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二 (2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29)

1. 壬戌歲圖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角木運,歲木太過,氣化運行先天,太陽為天氣,左厥陰,右陽明,故天政所布其氣肅,太陰為地氣,左少陽,右少陰,故地氣靜而其令徐,寒臨太虛,其政大舉,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化六,風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鱗蟲靜,倮蟲育,歲物之宜也。

白話文:

太陽寒氣主宰天空,太陰濕土掌管泉水。其中出現太角木運行的徵候,年歲中的木氣太過。氣化運行先天的規律是,太陽是天氣的王,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所以天上的政令所佈氣勢肅穆。太陰是地氣的王,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所以地氣沉靜而指令緩慢。寒氣遍臨虛空,它的大規模施政是,火氣等待時機發出,少陽在其中治理,及時的雨水便降下。雲朝向北極,濕氣變化才能佈施,澤潤普施萬物。寒氣變化六種,風氣變化八種,雨水變化五種,這些都是正確的變化規律。鱗介類動物安靜,幼蟲開始生長,這些都是這個年歲應有的現象。

鱗蟲不成,燥毒不生,地氣制之也。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是歲水為天氣,土為地氣,土勝水,當資化源,以助天氣,又歲遇木運,木能制土,地氣乃郁,其邪亦微,必折郁土,抑其運木,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食玄黅之谷,以全其真,避虛邪之氣,以安其正,運與寒濕異,宜以燥濕化,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

白話文:

蛇蟲等皮膚病不會產生,乾燥的毒氣也沒有,這是因為地氣的制約。上面遇到寒氣的時候,地下會產生雷聲。寒氣、濕氣,保持著空氣的交融,人們會患上寒濕病,肌肉萎縮,腳手麻痺,體液流失,出血。這一年,水是天氣,土是地氣。土能制水,應該幫助水,以增強天氣的影響。另外,今年遇到木運,木能制土,地氣受到滯鬱,其邪氣也微弱。必須疏通滯鬱的土,抑制其木運,扶助其不能勝任的,不要讓它過於暴躁而產生疾病。食用玄黅的穀物,以保持其真實性,避免虛邪之氣,以保其正確性。運勢與寒濕不同,宜以乾燥濕潤的方法補救,其補救方法是:上面是苦溫,中間是酸和,下面是甘溫,藥物和食物是適宜的。

歲半之前,太陽主之,寒淫所勝,則寒氣乃至,水且冰,血變於中,發為癰瘍,民病厥心痛,鼽、衄、善悲、時眩僕,病本於心,診在神門之脈,其法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咸瀉之,歲半之後,太陰主之,濕淫於內,則埃昏岩谷,黃反見黑,至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痛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少腹痛腫,病沖頭痛,目項腰髀膕腨皆痛,其法宜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氣交之間,木運太過,命曰發生之紀,是謂啟陣,土疏泄,蒼氣達,陽和布化,陰氣乃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其化生,其氣美,其政散,其令條舒,其動掉眩巔疾,其德鳴靡啟拆,其象春,其變振拉摧拔,其谷麻稻,其果李桃,其畜雞犬,其蟲毛介,其物中堅外堅,其色青黃白,其味酸甘辛,其經足厥陰少陽,其藏肝脾,其病怒,故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診在衝陽之脈,其法治以酸和。

白話文:

一歲半以前,太陽主導,寒邪盛行,寒氣侵入,水結冰,血液在體內改變,發為癰瘡,人們容易患心痛、鼻塞、鼻血不止、憂鬱、偶爾眩暈跌倒,病的根源在於心,診斷在神門脈,治療方法是以辛熱藥物為主,輔以甘苦藥物,以鹹味藥物瀉下。

一歲半之後,太陰主導,濕邪內盛,則陰暗潮濕的山谷,黃色變成黑色,陰陽交接之際,人們容易患水腫、心痛、耳聾、頭昏腦脹、喉嚨腫痛、小腹腫痛、頭痛,治療方法應以苦熱藥物為主,輔以酸淡藥物,以苦味藥物燥濕,以淡味藥物瀉下。

春秋交替之際,木運太過,稱為發生之紀,這是萬物開始生長發育的時期,土壤疏鬆通暢,蒼翠的氣息瀰漫,陽氣和順化育萬物,陰氣隨之而動,生氣淳厚變化,萬物因此而繁榮昌盛,其變化生長,氣息美好,政令散佈,號令條理分明,其運動使人眩暈、癲癇,其德性溫和柔順,啟發而不張揚,其象徵是春天,其變化是震動、拉動、摧折、拔除,其穀物是麻和稻,其果實是李和桃,其畜禽是雞和狗,其昆蟲是毛蟲和介殼蟲,其物品堅硬,外硬內硬,其顏色是青、黃、白,其味道是酸、甜、苦,其經絡是足厥陰和少陽,其臟腑是肝和脾,其病是怒,所以說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人們容易患腹瀉、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煩躁冤屈、腸鳴、腹部脹滿,嚴重時還會突然煩躁易怒、眩暈、癲癇,診斷在衝陽脈,治療方法是以酸味藥物調和。

