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七 (3)

1. 結陰大便血

治結陰便血不止,疼痛無時,雞冠丸方

雞冠花,椿根皮(並銼等分)

白話文:

治療陰部出血不止,伴有不定時的疼痛,可以使用雞冠丸。

配方為:雞冠花和椿根皮(兩者等量搗碎)。

治結陰下血,地榆湯方

地榆(粗者銼四兩),甘草(半生半炙並銼共三兩)

白話文:

治療陰道出血的方劑地榆湯:

需要準備地榆(選擇質地較粗的,切碎,四兩)和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炒制後使用,總共切碎三兩)。

論曰內經謂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夫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以陰氣內結,不得外行,血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也。

白話文:

內經說,所謂「結陰」是指便血一升,第二次再結二升,第三次再結三升。邪氣存在五臟之中,就會導致陰脈不通暢,陰脈不通暢,那麼血液就會淤積,而「結陰」的病症,正是因為陰氣在體內閉結,無法向外運行,血液沒有地方依靠,滲入到大腸之中,所以就會便血。

上二味,粗搗篩,每用五錢匕,水三盞,入縮砂仁四七枚,同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二服。

白話文:

把上兩種中藥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取五錢重的藥粉,加入三杯水,再加入四到七顆縮砂仁,一起煎煮到剩下一杯半的藥汁,過濾渣滓,分成兩次服用,趁溫熱時服用。

治結陰下血腹痛,蘹香子湯方

蘹香子(炒三兩),草烏頭(蛤粉同炒裂去皮臍銼一兩)

上二味,拌令勻,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鹽少許,煎至八分,去滓露至五更、冷服。

治結陰便血,及腸風不止,大效勝金丸方

白話文:

治療結陰下血腹痛的藥方:蘹香子湯

藥材:蘹香子(炒過,三兩)、草烏頭(與蛤粉一起炒至裂開,去皮去臍,切碎,一兩)。

以上兩味藥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水煎煮,加入少許鹽,煎至剩八分滿,去渣,五更時冷服。

治療結陰便血及腸風不止的藥方:大效勝金丸

羊肉(精者去筋膜一斤半切如柳葉用硫黃末糝在肉中以好醋一斗於銀石器中浸一復時慢火煎如泥入臼杵千下),硫黃(滴生甘草水研三日極細候乾摻入肉中),葫蘆巴,蓽澄茄,沉香(銼各半兩),巴戟天(去心),補骨脂(炒),牛膝,肉蓯蓉(與牛膝同用酒浸切焙),海桐皮(銼),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人參(各一兩),丁香(一分),肉豆蔻(去殼三枚),附子(炮裂去皮臍用大者二枚)

白話文:

羊肉(精者去筋膜一斤半切如柳葉用硫黃末糝在肉中以好醋一斗於銀石器中浸一復時慢火煎如泥入臼杵千下):精選的羊肉1.5斤,去除筋膜切成柳葉狀,用硫黃末拌勻,放入加了1鬥好醋的銀器或石器中浸泡1天,之後用文火慢慢煎到像泥一樣,放入臼中搗一千下。

硫黃(滴生甘草水研三日極細候乾摻入肉中):將硫黃滴入甘草水中研磨3天,研至極細,候乾後拌入肉中。

葫蘆巴,蓽澄茄,沉香(銼各半兩):取葫蘆巴、蓽澄茄、沉香各半兩,切碎。

巴戟天(去心),補骨脂(炒),牛膝,肉蓯蓉(與牛膝同用酒浸切焙):取巴戟天去心,補骨脂炒熟,牛膝、肉蓯蓉與牛膝一起用酒浸泡,切碎焙乾。

海桐皮(銼),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人參(各一兩):取海桐皮切碎,桂去除粗皮,白茯苓去除黑皮,甘草炙後切碎,人參各取一兩。

丁香(一分),肉豆蔻(去殼三枚),附子(炮裂去皮臍用大者二枚):取丁香一分,肉豆蔻去殼取三枚,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取較大的2枚。

上一十七味,除羊肉外,搗羅為末,以羊肉膏拌和令勻,更杵千餘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加至三十丸。

治結陰便血,地黃煎丸方

白話文:

前面說的十七味藥,除了羊肉以外,將它們搗碎成粉末,用羊肉油膏調和均勻,再搗杵一千多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著肚子,用溫酒送服,逐漸增加到三十丸。

生地黃(汁),小薊(汁各一升),砂糖(一兩同上二味熬成膏),地榆根(銼焙),阿膠(炙令燥),側柏(焙各二兩)

白話文:

