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九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三 (3)

1. 骨蒸肺痿

論曰骨蒸肺痿者,由營衛虛損,蘊熱熏蒸上焦,傳播肓膜,使人肺熱葉焦,發為肺痿,其證咯唾膿血,胸滿短氣,咳嗽不止多痰,或如膿涕,或唾之不能出,時發寒熱。肌體羸瘦,是其候也。

白話文:

《素問》中說:骨蒸肺痿是由於營衛虛損,蘊熱燻蒸上焦,傳播到肓膜,使人肺熱葉焦,發為肺痿,其證狀是咯痰、膿血、胸悶氣短、咳嗽不止、痰多,有的像膿涕,有的吐不出來,有時還會發冷發熱。肌體消瘦,這是其症狀。

治骨蒸肺痿,當歸黃耆湯

黃耆(銼),當歸(切焙),人參桔梗(銼炒),芍藥,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話文:

黃耆(切碎)、當歸(切片並烘烤)、人參、桔梗(切碎並炒熟)、芍藥、甘草(烘烤並切碎,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每次取五錢一匙,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一顆大棗大小的生薑拍碎,以及兩顆劈開的棗子,一起煎煮至藥液剩八分滿,去渣後於飯前溫服。

治骨蒸,肺痿咳嗽,涕唾如膠,胸背煩熱,白前湯

白前桑根白皮(炙銼),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旋覆花(半兩),木通(銼炒二兩),甘草(炙銼一兩)

白話文:

白前、桑樹根白皮(烘烤後切碎)、麥門冬(去除中心,焙乾,各一兩半)、旋覆花(半兩)、木通(切碎、炒熟,二兩)、甘草(烘烤後切碎,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二服,空腹食後各一。

治骨蒸,肺痿,手足煩疼,五心熱多渴,不欲飲食,蘆根湯

蘆根(焙十兩),麥門冬(去心焙十四兩),白茯苓(去黑皮),地骨皮(洗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五兩)

白話文:

蘆根(烘焙十兩),麥門冬(去心烘焙十四兩),白茯苓(去除黑皮),地骨皮(清洗後烘烤),陳橘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皮,烘焙五兩)。

上五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碎,煎取八分,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治骨蒸,肺痿咳嗽,咯膿血病重者,皂莢飲

皂莢(一挺長一尺者炙黃去皮子),白餳(一兩),生薑(半兩),干棗(七枚去核)

白話文:

  • **皁莢:**取一根長一尺的皁莢,烤至焦黃後去除外皮。

  • **白餳:**一錢的量。

  • **生薑:**半錢的量。

  • **幹棗:**七枚,去除核。

上四味,除餳外,細銼入餳。以酒一升,煮取半升去滓,每食後溫服二合。

治骨蒸,肺痿咳嗽,氣逆喘急,唾不出唇,漸漸羸瘦,天門冬湯

天門冬(去心焙三兩),升麻黃芩(去黑心),前胡(去蘆頭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 天門冬(去除內部心芯,烘烤至三兩)

  • 升麻(一兩半)

  • 黃芩(去除黑色心芯,一兩半)

  • 前胡(去除蘆頭,一兩半)

  • 甘草(炒製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蘆根三莖,竹葉三片,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食後各一。

白話文:

將上方的五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選後,每次取五錢的藥量,加入一盞半的水,再放入三根蘆根和三片竹葉,煎煮至剩下一盞藥水,去除藥渣,在溫熱的時候分兩次服用,空腹和飯後各服用一次。

治骨蒸肺痿,心忪戰慄,煩熱善忘,精神不寧,夢寐飛揚,吐血,身體疼重或癢。多生瘡癬,並治腳氣,茯苓湯

白話文:

治療骨蒸肺痿、心悸發抖、心煩發熱容易忘事、精神不定、夢境飛揚、吐血、身體疼痛沉重或發癢。有很多瘡和皮膚病, 也用於治療腳氣, 苓湯方。

白茯苓(去黑皮),人參,麥門冬(去心焙),獨活(去蘆頭),檳榔(各三分),桂(去粗皮),防風(去叉),防己(各一兩一分),桔梗(銼炒),甘草(炙),防葵,枳殼(去瓤麩炒各四兩),地骨皮(十兩)