初之氣,自辛酉歲大寒日申初,至是年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客氣少陽火,中見木運,歲木當位,相火居之,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宜治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歲谷宜玄,間谷宜豆,雖有火邪,不能為害。

白話文:

從辛酉年大寒日申初到該年春分日午初,總共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主氣是太角木,客氣是少陽火,期間有木運,歲木當位,相火居於木上,地氣變遷,天氣變得溫暖,草木過早茂盛,人體皮膚肌肉容易生病,出現溫病,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嘔吐、皮膚肌肉瘡瘍等,應治療少陽的客氣,用鹹味補益,用甘味瀉下,用鹹味收斂,當年的穀物以黑色為主,間種豆類,即使有火邪,也不能造成危害。

二之氣,自春分日午正,至小滿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陽明金,中見木運,金勝木,大涼乃至,草乃遇寒,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宜治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歲谷宜玄,間谷宜黍,雖有燥邪,不能為害。

白話文:

第二個節氣,從春分日正午開始,到小滿日辰時結束,總共六十天多一點,主位是少徵火,客氣是陽明金,中間雜有木運,金勝木,於是大寒來臨,草木受到寒冷而抑鬱,火氣也就被抑制了,人們容易患上鬱悶胸悶的疾病,寒氣開始出現,應當治療陽明的客氣,用酸味來補充,用辛味來瀉下,用苦味來泄去寒邪,今年的穀物應以黑米為主,次要的穀物應以黃米為主,即使有燥邪,也不會造成危害。

三之氣,自小滿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太陽水,中見木運,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宜治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玄,間谷宜稷,雖有寒邪,不能為害。

白話文:

夏季的第三個月,從小滿的巳時開始,到大暑的卯時結束,總共六十多天,主要由少徵火掌握,客氣是太陽水,中間有木運,天氣晴朗,寒冷的空氣流動,雨水就會下降,人們容易得寒症而轉變成熱症,癰疽下注,心熱頭暈悶塞,應該治療太陽經的客邪,用苦味藥來滋補,用鹹味藥來瀉下,用苦味藥來堅固,用辛味藥來滋潤,這一年穀物宜種植黑米,間種小米,即使有寒邪,也不會造成危害。

四之氣,自大暑日卯正,至秋分日醜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客氣厥陰木,中見木運,氣與運同,是謂司氣,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宜治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稻,雖有風邪,不能為害,是氣也。用溫遠溫,無犯司氣之溫。

白話文:

四季之氣,從大暑日清晨七時到秋分日凌晨三時,總共六十多天,主位是太宮土氣,客氣是厥陰木氣,其中又有木運,氣與運同,這叫做司氣,風與濕互相爭鬥,風變成雨,植物生長成熟,人們容易生病,表現為高熱、氣喘、肌肉萎縮、手指腳趾麻木,小便有血,宜治療厥陰客氣,用辛味藥補之,用酸味藥洩之,用甘味藥緩之,這期間適合種植黑豆,間種水稻,即使有風邪,也不能造成危害,那就是這種氣候。應採用溫性的方法治療疾病,但不可觸犯司氣之溫。

五之氣,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氣少陰火,中見木運,木生火,火勝金,陽復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宜調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黅,間谷宜豆,雖有熱邪,不能為害,終之氣,自小雪日子正,至大寒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氣太陰土,中見木運,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寒風以至,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麻,雖有濕邪,不能為害,此六氣之化也。

白話文:

秋分日寅初到小雪日子初這段期間,總共60多天,主位是少商金,客氣是少陰火。這段時間木運當令,木生火,火克金,陽氣開始復甦,草木開始生長、成熟,民情也開始舒暢。應該調理少陰之客,用鹹味來補益,用甘味來瀉火,用酸味來收斂。這一年的收成以五穀為主,間種豆類。即使有熱邪,也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

小雪日子正到進入大寒日戌正這段期間,總共60多天,主位是太羽水,客氣是太陰土。這段時間木運當令,地氣正盛,濕令流行,陰氣凝聚在太虛之中,寒風開始吹襲。應該調理太陰之客,用甘味來補益,用苦味來瀉火,用甘味來緩和。這一年的收成以五穀為主,間種麻類。即使有濕邪,也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

這六氣的變化,就是這樣循環往復的。

歲氣之交,天氣勝則有太陰之復,地氣勝則有厥陰之復,依其復法治之,所謂濕者燥之,溫者清之,故其氣乃平也。

白話文:

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如果天氣佔了上風,那太陰就會復發(太陰是指肺臟、大腸,復發是指,太陰臟腑的症狀會加重);如果地氣佔了上風,那厥陰就會復發(厥陰是指肝臟、膽囊,復發是指,厥陰臟腑的症狀會加重)。要依照復發的情況來治療,比如濕氣太重,就要用燥來治療,燥熱過盛,就要用清涼來治療,這樣才能使身體的氣血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