  1. 生地黃(汁): 一升新鮮生地黃的汁液

  2. 小薊(汁): 一升新鮮小薊的汁液

  3. 白糖:一兩白糖

  4. 地榆根(銼焙): 取地榆根,切成小塊,然後烘烤乾燥

  5. 阿膠(炙令燥): 取阿膠,炙烤到乾燥,變成阿膠粉

  6. 側柏(焙): 取側柏,烘烤乾燥

上六味,除上三味外,搗羅為末,入膏中和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溫服。

治便血如小豆汁,阿膠芍藥湯方

白話文: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去掉前三味藥,將其餘的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膏狀物中和成丸,丸子的體積像小彈珠一樣大,每服用一粒,加水一碗。煎煮至六分之一,和藥渣一起溫服。

阿膠(炙令燥),赤芍藥,當歸(切焙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阿膠(烤至乾燥),赤芍藥,當歸(切片並烘烤,各一兩),甘草(烤至焦黃並切碎,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竹葉二七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前。

白話文:

將上四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再放入七片竹葉,一起煎煮至八分滿,去掉藥渣,溫熱後在飯前半小時服用。

治非時便血,芍藥湯方

赤芍藥(一兩半),桂(去粗皮三分),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治療不按時出現的便血,可以使用芍藥湯這個方劑。

赤芍藥用量為一兩半,桂去掉粗皮後用量為三分,甘草經過炙烤和切碎後用量為半兩。

上三味,細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餳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大便下血,腹內痛不可忍,屋龍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三種藥材,搗碎成像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加入兩片生薑,少量甘草,一起煎煮至剩七分之一,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

屋龍尾,伏龍肝,墨(燒令煙斷),當歸(切焙各一兩),皂莢子仁(炒半兩)

白話文:

龍尾草、伏龍肝、研磨並加熱至冒煙停止的墨、當歸(切片並焙乾,各一兩)、皁莢子仁(炒熟,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三十丸,煎生薑艾葉湯下,空心食前服。

治大便下血立效湯方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麵粉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在陰涼處曬乾。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煎好的生薑艾葉湯送服,在空腹時飯前服用。

瞿麥穗(一兩),甘草(炙銼三分),山梔子仁(微炒半兩)

白話文:

瞿麥穗(60公克),甘草(3公克,炙過並銼碎),山梔子仁(30公克,微炒過)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三盞,入蔥根連須三莖劈破,燈心二十莖,生薑七片,同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二服。

治便血無度,神仙必效丸方

白話文:

把上述三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的藥量,加上三杯水,再加入連須的蔥根三根劈開,二十根燈心,七片生薑,一起煎煮到只剩下1.5杯藥汁,去掉渣滓後,溫熱分兩次服用。

阿膠(炙令燥二兩),當歸(切焙),烏賊魚骨(去甲),白芍藥,劉寄奴(各一兩)

白話文:

[

阿膠(炒至乾燥,二兩),當歸(切片並焙乾),烏賊魚骨頭(去除甲殼),白芍藥,劉寄奴(各一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加至五十丸。

治臟毒,便血不止,龍骨餅子方

龍骨,烏賊魚骨(去甲等分)

白話文:

將上述五種材料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三十丸,可以逐漸增加到五十丸。

用來治療內臟毒素導致的大便出血不止,這是龍骨餅子的配方。

配方包括:龍骨和烏賊魚骨(去除硬殼後等量使用)。

上二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入雞子清一枚,用白麵同和捏作餅子三枚,煻火內煨熟,細嚼用溫米飲送下,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個雞蛋清,用白麵和在一起,捏成三個小餅子,用小火烤熟,細嚼慢嚥,用溫米粥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濃煎黃耆湯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治久下血,黑神散方

白話文:

將前面的兩種藥材打碎成粉末,混合煉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濃濃的黃耆湯送服,於空腹飯前服用,每天服用三次。

藁本(去土),烏頭(炮裂去皮臍),皂莢(酥炙去皮子),密陀僧(搗碎研)

白話文:

  • 藁本:去除泥土。

  • 烏頭:砲製裂開去除皮和突起部分。

  • 皁莢:用酥油烘烤,去除莢皮和種子。

  • 密陀僧:搗碎成粉末。

上四味等分,熨斗內用炭火燒黑,取出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入膩粉一筒子和勻,前胡荽酒調下。

治結陰瀉血不止,石榴散方

白話文:

將上四味藥材等分成四份,把熨斗放在炭火中燒黑,取出之後將熨斗搗碎成粉,每次服用的劑量為二錢匕,加入一筒膩粉混合均勻,再用胡荽酒沖服。

酸石榴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甘草(微炙銼),乾薑(炮)

白話文:

酸石榴皮:具有收斂止瀉、健脾消食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瀉、痢疾、消化不良等症狀。

陳橘皮(湯浸去白):陳皮是指存放了一段時間的橘子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腸道疾病、咳嗽氣喘等症狀。在使用陳皮前,需要將白色部分去除,以減少其苦味。

甘草(微炙銼):甘草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微炙是指將甘草稍微烤一下,使之更香。銼是指將甘草切成小塊。

