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二 (3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30)

1. 癸亥歲圖

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中見少徵火運,歲火不及,氣化運行後天,不及而同地化,是謂同歲會,氣之平也。諸同正歲,氣化運行同天,平火之歲,命曰升明之紀,正陽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氣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熱,其類火,其應夏,其穀麥,其果杏,其實絡,其蟲羽,其畜馬,其色赤,其味苦,其物脈,其音徵,其數七,其在人也。其藏心,其主舌,其養血,其病瞤瘛,此歲運之化也。

白話文:

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少徵火運同時出現,這年歲火不足,氣化運行向後天,不足而與地氣化合,這叫做同歲會,氣候平均。諸同正歲,氣化運行與天一致,火氣平穩的年份,叫做升明紀,陽氣升騰而君臨天下,道德廣泛施行,五行化合均衡,這種氣候炎熱,它的性質急促,它的作用是焚燒灼熱,它的化育能力繁盛茂盛,它的政令光明耀眼,它的氣候是炎熱的夏天,它的節令是炎熱的,它的類別是火,它的應季是夏季,它的穀物是麥子,它的水果是杏子,它的果實是絡絡,它的昆蟲是羽蟲,它的家畜是馬,它的顏色是紅色,它的味道是苦的,它的物質是脈絡,它的聲音徵,它的數目是七,它是存在於人體之中的。它的臟腑是心,它的主體是舌頭,它的養分是血,它的疾病是瞤瘛,這是一種歲運化的現象。

天地之氣,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故天氣擾而其政撓,下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故地氣正而其令速,風生高遠,炎熱從之,云趨雨府,濕化乃行,風火同德,上應歲星熒惑,其谷蒼丹,間谷言太宮太羽者,其耗文角品羽,寒化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風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

白話文:

天地之氣,在上面體現在厥陰風木,左側是少陰君火,右側是太陽相火,所以天氣變亂,其政令就會紊亂。在下面體現在少陽相火,左側是陽明燥土,右側是太陰濕土,所以地氣和順,其政令就會通達。大風生於高遠之處,炎熱隨之而來,雲氣趨向雨府,濕潤才能運行。風火同德,在上面應和歲星熒惑,其穀物為蒼色和丹色,間谷說的是太宮和太羽,其耗散的文角是品羽,寒化和雨化勝復相同,都是邪氣衰退的意思。風化是八分,火化是二分,這是正化衰退的意思。

歲物之宜,則毛蟲靜,羽蟲育,地氣所制,則介蟲耗,寒毒不生,風燥火熱,勝復更作,蟄蟲來見,流水不冰,熱病行於下,風病行於上,風燥勝復形於中,是歲陰為天氣,陽為地氣,天氣虛,火運適平,不資化源,惟贊其運火,無使邪勝,歲宜以辛調上,以咸調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其化上辛涼,中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歲半之前,厥陰主之,多風化者,厥陰之政也。

白話文:

依據四時節令的變化,毛蟲都已經蟄伏,羽蟲已經孵育,地氣所制約,介蟲已經衰耗,寒毒不會產生,但當風燥火熱的氣候強盛回升時,蟄居的蟲類就會出來活動,流水不會結冰,熱病會流行於下,風病會流行於上,風燥強盛回升的情形表現在身體內部,這年是陰氣作為天氣,陽氣作為地氣,天氣虛弱,火運適當平和,不能資助化生的源頭,只好協助它的運行火氣,不要讓邪氣勝出,這年宜用辛味來調養上部,用鹹味來調養下部,要避免火氣,不要胡亂犯它,其變化在上面是辛涼,在中間是鹹和,在下面是鹹寒,藥食方面都宜如此。這年的一般之前,厥陰主之,有很多風化之邪,是厥陰的政令。

歲半之後,少陽主之,多火化者,少陽之令也。初之氣,自壬戌歲大寒日亥初,至是年春分日酉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客氣陽明金,中見火運,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於右之下,運行平火,其邪乃微,宜調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歲谷宜蒼,間谷宜黍。

白話文:

在兒童一歲半之後,少陽經當令,如果過度發熱,那是少陽經的命令。從壬戌年的冬季大寒節氣亥時初開始到春季的春分節氣酉時初結束,總共持續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主位的經脈是太角木,客氣是陽明金,其中出現了火運,寒氣開始收斂,殺伐之氣也開始出現,人們容易得右下肢的寒症。運行平和之火,邪氣就微弱了,應該調和陽明經的客氣,用酸味來補充,用辛味來瀉下,用苦味來宣洩。這一年應該種植青黑色的穀物,間種黍糧。

