寒顫抖的症狀,接著出現小便淋漓阻塞,這就是所謂的冷淋症。

榆皮,桂(去粗皮),芎藭(各半兩),木通,瞿麥穗(各一兩),人參(三分)

白話文:

榆樹皮、桂皮(去掉外皮)、川芎(各半兩),木通、瞿麥穗(各一兩),人參(三分)。

上六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冷淋寒顫,小便澀痛,茅根飲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切碎成像芝麻豆子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量,濾去藥渣後溫熱飲用,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因寒引起的尿道不適、小便困難且伴有疼痛。這是茅根飲的方劑。

茅根,菝葜,䈽竹葉,五味子(各一兩半),烏梅(去核焙十五枚),石膏(五兩),人參(二兩)

白話文:

茅根、菝葜、竹葉、五味子(各 60 公克),烏梅(去核並烘烤 15 枚),石膏(200 公克),人參(80 公克)

上七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冷淋寒顫澀痛,菝葜飲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至像芝麻和豆子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煮到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因寒冷引起的尿淋灕不暢、發冷顫抖以及排尿疼痛。這是菝葜飲的配方。

菝葜,土瓜根,黃耆(銼),地骨皮,五味子(各二兩),人參,牡蠣(煅各一兩半),石膏(碎四兩)

白話文:

菝葜、土瓜根、黃耆(切碎)、地骨皮、五味子(各二兩),人參、牡蠣 (煅燒,各一兩半),石膏(碎四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冷淋、溲便冷澀,菟絲子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粗搗後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的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用於治療冷淋、小便冷澀,這是菟絲子散的方劑。

菟絲子(酒浸別搗),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一兩),五味子,黃耆(銼),雞膍胵黃皮,蒲黃(各一兩半),硝石(研半兩)

白話文:

  • 菟絲子:浸泡在酒中,另搗碎。

  • 肉蓯蓉:浸泡在酒中,切片並烘烤,各一兩。

  • 五味子:一兩。

  • 黃耆:切碎,一兩。

  • 雞膍胵黃皮:一兩半。

  • 蒲黃:一兩半。

  • 硝石:研磨成粉,半兩。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不拘時。

治冷淋,肉蓯蓉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用溫酒調服,不受時間限制。

治療冷淋,使用肉蓯蓉丸的配方。

肉蓯蓉(酒浸切焙),熟乾地黃(焙),山芋,石槲(去根),牛膝(酒浸切焙),桂(去粗皮各半兩),黃耆(銼),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分),甘草(炙),細辛(去苗葉各一分),檳榔(銼五枚)

白話文: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碎,再焙乾),熟乾地黃(焙乾),山藥,石槲(去根),牛膝(用酒浸泡,切碎,再焙乾),桂皮(去掉粗糙的樹皮,各半兩),黃耆(切碎),附子(炮裂,去皮,去臍,各一兩),黃連(去掉鬚根,三分),甘草(炙甘草),細辛(去掉莖葉,各一分),檳榔(切碎,五枚)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下不拘時。

治腎虛膀胱冷,淋瀝不利,黃耆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可用鹽酒送服,不限定服用時間。

此方用於治療腎虛膀胱冷導致的小便淋灕不暢,名為黃耆丸。

黃耆(銼),黃連(去須),土瓜根(銼各二兩半),玄參(三兩),地骨皮(銼),菝葜(銼),鹿茸(去毛酥炙各二兩),牡蠣(熬一兩),人參,桑螵蛸(炒),五味於(各一兩半)

白話文:

黃耆(切成碎末),黃連(去掉根須),土瓜根(切成碎末,各二兩半),玄參(三兩),地骨皮(切成碎末),菝葜(切成碎末),鹿茸(去掉毛,稍微烤焦,各二兩),牡蠣(熬煮一兩),人參,桑螵蛸(炒熟),五味子(各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下不拘時。

治冷淋,菟絲石脂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可以用鹽酒送服,不受時間限制。

此方用於治療冷淋,名為菟絲石脂散。

菟絲子(酒浸別搗),白石脂,牡蠣(煅研各二兩),桂(去粗皮),土瓜根(銼各一兩)

白話文:

菟絲子(用酒浸泡後另外搗碎),白石脂,牡蠣(煅燒研磨,各取二兩),桂皮(去掉粗皮),土瓜根(銼成細末,各取一兩)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煮大麥粥飲調下,空心食前。

治冷淋、諸方不瘥者,麝香散方

麝香(不拘多少)

上一味細研,每服半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治冷淋、小便澀痛,澤瀉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五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用大麥粥煮好後調服,空腹飯前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寒淋,其他方法都无效者,可用麝香散。

麝香(不限用量)

將麝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匕,空腹溫酒調服。

此方用於治療寒淋、小便澀痛,可用澤瀉散。

澤瀉,雞蘇,赤茯苓(去黑皮),石葦(去毛炙),當歸(切炒),蒲黃,檳榔(銼),琥珀(研各一兩),桂(去粗皮三分),桑螵蛸(炒),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白話文:

澤瀉、雞蘇、赤茯苓(去除黑皮)、石葦(去除毛髮,稍微烤一下)、當歸(切片並炒過)、蒲黃、檳榔(切碎)、琥珀(研磨,每味藥一兩)、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三錢)、桑螵蛸(炒過)、枳殼(去除果肉和果核,麩炒,每味藥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煎冬葵子湯調下,木通湯亦得,不拘時。

治冷淋小便多,或不禁,宜服菟絲子散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冬葵子湯或木通湯調服,不拘時間。

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一兩),蒲黃,黃連(去須各一兩半),硝石(半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一兩),五味子(一兩半),雞膍胵黃皮(炙一兩半)

白話文:

菟絲子(浸泡一晚上,再分別搗碎一兩)、蒲黃、黃連(去須,各一兩半)、硝石(半兩)、肉蓯蓉(浸泡酒,去皮切片並焙乾一兩)、五味子(一兩半)、雞膍胵黃皮(炙烤一兩半)。

上七味,搗羅為細散,每空腹溫酒調三錢匕服,日二。

治陰汗小便多冷淋等,蜀椒丸方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三兩),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黃研四兩)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空腹時用溫酒調和三錢的藥粉服用,一天兩次。

用來治療陰汗、小便頻繁且冰冷、淋症等問題,這是蜀椒丸的配方:

蜀椒(去掉籽和閉口的,炒至出油,用量為三兩),杏仁(用熱水去皮尖,選用雙仁的炒至微黃後研磨,用量為四兩)。

上二味,先以醇酒一升半,熬令酒盡,取椒焙為末,杏仁別搗,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鹽湯下二十丸,晚再服。

白話文:

上述的兩種藥材,先用一升半的醇厚的酒來熬煮,直到酒都熬乾,再將花椒焙乾研磨成細末,杏仁另外搗碎,混合均勻後做成丸,大小如梧桐子大小,每天空腹時以鹽湯送服二十丸,晚上再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