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四 (11)
卷第九十四 (11)
1. 控睪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炒蘹香子酒下。
治控睪小腸氣痛,硇砂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九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前用炒熱的蘹香子泡的酒送服。
此藥方用於治療睪丸上提及小腸氣痛,名為硇砂丸。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日二。
治小腸受邪控睪,上而不下疼痛,楝實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的量,用溫酒調和後飲用。在空腹時或飯前服用,每天兩次。
用於治療小腸受到邪氣影響導致的睪丸上提不下的疼痛,這是楝實散的配方。
論曰甲乙經曰,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肺,邪在小腸也,又曰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睪而痛,夫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其經虛不足,則風冷乘間而入,邪氣既盛,則有厥逆之證,其氣上衝肝肺,客冷散於肓,結於臍,控引睪丸,上而不下,痛引少腹,甚則衝於心胸,蓋其經絡之所繫屬然也。
治小腸受邪,控睪痛引少腹,蘹香子散方
白話文:
古籍中說,少腹掌控著睪丸,牽引著腰脊,向上衝擊心肺,邪氣在小腸。小腸病的人,少腹疼痛,腰脊控睪而疼痛,小腸連接睪丸,屬於脊,貫通肝肺,絡於心繫,它的經絡虛弱不足,風寒就會乘虛而入,邪氣盛大,就會出現厥逆的症狀,它的氣向上衝擊肝肺,寒邪散佈於肓,結聚在臍部,控引睪丸,上不去也不下來,疼痛牽引少腹,嚴重時衝擊到心胸,這都是因為經絡所繫屬的緣故。
蘹香子(炒),蓽澄茄,楝實(銼),木香(各一兩半),葫蘆巴,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檳榔(銼半兩)
白話文:
蘹香子(炒至微黃),五味子,楝實(銼碎),木香(每味一兩半),葫蘆巴,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烘乾,每味一兩),檳榔(銼碎,半兩)
楝實(四兩十字銼開),巴豆(椎令微破二味用麩一升同炒候麩色黑藥焦黃去巴豆並麩取楝實去皮用),蘹香子(炒一兩),甘草(炙銼一兩),青鹽(別研一分)
白話文:
-
棟實(四兩,十字形切開),巴豆(用鈍器輕微敲破)兩種藥材與麩皮一升一起炒,直到麩皮變成黑色,藥材焦黃後,取出巴豆和麩皮,只留下棟實 (去皮備用)
-
蘹香子(炒一兩)
-
甘草(切片後烤過,一兩)
-
青鹽(另研磨成粉,一分)
上後三味,同前楝實,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熱酒調下,空心服,病作不拘時。
治小腸受邪,控睪牽痛,木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面三味藥材與之前提到的楝實一起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的量,用熱酒調和後空腹服用,不論何時病發都可以服用。
用來治療小腸受到邪氣影響,導致睪丸牽引疼痛的木香散方。
木香,馬藺花(各半兩),楝實,巴豆(各三十枚剝去皮同楝實炒候黑色去巴豆用楝實),蘹香子(炒一兩),硇砂(別研半錢)
白話文:
木香、馬藺花(各半兩),楝實、巴豆(各三十枚,剝去皮後與楝實一起炒至黑色,然後去除巴豆,只使用楝實)蘹香子(炒一兩),硇砂(另外研磨半錢)。
上六味,除巴豆不用外,搗研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煎蔥酒調下,鹽湯亦得,空心食前服。
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腰曲不伸,吳茱萸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六味藥材,除了巴豆不用之外,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可以用煎煮的蔥酒調和後服用,也可以用鹽水送服,最好是在空腹或者飯前服用。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小腸疝氣所引起的肚臍周圍以及腹部疼痛,還有腰部彎曲不能伸直的情況。這就是吳茱萸散的配方。
吳茱萸(湯洗過炒),楝實(四十九枚),巴豆(半兩椎令微破三味同炒候入楝實黃焦色去巴豆茱萸不用將楝實去核用),沉香(半兩),木香,馬藺花(炒),蘹香子(炒各一分)
白話文:
-
吳茱萸(洗乾淨後炒過)
-
棟實(49 枚)
-
巴豆(半兩,搗碎至微破,三種材料一起炒,直到楝實變成黃褐色,去除巴豆和吳茱萸,只使用去核的楝實)
-
沉香(半兩)
-
木香
-
馬藺花(炒過)
-
蘹香子(炒過,每種各一份)
上七味,除巴豆吳茱萸不用外,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炒蔥酒調下,空心夜臥發時服。
治小腸受寒,控睪少腹堅硬,疼痛不可忍,延胡索丸方
白話文:
除了巴豆和吳茱萸不用之外,將其他七味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匕的量,用炒過的蔥加上酒調和後服用,在空腹時或夜間睡覺前感到症狀發作時服用。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小腸受寒所導致的睪丸及少腹部堅硬且疼痛難忍的情況,這是延胡索丸的處方。
延胡索,青橘皮(湯浸去白焙),葫蘆巴,海藻(酒洗去咸焙乾),昆布(酒洗去咸焙乾),馬藺花,蘹香子(炒),楝實肉(炒各一兩),木香(半兩),巴戟(酒浸切焙一分)
白話文:
延胡索、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烘烤),葫蘆巴、海藻(用酒洗淨,去除鹹味,然後烘乾),昆布(用酒洗淨,去除鹹味,然後烘乾),馬藺花、蘹香子(炒熟),楝實肉(炒熟,各取一兩),木香(半兩),巴戟(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取一分)