二之氣,自春分日酉正,至小滿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太陽水,中見火運,火居其位,寒水承之,寒不去,華雪水冰,殺氣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至,陽復化,民病熱於中,宜調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蒼,間谷宜稷。

白話文:

從春分這天的黃昏到小滿這天的下午,共有六十多天,主位是少徵火,客氣是太陽水,中間出現了火運,火在它的位置上,寒水承接著它,寒氣不去,雪花水冰,霜雪的氣息蔓延,所以會霜降,名叫草上焦,經常會有寒雨,陽氣又開始生長,人們容易患上熱症,應該用苦味來補養太陽的客氣,用鹹味來瀉它,用苦味來堅固它,用辛味來潤澤它,這一年盛產蒼耳子,種在田間的穀物宜種稷。

三之氣,自小滿日申初,至大暑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厥陰木,中見火運,火當其位,風木客之,天政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耳鳴掉眩,宜調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蒼,間谷宜稻。

白話文:

三伏的天氣,從小滿日的申時初開始,到大暑日的午時初,總共六十多天。這段時間的主氣是少徵火,客氣是厥陰木,中間夾雜火運。火在當令,風木來侵犯它,天道的規律也在這段時間顯現,風也順應時節而興起。人們容易出現流淚、耳鳴、眩暈等症狀。這時宜調和厥陰木的客氣,用辛味藥物來補充、用酸味藥物來瀉火、用甘味藥物來緩和。這段時間主栽的糧食是粟,間種的糧食是稻。

四之氣,自大暑日午正,至秋分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客氣少陰火,中見火運,氣與運同,灼化所居,溽暑濕熱相搏,爭於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胕腫,宜調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丹,間谷宜豆。

白話文:

四季中的暑氣,從大暑的正午到秋分的早晨,總共六十多天,主位是太宮土,客氣是少陰火,中間遇到了火運,氣候與這個火運相同,炎熱的暑氣互相衝擊,爭相往身體左側上部侵襲,所以人們容易得黃疸和胕腫,應該調節少陰的客氣,用鹹味來補充,用甘味來瀉下,用酸味來收斂。這種時候,歲谷適宜種植紅色穀物,間谷適宜種植豆。

五之氣,自秋分日巳初,至小雪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氣太陰土,中見火運,火生土,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宜調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丹,間谷宜麻。

白話文:

秋季的氣候,從秋分日的巳時開始,到小雪日的卯時結束,共計六十一、二天。太陰肺經是本季的主氣,太陰脾經是客氣。太陰脾經具有燥濕更勝的作用,對太陰肺經造成影響,所以秋冬時節陰氣沉伏,寒氣侵入人體,風雨盛行。此時,應通過調整太陰脾經客氣來調理身體,甘味補益,苦味瀉火,甘味緩和。適合種植丹穀,第二季適合種植麻。

終之氣,自小雪日卯正,至大寒日醜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氣少陽火,中見火運,火氣符會,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宜調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歲谷宜丹,間谷宜豆,是氣也。

白話文:

冬天的氣候,從小雪日卯正開始,到大寒日醜正結束,總共有六十天多一點,主要掌管的方位是太羽水,客氣是少陽火,中間出現火運行,火氣相互配合,畏懼火的掌管,陽氣開始大顯變化,蟄伏的蟲子開始出見,流水不再結冰,地氣大發,草開始生長,人們開始舒適,因此生病多為溫熱病,應該調理少陽之客,用鹹味來補益,用甘味來瀉下,用鹹味來收斂,這一年穀物適合種植丹,間作物適合種植豆。

用熱遠熱,無犯司氣之熱,歲氣之化,其氣專,其化淳,又遇火氣平,與歲會同,是謂行令,邪氣乘之,其病持久,經曰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也。

白話文:

用火艾燒熱治療遠離身體(外用的熱)的熱病,不會觸犯主管人體內熱的司氣。四季運行氣候變化,由於陽盛陰衰,陽氣專一,陽氣變化純粹,又遇火氣溫和調平,與四季的氣候變化相協調,這就是通行的規律。邪氣乘虛而入,造成的疾病就會持久難癒。《靈樞經》中說:“中行令的,病症來得慢並且會持續很久”。

右六氣司歲,五運統歲,五六相合,三十年一周,六十年再周,凡千四百四十氣,而天地之氣數備焉,終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守其數,稽其化,若合符節,可謂悉矣,此特定期之紀,氣化之常也。不能無變,變不可以常拘,推考其要,或因本標不同,謂太陽為寒,陽明為燥,少陽為火,太陰為濕,少陰為熱,厥陰為風,所謂本也。

