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六 (4)

1. 大便不禁

論曰大腸為傳導之官,掌化糟粕,魄門為之候,若其臟寒氣虛,不能收斂,致糟粕無所制約,故遺失不時,治之宜澀固津液,方論所謂澀可去脫是也。

治大便失禁,手足厥冷,面色青白,救陽丸方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大腸是傳遞食物的器官,負責消化糟粕。魄門是它開闔的關口,如果臟腑寒虛,收斂功能不全,糟粕沒有控制,就會不由自主的排泄出來,這時就出現了遺漏不止的情況。治療這種情況,需要使用澀固津液的方法。醫書中所謂的「澀可去脫」,就是指用收斂性的藥物來治療。

吳茱萸(湯浸焙乾炒),乾薑(炮),赤石脂,龍骨,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硫黃(飛研),陽起石(煅醋淬研)

白話文:

  1. 吳茱萸:將吳茱萸用湯浸泡,然後焙乾,再炒至乾燥。

  2. 乾薑:將乾薑炮製,去除雜質和毒性。

  3. 赤石脂:將赤石脂研磨成粉末。

  4. 龍骨:將龍骨研磨成粉末。

  5. 蜀椒:將蜀椒去除眼目,然後閉口炒至出汗。

  6. 桂:將桂的粗皮去除。

  7. 附子:將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8. 天雄:將天雄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9. 硫黃:將硫磺飛研成粉末。

  10. 陽起石:將陽起石煅燒,然後用醋淬火,研磨成粉末。

上一十味等分,搗研為細末,稀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空心食前。漸加丸數,鹽湯亦得。

白話文:

將上述十種藥材等份,搗碎研磨成細末,糊化後做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米湯送服,空腹服用的話效果更好。逐漸增加丸藥數量,用鹽湯送服也可以。

治虛損泄瀉,大便失禁,朝真丸方

硫黃(一兩研飛),晉礬(熬令汁枯研一兩),青鹽(一錢研)

白話文:

治療體虛導致的腹瀉和大便失禁,可以使用朝真丸。配方如下:

硫磺(一兩,研磨成細粉),明礬(熬煮至水分蒸發完畢後研磨成細粉,一兩),青鹽(一錢,研磨成細粉)。

上三味合研勻,水浸炊餅,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或用丹砂為衣亦得。

治大便失禁並腸鳴,福庭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均勻的粉末,用水浸泡炊餅,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溫酒送服,在空腹飯前服用。也可以用丹砂做成藥衣。

附子(去皮臍銼一兩),厚朴(去粗皮二兩同附子用生薑汁浸一宿於瓷器內炒)

白話文:

附子(去皮臍後切成一兩的片狀),厚朴(去粗皮切成二兩的片狀,與附子一起用生薑汁浸泡一夜,之後在瓷器中炒製)

上二味,搗羅為末,用酒煮陳曲末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薑鹽湯下,空心食前。

治大便不禁,真氣羸弱,龍骨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兩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然後用酒煮過的陳曲粉末調成糊狀,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生薑和鹽熬製的湯送服,在空腹或飯前服用。

用於治療大便失禁、體質虛弱的情況。這是龍骨湯的方劑。

龍骨,阿膠(炙令燥),乾薑(炮),黃連(去須炒各一兩),粳米(三合炒熟)石榴(一枚大者切別搗入),附子(炮裂去皮臍),甘草(炙銼),芍藥,黃芩(去黑心各三分)

白話文:

龍骨、阿膠(烘乾後)、乾薑(炒製過)、黃連(去除鬚根後炒製,各一兩)、粳米(三杯,炒熟)、石榴(一顆大的切碎分開搗碎)、附子(裂開,去皮和臍)、甘草(烘乾後磨碎)、芍藥、黃芩(去除黑心,各三分)

上一十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再。

治虛冷、大便不禁,氣脫神昏,石硫黃湯方

石硫黃(明者細研),紫筍茶(微火焙乾研末各一兩)

上二味,以水一盞,下硫黃末半錢匕,茶一錢匕,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三。

治大便不禁,地榆丸方

白話文:

上一十味藥材,研磨成像麻豆一樣細末,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去渣後空腹溫服,每天服用兩次。

此方治療虛冷、大便失禁、氣脫神昏。

石硫黃(取光亮者,研磨成細末),紫筍茶(用微火焙乾後研磨成細末,各取一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一盞水煎煮,加入石硫黃末半錢匕、紫筍茶末一錢匕,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每天服用三次。

此方治療大便失禁。

地榆(一兩),白龍骨,赤石脂,沒石子,熟艾(去梗微炒),橡實殼(炒令黃色各半兩),黃柏(去粗皮炙三分)

白話文:

  • 地榆:1兩。

  • 白龍骨:0.5兩。

  • 赤石脂:0.5兩。

  • 沒石子:0.5兩。

  • 熟艾(去除莖後微炒):0.5兩。

  • 橡實殼(炒至黃色):0.5兩。

  • 黃柏(去除粗糙外皮後烤3分):0.3兩。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日再。

治大便不禁,腹內㽲痛,陳曲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每日兩次。

此方用於治療大便失禁及腹部絞痛,名為陳曲丸。

陳曲末(炒),白茯苓(去黑皮),黃連(去須微炒),黃柏(去粗皮炙),乾薑(炮),附子(炮裂去皮臍),龍骨(各一兩),赤石脂,甘草(炙銼),人參,當歸(切焙各半兩)

白話文:

陳曲末(炒)、白茯苓(去除黑皮)、黃連(去除鬚並略微炒過)、黃柏(去除粗皮並烘烤過)、乾薑(炮製過)、附子(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臍)、龍骨(各一兩)、赤石脂、甘草(烘烤並切碎)、人參、當歸(各切片並烘烤,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飲下、日再。

治虛寒客於下焦,腸滑洞泄,困極欲死,石榴皮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每日兩次。

用於治療下焦虛寒導致的腸道滑洩,症狀嚴重到極度虛弱幾乎無法忍受的情況,這是石榴皮湯的配方。

酸石榴皮(微炒),乾薑(炮各一兩),黃柏(去粗皮炙),阿膠(炙令燥各三分)

白話文:

酸石榴皮(稍微炒過),乾薑(炮製過的,各一兩),黃柏(去除粗皮並烘烤),阿膠(烘烤至乾燥,各三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用水一盞,煎至四分,去滓空心溫服,或無黃柏,用黃連亦得。

治下焦虛寒,大便不禁,附子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粗搗篩過後,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下四分之一的水量,濾去藥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如果沒有黃柏,可以用黃連代替。

用於治療下焦虛寒導致的大便失禁,這是附子湯的配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黃連(去須炒二兩),阿膠(炙令燥三分),甘草(炙銼),乾薑(炮各半兩),赤石脂,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一兩)

白話文:

附子(用火炮裂,去皮臍,半兩),黃連(去鬚,炒至二兩),阿膠(炙到乾燥,三分),甘草(炙後切碎),乾薑(炮製,各半兩),赤石脂,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炙,各一兩)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再。

治大便不禁,厚朴豆蔻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咀嚼成如芝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渣後空腹溫服,每天服用兩次。

用來治療大便失禁,這是厚朴豆蔻湯的方子。

肉豆蔻(去殼炮半兩),龍骨,白朮(銼炒三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一兩)

上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再。

白話文:

肉豆蔻(去殼,用炮製法製成,半兩),龍骨,白朮(切碎並炒成三分),厚朴(去掉粗皮,用生薑汁炙烤後切碎,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