乾薑(炮):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腹痛、嘔吐等症狀。炮是指將乾薑用火烤至焦黃,以減輕其辛辣味。

上四味等分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陳米飲調下,日三服。

治結陰瀉血,地榆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等量混合後烘焙乾燥,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用陳米煮的飲料調服,每天服用三次。

用來治療因結陰引起的瀉血,這是地榆散的配方。

地榆(銼),桑耳,甘草(炙銼),赤芍藥(各三兩),熟乾地黃(焙),伏龍肝(各四兩),艾葉(炒二兩),黃耆(銼六兩)

白話文:

地榆(切碎),桑耳,甘草(烤過切碎),赤芍藥(各三兩),乾地黃(烤過),伏龍肝(各四兩),艾葉(炒熟二兩),黃耆(切碎六兩)

上八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下。食後臨臥服,日三。

治結陰便血至二三升者,桂芎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用米湯調服。飯後臨睡前服用,每日三次。

此方用於治療結陰便血達到二三升的情況,是桂芎湯的配方。

桂(去粗皮),赤芍藥,芎藭,當歸(切焙),黃芩(去黑心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 桂花(去除粗糙的樹皮)

  • 赤芍藥

  • 芎藭

  • 當歸(切片並烘焙)

  • 黃芩(去除黑色藥心,每份一兩)

  • 甘草(烘焙切碎,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竹茹彈子大一塊,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日二服。

治便血,紫參湯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搗碎篩勻,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加入一塊竹茹,煎至七分熟,去渣後在空腹時溫熱服用,每天服用兩次。

紫參(一兩),黃芩(去黑心三分),茜根(銼),赤芍藥,阿膠(炙令燥),蒲黃(各一兩),雞蘇葉,小薊根(去土各三分),青竹茹(一兩)

白話文:

  • 紫參(16克),

  • 黃芩(去除黑色心臟的中心,10克),

  • 茜根(切碎),

  • 赤芍藥,

  • 阿膠(烤至乾燥,16克),

  • 蒲黃(各16克),

  • 雞蘇葉,

  • 小薊根(去除土壤,各10克),

  • 青竹茹(16克)。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塊半棗大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下血,蕪荑丸方

蕪荑仁(一兩)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後,每次服用三錢匕的量,加入一碗水和一塊約半顆棗大小的生薑(拍碎),一同煎煮至水分剩下七成左右,過濾掉殘渣,在飯後溫熱服用。

用來治療下血症狀的蕪荑丸配方為:

蕪荑仁(一兩)

上一味,搗研令細,用紙裹壓去油,再研為末,用雄豬膽為丸,如梧桐子,每服九丸,甘草湯下,日五六服,連三日可斷根本。

治便血,一切血妄行,金屑丸方

白話文:

上一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用紙包裹壓出油脂,再研磨成細末。用雄性豬的膽汁做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9 顆,用甘草湯送服。每天服用 5、6 次,連續服用三天即可斷絕根本。

葉子雌黃(不計多少入在棗內滿線系定煎湯用黑鉛一兩半熔成汁傾入湯內同煮自早至晚不住添沸湯取出研令極細其棗以盞盛飯上蒸過)

白話文:

將雌黃粉(不論份量多少)放入棗內,以線繩紮緊,煎湯時將一兩半的黑鉛熔化成汁,倒入湯中一起煮,從早到晚不斷添加沸水,取出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將棗子放在碗裡,盛裝米飯蒸熟。

上一味,以煮藥棗取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煎黑鉛湯下,便血甚者,只三服瘥。

白話文:

最後一個藥方,用煮過的藥棗取肉和丸,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三丸,用黑鉛湯煎服,大便出血嚴重的,只需服用三劑就可以痊癒。

治結陰便血,金虎丸方

黃柏(一兩去粗皮用雞子清塗炙)

白話文:

治療因結陰引起的便血,可以使用金虎丸這個方劑。其中黃柏這味藥材需要一兩,先去掉粗皮,然後用雞蛋清塗抹在上面進行炙烤處理。

上一味,搗羅為末,滴水丸綠豆大,溫水下七丸。

治大便下血,蝟皮灰散方

白話文:

上一個藥方,把藥材搗碎成粉末,滴水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溫水服下七丸。

蝟皮(燒灰存性),黃耆(銼),熟乾地黃(焙),續斷,柏葉,地榆(銼),白芷,黃連(去須各等分)

上八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食前溫湯調下。

白話文:

  1. 蝟皮:將蝟皮燒成灰,並保留其藥性。

  2. 黃耆:將黃耆切碎。

  3. 熟乾地黃:將乾地黃焙製。

  4. 續斷:將續斷切碎。

  5. 柏葉:將柏葉切碎。

  6. 地榆:將地榆切碎。

  7. 白芷:將白芷切碎。

  8. 黃連:將黃連的須子去除。

  9. 以上各藥材等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