白話文:

六氣主宰一年,五運主宰幾年,六氣和五運相配合,三十年為一個週期,六十年為一個大週期,總共一千四百四十個氣候節氣,這樣天地間的氣候變化就齊全了,然後又重新開始,周而復始,時令和氣候接連不斷地運行,就像一個環沒有始端一樣,遵循它的規律,考察它的變化,就像符節相合一樣,可以說完全契合了,這只是氣候規律的固定紀律,是氣候變化的常規。但是氣候變化不能一成不變,變化不能用常規約束,推究其主要原因,或者由於基本和標誌不同,所以說太陽為寒冷,陽明為乾燥,少陽為火,太陰為潮濕,少陰為炎熱,厥陰為風,這就是所謂的基本。

本之下,為中之見,見之下,為氣之標,太陽之中見少陰時,或為暄,太陰之中見陽明時,或為燥,以至燥濕相交,暄寒相應,風火相值,其本標不同有如此者,或因積數之差,若春溫夏暑秋涼冬寒,時令之常也。或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應在四維後,皆三十度有奇,其積數之差有如此者,或因有勝有復,謂六氣之化,行各有次,止各有位,隨六節以觀其應,或至而太過者,六氣之勝也。

白話文:

本之下,是指由中心的陽到邊緣的陰。中間的陽氣是表面可見的,表面可見的陽氣以下便是氣的標誌。太陽之中間陽氣少,出現了陰氣的狀況時,天氣就會溫暖。太陰中間有陽明出現,就會氣候乾燥。燥濕相交,氣候溫暖寒冷互相呼應,風火相交,其根本和標誌是不一致的。有如此,或者由於積累數目的差異。例如,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是正常的天氣規律。或者,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各有不同的氣候,它們在方位上的差異超過三十度。積累數目的差異有如此,或者由於有勝有復。就是指六氣的變化,運行各有次序,停止各有位置,根據六節的變化來觀察它的反應。或者有所不及,或者有所超過,這是六氣的勝負。

若有非常之氣,應在歲半之前者,名為歲氣淫勝,應在歲半之後者,名為六氣來復,其勝復有如此者,或因氣位相勝,謂天有常政,地有常令,應各有時,當其時各以其化來報,至而甚者客勝也。若臨在反勝之位,則司歲之氣,不得其應,是為主勝,其氣位相勝有如此者,或因氣運之郁,謂氣運各有所制,屈而不伸也。

天氣勝運,則運化郁,運勝在泉,則地氣鬱,或六氣臨勝己之位,則六氣亦郁,凡有所郁,則進退升降,皆不能也。其氣鬱有如此者,或因鬱而必發,謂五氣之郁乘時而發也。木發則飄驟,其應無時,火發則曛昧,應在四氣,土發則昏潰,應在長夏,金髮而毀折,應在秋,水發而雹雪,應在二火前後,其鬱氣之發有如此者,或因邪氣反勝,謂天政布於夏,地令行於冬,至其時,或當寒而熱,當熱而寒,當溫而清,當燥而熱,當濕而燥,其邪氣反勝有如此者,夫定期之外,猶有是者,則不拘於常數也,茲造化密移所以新新不窮歟

白話文:

當天氣超越了運氣,那麼運氣就會鬱結;運氣勝過泉水,那麼地氣就會鬱結;或者六氣侵犯到超越正氣的位置,那麼六氣也會鬱結。凡是具有鬱結之氣,上昇、下降、出入、退縮都無法進行。如此鬱結之氣,或者必然由於鬱結而發作,所謂五氣鬱結順著時令而發作。木氣鬱結而發作,則風暴驟起,其徵兆沒有固定的時間。火氣鬱結而發作,則昏暗不明,其徵兆應在四季。土氣鬱結而發作,則陰雲密佈、天氣陰沉,其徵兆應在夏季。金氣鬱結而發作,則摧毀折斷,其徵兆應在秋天。水氣鬱結而發作,則雹雪交加,其徵兆應在初春與初冬前後。如此鬱結之氣的發作,或者由於邪氣反勝,所謂天(陽氣)的政令施布在夏季,地(陰氣)的命令施行在冬季,到了一定時候,或者應為寒冷卻炎熱,應為炎熱卻寒冷,應為溫熱卻寒冷,應為乾燥卻炎熱,應為濕潤卻乾燥。邪氣反勝的情形有如此諸多狀況。在一定時節之外,還有這樣的情形,那麼就不拘泥於一定的規律,所以造化運行的規律不斷變化遷移,所以造化不窮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