白話文:

白茯苓(去除黑皮):具有健脾祛痰、利尿消腫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胃虛弱、腹脹泄瀉、水腫、痰飲等症。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養陰的作用,主要用於氣血虛弱、體倦乏力、精神不振、肺氣不足、咳嗽氣短、津液虧損、口渴等症。

麥門冬(去除心焙):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作用,主要用於肺陰虛、燥咳、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等症。

獨活(去除蘆頭):具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痹的作用,主要用於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等症。

檳榔:具有消積導滯、殺蟲驅蟲的作用,主要用於積食不化、腹脹疼痛、蟲積腹痛等症。

桂枝(去除粗皮):具有發汗解表、溫通經脈的作用,主要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

防風(去除叉):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

防己:具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風濕痹痛、四肢麻木、疼痛等症。

桔梗(銼炒):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的作用,主要用於肺氣壅塞、痰多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甘草(炙):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氣短乏力、瀉下腹痛、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

防葵:具有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風濕痹痛、四肢麻木、疼痛等症。

枳殼(去瓤麩炒):具有理氣消積、導滯通便的作用,主要用於胸悶腹脹、食積不化、便祕等症。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作用,主要用於熱病傷陰、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等症。

上一十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切碎,棗二枚劈破,煎取八分,去滓頓服,早晚食後,各一用銀器煎,尤妙。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十三味藥材,切成像麻豆一樣大小,每次取五錢藥材,加入一杯半的水,再加入切碎的生薑半片,以及兩個劈開的紅棗,煎煮至八分滿,過濾渣滓後立即服用,早晚飯後各服用一次。最好使用銀器煎煮,效果更佳。

治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乾渴,麥門冬湯

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以水二盞,煎小麥一合,至一盞半,去麥入藥。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食後各一。

白話文:

把這兩種藥物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的劑量,先用兩大杯水煎煮一小合小麥,至剩一杯半時,取出小麥放入藥物。繼續煎煮至剩一杯,過濾藥渣,溫熱後分兩次服用,空腹和飯後各服一次。

治骨蒸肺痿,咳嗽方

白蜜,熟羊脂(切),熟羊髓,熟豬脂(切),生薑汁,地黃汁(各二升)

白話文:

白蜂蜜、煮熟的羊油(切碎)、煮熟的羊骨髓、煮熟的豬油(切碎)、生薑汁、地黃汁(各二升)

上六味,依次第下於鐺中,慢火煎,不住手攪,熬至四分減一,即止,貯密器中,於食羹中著一兩匙,日三四服。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依照順序依次放入鍋中,以小火慢慢煎煮,不停攪拌,直到藥液減少四分之一,即可停止煎煮,將藥液貯存在密閉的容器中,在食物湯羹中加入一到兩匙藥液,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治肺痿骨蒸,咳嗽上喘,呀呷有聲方

羊肺(一具煮熟去筋膜薄切焙乾),莨菪子(米醋浸日中曝乾微炒)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米飲下,漸加至十丸,以知為度。

白話文:

這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子,每個丸子像梧桐樹的種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逐漸增加到十丸,以感覺到效果為止。

治骨蒸勞氣,潤心肺,止咳嗽,天門冬丸

天門冬(去心焙三兩半),桑根白皮(銼炒),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分),杏仁(湯去皮尖雙仁麩炒),甘草(炙),貝母(去心炒各一兩)

白話文:

天門冬(先將心去除後,以小火烘焙,共三兩半),桑根白皮(切碎後炒),白茯苓(去除黑皮後,各三分),杏仁(以熱水去除外皮,尖端和外皮堅硬的部分,麩皮炒過),甘草(炙烤過),貝母(去除中心後,炒過,各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綿裹含化咽津,煎麥門冬湯嚼下亦得,不計時候。