上一十味為末,入硇砂阿魏安息香三味各一分,以醋二升,化開去泥土,以重湯煮令成膏,和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燒綿灰酒下,空心食前服。
治小腸受寒氣,控睪牽痛,木香丸方
白話文:
上述十味藥研成細末,加入研細的硇砂、阿魏、安息香各一分,用醋二升,讓藥物溶解,除去雜質後,以煮沸的湯將藥膏煮成膏狀,搓丸如綠豆狀,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燒過的棉絮灰和酒送服,空腹在飯前服用。
木香(一兩),石楠,肉蓯蓉(酒浸切焙別為末),牛膝(酒浸切焙別為末),菖蒲,蘹香子(炒),楝實(炒各二兩)
白話文:
木香(一兩)、石楠、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後焙乾,分別研磨成細末)、牛膝(用酒浸泡,切片後焙乾,分別研磨成細末)、菖蒲、蘹香子(炒過)、楝實(炒過,各二兩)。
上七味,除蓯蓉牛膝二味別作末外,搗羅為末,以酒二升,熬蓯蓉牛膝成膏和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以紙裹蔥白一寸煨熟,細嚼溫酒下。
治控睪上而不下,痛引少腹,小腸受寒,丁香丸方
白話文:
除「蓯蓉」和「牛膝」兩種藥材要單獨研磨成細末,其餘藥材都要搗成細末,然後用二升酒熬煮「蓯蓉」和「牛膝」,熬成膏狀,與其他藥材混合均勻,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服用,並用紙包著一寸長的蔥白,煨熟後細嚼,然後以溫酒送服。
丁香,木香,狼毒,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芍藥,桔梗(炒),乾薑(炮各半兩),細辛(去苗葉一兩半)
白話文:
丁香、木香、狼毒、蜀椒(將蜀椒去籽後,放入密閉的容器中翻炒至出汗,各取重量一兩),附子(用火將表皮弄裂,去掉外皮和肚臍,取重量半兩),芍藥、桔梗(用火炒過),乾薑(用火炮製,取重量半兩),細辛(去除根莖和葉子,取重量一兩半)
硇砂(一兩別研細水飛),蓬莪朮(炮銼),楝實(麩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木香,丁香,蓽澄茄,肉豆蔻(去殼炮),檳榔(銼),附子(炮裂去皮臍),巴戟天(去心),蘹香子(炒各半兩)
白話文:
-
硃砂(一兩,分開研磨,再用冷水沖泡)
-
蓬莪朮(烘焙後切碎)
-
楝實(用麩皮炒後)
-
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皮,再焙乾)
-
木香(半兩)
-
丁香(半兩)
-
蓽澄茄(半兩)
-
肉豆蔻(去殼,烘焙)
-
檳榔(切碎)
-
附子(烘焙後,剝皮,去臍)
-
巴戟天(去核)
-
蘹香子(炒製,各半兩)
上一十二味,除硇砂外,搗羅為末,以酒一升,先取硇砂,並飛硇砂水一盞,同熬及一,入升諸藥再熬,頻攪候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加至三十丸。
治控睪痛引少腹,烏藥散方
白話文:
除了硇砂之外,將上面十二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一升酒,先取硇砂,並將硇砂研磨成水一盞,一起熬煮直到混合均勻,加入一升藥材再熬煮,經常攪拌以利融合,做出和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以溫酒送服,逐漸增加至三十丸。
烏藥,木香,蘹香子(微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高良薑(炒各半兩),檳榔(銼二枚)楝實(十枚),巴豆(七十枚微炒敲破同楝實二味用麩一升炒候麩黑色揀去巴豆並麩不用)
白話文:
烏藥、木香、蘹香子(微炒)、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內皮,烘烤)、高良薑(炒各半兩)、檳榔(切碎成二片)、楝實(十枚)、巴豆(七十枚微炒後敲破,和楝實一起用麩皮一升炒至麩皮呈現黑色,挑出巴豆和麩皮不用)
上八味,除炒巴豆不用外,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痛甚炒生薑熱酒調下。
治小腸受邪,睪丸控引上下,臍腹痛,乳香丸方
白話文:
除了炒巴豆以外,將以上八味藥材搗碎成散狀,每次取一錢匙的藥粉,用溫酒調和後服用。在空腹狀態,飯前服用。如果疼痛嚴重,可以用炒過的生薑和熱酒調和服用。
丹砂(研半兩),硇砂(研一分),胡椒(半兩),海蛤(一分),楝實(麩炒去核半兩),當歸(切焙半兩),蘹香子(銼一兩),木通(銼半兩),馬藺子(炒半兩)
白話文:
-
丹砂(研磨半兩)
-
硇砂(研磨一分)
-
胡椒(半兩)
-
海蛤(一分)
-
楝實(麩炒去核後為半兩)
-
當歸(切片烘培半兩)
-
蘹香子(切碎一兩)
-
木通(切碎半兩)
-
馬藺子(烘炒半兩)
上九味,搗研為細末,用乳香一分研細,以酒煮糊和諸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鹽湯亦得,空心食前。
治小腸受邪控睪,引少腹痛,楝實丸方
白話文:
把上九味的藥材搗碎研成細末,再將乳香研成細末,用酒煮成糊狀,把所有藥末混合在一起,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鹽湯送服,要在空腹的時候,飯前服用。
楝實(麩炒去核),蘹香子(炒),山茱萸,食茱萸,吳茱萸(湯洗焙乾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馬藺花(醋炒各一兩),芫花(醋炒半兩)
上九味,為細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
白話文:
楝樹果實(炒熟後去除果核),蘹香子(炒熟),山茱萸,食茱萸,吳茱萸(先用水洗過再焙乾炒熟),青橘皮(用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焙熟),陳橘皮(用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焙熟),馬藺花(用醋炒熟,每樣一兩),芫荽花(用醋炒熟,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